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228节
  俞丫:“上午他们帮忙和面,晌午多做几个菜就补回来了。”
  女厨子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是不是要问问掌柜的?”
  俞丫失笑:“这话说的好像我们明天就能买。钱存够了再找掌柜的也不迟!”
  想到赚钱,厨子们干劲十足,接下来几日,每到下午洗碗工走后他们就试新菜,直到薛理和林飞奴回来夸好,他们才削竹签,把这三个菜加进去。但拔丝苹果写的不是苹果,而是拔丝水果!
  推出去没多久,学堂放假,每天晌午都有一群小公子小姑娘不畏酷暑跑到店里点这几个菜。
  仁和楼每天晌午热闹的像捅了孩子窝。
  由于仁和楼半年不曾推出新菜,许多人认为林知了没招了。这回一次三道菜,也没人私下里胡说八道。
  秋收冬藏,又到了一年吃酸菜的季节。
  往年林知了用酸芥菜做酸菜鱼,今年除了芥菜做的酸菜,还有酸白菜和酸萝卜。酸萝卜煮鱼也大受好评。连魏公公也喜欢。
  说起魏公公,还要从十月中旬说起。魏公公出来办事,因为不着急回去复命,又一直好奇仁和楼的饭菜就决定吃了饭再回去。
  赶巧那天有人点酸萝卜酸白菜汤煮鱼,魏公公被酸味勾的口齿生津也点一份,临走时向林知了讨半盆酸菜。
  太子和太子妃是不吃这东西。可是酸味冲啊。魏公公带回去之后,其他人一听说来自仁和楼,就叫厨子做几条鱼,大伙儿尝尝鲜。
  半锅鱼和半锅酸菜,煮出的味儿,太子妃在寝宫都能闻到。因为好奇,太子妃叫人盛一份。太子妃吃不惯,太子的两个嫡子和一个嫡女喜欢上。
  魏公公就去找林知了要腌酸菜的法子。不过在腌好之前,还是要麻烦仁和楼。
  十一月初六,魏公公去仁和楼拉分红,顺便拉走半缸酸菜。伙计捞酸菜的时候,魏公公把在院里玩耍的林飞奴叫到一旁。
  林飞奴不怕魏公公,直接问:“找我有事啊?”
  “你小子,跟你姐夫一样,将来也是个胆大妄为的主儿。”魏公公打趣一句,低声问,“想不想要个小外甥?”
  林飞奴:“我想也没用啊。”
  魏公公:“有的。殿下怀疑上次东宫太医给薛大人开的药他没用。改日殿下再叫太医给薛大人开几副,你盯着他喝下去,明年这个时候,你就不用羡慕别人。”
  林飞奴心里想,我才不羡慕别人。莫说外甥,我都有外甥女。只不过是大姐姐家的。
  “我姐夫身体没病。”林飞奴很无语,“你们怎么一个个都叫他喝药啊?”
  魏公公:“成亲八年,毫无动静,这话也就偏偏你小孩子!”
  “我姐夫我不了解?”林飞奴无奈,“不怕你知道,过几年就有了。”
  魏公公没听懂:“为什么要过几年?”
  “我家房子小啊。请个丫鬟都没地儿住,如何请奶娘养小外甥?不请奶娘,阿姐天天在家照顾小外甥,谁管仁和楼?”林飞奴不客气,“你吗?你知道冬天有哪些蔬菜吗?你知道下雪天吃羊肉汤锅比吃红烧肉的人多吗?”
  魏公公被问住,但没有忘记此行目的,因为已经有人跟太子暗示,他得力干将不太爷们,以至于太子脸上无光,“你的意思,薛大人不是生不出?”
  “对啊。我姐夫可是探花郎,怎么可能得那种病!”林飞奴瞪他一眼,只差没明说他自以为是。
  魏公公被真相惊呆了。不过他还是不信,因为以前他听说过有人刻意避孕,还是生了一窝。
  薛理的身体要是没问题,即便避孕,也不可能八年来毫无动静。
  林飞奴看着魏公公的脸色一会一变:“你不信?”
  第173章 薛大人打人
  魏公公点点头, “我信!”为了证明他深信不疑,又说,“薛大人有可能骗咱家,总不会骗你!”
  林飞奴不假思索地说:“姐夫从不骗我!”只是有的时候说一半留一半。
  以前他姐夫不这样, 定是跟他姐在一块久了被染黑了。
  林飞奴问:“还有别的事吗?”
  “没了。你玩去吧。”魏公公看到酸菜放好, “咱家走了!”
  魏公公走后, 薛理就冲小舅子招手:“他鬼鬼祟祟的跟你说什么呢?”
  林飞奴:“你猜!
  薛理:“与我有关?”
  林飞奴装模作样地点点头。
  薛理忽然想起前几日下朝时, 侍郎章大人塞给他的一张药方,“又担心我和你姐老无所依?”
  林飞奴琢磨片刻才明白他此话何意:“对!不过你俩不会老无所依,因为你俩有我!”
  薛理朝他脑袋上揉一把。
  林飞奴拨开他的手臂:“头发乱了。我梳了一早上!”
  往日不是林知了为他束发, 就是薛理给他梳头。近来林飞奴自己束发, 总要重复三四次才能把所有头发绑好。
  薛理装没听见,去屋里找林知了, 问她是不是再做些酸菜。
  林知了:“买了没地儿放。那边屋里堆满了。”
  薛理:“把二哥送的酱放库房中。大门另一侧不是还有三间空屋子?腾出一半放酸菜。密封严实, 闻不到酸菜味,不妨碍洗碗工在屋里休息。”
  林知了可不会跟钱过不去,闻言便说:“那就再做几缸。我感觉有人会找我们买酸菜。”
  薛理:“酸菜开胃, 和鱼同煮又补身体,胃口不好或者挑食的老弱妇孺的家人都会找你买。”
  事实被夫妇二人言中。
  冰天雪地,许多人找林知了买酸白菜同羊肉一起煮,裹上仁和楼的二八酱,那滋味美的,丰庆楼的酒席都不换。
  在连续三人找林知了买白菜之后, 林知了做主,去村里收白菜萝卜做成酸菜,把东西北三面空屋子全部塞满。
  待小年前一天,林知了后来做的二三十缸酸菜卖的一干二净。
  去年是年后发赏钱和月钱, 今年放假当日发赏钱和月钱。这个月没做满,洗碗工的赏钱就比上个月多五百多文。
  多出的这个钱就是卖各种酸菜赚的。
  洗碗工们很是高兴,林知了拿到分红也高兴,特意拿出五十贯给家人置办衣物,以及买过年用的瓜果蔬菜。
  在家歇息一天,打扫一日,腊月二十六,林知了一家四口去东市。
  只是到东市路口,林知了就看到几个异族人,低声问:“又有使团进京?”
  薛理点头:“前年陛下嫌闹,就告诉他们明年再来。去年这个时候京师没有番邦使臣吧?”
  “没有!”林知了摇摇头,看着挑挑拣拣的番邦人,“这是又来进货啊。”
  薛瑜闻言感到奇怪:“平日里也可以过来吧?像西域人一样来做生意。”
  薛理:“平时过来没有资格用驿馆。一路上人马花销,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感觉他们拉回去的物什赚的钱不会分给他们的王。即便分给王,到王手中最多剩一半。”
  林知了:“以我对贪官的了解,能剩三成都是他们有良心。”
  薛理也是这样认为:“他们的王肯定不喜欢年年朝贡。”
  林知了接着说:“然而这些番邦使臣为了赚钱,他们会说天朝上国如何如何强盛,必须年年朝贡”
  薛理点头:“实则只要他们安分守己,哪怕有机会开疆辟土,陛下也不会主动挑起战乱。”
  林知了:“只看朝中那些人被他养的,也能看出他的性子挺能糊弄!”
  薛理闻言轻笑一声,拉着小舅子:“进去吧。”
  林知了拉着小姑子,担心她被有心人捂住嘴巴抱走。
  虽然薛瑜今年已有十四岁,然而是算虚岁,她仍然细胳膊细腿,薛理一只手就能把她提起来。若是拐子和薛理一样身强体壮,薛瑜无力挣扎。
  薛二哥家中不缺蔬菜,林知了就买点心、肉和水果。
  背篓塞的满满的,薛理都嫌重了,林知了才停止买买买。
  到家看到各种物品,林知了很是满足,感叹道:“忙碌一年就为了这些啊。”
  林飞奴戴着他的新帽子,问:“阿姐,我俊吗?”
  巴掌大的小脸藏在毛茸茸的帽子底下,两只大眼睛眨呀眨,林知了只想到某种小动物:“可爱!”
  林飞奴气得抓掉帽子。
  薛理见状很是奇怪:“夸你还不高兴?”
  林飞奴哼一声:“阿姐以前说过,要是一个人长得丑,不应该说人家丑,要说人家长得特别。要是一个人缺心眼,要说人家憨厚淳朴。你说我可爱,就是不好看呗?”盯着林知了,不许她狡辩。
  林知了:“可爱不等于不俊啊。”
  林飞奴:“那你为何不直接回答?”
  林知了呼吸一顿:“是不是不想要?不想要还给我!我送给二哥的小徒弟!”
  薛二哥的小徒弟就是李婆子的孙子。二哥并非因为李婆子懂进退又安分而偏向她孙子,是那孩子有几分天赋。虽然二哥没有明确说出收他为徒,但跟林知了和薛理提过,过几年那孩子若是没有移了性情,就请人做个见证,坐实师徒之名。
  林飞奴每天不是跟他姐在一起,就是粘着他姐夫,两人都知道的事,自然瞒不过他。
  听闻此话,林飞奴赶忙把又暖和又柔软的帽子藏到身后。
  薛瑜趁其不备伸手夺走。
  林飞奴气得跺脚:“还给我!”
  薛瑜往外跑,林飞奴去追,到厨房门口停一下:“大花!”
  大花跑出来追薛瑜。
  林知了看着家里人飞狗跳,叹了一口气:“我俩收拾吧。”
  薛理又找两个干净的小篮子,把鸡鱼肉蛋等物分类放好,林知了驾车,薛理骑马,一行人前往乡下过节。
  半道上,林飞奴叫他姐夫下来。
  薛理看着小毛驴:“拉得动我吗?”
  林知了:“慢慢走。时间还早。”
  林飞奴拍一下他姐夫:“听见了吗?快下来!”
  薛理抬腿下马,朝小舅子毛茸茸的帽子上一巴掌:“没大没小!”
  “恭敬有礼是对外人!就像章元朗见到你。”林飞奴跳起来跃上马背就越过毛驴车,“阿姐,我去前面等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