后宫荣华录 第16节
  本宫就这一个亲妹,明眼人都能看出她是真心喜欢泽表弟,我们作为她的至亲,自然该成全她才是。”
  “可这……”李氏犹豫:“就算你外祖母做主娶了阿珍,但武氏明显不喜欢她,她是做婆母的,日后磋磨阿珍可怎么办?”
  “舅母哪里敢呢?不是还有本宫给阿珍撑腰么?”贤妃语重心长道:“况且除了阿珍,母亲也要为本宫想一想。只有用这姻亲彻底稳固了永定侯府和李府的关系,五皇子才能多些倚仗和靠山。只有本宫的皇儿出息了,咱们荣华富贵的日子才会长久。”
  李氏被说的心潮澎湃,当下也做了决定。
  “好!等我回后就先去见你外祖母,争取早日把亲事敲定了!”
  ……
  这之后,李氏又说了长公主给顾瑾和峪阳伯做媒的事情。
  贤妃听了,倒是没有李氏想象中的不满,甚至还一脸赞同。
  “峪阳伯可是长公主驸马的侄儿,虽说驸马故去多年,但长公主却对峪阳伯时有关照。二妹妹嫁他没什么不好,您别拦着,若真成了,咱们与长公主也算沾亲带故了。”
  *
  次日,山谷间的冷风飒飒,天色有些阴沉。一大早,战鼓和军号声惊醒了山林间的鸟雀,三万金吾卫皆身着银甲,整齐列队于幄帐前。
  内外命妇们跟随着皇后与长公主在远处的山坡上观礼。
  长公主有皇帝特许,可见君王而不拜,因而哪怕是皇后,也要遵循着皇帝的意思,与长公主平起平坐,甚至以她为尊。
  一众女眷们在观礼台上落座,皇后见长公主身边还跟着个姑娘,看打扮也不是仆婢的样子,不免想起了长公主叫永定侯府女眷一路随行的事情。
  “皇姐身边的姑娘是哪家的?可真是生了副好相貌呢。”
  长公主与皇后并齐坐在上首主位,听见这话也只笑道:“永定侯府的姑娘,甚合本宫眼缘。”
  她早前特地将顾瑾叫到身边,甚至席位都安排在了跟前。
  倒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这处视野最好,一会儿峪阳伯擂战鼓的时候也能叫顾瑾看得更清楚些。
  毕竟这一环可是陛下亲自费心给两人安排的。
  只是没想道,她这举动也叫皇后对顾瑾生了忌惮。
  谁人不知贤妃的母家是永定侯府?长公主喜爱一个小姑娘没什么大不了,但这小姑娘家里跟后宫妃嫔扯上关系,意图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莫不是向来在皇子间保持中立的长公主要站队了?
  而且以长公主和皇帝间的默契,是不是皇帝也看好五皇子呢?
  涉及自己儿子的储君之位,皇后从来不敢有半分松懈。
  她心里涛浪翻滚,面上却维持着一国之母的仪态:“原来是永定侯府的姑娘,那不就是贤妃的妹妹么?还真是!这仔细一看,与贤妃的眉眼是有几分相似。”
  顾瑾被皇后提及,原本想要起身见礼,却被长公主拦了下来。
  长公主本就不惧皇后,不招皇帝待见,还敢舞到她的面前,也别指望着她会多给面子。
  “别乱动,看前面,射鹿开始了。”
  顾瑾只能顶着众人的窥探朝远处看去,将士与朝臣们都已经上马,点将台上只站着道挺拔的身影,铠甲上映照出来的金光有些刺眼。
  顾瑾看不清楚他的长相,但只一猜就知那人必是皇帝。
  战鼓声再度响起,那道身影从容的拉开长弓,手一松,箭矢破空而出,带着凛冽的寒光直直射中即将跑进山林的雄鹿。
  雄鹿哀鸣倒地,将士们高呼万岁的声音响彻山野,顾瑾也看的入神,手心都攥出了汗来。
  “怎么样?可看清了?那台下擂战鼓的,就是你昨日见过的峪阳伯。”
  顾瑾这才回过神来,有些心虚。
  她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视线与心神竟全被皇帝给吸引了去……但这也不是她的过错,皇帝本就该是万众瞩目的,自己也控制住嘛!
  顾瑾强迫自己的眼神从皇帝身上移开,顺着长公主所指的方向,终于看到了峪阳伯,只可惜鼓声已经停了。
  “可还满意?”
  长公主可不知道顾瑾刚刚看错了人,只当小姑娘刚刚一脸专注,是被峪阳伯的身姿给迷住了眼。
  顾瑾也不好说没看见,只能故作羞怯的低声道:“臣女自然是满意的。”
  长公主喜笑颜开,用着仅有她们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音道:“你满意就好,峪阳伯上午要随陛下围猎,等下午空闲了,你们二人便一道去后山玩儿玩儿。记得回去换一身骑装,到了时辰,本宫就叫人带你过去。”
  第27章 憨直的峪阳伯
  峪阳伯,是个品性憨直的人。
  这是顾瑾与他独处后最深的感触。
  长公主安排两人见面的地方是营地西南角的一处山谷,这里鲜少有人来,是个可以闲聊散步的好去处。
  为了顾瑾的清誉着想,自然也不可能就她和刘恒志两个人,长公主另派了六名侍女远远地随侍。
  顾瑾到的时候,刘恒志还没来,稍等了片刻,才见远处多了一人二马的影子。
  刘恒志是牵着马来的,一身暗红色的骑装上连丝褶皱都没有,显然是精心打理过的。
  顾瑾私下相处过的外男以前只有皇帝,但一个是长辈,一个可能是未来的夫君,两者自然不尽相同。
  她有些拘谨,刘恒志也不比她好多少。
  以往身边都是军营里的汉子,大家闲来无事偶尔还会凑在一起开个黄腔,说话百无禁忌。可对着顾瑾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刘恒志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只是让个姑娘先开口也不大好,刘恒志挠着头,好一会儿才憋出了一句:“顾二姑娘,你真美。”
  顾瑾红着脸往后退了几步,跟着的几个侍女也一脸古怪的看着刘恒志,活像看个不知死活的登徒子。
  刘恒志说完后也反应过来自己有些唐突了,连忙解释道:“顾二姑娘,你别误会,我就是个粗人,嘴笨,不怎么会说话。我是真心觉得二姑娘很美,不是有意冒犯!”
  刘恒志说来说去,险些把自己都给绕进去了,也没见解释清楚,反倒惹得顾瑾噗嗤一笑。
  “峪阳伯不必多解释,我心知您没有恶意。”
  刘恒志有些不好意思,又觉得顾瑾笑起来很好看,目光盯在她的面颊上,舍不得挪开。
  “峪阳伯?”
  刘恒志回了神,人高马大的少年将军在顾瑾面前显得有点儿手足无措。
  “在下姓刘名恒志,年二十三,现任从四品游骑将军,父亲早逝,家中只有一位老母,早年母亲做主给了两名通房……但姑娘放心,府里并没有庶出子。”
  “……”
  顾瑾有点接不住话了,有谁是像他这般自我介绍的?
  两家虽然都有意相看,但也无需连屋里有几个通房都交代个一清二楚吧?
  这还没提亲,没过定呢。有点儿太实在了些。
  “小女……小女在家中行二,父亲是已故的前任永定侯。”
  顾瑾可没法子跟竹筒倒豆子一般,说的似刘恒志那般清楚,只能干巴巴的回着。
  刘恒志也不觉她敷衍,提起永定侯,还由衷的赞叹道:“当年侯爷驻守边城十余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叫戎狄不敢来犯,实乃吾辈楷模。”
  “在下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与顾候爷的女儿相识,在下觉得……很荣幸。”
  刘恒志说得真心实意,他确实没想到长公主伯母给给他介绍的会是顾侯的女儿,更没想到顾瑾会如此漂亮。
  本来第一眼就已经被她的容貌吸引,短暂相处后更觉得她温婉动人,若真能娶她为妻,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伯爷谬赞了,您也是朝中英才,小女相信,假以时日,您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顾瑾对刘恒志感觉还算不错,这人就是个有什么就说什么,藏不住事的性子。
  这样其实就很好,喜怒都简单易懂,只要自己诚心以待,应是可以和睦相处的。若真成了夫妻,她也不用时时猜测枕边人的心思。
  顾瑾思考着刘恒志的性情和家中的情况,只觉得还算合适。至于喜不喜欢他这个人……顾瑾从没想过。
  对于所谓的男女之情,顾瑾其实还有些模糊不清,在她的想法里,只要是愿意对自己好,品性上没什么问题的,就可算是良配。
  至于自己喜不喜欢,是否心动……
  她喜欢所有对她好的人,但什么是心动呢?
  没人告诉过顾瑾,顾瑾也不明白。更觉得自己没必要明白。
  刘恒志被顾瑾夸既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顾二姑娘,不如在下陪姑娘跑一会儿马吧。”
  刘恒志是特地牵着马来的,本想着武将之女,弓马骑射总是懂一些的,却不知对方根本没碰过。
  两匹马都是高壮的战马,比各家拉车的马匹可威武多了,被牵到顾瑾面前,还甩了甩头。
  “这……伯爷请见谅,家里只教了些诗书,并不曾学过骑射。”
  刘恒志略有些诧异,但想想顾瑾温婉的模样,也确实不像是会这些的样子。
  “那顾二姑娘想要试一试吗?姑娘正好穿的也是骑装,在下可以牵着马,陪姑娘走两圈。”
  顾瑾还有点害怕,但看刘恒志期待的眼神,还是点头道:“也好,小女也很想试试。”
  “顾二姑娘别怕,战马看着高大,但服从性高,只要在下牵着它,它就不会乱动。”
  刘恒志扶顾瑾踩着脚蹬上了马,出言指导着顾瑾的姿势:“拉住缰绳,不要趴在马背上,身体放松,腰背挺直。”
  “双腿夹紧,踩住脚蹬,我会牵着马慢慢的走,二姑娘不要害怕。”
  顾瑾有点怕高,马蹄一走动,她就紧紧攥住了缰绳,身体僵硬的厉害。
  刘恒志一边牵着马走,还不忘回头看她,原本粗粝的嗓音都下意识的收住了许多:“二姑娘别害怕,有我在,是不会让姑娘摔倒的,姑娘放松些,在马背上身体越僵越坐不稳。”
  顾瑾适应了好一会儿,才逐渐放松了下来,两人就这样一个骑在马上,一个牵马走了许久。
  直到天色渐暗,前营已经点起了篝火,顾瑾才想起今晚还有皇帝赐晏。
  围猎的第一日,皇帝会把亲手射到的猎物赏赐给器重的大臣,顾瑾一众女眷们无需参加,但刘恒志不去似乎不大好。
  “伯爷不用去赴宴么?是不是小女耽误了伯爷的行程?您大可不必一直陪着小女的。”
  刘恒志确实应该走了,只是又有些舍不得扔下顾瑾。
  “那在下先送小姐回营帐吧。”
  顾瑾微微一笑:“不必,小女身边还有长公主殿下的人陪着,不会有危险的,伯爷请先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