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透气。”程九安清清冷冷的声音响起,但传来的方向...并不是房间。
  而是楼下。
  看着窗边双唇紧闭的程九安,又看看楼下声音传来的方向,徐星辞背上刷的冒出层冷汗。
  第20章 宁堰山20定了定神,徐星辞反应……
  定了定神,徐星辞反应过来:这绝对是昨天忘记把吊坠戴回去,又看见不该看的了。他一边若无其事起身朝外走,一边默默从口袋里掏吊坠。
  “你干什么去?”窗边的程九安也出声,“楼下的不是我。”
  冷冷清清的,跟程九安平时的声音没一点儿差别,不过这种情况徐星辞也见过不少,有些厉害的东西确实能模仿的惟妙惟肖,他深吸口气,装作听不见的样子继续朝外走。
  “你听不见吗?”程九安轻轻蹙起眉心,两步跃到徐星辞身后。确认徐星辞没有沟通的意思,他单手拽住徐星辞衣领:“也不知道你是不是被什么东西蛊惑了,要是再听不见,就只能对不住了。”
  话音落下,程九安手刀架势也摆了出来,手起刀落就想将徐星辞敲晕。
  “别别别,能听见能听见。”徐星辞连忙朝旁边躲,身体刚闪开,拳也跟着挥了出去,只是眼看着快要打到程九安,徐星辞又下意识收住了力。
  太像了,眼前这个家伙和程九安太像了,无论是长相神情,亦或是处理问的方式和手段,都太像了,而且刚刚他和它聊过天,并没发现异常。
  所以,也许有种可能——眼前这个才是真的程九安。
  “等一会儿啊,我先带个护身符。”徐星辞比了个暂停手势,快速掏出吊坠戴上,戴好后他揉揉眼睛,再次看向程九安。
  很好,无论是眉眼、脸庞还是冷冷皱眉的神色,都和先前没任何区别,眼前这个是真的。
  刚这么想完,楼下再次传来程九安的声音。
  “饭好了,下来吃。”楼下的程九安说。
  徐星辞眨巴眨巴眼睛,努力装作没听见的样子。
  程九安看他一眼,率先朝楼梯走。
  徐星辞默默跟上。会学人说话的东西他见过不少,也不知道楼下的到底是什么?怪物?妖兽?执念?
  带着好奇,下楼梯时,徐星辞悄悄摘掉吊坠。
  然而,楼下和昨晚没任何不同,硬要说的话,就只是桌上多出来个盘子,还有几个碗,盘子里放着面饼,翠绿色的,估计是加了什么野菜,碗里的话?徐星辞伸头看了看,是白米粥。
  “饭好了,下来吃。”那道声音又响了起来。
  还挺近。
  徐星辞猛地回头,发现身后房梁上蹲着只黑乎乎的小鸟。
  小鸟黑亮的喙部一张一合:“饭好了,下来吃。”
  声音清清冷冷,和程九安的原声没任何区别。
  徐星辞默默戴上吊坠,小鸟还在,黑亮的喙部也还在一张一合冒出程九安的声音。不是奇奇怪怪的东西,真是只鸟,徐星辞有点儿惊奇。
  “这鸟会学人说话哎?是八哥吗?”惊奇之余,徐星辞对小鸟来了兴趣,谁知刚凑过去,小鸟便拍打着黑乎乎的翅膀飞到了更高处。
  刘阿娘端着蒸笼笑眯眯走进堂屋,比划着朝两人解释。
  程九安听完,给徐星辞翻译:“这是她养的鸟,特别喜欢学人说话。”
  “这学的也太好了。”徐星辞由衷称赞,好到他甚至都怀疑自己见了鬼。
  “你们也被吓了一跳吧?”说话间,汪文龙和俞俊锋掀开里屋门帘,一前一后来到堂屋。叽里呱啦跟刘阿娘聊了一会儿,汪文龙又走到徐星辞旁边:“我跟你说,我之前来取货也碰上这鸟了,他学刘阿娘的声音跟我聊了半天,我愣是没听出来。”
  “刘阿娘、刘阿娘,我是刘阿娘。”小黑鸟煽动着翅膀,字正腔圆。
  刘阿娘随手掰了块饼子扔过去,小黑鸟被成功堵住了嘴。见它老实了,刘阿娘笑着对徐星辞他们招手,示意大家坐下吃早餐。
  等大家都落座了,她才打开蒸笼盖子,随着热浪一起飘散出来的,还有某种很特别的香气。
  徐星辞探头看过去,蒸笼里是几颗圆溜溜的蛋,蛋的下面铺着些类似荠菜的东西,之前徐星辞听说过有荠菜煮蛋这么道菜,眼前这个估计是荠菜煮蛋的变种——荠菜蒸蛋。
  看外表,这个蛋应该就是之前汪文龙做烤蛋的那种,之前那几颗徐星辞都没吃上,这次有机会,他还是挺想尝尝的。
  可还没等他伸手,原本安安静静啃饼的小黑鸟突然叽里呱啦说出来串本地土语。“它在说蛋。”程九安解释。就这么一边用土语喊着“蛋”,一边拍打翅膀,黑鸟扔下饼飞出堂屋。
  飞的过程中,它还没忘翘起屁股,随着啪叽一声,一坨灰白色鸟屎好巧不巧掉进徐星辞碗里。
  徐星辞:...
  汪文龙和俞俊锋愣了愣,一个个笑出声,连程九安都没忍住,轻轻勾了下嘴角。
  刘阿娘边笑边起身,比比划划着要帮徐星辞重新盛粥。本来半夜打扰就够不好意思了,盛粥这种事儿徐星辞还是决定自力更生,奈何他沟通不畅,只能拼命拽程九安。
  最终,刘阿娘、徐星辞、程九安三个一起去了厨房,盛完粥回来,却发现原本放着蛋的蒸笼空了。
  刘阿娘表情变了。她说了句什么,转身又要回厨房。
  程九安赶紧拦住她,徐星辞虽然听不懂,也在比划间明白了意思,跟着一个劲儿表示自己不饿,不想吃蛋,而且之前在营地也吃过了,还是汪文龙从她这买的呢。
  在俩人的劝说下,刘阿娘终于打消了重新蒸蛋的念头,但神色还是没恢复正常。就这么吃了顿奇奇怪怪的早餐,吃完后,刘阿娘拉住汪文龙和程九安,神色凝重说了几句。
  程九安听着听着,轻轻皱起眉心。
  刘阿娘离开后,程九安跟徐星辞解释:“刘阿娘说俞俊锋本来没事儿了,但早餐吃了太多蛋,恐怕又要水土不服,第一次她还能处理,但第二次就不行了,保险起见,等会儿她会带我们穿小路下山去医院。”
  “还能穿小路下山?”徐星辞惊奇。
  “刘阿娘说可以,路就在她家屋后不远,只是挺崎岖不太好走。”汪文龙插话。
  虽说有了心理准备,但真正走起来,这个挺崎岖还是崎岖到超乎徐星辞想象。连着下了几个七八十度的坡,又翻山头,又蹚小溪,走了还不到半个小时,俞俊锋就煞白着脸开始摆手:“不行了,我不行了。”
  “这还没走多远呢。”汪文龙也抹了把脑门上的汗。
  徐星辞和程九安倒还好,但碍于俞俊锋实在不太好,他们只能找刘阿娘商量原地休息。刘阿娘好像不太愿意,劝了两句,发现俞俊锋实在走不动后,只能点了头。
  “太好了太好了,我得找块地方坐。”得到特赦,俞俊锋一屁股朝路边坐,只是坐下去后,他又嗷嗷叫着弹了起来,“硌、硌死我了。”
  徐星辞好奇地看过去,发现俞俊锋坐过的地方,隐约露出来块石头。
  他凑近观察,发现那东西其实不是石头,而是个横躺在路边的墓碑,俞俊锋刚刚好巧不巧,刚好坐在了碑角上。
  “这个墓碑?”俯身看了几眼墓碑上的刻字,徐星辞转头看向汪文龙和程九安,“这个墓碑上的字,和我们昨天路上看见的那块很像。”
  “真的假的?”汪文龙瞬间来了精神,冲过来对着墓碑左瞧右看,看完这块,他又继续扒草丛,竟然真在不远处又看见了另一块墓碑。
  “这块碑上也有字。”汪文龙说。
  顺着墓碑上的字一笔一划勾勒几遍,汪文龙眼底渐渐涌起疑惑:“这个碑上的字,跟前两块碑上的也一样。”
  “一模一样?”徐星辞问。
  汪文龙笃定点头:“一模一样。”
  程九安问言也走近去看:“确实一样。”
  想了想,他走到刘阿娘面前问了几句。问完,他又走回徐星辞这边,指着那些字解释:“刘阿娘说这是古时候留下来的传统,墓碑上都这么雕,具体什么意思她并不清楚,只知道这些合在一起代表了四个字。”
  四个字、适合刻在墓碑上的土语?到底是什么?程九安和汪文龙思考了一会儿,想到了几个类似祈福或者祝祷的词语,但又觉得都不太合适。
  哪怕是少数民资,一般墓碑上刻的也都是人名,毕竟墓碑的作用就是为了告知大家这里埋葬的是谁,便于后人祭拜,刻祈福或者祝祷有点儿本末倒置了。
  就这么一边分析一边休息了一小会儿,在刘阿娘的催促下,大家重新上路。
  可能是有了之前的经验,之后的路程里徐星辞边走边看,竟然在杂草丛里又发现了不少墓碑,前面的墓碑要么横躺、要么斜靠,一看就是经历风雨年久失修的模样,随着越走越远,墓碑也越来越新,走到后来,大部分墓碑都从横躺改成了竖立。
  但无论是横躺斜躺竖立,是经历过风吹遇到还是比较崭新,这些墓碑上的字全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