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民国养弟弟 第75节
林烬脚步一顿:“...她知不知道你天天坑她?”
“怎么叫坑?”顾安笑得像只狐狸,“这叫培养妹妹持家能力。”
走出沧浪阁时,晚风裹着潮湿的江水气息扑面而来。街角报童还在叫卖,远处百乐门的霓虹已经亮起。林烬摸了摸袖中的小册子,纸张粗糙的触感硌着指尖。
他忽然想起程添锦昨晚伏案备课的身影——那人用毛笔在草纸上写着“诗经讲义”,实则每一行间距里都藏着密信。
当时自己问他怕不怕,程添锦只是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柔又坚定:“怕什么?我们教的...本来就是光明正大的道理。”
暮色中,林烬加快脚步往家的方向走去。怀表在胸前微微发烫,表盖内侧“程林氏”三个字贴着心跳,一下又一下。
1934年7月,上海法租界
暴雨倾盆的深夜,林烬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猛地从床上坐起,怀表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门外的雨声里夹杂着断续的叩门声——三长两短,是程添锦和他约定的暗号,但节奏却比平时慌乱。
林烬赤脚冲到门前,拉开门栓的瞬间,一股血腥气混着雨水的气息扑面而来。
程添锦浑身湿透地靠在门框上,脸色苍白得可怕。
他的金丝眼镜不见了,额角有一道狰狞的伤口,鲜血顺着脸颊往下淌,将浅色长衫的领口染红了一片。更触目惊心的是他的右手——掌心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雨水冲刷下,血水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
“......夜校被抄了。”程添锦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话,说完这句便向前栽倒。
林烬一把接住他,掌心瞬间被温热的血液浸透。程添锦的身体冷得像块冰,呼吸急促而微弱,整个人几乎完全靠在他身上。
“程添锦!”林烬咬牙撑住他,转头朝里屋喊:“林时!去烧热水!沫沫!把我柜子底下的纱布拿来!快!”
两个孩子惊醒后手忙脚乱地行动起来。
林烬半抱半拖地把程添锦弄到床上,湿透的长衫撕开时,他倒吸一口冷气——右肋下还有一处枪伤,子弹擦着肋骨过去,皮肉翻卷,血迹已经发暗。
“你他妈......”林烬手在发抖,扯过干净布巾按在伤口上,“不是说今晚只是普通讲课吗?!”
程添锦虚弱地扯了扯嘴角:“临时...有批学生资料要转移......”话没说完就剧烈咳嗽起来,唇边溢出一丝血色。
林时端来热水时吓得差点打翻盆子。沫沫咬着嘴唇递上纱布,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程、程教授会不会......”
“不会。”
林烬打断她,声音比想象中镇定,“去把厨房的烧酒拿来,再找把干净的小刀——要快。”
暴雨拍打着窗棂,煤油灯的光影在墙上剧烈摇晃。林烬用烧酒冲洗伤口时,程添锦疼得脖颈青筋暴起,却死死咬着布巾没出声,只有冷汗顺着下颌不断往下滴。
“子弹没留在里面...算你命大。”林烬声音发紧,手上的动作却稳得出奇,“但这刀伤......”
“巡捕房的...印度人......”程添锦断断续续地解释,“我翻墙时...他拽住我...就......”
林烬没说话,只是更用力地按住了他发抖的手腕。
天亮前,伤口总算包扎妥当。
程添锦因为失血过多昏睡过去,呼吸总算平稳了些。林烬瘫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这才发现自己的睡衣已经被汗水和血水浸得透湿。
窗外,雨势渐小。远处传来巡捕车的警笛声,由近及远,最终消失在租界方向。
林时悄悄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茶:“哥...程教授会好起来的,对吧?”
林烬接过茶杯,温热传递到冰凉的指尖。他看着床上那人苍白的脸,忽然想起去年冬天,程添锦在工人夜校的煤油灯下批改作业的样子——镜片后的眼睛专注而温柔,钢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
“会的。”林烬轻声说,更像是在说服自己,“他答应过......”
话音未落,床上的程添锦忽然微微睁眼。失血的嘴唇动了动,气若游丝却异常清晰:
“......《楚辞》......”
林烬愣了一瞬,随即苦笑:“都这样了还惦记你那破书?”
程添锦虚弱地摇头,染血的手指费力地勾住他的衣角:“......你答应...要给我...绣的......香囊......”
林烬这才想起,上个月自己确实随口说过要给他再绣个香囊——当时程添锦正在批改学生作业,他闲得无聊,就拿着针线瞎比划,还说要绣个并蒂莲。
“......骗子。”程添锦轻轻闭上眼,嘴角却微微扬起,“......连个...线头...都没见......”
林烬眼眶一热,猛地别过脸去。晨光透过雨雾照进来,在床前投下一片朦胧的光晕。
远处,黄浦江上的轮船拉响汽笛。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在这个潮湿闷热的七月清晨,林烬只想紧紧抓住眼前这个遍体鳞伤却还在念叨香囊的傻子。
他俯下身,额头轻轻抵住程添锦没有受伤的那边肩膀:
“......等你好了,给你绣十个。”
1934年8月15日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来,秦逸兴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扶着刚满周岁的秦望学走路。小家伙穿着红肚兜,藕节似的小腿摇摇晃晃,每迈一步就咯咯笑出声。
“望儿真厉害!”李阿曼拍着手鼓励,转头对正在煮长寿面的秦母道,“娘,您看,他能走三步了!”
秦母往锅里撒了把葱花,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比他爹强!逸兴当年一岁半才会走呢。”
秦逸兴不服气地撇嘴,刚要反驳,门口传来声响。
林烬抱着个硕大的包裹挤进门,身后跟着程添锦——他右手的伤还没好全,缠着绷带挂在胸前,左手却稳稳提着个奶油蛋糕。
“望儿!看你干爹给你带什么了!”林烬哗啦一下抖开包裹——一套鹅黄色的小西装,一顶虎头帽,还有双软底小皮鞋。
李阿曼惊呼:“这太贵重了!”
“不贵不贵。”林烬摆摆手,“顾安开的百货商店打折,我拿程教授的教案换了张五折券。”
程添锦无奈地摇头,把蛋糕放在桌上:“他胡说,这是用我翻译的《儿童心理学》稿费买的。”
正闹着,沫沫和林时也冲了进来,一个举着拨浪鼓,一个抱着布老虎,争先恐后往秦望面前凑。
小家伙被逗得手舞足蹈,一屁股坐在地上,抓起虎头帽就往嘴里塞。
午后,程公馆
程添锦站在书房窗前,望着远处外滩的建筑群出神。林烬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份刚送到的《申报》。
“看这个。”他指着头版新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8月1日在上海成立,宋庆龄、何香凝都签了宣言。”
程添锦接过报纸,镜片后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轻声念道:“‘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武装民众进行民族革命战争’......”
林烬突然从背后环住他的腰,下巴搁在他没受伤的那边肩膀上:“你上个月受伤...是不是就为这个?”
程添锦没回答,只是把报纸翻到第二版——那里刊登着自卫会的完整宣言,密密麻麻的签名中,有个极不起眼的“陈锦”二字,字迹工整清隽。
“我有个想法。”林烬突然说,“明德书店可以做个‘儿童读物专柜’,表面上卖《三字经》,实际......”
程添锦转身看他,嘴角微微扬起:“实际什么?”
“实际卖这个。”林烬从怀里掏出一本巴掌大的小册子,封面画着可爱的动物,翻开却是简笔画的防空洞示意图和简易包扎法,“左南箫寄来的样书。”
窗外忽然传来喧哗声。
他们探头望去,看见街上一队学生正举着“抵制日货”的横幅游行,最前排的女生手里拿着本《民族自卫手册》,封面上赫然印着程添锦参与编写的出版社名称。
程添锦的指尖轻轻擦过林烬掌心的茧——那是这几个月来帮他抄写密信磨出来的。
“望儿今天抓周抓了什么?”他突然问。
林烬笑起来:“你送的那支钢笔。”
——
暮色渐沉,远处自卫会游行的口号声隐约可闻。壁炉里的火苗噼啪作响,程添锦从背后环抱着林烬,下巴轻轻搁在他肩头。
两人面前还摊着本相册——秦望周岁宴上拍的照片,小家伙抓着钢笔笑得见牙不见眼。
“如果我是女人......”程添锦突然开口,温热的呼吸拂过林烬耳畔,“是不是我们俩就可以有孩子了?”
林烬手一抖,相册“啪”地合上:“你他妈......”耳根瞬间红透,“...突然发什么疯?”
程添锦低笑,受伤的右手还缠着绷带,左手却不安分地摸上林烬的腰:“上个月在医学院...看到本妇产科的教材......”
“程添锦!”林烬猛地转身,额头差点撞上对方的下巴,“你一个教文学的整天往医学院跑什么?!”
炉火映在程添锦的镜片上,模糊了他眼底的情绪。他忽然低头,轻轻吻住林烬的唇,在厮磨的间隙呢喃:“......我愿意的。”
林烬呼吸一滞。
窗外秋风扫过梧桐,一片叶子粘在玻璃上,像封未拆的信。程添锦的吻顺着他的唇角游移到耳垂,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要是能和你有个孩子...我愿......”
“闭嘴!”林烬一把捂住他的嘴,掌心触到柔软的唇瓣,“...傻子。”
他拽过程添锦的衣领,近乎凶狠地吻回去。相册从膝头滑落,散开的照片里,秦望天真烂漫的笑脸朝上仰着,旁边是程添锦送的那支钢笔,在周岁宴的烛光下闪闪发亮。
壁炉爆出个火星。
林烬喘着气推开些许,额头抵着程添锦的:“......有林时和沫沫...还有望儿.....”手指抚过对方右手的绷带,“...还不够你操心的?”
程添锦望着他,忽然笑起来。镜片后的眼睛弯成月牙,倒映着跃动的炉火和一个小小的、面红耳赤的林烬。
“不够。”
他故意用受伤的手去勾林烬的小指,疼得“嘶”了一声还要嘴硬,“...要像望儿那样...眼睛像你...泪痣也要......”
林烬气得咬他脖子:“程添锦你他妈——”
尾音消失在交缠的呼吸里。
夜风卷着远处的报童叫卖声掠过公馆屋顶,依稀可辨是明日的头条:
《民族武装自卫会宣言: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
第78章 1934末—1935
1934年9月,上海
初秋的空气中已带着丝丝凉意,但街头的抗日标语却愈发炽热。林烬站在明德书店门口,看着对面新贴的《申报》号外——“日军在华北频繁挑衅,北平学生发起万人请愿!”
“又开始了。”张冠清推了推眼镜,将一摞新到的《东方杂志》重重放在柜台上,“这次连国际联盟都发声明了。”
林烬翻开杂志,内页刊登着欧美各国对华态度的分析。英国《泰晤士报》的评论被红笔圈出:“日本在华北的行动已严重威胁远东和平......”
“有什么用?”
杜老从后院走进来,手里拿着刚收到的信,“左丫头从北平寄来的,说日军在丰台又增兵了。”他抖开信纸,上面还有被茶水浸湿的痕迹,“这帮洋人,嘴上说得漂亮,背地里照样卖钢铁石油给日本人。”
“怎么叫坑?”顾安笑得像只狐狸,“这叫培养妹妹持家能力。”
走出沧浪阁时,晚风裹着潮湿的江水气息扑面而来。街角报童还在叫卖,远处百乐门的霓虹已经亮起。林烬摸了摸袖中的小册子,纸张粗糙的触感硌着指尖。
他忽然想起程添锦昨晚伏案备课的身影——那人用毛笔在草纸上写着“诗经讲义”,实则每一行间距里都藏着密信。
当时自己问他怕不怕,程添锦只是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柔又坚定:“怕什么?我们教的...本来就是光明正大的道理。”
暮色中,林烬加快脚步往家的方向走去。怀表在胸前微微发烫,表盖内侧“程林氏”三个字贴着心跳,一下又一下。
1934年7月,上海法租界
暴雨倾盆的深夜,林烬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猛地从床上坐起,怀表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门外的雨声里夹杂着断续的叩门声——三长两短,是程添锦和他约定的暗号,但节奏却比平时慌乱。
林烬赤脚冲到门前,拉开门栓的瞬间,一股血腥气混着雨水的气息扑面而来。
程添锦浑身湿透地靠在门框上,脸色苍白得可怕。
他的金丝眼镜不见了,额角有一道狰狞的伤口,鲜血顺着脸颊往下淌,将浅色长衫的领口染红了一片。更触目惊心的是他的右手——掌心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雨水冲刷下,血水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
“......夜校被抄了。”程添锦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话,说完这句便向前栽倒。
林烬一把接住他,掌心瞬间被温热的血液浸透。程添锦的身体冷得像块冰,呼吸急促而微弱,整个人几乎完全靠在他身上。
“程添锦!”林烬咬牙撑住他,转头朝里屋喊:“林时!去烧热水!沫沫!把我柜子底下的纱布拿来!快!”
两个孩子惊醒后手忙脚乱地行动起来。
林烬半抱半拖地把程添锦弄到床上,湿透的长衫撕开时,他倒吸一口冷气——右肋下还有一处枪伤,子弹擦着肋骨过去,皮肉翻卷,血迹已经发暗。
“你他妈......”林烬手在发抖,扯过干净布巾按在伤口上,“不是说今晚只是普通讲课吗?!”
程添锦虚弱地扯了扯嘴角:“临时...有批学生资料要转移......”话没说完就剧烈咳嗽起来,唇边溢出一丝血色。
林时端来热水时吓得差点打翻盆子。沫沫咬着嘴唇递上纱布,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程、程教授会不会......”
“不会。”
林烬打断她,声音比想象中镇定,“去把厨房的烧酒拿来,再找把干净的小刀——要快。”
暴雨拍打着窗棂,煤油灯的光影在墙上剧烈摇晃。林烬用烧酒冲洗伤口时,程添锦疼得脖颈青筋暴起,却死死咬着布巾没出声,只有冷汗顺着下颌不断往下滴。
“子弹没留在里面...算你命大。”林烬声音发紧,手上的动作却稳得出奇,“但这刀伤......”
“巡捕房的...印度人......”程添锦断断续续地解释,“我翻墙时...他拽住我...就......”
林烬没说话,只是更用力地按住了他发抖的手腕。
天亮前,伤口总算包扎妥当。
程添锦因为失血过多昏睡过去,呼吸总算平稳了些。林烬瘫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这才发现自己的睡衣已经被汗水和血水浸得透湿。
窗外,雨势渐小。远处传来巡捕车的警笛声,由近及远,最终消失在租界方向。
林时悄悄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茶:“哥...程教授会好起来的,对吧?”
林烬接过茶杯,温热传递到冰凉的指尖。他看着床上那人苍白的脸,忽然想起去年冬天,程添锦在工人夜校的煤油灯下批改作业的样子——镜片后的眼睛专注而温柔,钢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
“会的。”林烬轻声说,更像是在说服自己,“他答应过......”
话音未落,床上的程添锦忽然微微睁眼。失血的嘴唇动了动,气若游丝却异常清晰:
“......《楚辞》......”
林烬愣了一瞬,随即苦笑:“都这样了还惦记你那破书?”
程添锦虚弱地摇头,染血的手指费力地勾住他的衣角:“......你答应...要给我...绣的......香囊......”
林烬这才想起,上个月自己确实随口说过要给他再绣个香囊——当时程添锦正在批改学生作业,他闲得无聊,就拿着针线瞎比划,还说要绣个并蒂莲。
“......骗子。”程添锦轻轻闭上眼,嘴角却微微扬起,“......连个...线头...都没见......”
林烬眼眶一热,猛地别过脸去。晨光透过雨雾照进来,在床前投下一片朦胧的光晕。
远处,黄浦江上的轮船拉响汽笛。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在这个潮湿闷热的七月清晨,林烬只想紧紧抓住眼前这个遍体鳞伤却还在念叨香囊的傻子。
他俯下身,额头轻轻抵住程添锦没有受伤的那边肩膀:
“......等你好了,给你绣十个。”
1934年8月15日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来,秦逸兴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扶着刚满周岁的秦望学走路。小家伙穿着红肚兜,藕节似的小腿摇摇晃晃,每迈一步就咯咯笑出声。
“望儿真厉害!”李阿曼拍着手鼓励,转头对正在煮长寿面的秦母道,“娘,您看,他能走三步了!”
秦母往锅里撒了把葱花,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比他爹强!逸兴当年一岁半才会走呢。”
秦逸兴不服气地撇嘴,刚要反驳,门口传来声响。
林烬抱着个硕大的包裹挤进门,身后跟着程添锦——他右手的伤还没好全,缠着绷带挂在胸前,左手却稳稳提着个奶油蛋糕。
“望儿!看你干爹给你带什么了!”林烬哗啦一下抖开包裹——一套鹅黄色的小西装,一顶虎头帽,还有双软底小皮鞋。
李阿曼惊呼:“这太贵重了!”
“不贵不贵。”林烬摆摆手,“顾安开的百货商店打折,我拿程教授的教案换了张五折券。”
程添锦无奈地摇头,把蛋糕放在桌上:“他胡说,这是用我翻译的《儿童心理学》稿费买的。”
正闹着,沫沫和林时也冲了进来,一个举着拨浪鼓,一个抱着布老虎,争先恐后往秦望面前凑。
小家伙被逗得手舞足蹈,一屁股坐在地上,抓起虎头帽就往嘴里塞。
午后,程公馆
程添锦站在书房窗前,望着远处外滩的建筑群出神。林烬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份刚送到的《申报》。
“看这个。”他指着头版新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8月1日在上海成立,宋庆龄、何香凝都签了宣言。”
程添锦接过报纸,镜片后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轻声念道:“‘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武装民众进行民族革命战争’......”
林烬突然从背后环住他的腰,下巴搁在他没受伤的那边肩膀上:“你上个月受伤...是不是就为这个?”
程添锦没回答,只是把报纸翻到第二版——那里刊登着自卫会的完整宣言,密密麻麻的签名中,有个极不起眼的“陈锦”二字,字迹工整清隽。
“我有个想法。”林烬突然说,“明德书店可以做个‘儿童读物专柜’,表面上卖《三字经》,实际......”
程添锦转身看他,嘴角微微扬起:“实际什么?”
“实际卖这个。”林烬从怀里掏出一本巴掌大的小册子,封面画着可爱的动物,翻开却是简笔画的防空洞示意图和简易包扎法,“左南箫寄来的样书。”
窗外忽然传来喧哗声。
他们探头望去,看见街上一队学生正举着“抵制日货”的横幅游行,最前排的女生手里拿着本《民族自卫手册》,封面上赫然印着程添锦参与编写的出版社名称。
程添锦的指尖轻轻擦过林烬掌心的茧——那是这几个月来帮他抄写密信磨出来的。
“望儿今天抓周抓了什么?”他突然问。
林烬笑起来:“你送的那支钢笔。”
——
暮色渐沉,远处自卫会游行的口号声隐约可闻。壁炉里的火苗噼啪作响,程添锦从背后环抱着林烬,下巴轻轻搁在他肩头。
两人面前还摊着本相册——秦望周岁宴上拍的照片,小家伙抓着钢笔笑得见牙不见眼。
“如果我是女人......”程添锦突然开口,温热的呼吸拂过林烬耳畔,“是不是我们俩就可以有孩子了?”
林烬手一抖,相册“啪”地合上:“你他妈......”耳根瞬间红透,“...突然发什么疯?”
程添锦低笑,受伤的右手还缠着绷带,左手却不安分地摸上林烬的腰:“上个月在医学院...看到本妇产科的教材......”
“程添锦!”林烬猛地转身,额头差点撞上对方的下巴,“你一个教文学的整天往医学院跑什么?!”
炉火映在程添锦的镜片上,模糊了他眼底的情绪。他忽然低头,轻轻吻住林烬的唇,在厮磨的间隙呢喃:“......我愿意的。”
林烬呼吸一滞。
窗外秋风扫过梧桐,一片叶子粘在玻璃上,像封未拆的信。程添锦的吻顺着他的唇角游移到耳垂,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要是能和你有个孩子...我愿......”
“闭嘴!”林烬一把捂住他的嘴,掌心触到柔软的唇瓣,“...傻子。”
他拽过程添锦的衣领,近乎凶狠地吻回去。相册从膝头滑落,散开的照片里,秦望天真烂漫的笑脸朝上仰着,旁边是程添锦送的那支钢笔,在周岁宴的烛光下闪闪发亮。
壁炉爆出个火星。
林烬喘着气推开些许,额头抵着程添锦的:“......有林时和沫沫...还有望儿.....”手指抚过对方右手的绷带,“...还不够你操心的?”
程添锦望着他,忽然笑起来。镜片后的眼睛弯成月牙,倒映着跃动的炉火和一个小小的、面红耳赤的林烬。
“不够。”
他故意用受伤的手去勾林烬的小指,疼得“嘶”了一声还要嘴硬,“...要像望儿那样...眼睛像你...泪痣也要......”
林烬气得咬他脖子:“程添锦你他妈——”
尾音消失在交缠的呼吸里。
夜风卷着远处的报童叫卖声掠过公馆屋顶,依稀可辨是明日的头条:
《民族武装自卫会宣言: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
第78章 1934末—1935
1934年9月,上海
初秋的空气中已带着丝丝凉意,但街头的抗日标语却愈发炽热。林烬站在明德书店门口,看着对面新贴的《申报》号外——“日军在华北频繁挑衅,北平学生发起万人请愿!”
“又开始了。”张冠清推了推眼镜,将一摞新到的《东方杂志》重重放在柜台上,“这次连国际联盟都发声明了。”
林烬翻开杂志,内页刊登着欧美各国对华态度的分析。英国《泰晤士报》的评论被红笔圈出:“日本在华北的行动已严重威胁远东和平......”
“有什么用?”
杜老从后院走进来,手里拿着刚收到的信,“左丫头从北平寄来的,说日军在丰台又增兵了。”他抖开信纸,上面还有被茶水浸湿的痕迹,“这帮洋人,嘴上说得漂亮,背地里照样卖钢铁石油给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