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还是得试一试。
  说不定他们家混小子就有这个福分,娶个天仙回家呢?
  到了城门口,众将士取出钩索,正打算攻城,城门忽然“吱嘎”一声,缓缓打开。
  “下官可算等到朝廷援兵了。”
  一个圆头圆脑、穿着县令官服、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领着十几个人快步走出。
  感激涕零地看着宣提督。
  “不知如何称呼将军?”
  宣提督刚要答,纪长卿回了句:“你怎知我们是朝廷援兵,而非叛军?”
  第220章 诡计
  “叛军?!”
  八字胡面露惊愕。
  “河州竟出了叛军么?下官还是第一次听说。”
  宣提督顿时生疑:“你们县遭洪水围困这么久,你就不曾派人联络外头?”
  可千万别告诉他,梁县连一只船都找不着。
  没船还没门板吗?
  拆几块门板,也能撑着出去看看。
  八字胡惭愧道:“我们县被淹后,下官曾多次遣人乘坐渔船前往州府所在的桃城,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一去不回,杳无音讯。”
  “从我们县离开的百姓也不曾见有折返的,外头过来我们县的,一个都没有。”
  “下官不知是水域太过危险,还是出了水匪或劫匪,专门打劫我们县离开的人,多次尝试失败后,只好原地留守,等候朝廷的救援。”
  纪长卿面无表情:“半个月前有上百艘船过来梁县,你们都没看见?”
  八字胡眼睛蓦地睁大:“半个月前有人来我们县?”
  旋即一脸苦笑。
  “半个月前城外来了大批流民,下官怕城内百姓受扰,封了城门。”
  “城中百姓断了粮食蔬果供应,闹得不可开交,下官疲于应对,无暇他顾,也不曾有人禀报县外来人之事。”
  “不过——”
  他顿了一下。
  “昨晚有不少人翻墙进入城内,那些人一身煞气,看着不像常人,衙役忙了一天,抓了二三十人,尚来不及审问,不知他们是不是二位口中所说的叛军。”
  宣提督拧眉。
  莫非叛军抵达梁县后,一直潜藏在郊外,昨晚才想掠夺县城?
  纪长卿扫了眼八字胡身后的十几个衙役,没有说话。
  八字胡腆着笑脸道:“天色已晚,二位不如先带将士进城歇息?”
  宣提督看向纪长卿。
  纪长卿微微颔首。
  宣提督便道:“好,你带路吧。”
  八字胡恭敬地道了声好,走到宣提督身侧为其领路,路上问明纪长卿身份,立刻下跪叩头行礼。
  “下官见过丞相大人。”
  纪长卿淡淡道:“免礼。”
  将众人领到县衙后,八字胡先是命人去酒楼订酒菜,随即问宣提督和纪长卿:“二位先用膳还是先去牢里看看今日抓到的犯人?”
  宣提督自然想先确认一下那些牢犯是不是叛军,纪长卿却问了句:“你让我们去大牢里看犯人?”
  八字胡忙道:“下官口误,大人勿怪,请大人移步公堂,下官这便命人将犯人提到公堂上。”
  公堂散发着浓郁的花香,宣提督看着里头摆的十几盆栀子花,疑惑道:“摆这么多花,熏着不难受吗?”
  八字胡:“夏日湿热,公堂用刑多,气味不大好,摆点花熏一熏。”
  “原来如此。”
  宣提督恍然大悟。
  抬脚便要进去。
  纪长卿伸手挡住他,对八字胡道:“你们先进去,本官想看看你们平日升堂的模样。”
  八字胡惶恐道:“下官坐着,大人站着,这如何使得,还请大人上座,下官从旁服侍。”
  纪长卿给身后护卫使了个眼色。
  护卫立刻将八字胡和他身后的十几个衙役,全部推进公堂。
  八字胡脸色大变。
  “来人!”
  县衙内堂瞬间冲出上百人。
  众将士抽刀。
  那上百人战了没多久,便往后撤。
  宣提督:“……”
  明知打不过,还非要动手,图啥?
  却听纪长卿喊道:“不要追。”
  刚要问为什么,便见纪长卿拽着他往后退。
  “轰!”
  公堂轰然炸开。
  八字胡及里面一众衙役被炸出堂外,个个四分五裂。
  宣提督目瞪口呆。
  纪长卿吩咐众将士:“将县衙围起来,不要让方才那些人逃遁。”
  众将士听令。
  宣提督想到那百来人的举动和纪长卿那句“不要追”,惊愕道:“内堂该不会也埋了火药?”
  纪长卿没说话。
  宣提督:“……”
  “你怎么看出这人有问题的?”
  他盯着地上死不瞑目的八字胡问道。
  “他带的这十几个衙役,太正经了。”纪长卿回道。
  宣提督:“???”
  “衙役多为招安的地痞流氓,懒散奸猾,一身痞气,这些衙役个个都是沉默寡言的精壮汉子。”
  “可……壮班不都是青壮吗?”
  纪长卿反问:“县令出行,只带壮班?”
  宣提督哑口无言。
  衙役分皂班、快班、壮班,皂班负责公堂执仪、刑杖和仪仗护卫,快班负责追捕盗贼、侦查办案、文书传递,壮班负责地方防卫、剿匪平乱和力役杂务。
  县令出行都会由皂班开道护卫,八字胡一个皂班都不带,确实一看就有问题。
  “何况他的话里全是漏洞。”
  梁县山多地少,粮食多半由外地供应,被洪水围困后,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县令岂能坐等救援?
  便是千难万难,都会想办法开辟水道。
  哪怕因为叛军作乱,无法和他县往来,也会知晓外界消息,如何会对叛军一无所知?
  不过是假冒县令,想诓他去牢里或到公堂,炸死他罢了。
  “轰!轰!轰!”
  内堂、牢房及后院方向接二连三响起轰隆声。
  却是退到内堂及后院的百来叛军为伺机逃遁,引燃了埋在县衙各处的火药。
  宣提督抹了一把汗。
  这么多火药,若他们身处大牢,怕是要被炸上天。
  亏得纪长卿慧眼如炬,一眼就识穿那个县令是假货,不然今日怕是伤亡惨重。
  “叛军怕是声东击西。”
  冯清岁突然开口。
  “他们只留了百来人控制县衙,其余人可能正在逃离梁县。”
  话音刚落,燕驰便飞身而下。
  “我们在梁县东北角找到了叛军,只拦下了一半人,还有一半人上了船。”
  宣提督大惊。
  “岂不是又要让他们逃了?”
  “逃不了。”
  纪长卿面色平静。
  “梁县东北方向是金河,我先前传了信给屈明璋,让他带修渠的降军赶去金河拦截。”
  宣提督:“!!!”
  这天下竟然真有人算无遗策。
  “不过他们也有可能半途改道,我们得追上去。”
  纪长卿说完,留了两百将士下来,解决剩余叛军,而后带着其余人奔赴梁县东北方向。
  叛军还有一半渔船没能划走,他们上了渔船,奋力追赶。
  凌晨时分,在被淹没的桥县城区,追上了叛军。
  第221章 渡气
  月光皎洁。
  繁星璀璨。
  然而无人顾得上欣赏良夜。
  夜幕下,水面上,檐顶间,刀光剑影,血雨纷飞,一道又一道身影坠入水中,将倒映的星河染成一片猩红。
  冯清岁摇着船橹,载着五花,朝被四五艘叛军小艇护着离开的一只乌篷船驶去。
  沿途不断有叛军袭击,但都被五花一人一枚暗器,击杀在船身三尺开外。
  纪长卿带着燕驰和烛影等人,率着其他船只,绕到那几艘小艇和乌篷船前面,堵住其去路。
  见无处可逃,小艇上的叛军纵身跃向纪长卿等人,拼死厮杀。
  这些人的身手远远高出其他叛军,招招致命。
  显然是死士。
  莫非叛军统帅真是赵必翔?
  冯清岁将目光投向那艘乌篷船,乌篷下坐着的人隐在阴影里,看不清面目。
  下一瞬,乌篷船中央站着的几个叛军突然有两人纵身跃出,踩着其他船只掠向她所在的小艇。
  五花掷出暗器,没能命中。
  不得不和他们缠斗起来。
  冯清岁看了眼战局,知这两人不是五花对手,便继续将船摇向乌篷船。
  纪长卿打斗间隙朝她这边看了眼,右眼皮猛跳了一下。
  这人真是……哪里危险往哪里钻。
  索起仇来命都不要。
  他三两下解决眼前的叛军,摇船追了过去。
  乌篷船上余下的两个叛军见他们两船靠近,暗箭齐发,冯清岁伏身避开之后,抓起早已填充药物的喷筒,吸水喷向乌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