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冰酥……冰的!袁星眼睛顿时变得明亮,积极响应,“好啊!”
  林翠娥知道这玩意, 价格可贵了,十几二十文一小碗,她道:“这个贵,吃这干啥,回家我煮绿豆汤打井水冰一冰,喝绿豆汤就成。”
  “娘,咱们换个口味,还没吃过冰酥呢。”赵景清劝道,颇有些耍无赖,“娘,赚钱无非是为了吃穿住行,咱们去吃吧。”
  袁星搭嘴,“娘,去吃吧去吃吧。”
  林翠娥失笑,“成。”
  袁牧当即调转方向,驴车重新回到东市,寄存好驴车,一行四人往卖冰酥的铺子去。
  赵景清记着卖冰酥的好像是叫刘记小食铺,他一边走一边看招牌,“在那儿。”
  袁星步子雀跃,顶着太阳也不觉得热,挽住赵景清胳膊,开心极了。
  天热,刘记小食铺生意好,大堂内人不少,坐了七成的位置。
  赵景清四人踏入,找空位置坐下,立即有小二上来询问他们要吃什么。
  墙上挂着菜名,有冰酥、冰豆花、糖水,亦有稀饭、凉面、凉菜。
  赵景清盯着看一圈,最好奇的是冰豆花,但也想吃冰酥,不由面露纠结。迟疑一会儿,赵景清转头看向袁牧,“你吃啥?”
  四目相对,袁牧道:“冰酥,多放点葡萄干。”
  赵景清便要了冰豆花。
  袁星和林翠娥也点好了,都是要的冰酥。
  赵景清又点了四份凉面、稀饭,两叠小菜,拍黄瓜和凉拌蒜香豇豆,吃完回去收拾好就能休息,不用做饭。
  没等一会儿,冰酥和冰豆花先端上来。
  两者份量不大,都是用巴掌大的浅口陶碗装的,飘着丝丝凉意。
  冰豆花摆在身前,白嫩的豆花上点缀些许醪糟,还淋了红糖水,赵景清用勺子拨动,可见下面是冰酥。赵景清尝了尝,冰豆花口感细腻滑嫩,有些许醪糟的香味,还甜滋滋的,冰冰凉凉驱散夏日的酷热。
  令人神清气爽。
  赵景清让袁牧吃他的,而他的勺子伸向袁牧的冰酥,是奶香的,就着葡萄干、山楂碎,也很好吃。
  给林翠娥和袁星尝了尝冰豆花,袁星道:“下次来,我也要吃这个。”
  林翠娥笑道:“就惦记着下次了?”
  袁星认真点头,“我攒着钱,手里有钱,下次我请你们吃,把爹也叫上。”爹还没吃上呢。
  “你爹知道你这么惦记他,尾巴能翘天上去。”林翠娥打趣道。
  说笑间,点的吃食端了上来,四人吃完,赵景清去结账。
  冰酥十五文一碗,冰豆花十八文一碗,稀饭凉面五文一份,两份小菜同价,一顿吃了九十三文。
  取驴车驾车回小罗湾,赵景清又想到冰豆花,口感真嫩,一抿就没了,不知道咋做出来的。
  赵景清升起蠢蠢欲动的探究欲,但事情繁多,容不得他细细琢磨。
  回到小罗湾,徐立秋还守着没下工,等人回来了,才敢放心下工。
  徐立秋做事认真负责,有他在省了赵景清不少事儿,井里冰着三个小西瓜,赵景清捞了一个起来,给徐立秋带回去。
  洗漱收拾完,几人各自回屋午歇。
  睡一个时辰起来,便又忙活开来,泡豆子、做霉豆腐……余下的空闲,赵景清不忘识字、练字,特别是那些生疏的,有空就多写。
  次日,又早早开始做豆腐。
  不知道季衡生意如何,赵景清寻思了会儿,按照昨日他要的十框做。
  一如昨日,寅时刚过,第一波四锅豆腐出锅,倒入豆腐框中压制,大门便被敲响。
  赵景清去开门,正是季衡,他让人进来,笑着问:“昨儿生意咋样,豆腐都卖出去了吗?”
  季衡脸上浮现笑意,“都卖出去了,卖得还挺快,今儿我能不能多拿几框?”
  “你要多少?”赵景清问,豆腐做得多,匀几框出去不碍事,再做也来得及。
  季衡道:“五框。”
  看来生意确实不错,赵景清应下,“可以。”
  季衡又问:“那价格方面……”
  “先给你便宜一厘。”赵景清道,有悦来酒楼的价位在前,赵景清心里有底,“你今儿下午能来一趟吗,我们把价格谈一谈。”
  季衡颔首,“成,可以来。”
  今儿十五框豆腐,七框嫩八框老,拢共是五百八十文,季衡付钱拿货,驾驴车离开。
  赵景清将钱放好,心情不错,对袁牧道:“季衡的生意应该能做开。”
  袁牧感慨,“东方不亮西方亮。”
  赵景清搭话,“无心插柳柳成荫。”
  袁牧顿了下,忍不住直笑,“对。”
  季衡多要走五框豆腐,他们得多做一锅出来,忙活起来,不知不觉就天光大亮。
  袁牧送林翠娥和袁星去开铺子,又给定豆腐的烧席师傅送货,赵景清则忙着做豆腐。
  悦来酒楼上午送的豆腐做好,赵景清寻思着时间差不多了,回屋将账本拿出来。赵景清记他家,是单独的账本,每日送货多少,价钱多少,都记得清清楚楚。
  不多时,袁牧回来,将三十二框豆腐搬上车板,两人出发去悦来酒楼。
  豆腐搬入后院,赵景清和袁牧将驴车拉至空处栓树上,在钱成安的安排下进院子等候。
  结账的不止他们一家,等候的人越来越多,赵景清粗略估计,有七家。
  等了约摸两刻,钱成安从外走进来,喝水喘口气后,便开始对账结账。
  还好赵景清和袁牧来得早,排在最前面,他们第一个对。
  赵景清将自己记的账本拿出来,和钱成安一天天核对,他记得清晰,钱成安记得也清楚明白,很快便核上了。
  嫩豆腐四百七十框,老豆腐五百一十五框,拢共是九百八十五框。
  当初谈的价格是嫩豆腐二十五文一框,老豆腐四十二文一框,算下来前者是十一两七钱又五十文,后者是二十一两六钱又三十文。
  拢共是三十三两三钱又八十文。
  钱成安数出三张十两的银票,又拿戥子称称散银,将钱结给赵景清。
  赵景清接过收好,“谢谢钱叔。”
  钱成安笑着微微颔首,这对小夫夫行事端,每天按时送货来,豆腐也新鲜,没出现过发酸的情况,只偶尔有路上抖碎的几块,都算不上是个事儿。
  钱成安对他们印象好,不吝昔提点,多的不能说,只叮嘱道:“好好干。”
  赵景清点头,“好。”
  后边还排着人,赵景清和袁牧不耽误时间,起身让出位置。
  出了悦来酒楼后院,夫夫二人对视一眼,笑得嘴巴要咧到耳朵了,三十三两!三十三两!
  十七天赚了三十三两!
  四百七十框嫩豆腐,要用六百三十斤豆子,五百一十框老豆腐,用一千零二十斤豆子,成本是七两八钱。
  其他杂七杂八成本算二两,商税三抽一,即一百文抽三文,要缴一两税钱。
  算下来他们能净赚二十二两五钱。
  这才十七天,若是一整个月,赚得还能翻一番。
  坐上驴车,赵景清还在乐呵。
  今儿因着要结账,赵景清没带豆腐来,便不去食肆推销豆腐了。两人去买肉买菜,临近散市时间,接上林翠娥和袁星一道回小罗湾。
  赵景清买了八斤肉,其中六斤是分给徐立秋和曹阿叔、田婶子。
  三人高兴不已,下工提肉回家。
  徐立秋琢磨着,肥肉熬猪油,油渣炒菜,瘦的也能吃几顿。
  李冬蹦蹦跳跳过来,“阿爹,我接你回家!我来提,我来提!”
  徐立秋把肉给他,面露笑意。
  曹阿叔道:“立秋,你家冬冬又长高了些吧,瞧着身子骨也结实多了。”
  “是啊,窜高了一点,吃得油水多了,是结实了些。”徐立秋道。
  田婶子笑道:“东家人好,给了工钱不算,还给我们发肉吃,这才上工多久啊,肉都发两次了,上次一斤,这次两斤,都有三斤肉了。前边还发了一次西瓜。”
  曹阿叔道:“是啊,咱好好做工。这个工钱的活不好找,好东家更不好找。”
  “我可珍惜着嘞。还有五天就发工钱了,我第一次拿工钱呢。”田婶子感叹道,“真希望明儿就是初十。”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明天公司团建[化了][化了][化了][化了][化了][化了]请假一天[化了][化了][化了]无语了都,这个天气团建[化了][化了]要索就索公司的命!!!不要索我的!!![无奈]
  第49章
  因着和季衡说好, 今日下午他过来商谈豆腐进价的事儿,赵景清和袁牧没午歇,而是先忙着干活, 把时间空出来。
  人手多, 事情分一分, 做得也快,前后忙活一个时辰不到, 便忙活完了。
  而后没等多久,季衡便来了,早上进货的豆腐框也洗干净送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