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民国养弟弟 第46节
但随即又想起《申报》上那些被红笔圈出的沦陷区地名,想起程添锦腰间的绷带,想起顾安西装下若隐若现的枪套。
“正因为如此。”林烬将匕首重重插在木箱上,刀柄微微震颤,“我要让他们将来能活在...一个不必在鞋里藏胶卷的中国。”
仓库突然陷入寂静。
油印机的声响停了,两个学生交换着眼色。程添锦的指尖抚过匕首上的刻字,突然从公文包里取出本油印小册子——《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从明天开始。”他将册子按在林烬掌心,纸张上还带着新鲜油墨的温度,“上午在书店,下午来夜校。不许单独行动,每次行动前——”
林烬突然拥抱住他,力道大得让程添锦踉跄着撞在货架上。茶叶箱摇晃着,飘落几片陈年龙井的碎末。
“我答应。”林烬的声音闷在程添锦肩头,“但你也要答应...别死。”
程添锦的手悬在半空,最终落在林烬发间。煤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与那些“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标语重叠在一起。
窗外,1931年的秋夜正深。远处传来汽笛声,是日本商船在黄浦江上鸣笛。
但仓库里的油印机又响了起来,一声接一声,像是这个古老国度微弱却固执的心跳。
第51章 “玉可碎,而白不可改”
1931年10月的后半夜,上海的风裹着湿冷的雨丝,敲打着霞飞路仓库的铁皮屋顶。雨水顺着锈蚀的排水管滴落,在水泥地上洇出深色的痕迹。
林烬蜷缩在茶叶箱拼成的临时床铺上,身下垫着程添锦的西装外套。油印机“咔嗒咔嗒”的声响与程添锦低声部署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仓库里形成奇异的回响。
“杨树浦的工人夜校要转移...这批传单天亮前必须...”
“闸北联络点改用新的暗号...”
程添锦的声音沙哑却沉稳,时不时被咳嗽打断。林烬借着油灯的光晕,看见他腰间绷带又渗出了新的血迹,在白衬衫上晕开一片暗红。
天蒙蒙亮时,程添锦突然按住林烬的肩膀。他的掌心滚烫,指尖却冰凉:“顾家的人快到了,去暗门后等着。”
林烬刚要起身,仓库外突然传来三短一长的叩门声,却在最后一个音节时微微发颤。
程添锦迅速示意学生熄灭油灯,自己握着勃朗宁隐在门后。林烬摸到那把插在木箱上的匕首,刀柄上的刻字硌得掌心发疼。
推门的瞬间,苍白的晨光里出现的却是浑身湿透的秦逸兴。
黄包车的帆布篷滴着水,在门槛处积成一个小水洼。更令人心惊的是车座下露出的两个小脑袋——林时的学生帽歪在一边,沫沫的发辫散乱地贴在脸上。
“林时!沫沫!”林烬冲过去时差点被自己的脚绊倒。他掀开车篷,看见林时蜷缩在角落,右脚鞋子明显凸起一块——胶卷把鞋垫硌得变了形。
沫沫怀里死死抱着那本《三字经》,封皮上的泥浆已经干了,结成斑驳的硬块。
秦逸兴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胡茬上还挂着水珠:“巡捕在租界边缘设了卡,查所有带小孩的车。”他的声音哑得不成样子,脖子上有道新鲜的擦伤,“顾二少爷的人引开了大半,我绕了三趟苏州河才过来。”
林时突然扑进林烬怀里,孩子的手冷得像冰:“哥哥...我们在垃圾桥看见...”话没说完就被程添锦捂住嘴。
远处传来摩托车引擎的轰鸣,所有人瞬间绷紧了身体。
程添锦迅速把两个孩子塞进暗门,转身时眼镜片上全是雨渍。秦逸兴从车座暗格里取出个油纸包:“杜老让带的,《申报》排字房偷印的号外。”
林烬展开油纸,头版赫然是手写体的《日军炮轰沈阳城详报》,边缘还沾着新鲜的油墨。
程添锦的指尖在“东北军奉命不抵抗”几个字上停留了片刻,突然将报纸揉成一团扔进茶炉。
火苗窜起的瞬间,他摘下眼镜,用沾血的白衬衫擦了擦镜片。
雨声中,沫沫突然从暗门探出头,手里举着个东西——是程添锦那截断裂的表链,不知何时被她用红线仔细缠好了。
晨光透过铁窗照进来,红线在阴影中鲜艳如血。
林时的小手冻得通红,他哆嗦着脱下右脚的布鞋,从鞋垫下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枚被汗水浸湿的胶卷。胶卷外层包裹的蜡纸已经磨破,露出里面泛着金属光泽的胶片。
“我一直贴着脚心藏着...”林时的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清脆,却在说到一半时突然压低,模仿着大人的语气,“连上厕所都没拿出来过。”
程添锦单膝跪地接过胶卷,镜片后的眼睛微微发亮。他轻轻拂去胶卷上沾着的棉絮,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什么珍宝。
林烬注意到他的指尖在微微发抖,不知是因为伤口疼痛,还是意识到这小小胶卷的分量。
“好孩子。”程添锦揉了揉林时乱糟糟的头发,突然从口袋里摸出块水果糖
沫沫从《三字经》的封皮夹层里又掏出一张对折的纸条:“这个...是张哥哥塞给我的...”
林烬展开纸条,上面是张冠清潦草的字迹:“书店被抄,杜老押往龙华,我暂避。”纸条背面还粘着半张租界通行证,编号被人为刮花了。
仓库里一时静得可怕,只有雨水敲打铁皮屋顶的声音。
秦逸兴突然一拳砸在茶叶箱上,震得油印机的滚筒晃了晃。程添锦却异常平静地将胶卷对着天光检查,银色的胶片在他指间流转,映出虹口日军布防的微缩地图。
“林时。”程添锦突然将胶卷举到孩子眼前,“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林时仰起脸,脏兮兮的小脸上是超越年龄的认真:“知道!是能打跑日本人的东西!”他顿了顿,又小声补充,“就像哥哥那把‘宁为玉碎’的刀...”
程添锦的手突然顿住。
他望向林烬,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无声地传递着某种决意。
程添锦将胶卷小心地藏进怀表暗格,金属合盖的“咔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脆。他起身时伤口被牵扯,眉心微蹙,却仍坚持着将水果糖掰成两半,分给林时和沫沫。
“吃吧,甜的。”他声音很轻,指尖在沫沫发顶停留了一瞬,“吃完跟你秦哥哥去里间休息。”
秦逸兴默默拉开车座下的暗格,取出两套干净的童装——显然是早有准备。林烬帮林时换衣服时,发现孩子脚底被胶卷硌出了深紫色的淤痕,心头猛地一揪。
“疼吗?”林烬用沾湿的手帕轻轻擦拭。
林时摇摇头,突然凑到他耳边:“哥哥,杜爷爷被带走前...让我背下了《海国图志》的藏处。”温热的气息带着水果糖的甜香,“在《康熙字典》的暗层里...”
林烬的手一颤。
那套《康熙字典》是杜老的镇店之宝,谁曾想老人早就在典籍中埋下了火种。
窗外突然传来鸽子扑棱棱的声响,程添锦迅速拉开一条窗缝——是顾安养的灰鸽,腿上绑着细竹管。
取出纸条时,程添锦的眼镜片反射着晨光,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林烬分明注意到,他捏着纸条的指节已经泛白。
“工部局上午要搜查霞飞路所有仓库。”程添锦将纸条焚毁,灰烬飘落在茶炉里,“我们有两小时转移。”
秦逸兴立刻开始拆卸油印机,动作熟练得令人心惊。
两个学生模样的青年将传单塞进茶叶箱夹层,又往表面撒上真正的龙井碎末。林烬帮着沫沫把《三字经》封皮重新粘好,却发现内页被孩子用指甲划满了歪歪扭扭的记号——是程添锦教过的简易密码。
“带着胶卷先走。”程添锦突然将怀表塞回林烬手中,表链上的红线刺目如血,“去法租界圣母院路7号,找卖栀子花的阿婆。”
林烬刚要反驳,却被程添锦按住肩膀。那人指尖的温度透过衣料灼烧皮肤:“林时需要你。”他声音压得极低,“我也需要...你活着。”
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所有人动作一顿。秦逸兴猛地掀开地砖,露出下方幽暗的排水通道:“这条水道通苏州河,我和孩子们先走。”
林时突然扑过来抱住林烬,小拳头里攥着个东西——是那颗没舍得吃完的水果糖,已经化成了黏糊糊的一团。
“哥哥...”孩子的声音带着哭腔,“你和程教授一定要...”
程添锦突然蹲下身,将自己的怀表链子解下一截,系在林时腕上:“看着这根指针,转到太阳的位置时...”他顿了顿,喉结滚动,“我们就在终点等你们。”
排水道的铁盖合拢的刹那,仓库大门被重重砸响。林烬握紧怀表,听见程添锦在他耳畔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记住,活着就是最好的反抗。”
晨光彻底照亮仓库时,门外的砸门声变成了枪托撞击。而林烬攥着那枚承载着虹口布防图的胶卷,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比玉石俱焚更艰难的——
带着希望活下去。
晨光彻底漫过仓库铁窗时,林烬最后看了一眼程添锦的背影——那人站在仓库大门前,白衬衫被晨风吹得鼓荡,腰间血迹已凝成暗褐色的花。
他转身钻进排水道的瞬间,听见铁门被撞开的巨响,以及程添锦用日语喊出的第一句话:“こちらは顧家の倉庫だ!”(这里是顾家的仓库!)
排水道里弥漫着腐臭的淤泥味,林烬弓着身子在黑暗中前行,怀表紧贴胸口,胶卷的金属边缘硌得生疼。
水流没过脚踝,远处隐约传来林时压抑的咳嗽声。
他摸到秦逸兴留下的石灰标记,在岔路口转向法租界方向时,指尖突然触到墙上的刻痕——是新鲜的刀痕,刻着顾家的家徽。
“快到了。”秦逸兴的声音从前方黑暗里传来,伴随着沫沫细碎的抽泣,“出水口有顾家的人接应。”
林烬却在此时停下脚步。
他摸出怀表,表面在黑暗中泛着微弱的荧光——程添锦改装过的表盘,指针正指向危险区域。身后百米处,水流突然变得湍急,夹杂着皮靴踏水的回音。
“你们先走。”林烬取出胶卷塞进林时的衣领夹层,孩子温热的脖颈瞬间绷直,“记不记得程教授教过的?如果...”
“如果走散了,就去外滩的和平女神像下等。”林时飞快接话,声音颤抖却清晰,“可是哥哥...”
林烬已经转身没入黑暗。他拔出匕首,刀柄上“宁为玉碎”的刻痕硌着掌心。水流声越来越近,手电筒的光柱刺破黑暗时,他猛地扑向来人,却被熟悉的龙井香包围。
程添锦的白衬衫浸透了污水,腰间的绷带早已不知所踪。他身后跟着两个伪装成巡捕的卧底,领口的金色徽章在黑暗中发亮——是顾安安排的卧底。
“走。”程添锦的声音哑得不成样子,却仍强硬地拽着他往前,“工部局的搜查令是幌子...他们在找胶卷...”
排水道出口处,晨光如利剑劈开黑暗。林烬眯着眼爬出井盖,迎面是法租界梧桐树的金黄落叶。卖栀子花的阿婆挎着竹篮站在不远处,篮子里躺着把乌黑的手枪。
“程先生!”一个穿西装的男子匆匆跑来,是明德书店的常客,“杜老被保释了,但书店...书店烧了...”
林烬的耳鸣盖过了后半句话。
他看见程添锦的嘴唇在动,看见秦逸兴抱着孩子们奔向黄包车,看见顾安的灰鸽掠过圣母院路的尖顶。
怀表在他掌心震动,时针指向九——正是和平女神像喷泉启动的时刻。
“听着。”程添锦突然扳过他的脸,血从崩裂的伤口渗出,染红两人相贴的额角,“胶卷要给《申报》的进步同志,只有他能...能...”
林烬吻住了他颤抖的唇。
远处教堂钟声响起,法租界的巡捕吹响了晨哨。在这个充满硝烟味的清晨,他们交换了一个带着血锈味的吻,然后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一个带着虹口的秘密,一个带着未愈的伤口。
林时在黄包车上回头,看见哥哥的身影消失在梧桐道尽头。
孩子腕上的表链闪着微光,红线在风中飘荡如血痕。而更远处,明德书店的废墟上,一缕青烟正袅袅升起,融入十月的晴空。
林烬在法租界的梧桐道上狂奔,怀表在胸前剧烈晃动。
转过圣母院路拐角时,他突然刹住脚步——林时衣领里还藏着那枚胶卷!
“该死!”他猛地折返,布鞋踩碎了一地梧桐叶。远处黄包车的帆布篷已经变成一个小黑点,秦逸兴正带着孩子们往安全屋方向疾驰。
一只手突然从巷子里伸出,将他拽进阴影。顾安的西装上还沾着排水道的淤泥。
“慌什么?”他冷着脸掏出手帕,擦去林烬脸上的污水,“程添锦教你的沉着都喂狗了?”
林烬挣开他的手:“胶卷还在林时——”
“早取出来了。”顾安从怀表链上解下个小银盒,里面静静躺着那枚胶卷,“你以为我的人都是饭桶?”他嘴角扯出个讥诮的弧度,“倒是你...”
“正因为如此。”林烬将匕首重重插在木箱上,刀柄微微震颤,“我要让他们将来能活在...一个不必在鞋里藏胶卷的中国。”
仓库突然陷入寂静。
油印机的声响停了,两个学生交换着眼色。程添锦的指尖抚过匕首上的刻字,突然从公文包里取出本油印小册子——《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从明天开始。”他将册子按在林烬掌心,纸张上还带着新鲜油墨的温度,“上午在书店,下午来夜校。不许单独行动,每次行动前——”
林烬突然拥抱住他,力道大得让程添锦踉跄着撞在货架上。茶叶箱摇晃着,飘落几片陈年龙井的碎末。
“我答应。”林烬的声音闷在程添锦肩头,“但你也要答应...别死。”
程添锦的手悬在半空,最终落在林烬发间。煤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与那些“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标语重叠在一起。
窗外,1931年的秋夜正深。远处传来汽笛声,是日本商船在黄浦江上鸣笛。
但仓库里的油印机又响了起来,一声接一声,像是这个古老国度微弱却固执的心跳。
第51章 “玉可碎,而白不可改”
1931年10月的后半夜,上海的风裹着湿冷的雨丝,敲打着霞飞路仓库的铁皮屋顶。雨水顺着锈蚀的排水管滴落,在水泥地上洇出深色的痕迹。
林烬蜷缩在茶叶箱拼成的临时床铺上,身下垫着程添锦的西装外套。油印机“咔嗒咔嗒”的声响与程添锦低声部署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仓库里形成奇异的回响。
“杨树浦的工人夜校要转移...这批传单天亮前必须...”
“闸北联络点改用新的暗号...”
程添锦的声音沙哑却沉稳,时不时被咳嗽打断。林烬借着油灯的光晕,看见他腰间绷带又渗出了新的血迹,在白衬衫上晕开一片暗红。
天蒙蒙亮时,程添锦突然按住林烬的肩膀。他的掌心滚烫,指尖却冰凉:“顾家的人快到了,去暗门后等着。”
林烬刚要起身,仓库外突然传来三短一长的叩门声,却在最后一个音节时微微发颤。
程添锦迅速示意学生熄灭油灯,自己握着勃朗宁隐在门后。林烬摸到那把插在木箱上的匕首,刀柄上的刻字硌得掌心发疼。
推门的瞬间,苍白的晨光里出现的却是浑身湿透的秦逸兴。
黄包车的帆布篷滴着水,在门槛处积成一个小水洼。更令人心惊的是车座下露出的两个小脑袋——林时的学生帽歪在一边,沫沫的发辫散乱地贴在脸上。
“林时!沫沫!”林烬冲过去时差点被自己的脚绊倒。他掀开车篷,看见林时蜷缩在角落,右脚鞋子明显凸起一块——胶卷把鞋垫硌得变了形。
沫沫怀里死死抱着那本《三字经》,封皮上的泥浆已经干了,结成斑驳的硬块。
秦逸兴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胡茬上还挂着水珠:“巡捕在租界边缘设了卡,查所有带小孩的车。”他的声音哑得不成样子,脖子上有道新鲜的擦伤,“顾二少爷的人引开了大半,我绕了三趟苏州河才过来。”
林时突然扑进林烬怀里,孩子的手冷得像冰:“哥哥...我们在垃圾桥看见...”话没说完就被程添锦捂住嘴。
远处传来摩托车引擎的轰鸣,所有人瞬间绷紧了身体。
程添锦迅速把两个孩子塞进暗门,转身时眼镜片上全是雨渍。秦逸兴从车座暗格里取出个油纸包:“杜老让带的,《申报》排字房偷印的号外。”
林烬展开油纸,头版赫然是手写体的《日军炮轰沈阳城详报》,边缘还沾着新鲜的油墨。
程添锦的指尖在“东北军奉命不抵抗”几个字上停留了片刻,突然将报纸揉成一团扔进茶炉。
火苗窜起的瞬间,他摘下眼镜,用沾血的白衬衫擦了擦镜片。
雨声中,沫沫突然从暗门探出头,手里举着个东西——是程添锦那截断裂的表链,不知何时被她用红线仔细缠好了。
晨光透过铁窗照进来,红线在阴影中鲜艳如血。
林时的小手冻得通红,他哆嗦着脱下右脚的布鞋,从鞋垫下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枚被汗水浸湿的胶卷。胶卷外层包裹的蜡纸已经磨破,露出里面泛着金属光泽的胶片。
“我一直贴着脚心藏着...”林时的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清脆,却在说到一半时突然压低,模仿着大人的语气,“连上厕所都没拿出来过。”
程添锦单膝跪地接过胶卷,镜片后的眼睛微微发亮。他轻轻拂去胶卷上沾着的棉絮,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什么珍宝。
林烬注意到他的指尖在微微发抖,不知是因为伤口疼痛,还是意识到这小小胶卷的分量。
“好孩子。”程添锦揉了揉林时乱糟糟的头发,突然从口袋里摸出块水果糖
沫沫从《三字经》的封皮夹层里又掏出一张对折的纸条:“这个...是张哥哥塞给我的...”
林烬展开纸条,上面是张冠清潦草的字迹:“书店被抄,杜老押往龙华,我暂避。”纸条背面还粘着半张租界通行证,编号被人为刮花了。
仓库里一时静得可怕,只有雨水敲打铁皮屋顶的声音。
秦逸兴突然一拳砸在茶叶箱上,震得油印机的滚筒晃了晃。程添锦却异常平静地将胶卷对着天光检查,银色的胶片在他指间流转,映出虹口日军布防的微缩地图。
“林时。”程添锦突然将胶卷举到孩子眼前,“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林时仰起脸,脏兮兮的小脸上是超越年龄的认真:“知道!是能打跑日本人的东西!”他顿了顿,又小声补充,“就像哥哥那把‘宁为玉碎’的刀...”
程添锦的手突然顿住。
他望向林烬,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无声地传递着某种决意。
程添锦将胶卷小心地藏进怀表暗格,金属合盖的“咔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脆。他起身时伤口被牵扯,眉心微蹙,却仍坚持着将水果糖掰成两半,分给林时和沫沫。
“吃吧,甜的。”他声音很轻,指尖在沫沫发顶停留了一瞬,“吃完跟你秦哥哥去里间休息。”
秦逸兴默默拉开车座下的暗格,取出两套干净的童装——显然是早有准备。林烬帮林时换衣服时,发现孩子脚底被胶卷硌出了深紫色的淤痕,心头猛地一揪。
“疼吗?”林烬用沾湿的手帕轻轻擦拭。
林时摇摇头,突然凑到他耳边:“哥哥,杜爷爷被带走前...让我背下了《海国图志》的藏处。”温热的气息带着水果糖的甜香,“在《康熙字典》的暗层里...”
林烬的手一颤。
那套《康熙字典》是杜老的镇店之宝,谁曾想老人早就在典籍中埋下了火种。
窗外突然传来鸽子扑棱棱的声响,程添锦迅速拉开一条窗缝——是顾安养的灰鸽,腿上绑着细竹管。
取出纸条时,程添锦的眼镜片反射着晨光,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林烬分明注意到,他捏着纸条的指节已经泛白。
“工部局上午要搜查霞飞路所有仓库。”程添锦将纸条焚毁,灰烬飘落在茶炉里,“我们有两小时转移。”
秦逸兴立刻开始拆卸油印机,动作熟练得令人心惊。
两个学生模样的青年将传单塞进茶叶箱夹层,又往表面撒上真正的龙井碎末。林烬帮着沫沫把《三字经》封皮重新粘好,却发现内页被孩子用指甲划满了歪歪扭扭的记号——是程添锦教过的简易密码。
“带着胶卷先走。”程添锦突然将怀表塞回林烬手中,表链上的红线刺目如血,“去法租界圣母院路7号,找卖栀子花的阿婆。”
林烬刚要反驳,却被程添锦按住肩膀。那人指尖的温度透过衣料灼烧皮肤:“林时需要你。”他声音压得极低,“我也需要...你活着。”
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所有人动作一顿。秦逸兴猛地掀开地砖,露出下方幽暗的排水通道:“这条水道通苏州河,我和孩子们先走。”
林时突然扑过来抱住林烬,小拳头里攥着个东西——是那颗没舍得吃完的水果糖,已经化成了黏糊糊的一团。
“哥哥...”孩子的声音带着哭腔,“你和程教授一定要...”
程添锦突然蹲下身,将自己的怀表链子解下一截,系在林时腕上:“看着这根指针,转到太阳的位置时...”他顿了顿,喉结滚动,“我们就在终点等你们。”
排水道的铁盖合拢的刹那,仓库大门被重重砸响。林烬握紧怀表,听见程添锦在他耳畔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记住,活着就是最好的反抗。”
晨光彻底照亮仓库时,门外的砸门声变成了枪托撞击。而林烬攥着那枚承载着虹口布防图的胶卷,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比玉石俱焚更艰难的——
带着希望活下去。
晨光彻底漫过仓库铁窗时,林烬最后看了一眼程添锦的背影——那人站在仓库大门前,白衬衫被晨风吹得鼓荡,腰间血迹已凝成暗褐色的花。
他转身钻进排水道的瞬间,听见铁门被撞开的巨响,以及程添锦用日语喊出的第一句话:“こちらは顧家の倉庫だ!”(这里是顾家的仓库!)
排水道里弥漫着腐臭的淤泥味,林烬弓着身子在黑暗中前行,怀表紧贴胸口,胶卷的金属边缘硌得生疼。
水流没过脚踝,远处隐约传来林时压抑的咳嗽声。
他摸到秦逸兴留下的石灰标记,在岔路口转向法租界方向时,指尖突然触到墙上的刻痕——是新鲜的刀痕,刻着顾家的家徽。
“快到了。”秦逸兴的声音从前方黑暗里传来,伴随着沫沫细碎的抽泣,“出水口有顾家的人接应。”
林烬却在此时停下脚步。
他摸出怀表,表面在黑暗中泛着微弱的荧光——程添锦改装过的表盘,指针正指向危险区域。身后百米处,水流突然变得湍急,夹杂着皮靴踏水的回音。
“你们先走。”林烬取出胶卷塞进林时的衣领夹层,孩子温热的脖颈瞬间绷直,“记不记得程教授教过的?如果...”
“如果走散了,就去外滩的和平女神像下等。”林时飞快接话,声音颤抖却清晰,“可是哥哥...”
林烬已经转身没入黑暗。他拔出匕首,刀柄上“宁为玉碎”的刻痕硌着掌心。水流声越来越近,手电筒的光柱刺破黑暗时,他猛地扑向来人,却被熟悉的龙井香包围。
程添锦的白衬衫浸透了污水,腰间的绷带早已不知所踪。他身后跟着两个伪装成巡捕的卧底,领口的金色徽章在黑暗中发亮——是顾安安排的卧底。
“走。”程添锦的声音哑得不成样子,却仍强硬地拽着他往前,“工部局的搜查令是幌子...他们在找胶卷...”
排水道出口处,晨光如利剑劈开黑暗。林烬眯着眼爬出井盖,迎面是法租界梧桐树的金黄落叶。卖栀子花的阿婆挎着竹篮站在不远处,篮子里躺着把乌黑的手枪。
“程先生!”一个穿西装的男子匆匆跑来,是明德书店的常客,“杜老被保释了,但书店...书店烧了...”
林烬的耳鸣盖过了后半句话。
他看见程添锦的嘴唇在动,看见秦逸兴抱着孩子们奔向黄包车,看见顾安的灰鸽掠过圣母院路的尖顶。
怀表在他掌心震动,时针指向九——正是和平女神像喷泉启动的时刻。
“听着。”程添锦突然扳过他的脸,血从崩裂的伤口渗出,染红两人相贴的额角,“胶卷要给《申报》的进步同志,只有他能...能...”
林烬吻住了他颤抖的唇。
远处教堂钟声响起,法租界的巡捕吹响了晨哨。在这个充满硝烟味的清晨,他们交换了一个带着血锈味的吻,然后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一个带着虹口的秘密,一个带着未愈的伤口。
林时在黄包车上回头,看见哥哥的身影消失在梧桐道尽头。
孩子腕上的表链闪着微光,红线在风中飘荡如血痕。而更远处,明德书店的废墟上,一缕青烟正袅袅升起,融入十月的晴空。
林烬在法租界的梧桐道上狂奔,怀表在胸前剧烈晃动。
转过圣母院路拐角时,他突然刹住脚步——林时衣领里还藏着那枚胶卷!
“该死!”他猛地折返,布鞋踩碎了一地梧桐叶。远处黄包车的帆布篷已经变成一个小黑点,秦逸兴正带着孩子们往安全屋方向疾驰。
一只手突然从巷子里伸出,将他拽进阴影。顾安的西装上还沾着排水道的淤泥。
“慌什么?”他冷着脸掏出手帕,擦去林烬脸上的污水,“程添锦教你的沉着都喂狗了?”
林烬挣开他的手:“胶卷还在林时——”
“早取出来了。”顾安从怀表链上解下个小银盒,里面静静躺着那枚胶卷,“你以为我的人都是饭桶?”他嘴角扯出个讥诮的弧度,“倒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