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进来。”
听见里面的声音,许默深吸一口气,拉开玻璃门走了进去。
陈行是典型的金融男打扮。
大背头、西装革履、一丝不苟,皮鞋擦得油光水亮,光是手腕上的腕表,恐怕都是超过七位数。
许默不自觉地想起赵老师的话。
眼前这个满身奢侈品的金融精英,一十年前竟然也是实验室里熬通宵的科研人员。
“许小姐来了?”陈行扯出一个标准的商务微笑,示意她在真皮沙发上落座,“喝点什么?咖啡还是威士忌?”
“不必了,”许默挺直腰背坐下,“陈董,不知道您找我来有什么事情?”
“前段时问的雷暴科普,你可是给研究所带了好大一波热度,”陈行眼睛眯了眯说:“作为公司管理层,我必须向你提出表扬。”
许默强行扯开嘴角干笑两下。
那场直播托了对方的福,可差点就夭折了。此时对方还恬不知耻地来表扬起她来,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谢谢陈董,”许默不失礼节地说:“不过,就业务分管来说,陈董没有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吧?”
言下之意,你的表扬根本不作数的。
陈行作为千年老狐狸,哪听不出许默的含沙射影。
“没负责不代表没有发言权嘛,在董事会我一样可以提出来,以后在经费支持上多往你们组倾斜也不是没可能。”
“那就实在太感谢陈董了,”许默滴水不漏地说:“不过陈董今天找我来,恐怕不只是说这个吧?”
陈行笑了笑,站起身来坐在办公桌边缘探出身子说:“怎么,我就不能光表扬你啊?”
许默不喜欢和对方保持这般近的距离。
找了个喝水的理由站起身来,举着水杯站在茶几边拉开几个身位。
“当然可以,能得到陈董器重是我的荣幸。”
陈行鼻翼翕动:“算了,不和你说笑了。今天来,的确找你也有正事。”
许默转动玻璃杯继续听他说下去。
陈行带着笑意盯着她说:“相信你也听到了,研究所正在主推*清洁能源项目。许小姐,你在格伦希尔的表现很出色,不论是专业能力还是协调能力,你在所里都是顶尖人才,蜗居在黄海洋那里,不免有些屈才。”
许默这算是听明白了。
陈行是想向她抛出橄榄枝呢。
联想到风险评估组招募的消息,许默立即将对方的意图串联了起来。
许默是赵老师的人。
和陈行主推的商业合作一直不对付。
而现在赵老师住了院,在研究所里没人再能护着她。
陈行这是在给她台阶。
想让她加入自己的团队,从而避免许默当真受到赵老师指令,加入风险评估组和清洁能源项目作对。
是一招化敌为友。
许默不免失笑。
对方失算了,赵老师并没有让她加入风险评估组的意思,甚至不让她干涉这商业合作项目。
“我知道你经济上并不宽裕。”
陈行见她露出笑容,目光扫过她洗得发白的衬衫袖口,嘴角挂着胜券在握的微笑,他慢条斯理地转动手中的玻璃杯。
“研究所的薪资水平确实有限,”陈行继续抛出条件,手指轻轻敲击着实木办公桌,“毕竟是非营利机构。但我们的商业合作项目不一样,团队核心成员,我可以给到这个数。”
他忽然伸出右手,五指张开。
许默不急,微微偏头:“五十万?”
“五百万。”陈行突然前倾身体,手肘撑在桌面上。这个数字被他咬得极重,仿佛已经看到许默动摇的表情。
他突然笑得猖狂,这也是他自信能将许默拉入团队的原因之一。
又有谁能拒绝高薪呢?只要高薪足够高。
许默也笑了。
两人诡异地在办公室里一笑一和。
等笑声渐歇,陈行用手指抹了抹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怎么样?有兴趣吗?”
许默双手环抱,收敛了笑意:“陈董,您毕竟也是专业出身,应该很清楚的吧?”她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这个所谓的清洁能源项目,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陈行不慌不忙地拉开抽屉,取出一本试验报告推了过来。
“我可以向你保证,”他的食指在报告封面上点了点,“项目本身具有落地性,虽然技术还有一些难题需要攻破,但也只是时问的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做过未公开试验。”
许默低头瞥了眼。
试验报告扉页上的落款时问是三年前。
而瞥见技术报告的试验地理位置时,许默眼皮跳了两下。
她接过试验报告快速翻阅起来。
三年前,在距离格伦希尔三十公里外的哈尔小镇。
陈行的团队做过一场保密试验,他们运用等离子体电离器,主动将空气分子电离以增强电荷捕获效率。
甚至运用了人造电离空气通道的方式加速电荷聚集,以提高电荷注入。
试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巧合的时问、巧合的地点。
许默莫名生出一个让人后背发凉的猜想。
许默的手指微微发颤,快速翻动纸页的动作带起一阵急促的“沙沙”声。
她仿若又看到那只毁天灭地的「雷暴蝴蝶」。
第50章 重逢【VIP】
从陈行的办公室出来。
许默跌跌撞撞地冲向卫生间。
俯身趴在洗手台上,拧开水龙头干呕不止。
等胃里那阵翻江倒海按压下去,许默才捧着清水洗了把脸。
她抬头看向梳妆镜里的自己双目失焦。
牙齿咬着嘴唇,认真思索着先前发生的一切。
在脑内不断推演那个猜想的可能性。
越想越快要难以呼吸。
隔了好一阵儿,她才缓过来。
整理好面容,从PentHouse回到二十层。
许默坐回工位上准备材料。
前方不远处的黄海洋拉开隔间门招呼另一人:“小丁,清洁能源项目的技术内审报告我发你邮箱了。”
被唤作小丁的男子应声道:“好的,我马上会审,半天内提交意见。”
许默被这交谈声吸引,她抬头瞥了两人一眼。
他们部门作为技术内审报告的会审部门,有人专门负责这块工作。
一般限定的时间是一周内完成,听这两人的意思,是在半天内就完成会审?
旁边的李逸看出她的疑惑,小声解释道:“在想这些人为什么对清洁能源项目这么积极呢?”
许默应声:“是有些奇怪。”
“也不奇怪,”李逸转动滑轮椅,贴近许默身边说:“别说我们组了,现在基本全研究所都在给清洁能源项目开绿灯。”
“开绿灯?”
“还不是因为钱呗。”李逸咬了咬棒棒糖棍说:“谁会和钱过不去,现在研究所的每个人都想在清洁能源项目上分一杯羹。”
许默有些惆怅。
不知从何时起,研究所的风向已经转变,似乎有些脱离科研的本质。是从这个商业合作项目上开始的?还是其实早就变化了,只是她未曾关注。
非营利组织吃到了商业分红的第一笔红利,就再也停不下来。
像是素食主义者吃到第一口肉,便再也回不去了。
“你在写什么呢?”李逸趴在她电脑上看。
许默简短回答:“申请书。”
“什么申请书?”李逸来了兴致,读了两句就声线猛地上提:“你要加入清洁能源项目的风险评估组?”
李逸的惊呼吸引了周遭好几人的注视,她摸着脑袋打了几声哈哈敷衍过去。
等几人重新转回身,她才急切地趴许默身边咬牙切齿地说:“这可是和所有人对着干的事情。”
商业合作项目利润分红极为丰厚。
研究所商业转型后股权架构变为员工持股,每个人都想在这个项目上取得不错的分红。
所以风险评估小组作为项目的“急刹车”,自然是吃力不讨好。
李逸瞬间想明白问:“是赵老师让你去的?”
许默摇头:“是我自己决定的,你也不要和老师提起,免得他操心。”
李逸瞪了瞪眼睛,显然一时半会儿有些难以接受。
风险评估小组需全程参与项目监督。
也就是说……项目启动后,许默又将去往格伦希尔,一待又不知道什么时日。
一想到又会是长时间地见不到对方,李逸鼓着腮帮子说:“那我也写申请去,我陪你一起去。”
她刚要转身,却被许默拉住手臂。
“一去就好几个月,你的小奶狗们都可以不管不顾了?”
提到这个,李逸就跟瘪了气的皮球似的萎了下来:“说得也是,我可舍不得他们。”
“你别去,就留在所里,”许默压低声音说:“我还有另外的事情需要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