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227节
  林蜻蜓依然压低声音:“二妹妹,你和薛大人成亲六七年了吧?”
  林知了:“你我同日成亲,我们成亲几年你不知道?”
  提起“同日成亲”,林蜻蜓就心虚,因为那天林知了是被架上花轿。林蜻蜓尴尬地说:“是姐姐对不起你。姐姐这不就来赎罪了吗。”递出去一个方子,“这是我给你俩找的。”捂住嘴巴,“你别告诉薛大人,其实是帮他找的。”
  林知了没听懂:“什么意思?”
  “比你小几岁的三妹妹成亲后都有孩子了,说明我们林家女儿身体无恙啊。因为我们是在一口锅里吃饭长大!”林蜻蜓指着土方子,“有问题的定是妹夫!”
  林知了乐了:“你是说——”
  “嘘!”林蜻蜓压低声音,“我敢发誓,是他!”
  林知了看着林蜻蜓的样子可以确定一件事,上辈子林蜻蜓和薛理没孩子。否则以林蜻蜓的演技,她做不到如此真实。
  林知了又想笑:“要是知道这个法子是你找的——你就不怕他恼羞成怒,令人去你店里找茬?”
  林蜻蜓:“你会拦着他吧?”
  林知了想看看薛理吃瘪的样子,忍着笑说:“会!会!午后我就去抓药,晚上就叫他喝下去!”
  第172章 拔丝苹果
  晚上, 本该遛狗的时候林知了忙着煎药。
  薛理心疼她在店里忙了一天,叫林知了一旁歇息,他来烧火。
  三碗水变成半碗水,林知了把药递给他, 薛理懵了:“什么意思?”
  林知了:“很明显啊。喝了!”
  薛理闻言感到奇怪:“不是你不舒服?”
  林知了忍着笑使劲摇头。
  薛理接过碗闻一下不想闻第二下:“烧了那么多柴就是为了看我出糗?你是吃晚上吃太饱吗?”
  “不不, 不是!”林知了实在忍不住, 扑哧笑出声。
  薛理看着她直不起腰, 叹着气扶着她:“究竟怎么回事?别笑了——”忽然想到一种可能,“这药不是太子叫人送来的吧?”
  林知了止住笑:“不是。再说,太子哪有那么闲。”
  “你买的?你就是闲着无聊也不会选择糟蹋钱。”薛理越发奇怪。
  林知了:“林蜻蜓说比我小几岁的三妹都有孩子了, 我们呢, 一直没动静,定是你的问题。”
  薛理顿时想骂人, 又担心被林知了听出他了解林蜻蜓:“她脑子有病?!等等, 为什么不是你身体有恙?”
  “她儿女双全,我三妹有孩子,说明林家女儿身体极好啊。”林知了说着说着又想笑。
  薛理张张口:“——我看她就没安好心!你, 你不但配合她,居然真想叫我喝下去!”
  林知了:“这些药是我在药铺买的,喝不死人。不过只买一副,没花多少钱。我也想知道蟾蜍、壁虎,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加一起煮出来什么味儿。”
  薛理气笑了:“你想知道什么味,所以叫我尝尝?”
  林知了点点头。
  “你, 你还敢承认?”薛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可是又不舍得放狠话,“以后离林蜻蜓远点!”说完又想到林蜻蜓可以去店里,“她要是太闲, 我不介意给她找点事做!”
  林知了收起笑容:“你见过林蜻蜓的相公吧?回头给小鸽子买文房四宝的时候绕路去他店里,叫他提醒林蜻蜓,有空没空都别去仁和楼打扰我。老实说,我挺不想看到她那副做作的样子。”
  薛理抬手把药倒了,决定明日——明日没时间,过几天。
  休沐日,上午,薛理领着小舅子选文房四宝,半道上问他知不知道林蜻蜓的店在何处。
  林飞奴不知道。
  薛理想想先前林知了分析过,林蜻蜓一家应该是在东市卖丝绸、瓷器和茶叶。去这三行必然能碰到。
  薛理和林飞奴买好物什,到茶行打听近来新开的铺子,到铺子门口就看到林蜻蜓的相公。
  林蜻蜓的相公也认识薛理,但没想到薛理还要亲自出来买东西,以至于愣住。
  薛理拉着小舅子进店,林蜻蜓的相公才回过神,喊“妹夫”太不见外,他犹豫片刻:“薛大人,买茶叶?”
  薛理微微摇头,拍拍小舅子的后脑勺。
  林飞奴作揖:“大姐夫!”
  “小鸽子啊?长这么大了?”林蜻蜓的相公猜出他是小鸽子,只是有点不敢相信,当年窝在林知了怀里的小团子一眨眼变成半大小子。再过两年身高就赶上他了。
  林蜻蜓的相公叫两人坐下歇息,又叫伙计沏茶。
  薛理打断,“不必!回去告诉林蜻蜓,若是闲着无事,就老老实实在家教孩子!否则下次来的就不是我俩。”
  林蜻蜓的相公呼吸一顿,但没有多少意外,只因林蜻蜓这几日心情极好,他问她遇到什么好事,林蜻蜓憋不住话,全部告诉他。
  当时他就觉得不好。
  薛理是太子身边红人,身体有病不会找太医吗,用得着她寻偏方。再说,男人不能生这么丢脸的事,即便是真的也要装不知道啊。
  林蜻蜓倒好,故意点破。
  林蜻蜓的相公尴尬地笑着说:“好,回去我就告诉她!不喝点茶再走?”看到薛理拉着小鸽子出去,他赶忙追上去:“慢走!小鸽子,有空来玩啊。”
  林飞奴敷衍地点点头,晃晃姐夫的手:“莫生气,莫生气,你若气死,林蜻蜓如意!”
  薛理忍不住笑了:“胡诌什么?她还不值得我动怒。”
  “姐夫,你和阿姐不要小外甥,是觉得我还小吗?”林飞奴问。
  薛理:“家里太小。崇仁坊内有五间正房的大院子需要七八千两。虽然你姐每月到手两百多,可是她有钱也舍得用,每月都给我们买新衣物,导致一年到头最多剩两千两。我们还要再存两年!”
  “你的俸禄呢?”林飞奴奇怪,为何叫他阿姐一人存钱。
  薛理举起手中的文房四宝:“你说呢?你的束脩,还有你的蹴鞠,你的弓箭,哪样不花钱?”
  林飞奴想起方才花出去十几两,“哎呀,人家一时忘了啊。我发现你越来越爱生气!”
  “你好意思倒打一耙?”薛理松开他的手,朝他脑门上拍一下,不经意间瞥到路边小贩,“要不要吃樱桃?”
  林飞奴脱口而出:“吃!”意识到要用姐夫的钱,“算了。下次休沐我去二哥家吃个够!”
  薛理:“等你到二哥家,樱桃早没了。现在这些应该是最后一波。去挑两斤,我们拿去仁和楼,也叫你姐尝尝。
  林飞奴接过荷包去路边。卖樱桃的人用荷叶包两斤。
  二人到店里快午时了,厨房忙得热火朝天,薛理和林飞奴就没靠近,把樱桃洗干净就回北屋。
  二十天后,朝廷给百官放忙假,薛理带着同样放假的林飞奴去乡下给二哥二嫂搭把手。
  期间林蜻蜓再也没有去过仁和楼。
  林知了耳根子清净,心情大好,到北屋看到半框吉祥果就想分给众人。
  端午节过后,魏公公亲自来拉分红,顺便给林知了捎一筐水果。有种在皇庄的五月桃,还有金黄的杏,还有个头虽小,但又红又甜的苹果。
  虽然魏公公没说是太子赏的,可是这个时节关中水果不多,一筐几十斤必然要上报太子妃。太子妃给的,不就是太子赏的吗。
  基于这一点,林知了只给二哥拿四五斤,又拿回家四五斤,余下的都放在仁和楼屋里,他们一家四口慢慢吃。
  可是等薛理和林飞奴回来,杏该坏了。要是一人一个分下去,一来显得寒酸,二来洗碗工拿回家炫耀,有可能节外生枝。
  林知了犹豫片刻,等洗碗工走了,朝外看一眼:“钱二牛,去厨房拿个盘子。”
  钱二牛拿着大盘子进来,看到林知了往盘子里放苹果,忍不住说:“掌柜的,这是太子赏给你和薛大人的。你给我们吃,不合规矩。”
  林知了微微摇头:“不是的。”到厨房交给做菜的厨子,叫他们洗干净,一半去皮切小块,一半无需去皮。
  林知了叫徒弟烧火,她煮冰糖。
  随后林知了做拔丝苹果。
  这几年林知了日日跟厨房打交道,又因为每天回去都要做饭,对火候的掌握极好,哪怕第一次做拔丝苹果也没有翻车。
  只是不如老厨子做的精致。
  林知了叫厨子和徒弟们尝尝。
  厨子小心夹一块,刚咬下去就听到“咔嚓”声,外酥内软还拉丝。甜甜的苹果裹着糖衣,照理说应该甜的齁心,然而并没有。
  薛瑜一边拉丝一边说:“三嫂,这个好吃。我们可以卖吗?”
  林知了:“现在不行。苹果太贵!”
  薛瑜想想仁和楼的定位,什么便宜卖什么:“那杏呢?”
  “你给二牛十文钱,叫他去路口买几斤。”林知了朝厨子看去,“现在的杏便宜,你们用杏练习这道菜!”
  厨子们连连点头。
  林知了想想今年没有加新菜,“我再准备两道菜吧。”
  俞管事:“香酥鸡吗?”
  林知了微微摇头:“香酥鸡耗时长,成本高,多数食客都不舍得买,不适合仁和楼。你去拿红枣——”又指一个厨子,“挖一碗糯米粉。”又叫徒弟剥花生。
  厨房人多,食材齐全,不过一炷香他们就把林知了所需的东西准备好。
  林知了要做的是夹心红枣,又名“心太软”,还有老醋花生。
  这两道菜做好,天快黑了,林知了和薛瑜吃点东西就驾车回家。
  林知了走后,厨子们感叹,只是一道老醋花生就能撑起一家小店。
  徒弟闻言不禁说:“卤猪下水也能撑起一家店啊。”停顿一下,又说,“等我四十岁,我攒了钱买了房,就去卖卤肉!”
  厨子想想以后:“我要收几个徒弟,他们赚钱养我,我给他们照看孩子!”
  徒弟说:“不如我们买到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
  几个太监厨子觉得可行。
  宫女厨子互看一下,也决定买到一起。
  被林知了提上来的俩厨子正是原先外请的两名伙计,他们闻言忍不住问:“你们买到一起,我俩呢?”
  俞丫:“你们家房子小住不下,城里的房子贵买不起,依我看,不如和我们一起去城外买地建房。在东边安家可比去城南近多了。”
  女厨子摇头:“不行。城门打开,店里都忙起来了,他们赶不上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