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大公主不知肖政一会儿时间已经脑补了这么多,自顾自的接着说:“可儿臣不喜欢郑廉这个人。”
“什么?”肖政的脑补戛然而止,望向大公主,暂时松了口气,好奇道:“乐儿为何不喜欢郑廉这个人?”
大公主在官场行走两年,面对肖政时,洒脱了许多。
“郑廉,才学有,但人过于圆滑世故,表里不一,不是儿臣喜欢的类型。”
大公主记得她转入青阳书院甲字班时,很多世家弟子怀疑她的学问真假,但碍于她的身份,又不得不讨好她,郑廉便是其中的一人。
单凭这一点,她也不会如此讨厌他,因为没经过考试,突然转入青阳书院最好的班,招来怀疑是应该的。
至于她的身份,讨好的人太多,他们此举,也没什错的。
让她不喜郑廉一行人的是,他们表面恭维她的学问,背地里却说女子就该相夫教子,怎能出来参加科举,还和一群男子一起念书。
他们自以为私底下偷偷的说没事,但表里不一的一行人,单独拎出一个来,又会是什么好东西,他们小团体中的一个,为了讨好她,把他们之间说的话添油加醋的与她说了。
当时她第一想到的是曲母妃曾告诉她的:当一个人有问题的时候,他身边交好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问题。
她年纪小时不是很明白,但在进入青阳书院,遇到郑廉一行人后,彻底明白了曲母妃话里的道理。
“乐儿与郑廉打过交道了?”肖政再问。
“很少。”大公主将青阳书院发生的事与父皇说了一遍。
肖政听完眉头紧张,“乐儿需要父皇替你出气吗?”
大公主摇头,“不用,儿臣不屑与这样的人计较,儿臣学问比他好,站的比他高,他看不起我又拼不过我气急败坏的样子,就是对他最好的报复了。”
“好,依乐儿的。”
嘴上答应了大公主,但肖政心里不打算轻易放过郑廉,此人的性格,不适合再往上走了。
“郑廉非良人,那乐儿有心仪的人选吗?”
提到驸马,大公主脸颊微微泛红,“儿臣没有,父皇是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朕答应过你,婚事由你自己做主,朕便不会反悔。但是朕有一点要求,你看上的人,需要朕调查无过后,朕才能点头。”
“谢父皇。”大公主语气里是满满的真情实意。
她比任何时期的公主都过得幸福,科举、入朝堂等,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这一切得益于父皇和曲母妃,她必须长怀感激之心,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在朝堂行走期间,不凡遇到有心之人挑拨离间的,在她面前提起曲母妃和妹妹如何得宠,想让她嫉妒,和妹妹曲母妃之间产生隔阂。
可母后教育过她,人最忌讳不知足,她得到的够多了,真要攀比嫉妒,二弟、三弟、五弟,应该首当其冲,那不全乱了套。
年龄越大,懂得越多,她越清楚,父皇做出很多决定,是受曲母妃的影响。
她是明明白白的得利者。
而且正因为专宠的是曲母妃,后宫这些年,才会如此安宁,皇子公主之间才会团结和睦。
任何想要破坏这份安稳的,都不是好人。
……
大公主离开清和殿后,没把挑选驸马之事放在心上,因为手上的事太多了,负责的修撰经史典籍她要盯着,妹妹光顾着习武,功课落下不少,她也要顾着,她自己的学习也要跟上,根本没心思想其他事。
然而,大公主没心思,有的人却急了。
第278章 后记四(大公主,齐随)
宫外,齐国公府,齐靖和盛初柳同时盯着站在眼前的次子,眼里的诧异快溢出来了。
齐随被盯的不自在,摸了摸鼻子,“爹,娘,到底行不行,您二老给个准话。”
齐靖怀疑自己听错了,再次问道:“你说你想娶谁?”
“儿子想娶大公主,不,儿子想嫁给大公主,爹,你就可怜可怜儿子,你和皇上熟,能帮我去探探口风吗?”
“不能,皇上就两个公主,说是看做眼珠子都不为过,我去探口风,你是想把我往火坑里推。再说了,大公主才貌双绝,你哪一点配得上大公主,比文,你比不过,比武,和一个女孩子比武你好意思吗?”
齐靖嫌弃的上下打量了一下儿子,“如果非要找一点拿得出手的,你这张脸还长得过得去,这点,你还要好好感谢为父我。”
面对父亲话里话外的揶揄,齐随只能装作没听出来,“儿子在宫中当伴读时便倾慕大公主,儿子真的想和大公主在一起,父亲就帮帮儿子吧。”
“不帮,我的媳妇是靠我自己追回来,你也要靠自己。对吧,初柳?”
齐靖说完,眼巴巴的看着盛初柳,寻求盛初柳的肯定。
盛初柳翻了个白眼,一巴掌扇在齐靖手臂上,“你闭嘴。”
“初柳打我作甚,我说的不对吗,他想娶妻,我们给他准备聘礼已经对得起他了,难道追妻也要靠我们吗?”
齐靖捂住被打的地方,语气里充满了委屈。
盛初柳不欲与他多话,年纪越大,越说话不着调。
盛初柳问儿子,“齐随,你喜欢大公主的事,大公主知道吗?”
对于儿子想尚公主的事盛初柳很惊讶,怪不得每次有人想为他说亲,他都找借口搪塞了过去,以前以为他是没开窍,原来哪里是没开窍啊,是开窍的对象站的太高啊。
齐随茫然的摇头,“大公主不知道,我……我不敢与大公主说,我……我想……想让爹先去问问皇上的态度。”
“蠢。”齐靖低声吐槽。
盛初柳终于忍不下去了,指着门外,咬牙切齿的道:“齐靖,再说话,你滚出去。”
不敢与妻子对着干,齐靖做了个闭嘴的动作,退到一旁安静的坐着。
耳根子终于清静了,盛初柳才教育儿子。
“齐随,你说你喜欢大公主,如果你父亲替你进宫问了,皇上拒绝了你,你该如何?”
齐随被问住了,隔了一会儿,结结巴巴的回答:“我继续努力,争取得到皇上的认可。”
盛初柳叹了口气,“齐随,你想娶大公主,只有一人的意见最重要,那便是大公主,你为何不先询问大公主的意见?”
“我想着先问皇上的意见,再问大公主的意见。”
闻言,齐靖恨铁不成钢的看了儿子一眼,张嘴想骂,碍于刚才盛初柳的警告,只好又闭上了。
这点上,盛初柳与齐靖有同样的感受,但她也在反思自己教育的缺失。
“齐随,你倾慕大公主多年,为何早些年不与大公主挑明?”
“大公主先忙着科举,后又忙着翰林院的事,大公主有她的抱负,我怕影响他,而且我怕……怕大公主拒绝我?”
“怕就不开口,是懦弱的表现,你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哪来的勇气去肖想大公主?”
“其次,因为你与大公主挑明心意,如果有幸大公主接受了,与你交往而影响了大公主的学业,那你一定不适合大公主,对的人是共同进步的,不是相互拖累。”
“最后,你不问清楚大公主的心意,不先让大公主点头,却先让你父亲去直接询问皇上的意见,你把大公主置于何地,如果皇上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点头了,对大公主公平吗?”
齐随脸红羞愧的低下头,“我……我没想这么多,大公主太好了,我怕……”
盛初柳理解儿子的心态,人总会在面对过于美好且喜欢的人时,会心慌、退缩,以至于乱了阵脚。
齐随反思了一会儿,抬起头,眼神里的踌躇换成了坚毅,“娘,我该如何做,才能打动大公主,我要全力以赴,就算最后大公主不同意,我也要求个无悔。”
儿子能这么快反应过来,盛初柳甚是欣慰。
她见过大公主很多次,对大公主满是好感,大公主才貌双全,身份尊贵却不傲慢,性情温和却坚毅,这样的女子,怪不得儿子会喜欢。
所以,儿子想娶公主,盛初柳是喜闻乐见的,当然要全力帮助儿子。
“齐随,你要记住,大公主不是普通的闺阁女子,她是状元郎,是翰林院学士,是皇上的掌上明珠,她有她的骄傲。你要做的,是呵护她的骄傲,尊重她努力得来的一切,与她在思想、情感上同频共振。”
“大公主不缺权和钱,绝对不是丁点好好处能打动的。你要做到,掏出你的全部真心,并且要落于实处,让大公主觉得,下嫁于你,是值得的。同时,你也要让皇后皇上放心将大公主托付于你。”
“还有,女子的清白名声很重要,大公主也不例外,你的追求不能落人口舌,把大公主陷入不好的境地。”
“其间细节,全靠你自己琢磨。我说的这些,你做得到,才去追求大公主,如果做不到,趁早死了这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