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触感仿佛一片云落在身上,那样轻,却又那样沉在他的头脑中振荡起惊涛骇浪。
天知道探花郎此时的脸憋的有多红,简直就像煮熟的虾子一般。他到底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过去起遐思时总是想的天花乱坠,把自己想象成那可以轻松控场、如鱼得水的模样,实际上只是让惦记的人靠着便有些魂不思蜀。
外界传扬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也就是他在花楼接济那些风尘男女时落下的艳名罢了,他所谓的风流只是从三教九流之地混迹而来习得的左右逢源。
他觉得自己再没有这样快乐的时候了,就连做家里那枚弃子做久了,用科举探花之名一举证明了自己的才华时,都没有这么轻松。
想到那些令人作呕恶心的东西,他的情绪又低落下去了。但看着那张恬淡静谧的他已经无数次在纸上、在心上描摹过的脸贴着他买的柔软得羽毛枕,嘴角的弧度好像又恢复了。
多像,多像他已经把这轮月揽入怀中。
但只是一个枕头而已,便这样有礼地推拒,是多么地见外?
若是他告诉陆淮,他想把他的灵魂连同俗世间的一切都交付予他,他是不是会吓得永远不再见他
自知琼花宴美人图的事儿他已做得过火,断不能再暴露自己难填的欲念。所以他只能先把火热要喷薄而出的情潮压制在心底,既然不是想毁灭,那便慢慢地做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的好友之后再徐徐图之。可这会儿
陆淮原先只是假寐安神,并无休息下去的打算。毕竟和程若琛也没有熟稔到和裴羽那样的程度,而他在裴羽面前要是睡过去都会觉得失礼,更别说认识不久的同僚还醒着盯着你了。
谁料思维已然过载,随着车身悠悠地晃动着,人也无知无觉地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徒留一人望这美姿仪的君子,感受这虚假的依赖,莫名的心中火热。
程若琛察觉到马车或许经行山路,颠簸动荡得过分,甚至让陆淮险些磕在了他坚硬的肩胛骨上。于是赶忙轻轻扶抱起靠在身上的人,让他枕在臂弯间松开的羽毛枕上。
窥见陆淮的发丝凌乱地耷拉在白皙的脖颈处,他强忍着热意慎而又慎地把它挑开,不让它惊扰到他的休息。
这样珍惜爱重的姿态,即使是友人也有些太破格在他人的眼里甚至就像他在低头轻吻自己的珍宝。
他没有注意到对侧的陈清源被颠簸得睁开了眼,正准备看他的爱书就撞见这一幕,诧异得险些指着程若琛发出声。
陈清源是一个极为按部就班的男子,科举入仕,被榜下捉婿娶了家世不错的妻子。此后虽没有培养出极为浓厚的感情来,但也算琴瑟和鸣,相敬如宾。
循规蹈矩的他见到这样为世俗难容的情感发生在自己格外欣赏的陆淮和另一个前途无限的同僚身上,第一忧心的是他们的名誉,然后才想到这两人是否情投意合。
但回想这么几日也没看出陆大人有什么出格的表现来,反倒回忆起程姓探花和二王子的交锋和二人争风吃醋似的所作所为,他好像品味出了些别样的滋味来。
先前只觉得陆大人这样金相玉质、冰心通透的人值得这样的好人缘,只是性子太好引得友人收不住自己的占有欲。
可该不会这二人都
这种打开新世界的震撼感持续到了一行人到京城,中途不论是环绕在陆淮身边的程若琛还是一休息就跑来找他的二王子都受到了他深刻的注目礼。
弄得众人直纳闷想陈大人是否疲劳过度反向刺激了,盯谁都神采奕奕。
可只有他知道,他原是想把他人对他的觊觎告诉陆淮,提醒他万万当心,莫要被他们做了那引入歧途的事情去。
偏生他眼睛盯酸了,这二人都还是一副诚挚相交别无他意的模样对着陆淮,唉,真的不知从何说起。
可是他刚踏上京城的地块片刻,为何程若琛就拉他到陆淮看不见的偏角,言笑晏晏地要对他说些什么呢?
作者有话说:
----------------------
回京城了!要和沈、楚、裴对碰了,超级无敌大乱炖要来撸!
陈大人今天眼睛瞪得像铜铃,看到了一些可能会被灭口的八卦(误)
我是双线在推,所以有朝堂升级的剧情也有快乐(笑得超bt)的感情线,
题外话:刚刚签约了好开森哈哈~亲亲所有伴我一同成长的可爱读者老婆!爱你们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章 臣妻13
陈大人,琛有一事想要问您?程若琛的言辞可谓十分有礼,但却让陈清源心中咯噔一下。
程大人但说无妨。
其实陈清源大概心中有数他要说什么,只是叹息自己果然还是不会藏事,做的太直白被人家发现端倪。
前日我们仨同乘一辆马车之时,陈大人是否看到了一些我与陆大人的接触?
程若琛解释了他是因为发觉自那时后陈清源对自己和陆淮的态度有了些变化,他很诚恳地希望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产生一些影响。
这实际上是个误会,陆大人于我是极为亲近的兄长,眼见兄长睡不安稳,琛只是想让他好受些。
他甚至还解释了自己当时只是见陆淮额头上起了细汗不舒服,才替他把脖颈处的发挪到一边儿去。
兄弟之间也可以如此亲近么,陈清源疑窦未销,他想着自己与亲兄弟清渠两相互扶持一同长大,也从未这般关心备至
还这般让人升腾起面红心跳的奇怪感觉,就连他的夫人若要做此事,都会让他感到因情感建设不够而有些不习惯罢。
但程探花都就此事与他摊开了谈,的确他也曾听同僚道程、陆二人关系不错的事,虽然据说是在那甚么小年轻参与的琼花宴上亲眼所见。
不过他陈清源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可能真的是因状元郎生得太好产生了些错觉。
况且,他看状元郎似乎也对此一无所感,像他那般灵秀聪慧之人,若是察觉不对应当不会放任。他要是真闹了乌龙,反误了人家亲如兄弟的好友关系,那可真是弄巧成拙,非君子所为了。
于是陈清源向程若琛表达了歉意,心里面也把这件事先行放下去了。
但实诚正直的陈大人不知道,匆匆忙忙来解释的人往往是日思夜想心中有鬼,而他以为看得清楚的陆淮在情爱一道上着实是初出茅庐,没那明察秋毫的实力。
解开误会,掐灭了一个暴露自己真实情感的隐患的程若琛心情不错,和陈清源一同回到队里,便开始继续亲热地拉着陆淮说话。
这回那道扰人的视线消失了,别提心下有多清爽。
此刻正值巳时,日光暖暖地笼罩着红瓦绿墙的街坊,不仅光景正好,亦是寒冷时节里难得的舒适时分。
不过最可贵的,是当下的天时、地利、人也和。
京城百姓一贯热情,尤其是外使入京这样的盛大活动,道路两侧乌泱泱的人都来欢迎他们回京,当真是让人看了便觉喜庆。
一些人记忆力不错,甚至认出了状元和探花。
作为一甲,这两位曾经插花披红参与御街夸官,风流俊秀得让人移不开眼,尤其是状元郎当时红袍白马温润清雅,让无数读书之人敬佩艳羡,亦让适龄少女们为之倾倒。
这一届举子容貌太甚,以至于民间围绕他们写出的画本较之前实在翻了几倍。
看到他们,年轻人就和见到了偶像似的,别提多激动了。
当下底下就有人激动得面红耳赤,喊着状元郎!探花郎!声声入耳让乌衡忍不住露出了抹玩味的笑,乔琦和陈清源一众也乐得看二人应对兴奋的民众们。
面对着他们的热情,陆淮和程若琛笑着同他们招着手。只是气质各不相同,一人如清风晓月,温雅令人如沐春华;一人似夭夭桃花,邪肆使人羞红了面颊。
这样的互动持续到了另一队人马的到来。
拨开人群的是一位如众星捧月般的英武男子,细看端是一位唇红齿白、剑眉星目的少年郎。
原是裴羽骑着高头大马,身后领着裴家的亲卫营,印着裴字的旌旗高扬,一行人队伍整齐地前来接应宾客。
百姓爱戴保家卫国的裴家军,见了自是十分恭敬地退向远侧,留下两路人汇合在城池主干道中。
一见到从马车上下来与百姓互动着的陆淮,裴羽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当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几日,他真的很想彦谨!
此刻的他已经把曾经是青梅竹马、现下却让他觉得有些惹人生烦的沈三和以及那些因沈三而起的纠缠抛置脑后,一心只想着心上人终于从地远的崇州回来了,要为他好好地接风洗尘。
却遗憾地想起,这一行人都是要被自己带去面圣的,他可能没有这个机会。毕竟多日舟车劳顿,陆淮面圣后回府休憩片刻,估摸着晚间就要去宴会。
天知道探花郎此时的脸憋的有多红,简直就像煮熟的虾子一般。他到底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过去起遐思时总是想的天花乱坠,把自己想象成那可以轻松控场、如鱼得水的模样,实际上只是让惦记的人靠着便有些魂不思蜀。
外界传扬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也就是他在花楼接济那些风尘男女时落下的艳名罢了,他所谓的风流只是从三教九流之地混迹而来习得的左右逢源。
他觉得自己再没有这样快乐的时候了,就连做家里那枚弃子做久了,用科举探花之名一举证明了自己的才华时,都没有这么轻松。
想到那些令人作呕恶心的东西,他的情绪又低落下去了。但看着那张恬淡静谧的他已经无数次在纸上、在心上描摹过的脸贴着他买的柔软得羽毛枕,嘴角的弧度好像又恢复了。
多像,多像他已经把这轮月揽入怀中。
但只是一个枕头而已,便这样有礼地推拒,是多么地见外?
若是他告诉陆淮,他想把他的灵魂连同俗世间的一切都交付予他,他是不是会吓得永远不再见他
自知琼花宴美人图的事儿他已做得过火,断不能再暴露自己难填的欲念。所以他只能先把火热要喷薄而出的情潮压制在心底,既然不是想毁灭,那便慢慢地做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的好友之后再徐徐图之。可这会儿
陆淮原先只是假寐安神,并无休息下去的打算。毕竟和程若琛也没有熟稔到和裴羽那样的程度,而他在裴羽面前要是睡过去都会觉得失礼,更别说认识不久的同僚还醒着盯着你了。
谁料思维已然过载,随着车身悠悠地晃动着,人也无知无觉地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徒留一人望这美姿仪的君子,感受这虚假的依赖,莫名的心中火热。
程若琛察觉到马车或许经行山路,颠簸动荡得过分,甚至让陆淮险些磕在了他坚硬的肩胛骨上。于是赶忙轻轻扶抱起靠在身上的人,让他枕在臂弯间松开的羽毛枕上。
窥见陆淮的发丝凌乱地耷拉在白皙的脖颈处,他强忍着热意慎而又慎地把它挑开,不让它惊扰到他的休息。
这样珍惜爱重的姿态,即使是友人也有些太破格在他人的眼里甚至就像他在低头轻吻自己的珍宝。
他没有注意到对侧的陈清源被颠簸得睁开了眼,正准备看他的爱书就撞见这一幕,诧异得险些指着程若琛发出声。
陈清源是一个极为按部就班的男子,科举入仕,被榜下捉婿娶了家世不错的妻子。此后虽没有培养出极为浓厚的感情来,但也算琴瑟和鸣,相敬如宾。
循规蹈矩的他见到这样为世俗难容的情感发生在自己格外欣赏的陆淮和另一个前途无限的同僚身上,第一忧心的是他们的名誉,然后才想到这两人是否情投意合。
但回想这么几日也没看出陆大人有什么出格的表现来,反倒回忆起程姓探花和二王子的交锋和二人争风吃醋似的所作所为,他好像品味出了些别样的滋味来。
先前只觉得陆大人这样金相玉质、冰心通透的人值得这样的好人缘,只是性子太好引得友人收不住自己的占有欲。
可该不会这二人都
这种打开新世界的震撼感持续到了一行人到京城,中途不论是环绕在陆淮身边的程若琛还是一休息就跑来找他的二王子都受到了他深刻的注目礼。
弄得众人直纳闷想陈大人是否疲劳过度反向刺激了,盯谁都神采奕奕。
可只有他知道,他原是想把他人对他的觊觎告诉陆淮,提醒他万万当心,莫要被他们做了那引入歧途的事情去。
偏生他眼睛盯酸了,这二人都还是一副诚挚相交别无他意的模样对着陆淮,唉,真的不知从何说起。
可是他刚踏上京城的地块片刻,为何程若琛就拉他到陆淮看不见的偏角,言笑晏晏地要对他说些什么呢?
作者有话说:
----------------------
回京城了!要和沈、楚、裴对碰了,超级无敌大乱炖要来撸!
陈大人今天眼睛瞪得像铜铃,看到了一些可能会被灭口的八卦(误)
我是双线在推,所以有朝堂升级的剧情也有快乐(笑得超bt)的感情线,
题外话:刚刚签约了好开森哈哈~亲亲所有伴我一同成长的可爱读者老婆!爱你们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章 臣妻13
陈大人,琛有一事想要问您?程若琛的言辞可谓十分有礼,但却让陈清源心中咯噔一下。
程大人但说无妨。
其实陈清源大概心中有数他要说什么,只是叹息自己果然还是不会藏事,做的太直白被人家发现端倪。
前日我们仨同乘一辆马车之时,陈大人是否看到了一些我与陆大人的接触?
程若琛解释了他是因为发觉自那时后陈清源对自己和陆淮的态度有了些变化,他很诚恳地希望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产生一些影响。
这实际上是个误会,陆大人于我是极为亲近的兄长,眼见兄长睡不安稳,琛只是想让他好受些。
他甚至还解释了自己当时只是见陆淮额头上起了细汗不舒服,才替他把脖颈处的发挪到一边儿去。
兄弟之间也可以如此亲近么,陈清源疑窦未销,他想着自己与亲兄弟清渠两相互扶持一同长大,也从未这般关心备至
还这般让人升腾起面红心跳的奇怪感觉,就连他的夫人若要做此事,都会让他感到因情感建设不够而有些不习惯罢。
但程探花都就此事与他摊开了谈,的确他也曾听同僚道程、陆二人关系不错的事,虽然据说是在那甚么小年轻参与的琼花宴上亲眼所见。
不过他陈清源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可能真的是因状元郎生得太好产生了些错觉。
况且,他看状元郎似乎也对此一无所感,像他那般灵秀聪慧之人,若是察觉不对应当不会放任。他要是真闹了乌龙,反误了人家亲如兄弟的好友关系,那可真是弄巧成拙,非君子所为了。
于是陈清源向程若琛表达了歉意,心里面也把这件事先行放下去了。
但实诚正直的陈大人不知道,匆匆忙忙来解释的人往往是日思夜想心中有鬼,而他以为看得清楚的陆淮在情爱一道上着实是初出茅庐,没那明察秋毫的实力。
解开误会,掐灭了一个暴露自己真实情感的隐患的程若琛心情不错,和陈清源一同回到队里,便开始继续亲热地拉着陆淮说话。
这回那道扰人的视线消失了,别提心下有多清爽。
此刻正值巳时,日光暖暖地笼罩着红瓦绿墙的街坊,不仅光景正好,亦是寒冷时节里难得的舒适时分。
不过最可贵的,是当下的天时、地利、人也和。
京城百姓一贯热情,尤其是外使入京这样的盛大活动,道路两侧乌泱泱的人都来欢迎他们回京,当真是让人看了便觉喜庆。
一些人记忆力不错,甚至认出了状元和探花。
作为一甲,这两位曾经插花披红参与御街夸官,风流俊秀得让人移不开眼,尤其是状元郎当时红袍白马温润清雅,让无数读书之人敬佩艳羡,亦让适龄少女们为之倾倒。
这一届举子容貌太甚,以至于民间围绕他们写出的画本较之前实在翻了几倍。
看到他们,年轻人就和见到了偶像似的,别提多激动了。
当下底下就有人激动得面红耳赤,喊着状元郎!探花郎!声声入耳让乌衡忍不住露出了抹玩味的笑,乔琦和陈清源一众也乐得看二人应对兴奋的民众们。
面对着他们的热情,陆淮和程若琛笑着同他们招着手。只是气质各不相同,一人如清风晓月,温雅令人如沐春华;一人似夭夭桃花,邪肆使人羞红了面颊。
这样的互动持续到了另一队人马的到来。
拨开人群的是一位如众星捧月般的英武男子,细看端是一位唇红齿白、剑眉星目的少年郎。
原是裴羽骑着高头大马,身后领着裴家的亲卫营,印着裴字的旌旗高扬,一行人队伍整齐地前来接应宾客。
百姓爱戴保家卫国的裴家军,见了自是十分恭敬地退向远侧,留下两路人汇合在城池主干道中。
一见到从马车上下来与百姓互动着的陆淮,裴羽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当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几日,他真的很想彦谨!
此刻的他已经把曾经是青梅竹马、现下却让他觉得有些惹人生烦的沈三和以及那些因沈三而起的纠缠抛置脑后,一心只想着心上人终于从地远的崇州回来了,要为他好好地接风洗尘。
却遗憾地想起,这一行人都是要被自己带去面圣的,他可能没有这个机会。毕竟多日舟车劳顿,陆淮面圣后回府休憩片刻,估摸着晚间就要去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