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民国养弟弟 第58节
“虹口区一周内137人死于伤寒......”
“12岁女工日均工作14小时......”
报纸上的铅字像蚂蚁般爬进他的瞳孔。那张附图的照片里,女童工嶙峋的肋骨清晰可数,手腕细得能看见骨头的轮廓——比沫沫还要瘦小。
21世纪的实验室里,有人抱怨离心机太吵。而1932年的纱厂,孩子们在震耳欲聋的纺织机声中渐渐失聪。
“咔嚓。”
食指关节被咬出了血,铁锈味在口腔里蔓延。林烬浑然不觉,另一只手正神经质地敲打着桌面
程添锦端着药箱悄声走近,纱布轻轻覆上他渗血的手指:“别看了。”
林烬猛地抬头,眼睛里烧着程添锦从未见过的火:“你早就知道是不是?”他抖着报纸,“这些......这些就在三条街外!”
程添锦的镜片反射着报上女童工空洞的眼神,半晌才开口:“工人夜校的地下室......”他声音轻得像叹息,“收留着七个从纱厂逃出来的孩子。”
林烬的拳头砸在报纸上,墨迹晕染了女童工的脸。
这吃人的世道......
程添锦的手掌覆在他颤抖的拳头上,体温透过血迹斑斑的纱布传来。书桌上的怀表指向午夜,而1932年的上海,还有无数孩童在机器旁熬着漫漫长夜。
程添锦的指尖缠着雪白纱布,小心翼翼地为林烬包扎好伤口,末了低头在那泛红的指节上轻轻一吻。
“喂,”林烬踢了踢他的小腿,故意扯开话题,“秦逸兴那小子有对象了,纱厂的女工,说过几天带我去见见。”他歪头,“你要不要一起去?”
程添锦的手顿了顿,金丝眼镜链子轻轻晃动:“纱厂的?”
“嗯,”林烬突然笑起来,“听说还是他英雄救美——”话到一半又想起报纸上那些瘦骨嶙峋的女童工,笑容淡了下去。
窗外传来日本巡逻车的引擎声,两人同时沉默。等噪音远去,林烬才又开口:“话说这边结婚......”他想起秦逸兴的话,表情微妙,“真是先同居再提两斤白糖上门?”
程添锦失笑,摘掉眼镜揉了揉眉心:“上海工人阶层的婚俗......”他伸手从书架取下一本《沪上风物志》,“分三步。”
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
“一是‘过衣服’——”程添锦的声音带着讲课时的沉稳,“男方送阴丹士林布,女方回亲手缝的布鞋。”
林烬想起秦母最近总在纳的千层底。
“二是‘搬嫁妆’,找几个工友抬着搪瓷脸盆、热水瓶游行。”程添锦的指尖停在某页照片上——几个码头工人正扛着绣花枕头招摇过市,“最后才是‘拜天地’,在灶披间摆桌酒......”
突然有冰凉的东西贴上林烬的脸颊。他低头,看见程添锦不知从哪变出盒洋砂糖,铁盒上印着“怡和洋行”的英文标识。
“不过——”程添锦突然贴近他耳畔,温热呼吸拂过耳廓,“程家娶亲,得按古礼走三书六礼。”手指点了点砂糖盒,“这是‘纳采’的甜头。”
林烬耳根发烫,正要反驳,楼下突然传来电话铃声。程添锦起身时,那本《沪上风物志》哗啦翻到某页——
【民国二十年纱厂女工婚嫁调查】配图里,十几个穿补丁衣裳的姑娘挤在镜头前,最瘦的那个手里攥着块白糖,笑得却比身后外滩的霓虹还亮。
在1932年的上海,爱情可以是两斤白糖,也可以是暗夜里相握的、带伤的手…
林烬的指尖摩挲着铁皮砂糖盒,冰凉的金属表面凝着水珠。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叠从顾安那儿“搜刮”的钞票,抽出一半塞进糖盒里。
程添锦端着红茶推门进来时,正看见林烬把一张钞票拍在书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砂糖我要了,”林烬扬起下巴,眼底闪着狡黠的光,“拿去给老秦当贺礼。”
程添锦挑眉,目光落在那张被拍平的钞票上——正是昨日林烬从顾安口袋里掏出来的那张,边缘还沾着一点炸鸡的油渍。
“拿我的糖,”程添锦慢条斯理地放下茶杯,“用顾二少爷的钱?”他镜片后的眸光微动,“林同学好算计。”
林烬笑嘻嘻地把砂糖盒塞进怀里,故意蹭过程添锦的胸口:“这叫资源整合。”突然正色,“对了,那七个孩子......”
“安置在慕尔堂后面的阁楼。”程添锦自然地接话,手指拂去林烬衣领上的糖粒,“顾安明天会送磺胺来。”
两人心照不宣地避开“为何顾安如此配合”的问题
窗外,卖夜报的小贩正喊着最新消息:“虹口又死十六人!”而书房里,砂糖盒在林烬怀中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像是1932年上海滩最后的甜味。
林烬走到门口突然回头:“喂,程添锦。”他晃了晃糖盒,“等仗打完了......”
话没说完,程添锦已经用《楚辞》里的一句截住他:“‘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突然改用白话,“我的糖很贵,要用一辈子来还。”
林烬一把捏住程添锦的脸颊,指尖沾着砂糖盒上的水汽:“贪心。”声音里带着笑意,却故意板着脸。
程添锦顺势握住他的手腕,镜链晃动着折射细碎的光。他低头,鼻尖几乎贴上林烬的:“《孟子》曰:‘鱼与熊掌......’”温热的呼吸掠过唇畔,“我偏要兼得。”
窗外突然传来刺耳的防空警报试鸣,两人却谁都没动。林烬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程添锦下巴上的伤痕——那是连日奔波在伤员转运站留下的痕迹。
“砂糖...”林烬突然拽住他的领带往下一拉,“和钱...”另一只手拍了拍自己装钞票的口袋,“都归我。”
程添锦低笑时胸腔的震动清晰可感:“《左传》有云...”
“闭嘴吧酸秀才!”林烬抬头堵住他的唇,砂糖盒“咣当”掉在地毯上。
警报声在租界上空盘旋,而书房里,两颗心脏正隔着1932年的硝烟与糖霜,跳得震耳欲聋
林烬一进门就把那盒洋砂糖拍在桌上,铁皮盒子在木桌上震得嗡嗡响。秦母手里的针线活吓得掉在地上,秦逸兴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
“那什么,”林烬摸了摸鼻子,“到时候再扯几床喜被,总不能让姑娘受委屈。”他掰着手指数,“还有新衣裳、热水瓶......”
秦逸兴狐疑地打开糖盒,“哗啦”一声——半盒雪白的砂糖上,赫然躺着一叠折得整整齐齐的钞票。他的手指猛地抖了一下,眼眶瞬间红了。
“小烬......”秦母颤巍巍地站起来,围裙上还别着针。
林烬别过脸,假装对窗外的梧桐树产生了极大兴趣:“啥时候带人来吃饭啊?”他顿了顿,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就...就那个...见家长。”
21世纪的名词脱口而出
屋里突然安静得可怕。
林烬后知后觉地转头,发现秦逸兴正死死攥着那叠钱,指节发白;秦母的眼泪“吧嗒”掉在刚纳好的千层底上;连蹲在角落看书的林时和沫沫都张大了嘴。
“见、见家长?”秦逸兴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林烬这才意识到说漏了嘴,硬着头皮圆场:“就...就那个...带姑娘来家坐坐!”他踹了秦逸兴一脚,“你他妈不是都跟人同居了吗!”
秦母突然抹着眼泪笑起来:“要的要的!”她一把抓过糖盒,“我明儿就去扯红布!”枯瘦的手指抚过钞票,“这些够打对金镯子......”
沫沫突然蹦起来:“我知道阿曼姐姐喜欢蓝阴丹布!她总盯着百货公司橱窗......”
林时偷偷拽林烬的衣角:“哥,‘见家长’是租界新式说法吗?”
窗外,日本宪兵的摩托车呼啸而过。而在这个挤满人的屋里,1932年的爱情正以两斤白糖和一叠钞票为聘,悄然生根。
林烬望着秦逸兴通红的耳朵,突然想起程添锦说的“三书六礼”——
妈的,这酸秀才还真没骗人
林烬干咳两声,揉了揉林时的脑袋:“那什么...到时候让程添锦也一块儿来看看吧。”话说出口才觉得不妥,心里直打鼓
——这年头相亲见客,哪有带个外人来的道理?
秦母正用围裙角擦着那盒洋砂糖,闻言手上一顿。
老人家的目光在林烬和砂糖盒之间转了转,突然笑得眼角堆起褶子:“要的要的!程教授是读书人,正好帮我们看看聘书怎么写法。”她故意提高声调,“听说现在新式人家都兴‘证婚人’咧!”
哪有什么新式旧式,不过是老人精明的成全
秦逸兴耳根通红,踢了踢桌腿:“娘!人家程教授忙得很......”
“再忙也得来!”秦母突然从樟木箱底抽出块红布,“上回程教授送来的英国呢子,我留着没舍得穿...”她意有所指地瞟了眼林烬,“正好裁件新长衫。”
沫沫突然举手:“阿曼姐说程教授上回给的退烧药,救了她三个工友!”
林时靠在门框上啃着砂糖块,含糊不清地补刀:“程教授上周还教我怎么写‘鸾凤和鸣’......”
窗外传来卖报声:“最新消息!沪上兴起新式婚礼!”林烬望着秦母手里那块鲜艳的红布,突然明白过来——
在1932年的上海,战火中的百姓早把规矩活成了生存的智慧。请程添锦哪是什么“证婚人”,分明是给这段乱世姻缘找个有枪有药的靠山。
“那就这么定了。”林烬抓了把砂糖塞进嘴里,甜味在舌尖化开的瞬间,忽然想起程添锦说“我的糖很贵”时,眼底那片深邃的光。
这盒掺了钞票的砂糖,终究是甜进了每个人心里。
——
黄昏的余晖透过窗棂,将堂屋里的红布幔子映得格外鲜亮。
李阿曼穿着浆洗得发白的阴丹士林布旗袍站在门口,辫梢系着秦母给的红头绳,手里还拎着用报纸仔细包好的红糖块——那是她攒了三个月的工钱买的。
“这是林烬,我过命的兄弟。”秦逸兴耳朵通红,手指在裤缝上蹭了又蹭,“这是程教授,那个...教我们识字的...”
李阿曼笑起来眼角有细碎的纹路——那是常年熬夜看织机留下的。她先向林烬鞠了一躬,抬头时目光扫过他眼角的泪痣,突然怔了怔:“您就是...十六铺码头那个...”
原来秦逸兴连他们初遇的故事都讲过千百遍
程添锦不动声色地往林烬身边挪了半步。秦母端着红烧鱼从灶披间出来,新梳的发髻上别着程家上次送的玳瑁簪:“阿曼坐这边!逸兴你个愣子,快接人家手里的东西!”
林烬看着桌上那对鎏金镯子——正是用他塞在砂糖盒里的钱打的。秦母竟还留了块边角料,给沫沫和林时打了两枚小小的如意锁。
“程先生,”李阿曼突然从包袱里取出本手抄册子,“听逸兴说您懂西医...这是我们厂姐妹记的病症...”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画着人体轮廓,关节处标满歪歪扭扭的“痛”字。
程添锦接过本子的手顿了顿。林烬看见他镜片后的眸光倏地软下来,那是医者才有的温柔:“我抄份简体字版本给你们。”
他当然不会说,这字的写法,要等到几十年后才会被广泛推行。
屋外突然传来日本军车的轰鸣。
秦逸兴下意识挡在李阿曼身前,而林烬的手已经摸向腰间——那里别着顾安给的勃朗宁。只有程添锦依然端正坐着,手指在桌下悄悄勾住林烬的衣角。
“吃饭吃饭!”秦母掀开砂锅盖子,蹄髈的香气瞬间冲淡了紧张。沫沫踮脚往每个人碗里分砂糖,那是林烬特意从程公馆带回来的。
在1932年的上海,这或许是最奢侈的聘礼——一桌冒着热气的家常菜,几个愿意为你挡子弹的亲人,以及藏在砂糖盒底、无人说破的祝福。
林时偷偷问:“哥,新式婚礼要不要鞠躬啊?”
林烬望着秦逸兴给李阿曼挑鱼刺的样子,突然想起程添锦书房里那本《沪上风物志》。
去他的三书六礼,乱世里的真心才是大过天的规矩
第63章 1932片段5婚
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拂过天井,秦逸兴蹲在石阶上,手里转着根没点燃的香烟。林烬挨着他坐下,两人肩膀碰着肩膀,像在码头等工头派活时那样。
“程教授回去了?”秦逸兴望着月亮。
“嗯。”林烬踢了踢脚边的碎瓦片。
秦逸兴突然把烟别到耳后:“谢谢你啊。”
“12岁女工日均工作14小时......”
报纸上的铅字像蚂蚁般爬进他的瞳孔。那张附图的照片里,女童工嶙峋的肋骨清晰可数,手腕细得能看见骨头的轮廓——比沫沫还要瘦小。
21世纪的实验室里,有人抱怨离心机太吵。而1932年的纱厂,孩子们在震耳欲聋的纺织机声中渐渐失聪。
“咔嚓。”
食指关节被咬出了血,铁锈味在口腔里蔓延。林烬浑然不觉,另一只手正神经质地敲打着桌面
程添锦端着药箱悄声走近,纱布轻轻覆上他渗血的手指:“别看了。”
林烬猛地抬头,眼睛里烧着程添锦从未见过的火:“你早就知道是不是?”他抖着报纸,“这些......这些就在三条街外!”
程添锦的镜片反射着报上女童工空洞的眼神,半晌才开口:“工人夜校的地下室......”他声音轻得像叹息,“收留着七个从纱厂逃出来的孩子。”
林烬的拳头砸在报纸上,墨迹晕染了女童工的脸。
这吃人的世道......
程添锦的手掌覆在他颤抖的拳头上,体温透过血迹斑斑的纱布传来。书桌上的怀表指向午夜,而1932年的上海,还有无数孩童在机器旁熬着漫漫长夜。
程添锦的指尖缠着雪白纱布,小心翼翼地为林烬包扎好伤口,末了低头在那泛红的指节上轻轻一吻。
“喂,”林烬踢了踢他的小腿,故意扯开话题,“秦逸兴那小子有对象了,纱厂的女工,说过几天带我去见见。”他歪头,“你要不要一起去?”
程添锦的手顿了顿,金丝眼镜链子轻轻晃动:“纱厂的?”
“嗯,”林烬突然笑起来,“听说还是他英雄救美——”话到一半又想起报纸上那些瘦骨嶙峋的女童工,笑容淡了下去。
窗外传来日本巡逻车的引擎声,两人同时沉默。等噪音远去,林烬才又开口:“话说这边结婚......”他想起秦逸兴的话,表情微妙,“真是先同居再提两斤白糖上门?”
程添锦失笑,摘掉眼镜揉了揉眉心:“上海工人阶层的婚俗......”他伸手从书架取下一本《沪上风物志》,“分三步。”
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
“一是‘过衣服’——”程添锦的声音带着讲课时的沉稳,“男方送阴丹士林布,女方回亲手缝的布鞋。”
林烬想起秦母最近总在纳的千层底。
“二是‘搬嫁妆’,找几个工友抬着搪瓷脸盆、热水瓶游行。”程添锦的指尖停在某页照片上——几个码头工人正扛着绣花枕头招摇过市,“最后才是‘拜天地’,在灶披间摆桌酒......”
突然有冰凉的东西贴上林烬的脸颊。他低头,看见程添锦不知从哪变出盒洋砂糖,铁盒上印着“怡和洋行”的英文标识。
“不过——”程添锦突然贴近他耳畔,温热呼吸拂过耳廓,“程家娶亲,得按古礼走三书六礼。”手指点了点砂糖盒,“这是‘纳采’的甜头。”
林烬耳根发烫,正要反驳,楼下突然传来电话铃声。程添锦起身时,那本《沪上风物志》哗啦翻到某页——
【民国二十年纱厂女工婚嫁调查】配图里,十几个穿补丁衣裳的姑娘挤在镜头前,最瘦的那个手里攥着块白糖,笑得却比身后外滩的霓虹还亮。
在1932年的上海,爱情可以是两斤白糖,也可以是暗夜里相握的、带伤的手…
林烬的指尖摩挲着铁皮砂糖盒,冰凉的金属表面凝着水珠。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叠从顾安那儿“搜刮”的钞票,抽出一半塞进糖盒里。
程添锦端着红茶推门进来时,正看见林烬把一张钞票拍在书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砂糖我要了,”林烬扬起下巴,眼底闪着狡黠的光,“拿去给老秦当贺礼。”
程添锦挑眉,目光落在那张被拍平的钞票上——正是昨日林烬从顾安口袋里掏出来的那张,边缘还沾着一点炸鸡的油渍。
“拿我的糖,”程添锦慢条斯理地放下茶杯,“用顾二少爷的钱?”他镜片后的眸光微动,“林同学好算计。”
林烬笑嘻嘻地把砂糖盒塞进怀里,故意蹭过程添锦的胸口:“这叫资源整合。”突然正色,“对了,那七个孩子......”
“安置在慕尔堂后面的阁楼。”程添锦自然地接话,手指拂去林烬衣领上的糖粒,“顾安明天会送磺胺来。”
两人心照不宣地避开“为何顾安如此配合”的问题
窗外,卖夜报的小贩正喊着最新消息:“虹口又死十六人!”而书房里,砂糖盒在林烬怀中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像是1932年上海滩最后的甜味。
林烬走到门口突然回头:“喂,程添锦。”他晃了晃糖盒,“等仗打完了......”
话没说完,程添锦已经用《楚辞》里的一句截住他:“‘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突然改用白话,“我的糖很贵,要用一辈子来还。”
林烬一把捏住程添锦的脸颊,指尖沾着砂糖盒上的水汽:“贪心。”声音里带着笑意,却故意板着脸。
程添锦顺势握住他的手腕,镜链晃动着折射细碎的光。他低头,鼻尖几乎贴上林烬的:“《孟子》曰:‘鱼与熊掌......’”温热的呼吸掠过唇畔,“我偏要兼得。”
窗外突然传来刺耳的防空警报试鸣,两人却谁都没动。林烬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程添锦下巴上的伤痕——那是连日奔波在伤员转运站留下的痕迹。
“砂糖...”林烬突然拽住他的领带往下一拉,“和钱...”另一只手拍了拍自己装钞票的口袋,“都归我。”
程添锦低笑时胸腔的震动清晰可感:“《左传》有云...”
“闭嘴吧酸秀才!”林烬抬头堵住他的唇,砂糖盒“咣当”掉在地毯上。
警报声在租界上空盘旋,而书房里,两颗心脏正隔着1932年的硝烟与糖霜,跳得震耳欲聋
林烬一进门就把那盒洋砂糖拍在桌上,铁皮盒子在木桌上震得嗡嗡响。秦母手里的针线活吓得掉在地上,秦逸兴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
“那什么,”林烬摸了摸鼻子,“到时候再扯几床喜被,总不能让姑娘受委屈。”他掰着手指数,“还有新衣裳、热水瓶......”
秦逸兴狐疑地打开糖盒,“哗啦”一声——半盒雪白的砂糖上,赫然躺着一叠折得整整齐齐的钞票。他的手指猛地抖了一下,眼眶瞬间红了。
“小烬......”秦母颤巍巍地站起来,围裙上还别着针。
林烬别过脸,假装对窗外的梧桐树产生了极大兴趣:“啥时候带人来吃饭啊?”他顿了顿,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就...就那个...见家长。”
21世纪的名词脱口而出
屋里突然安静得可怕。
林烬后知后觉地转头,发现秦逸兴正死死攥着那叠钱,指节发白;秦母的眼泪“吧嗒”掉在刚纳好的千层底上;连蹲在角落看书的林时和沫沫都张大了嘴。
“见、见家长?”秦逸兴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林烬这才意识到说漏了嘴,硬着头皮圆场:“就...就那个...带姑娘来家坐坐!”他踹了秦逸兴一脚,“你他妈不是都跟人同居了吗!”
秦母突然抹着眼泪笑起来:“要的要的!”她一把抓过糖盒,“我明儿就去扯红布!”枯瘦的手指抚过钞票,“这些够打对金镯子......”
沫沫突然蹦起来:“我知道阿曼姐姐喜欢蓝阴丹布!她总盯着百货公司橱窗......”
林时偷偷拽林烬的衣角:“哥,‘见家长’是租界新式说法吗?”
窗外,日本宪兵的摩托车呼啸而过。而在这个挤满人的屋里,1932年的爱情正以两斤白糖和一叠钞票为聘,悄然生根。
林烬望着秦逸兴通红的耳朵,突然想起程添锦说的“三书六礼”——
妈的,这酸秀才还真没骗人
林烬干咳两声,揉了揉林时的脑袋:“那什么...到时候让程添锦也一块儿来看看吧。”话说出口才觉得不妥,心里直打鼓
——这年头相亲见客,哪有带个外人来的道理?
秦母正用围裙角擦着那盒洋砂糖,闻言手上一顿。
老人家的目光在林烬和砂糖盒之间转了转,突然笑得眼角堆起褶子:“要的要的!程教授是读书人,正好帮我们看看聘书怎么写法。”她故意提高声调,“听说现在新式人家都兴‘证婚人’咧!”
哪有什么新式旧式,不过是老人精明的成全
秦逸兴耳根通红,踢了踢桌腿:“娘!人家程教授忙得很......”
“再忙也得来!”秦母突然从樟木箱底抽出块红布,“上回程教授送来的英国呢子,我留着没舍得穿...”她意有所指地瞟了眼林烬,“正好裁件新长衫。”
沫沫突然举手:“阿曼姐说程教授上回给的退烧药,救了她三个工友!”
林时靠在门框上啃着砂糖块,含糊不清地补刀:“程教授上周还教我怎么写‘鸾凤和鸣’......”
窗外传来卖报声:“最新消息!沪上兴起新式婚礼!”林烬望着秦母手里那块鲜艳的红布,突然明白过来——
在1932年的上海,战火中的百姓早把规矩活成了生存的智慧。请程添锦哪是什么“证婚人”,分明是给这段乱世姻缘找个有枪有药的靠山。
“那就这么定了。”林烬抓了把砂糖塞进嘴里,甜味在舌尖化开的瞬间,忽然想起程添锦说“我的糖很贵”时,眼底那片深邃的光。
这盒掺了钞票的砂糖,终究是甜进了每个人心里。
——
黄昏的余晖透过窗棂,将堂屋里的红布幔子映得格外鲜亮。
李阿曼穿着浆洗得发白的阴丹士林布旗袍站在门口,辫梢系着秦母给的红头绳,手里还拎着用报纸仔细包好的红糖块——那是她攒了三个月的工钱买的。
“这是林烬,我过命的兄弟。”秦逸兴耳朵通红,手指在裤缝上蹭了又蹭,“这是程教授,那个...教我们识字的...”
李阿曼笑起来眼角有细碎的纹路——那是常年熬夜看织机留下的。她先向林烬鞠了一躬,抬头时目光扫过他眼角的泪痣,突然怔了怔:“您就是...十六铺码头那个...”
原来秦逸兴连他们初遇的故事都讲过千百遍
程添锦不动声色地往林烬身边挪了半步。秦母端着红烧鱼从灶披间出来,新梳的发髻上别着程家上次送的玳瑁簪:“阿曼坐这边!逸兴你个愣子,快接人家手里的东西!”
林烬看着桌上那对鎏金镯子——正是用他塞在砂糖盒里的钱打的。秦母竟还留了块边角料,给沫沫和林时打了两枚小小的如意锁。
“程先生,”李阿曼突然从包袱里取出本手抄册子,“听逸兴说您懂西医...这是我们厂姐妹记的病症...”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画着人体轮廓,关节处标满歪歪扭扭的“痛”字。
程添锦接过本子的手顿了顿。林烬看见他镜片后的眸光倏地软下来,那是医者才有的温柔:“我抄份简体字版本给你们。”
他当然不会说,这字的写法,要等到几十年后才会被广泛推行。
屋外突然传来日本军车的轰鸣。
秦逸兴下意识挡在李阿曼身前,而林烬的手已经摸向腰间——那里别着顾安给的勃朗宁。只有程添锦依然端正坐着,手指在桌下悄悄勾住林烬的衣角。
“吃饭吃饭!”秦母掀开砂锅盖子,蹄髈的香气瞬间冲淡了紧张。沫沫踮脚往每个人碗里分砂糖,那是林烬特意从程公馆带回来的。
在1932年的上海,这或许是最奢侈的聘礼——一桌冒着热气的家常菜,几个愿意为你挡子弹的亲人,以及藏在砂糖盒底、无人说破的祝福。
林时偷偷问:“哥,新式婚礼要不要鞠躬啊?”
林烬望着秦逸兴给李阿曼挑鱼刺的样子,突然想起程添锦书房里那本《沪上风物志》。
去他的三书六礼,乱世里的真心才是大过天的规矩
第63章 1932片段5婚
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拂过天井,秦逸兴蹲在石阶上,手里转着根没点燃的香烟。林烬挨着他坐下,两人肩膀碰着肩膀,像在码头等工头派活时那样。
“程教授回去了?”秦逸兴望着月亮。
“嗯。”林烬踢了踢脚边的碎瓦片。
秦逸兴突然把烟别到耳后:“谢谢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