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他也不敢多看,黯然移开了目光。
*
莲花村通水的第十五天,腊月二十八,隔天就是除夕了。
街上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到处都挂起了红灯笼,主要街道都被县兵围上,百姓们只能在街边探着头望去,“这花轿什么时候来啊?等不及了!”
“还没到时辰呢!”
“花轿?谁要成亲?那么大排场!”
千禧抿抿嘴,金玉署今日安排没事干的媒氏,混在主街道人群中,为的就是此刻,她对那些不明所以的百姓道,“这个花轿可不是成亲用的!这个叫年轿,以前芙蕖夫人在时,每年都会请各方名人去江畔月吃年饭,能被请去的,都是些厉害人物呢!”
“喔!那今年都有些什么人?”
千禧故作夸张,“那可多了!待会儿来了挨个跟你们说!”
她这一说,吊足人胃口。
人越来越多,挤得千禧趔趄,没法子,她身后是一家卖香花皂的铺子,今日也不知怎么回事,人特别多,她不断让着,还在人群中发现莲花村的熟人。
竟是潘晴和那小牛倌一起来买香花皂,潘晴一见着千禧,就哭丧着个脸,“千媒氏啊,这香花皂怎么那么难买啊!我已经跑三天了!每天都买不着!”
千禧安慰她,“这不是过年了嘛,没法子。”
不多时,背后的铺子竟落了锁,早早关门了,老板一见千禧,提着裙摆就飘过来了,身上香得周围人退避三舍。
“哎呀!千媒氏啊!我就说我这生意怎么那么好,原来是千媒氏站我门口呢!”
千禧是这家的常客,笑着跟她打趣,“那是,我最招福气了!今儿怎么那么早关门,卖完了?”
老板一拍大腿,表情极其夸张,“千媒氏,我跟你讲,这是十年来生意最好的一年!我现在仓库里是一块也没有了,过年都招不到人赶工!”
“喔哟哟,真是太吓人了!你说咱这个县令怎么想出来的流水入户?自打莲花村通了
水,我这铺子的人是一天比一天多,昨天门槛都破了,我连夜找人来修好的!”
老板娘已经兴奋到面目全非了,拉着千禧说个不停,“我这辈子都没想过,农人怎么能那么爱洗澡,我还以为他们穷,吃饭都成困难,没想过要多做些皂,结果现在都不够卖,我男人说材料都买不到了,乖乖哟!流水入户,怎么想出来的呢?”
“不止我们一家,整个岚县的香花皂都供不应求,见莲花村的人抢着买,城里人也跟着凑热闹,昨天排了好长的队!谁能想到这流水入户,第一个惠及的竟是我们这些卖香花皂的!”
“千媒氏,今年过年我也不回娘家了,你帮我张罗张罗,我那作坊过年也招人的,最好是姑娘,手脚伶俐的最好……”
潘晴在一旁听着,“真的?工钱怎么算?”
“过年我开你一百二十文一天!来不来呀小妹妹!”
潘晴惊得张大了嘴,“一百二十文!岂不是比我哥还挣得多!”
老板娘笑烂了嘴,“这算什么,你做得多我还给你加!”
二人真聊起来了,料得火热朝天。
千禧也没料到,莲花村的流水入户,竟让香花皂成了最紧俏的东西,农人们有了更方便的水,更方便的灶,花点钱买一块香花皂,幸福简直唾手可得!
细细想来,这对江祈安与整个岚县而言,只是冰山一角,香花皂的背后是猪胰子,是麦粉,是香料药材,猪胰子背后是养猪的农户,作坊也会扩大,更多人能有一份生计,且此次受益的,绝不止有卖香花皂的。
是万物生发的模样。
千禧只盼他真能扛过青州势力的压力,得偿所愿。
她默默湿了眼眶,一片喜气炫目的红色朦胧里,忽然有人手舞足蹈,“花轿来了!花轿来了!”
第205章 宣战在一片惊呼中,万众瞩目的花……
在一片惊呼中,万众瞩目的花轿缓缓而来,敲锣打鼓奏乐,一样不少,都是八抬大轿,轿子上缀满了鲜花,每一个人都身着华服,妆发整齐。而轿子的四周,都挂着木牌,上面写着轿里人的名字。
有人惊奇,“这比新郎官还体面!”
“真不得了啊!什么时候我也能坐坐上这轿子!”
千禧清清嗓子,“能啊!有什么不能!你看那头轿,你猜坐的是谁?”
“谁呀?”
“马儿洲富农,翁四娘!”
“喔!听过听过,就是那招了两个赘婿的女人?”
千禧好笑,关注点果然在这儿,她跟周遭人解释,“是呢!那两个夫婿都是人中龙凤,厉害得哟!但能收服这两厉害男人的翁四娘,才是万里无一的厉害人儿!”
“翁四娘出身贫困,家有三个姐姐,两个弟弟,以前家里吃不饱饭,要将家里的姑娘都给卖了!这哪能成呢!她是兄弟姐妹中最犟的,她就跟父亲打赌,说若是她能让家里吃饱饭,就不能把姑娘们都卖了!”
“于是这翁四娘啊,带着三个姐姐就去山里偷偷摸摸开垦荒地,四个姑娘离家时,只带了一袋米,四把锄头,全靠自己,打猎建屋挖野菜捞鱼,苦日子熬了一年,勉强够吃,四姐妹都准备认命了,去大户人家做个仆役,但有一日,她忽然发现,她有一根细细的冬瓜藤上,结了七个又圆又胖又大的冬瓜,她震惊不已,觉着是天上的七仙女显灵。”
“她借着这股劲儿,又种了一年,她开始慢慢发现菜长得好的规律,她将这事儿告诉她爹,她爹果真不卖她了,一家人就在自家的菜地做实验,自此以后他家的菜就是比别家种得好,别人也跟着学,那一整个村的菜地收成少说也翻了两倍!”
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适时发问,“她种得好,那别人看见不眼馋么?不得把她菜地给掀了!”
千禧故弄玄虚地笑着,“这就是翁四娘厉害的地方!她没有将种菜的方法藏着掖着,而是告诉所有人该怎么种,她则观察着每家人的地,这有了对比,她就更知道该怎么种菜了,你们说是不是?”
“是!心眼真好!”
“这还不算完,她越来越想种出更好的菜,可不是每户人家都能严格执行她的法子,她就向每户人家每年收十文钱,说要教他们种菜,你猜怎么着,以前不收钱时个个种菜都稀稀拉拉,但交了这十文钱,每个人都积极得很啊,翁四娘说什么就做什么!”
“三年时间,她们那个村就出名了,芙蕖夫人他们村里一看,乖乖哟,那冬瓜比人的腰还粗,茄子又黑又大,白菜水灵灵的,虫子还少,红豆绿豆的又大又饱满。”
“你们知道翁四娘的二夫,是怎么认识的么?”
“怎么认识的?”
“那时翁四娘卖菜,说她家的最大的瓜比那水桶还粗,那小秀才不信,说她吹牛,非得跟去她家瞧瞧,结果彻底开了眼,爱上了翁四娘,但爱翁四娘的可不止一个,还有个猎户,两人明争暗斗两年,非得争出个高低,翁四娘也恼啊,她说两个都喜欢,这一咬牙就将两人都招回家做赘婿了!”
路人惊呼,“这怎么行,这不是水性杨花么?男人怎么受得了?”
面对这样的说辞,千禧不恼,大多男人都会说上这么一句,她笑道,“你还别说,人家两个夫婿从没说过受不了,一家人互相帮扶,将马儿洲变成如今岚县最富有的地方,你有时间去马儿洲问问,有谁敢说这婚事不好!”
“那我还真想去瞧瞧,瞧瞧那冬瓜是不是真有桶那么粗!”
翁四娘的花轿走过,下一个便是许多乾,身边莲花村的人都认识,还跟千禧抱怨,“这老头子脾气可差,但人是真有本事的。”
千禧窃笑,“就是。”
“那个又是谁?”
千禧顺着望去,“那个叫吕仲郎,是个打铁的,他能打出最精巧的铁器。”
“那个是木匠苗剑,他做的匣子精巧无比,八方宝盒听过没?”
“那个叫马蕊,人称豆腐娘,她家做的豆腐好吃的,你们能买到的霉豆腐千张都是她家做的,口碑可好!”
路人感慨,“这农人,木匠,铁匠,卖豆腐的,都能坐这轿子?真好啊!”
“是啊,这些都有前途呢,以后让自家娃娃任选一门手艺去学,说不准以后坐轿子的人就是你家娃娃!”
路人哈哈大笑起来,许多没见过的,没听过的,不敢想的,被人嫌弃的行业,今日都有人在轿子上,让人大开眼界,无不心生向往。
还有几个莲花村的人,当时便落下泪来,“做个老农人还能那么光鲜亮丽,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吃的是鸡鸭才是的糠面,种地几年,倒欠庄家几十两银子,造孽啊!”
“别伤心了老姐姐,你瞧我们现在不是来了岚县么,咱不给庄主干活了,就给自家干!”
“对呀!这流水入户是真好啊!”
当实打实的好处落在头上,亲眼见证过面前这些象征繁荣的花轿,千禧都不用多费口舌,就有足够的养分去滋养那些吃苦受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