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153节
  老妇人点头:“你不搬过来啊?”
  薛理解释他妻子和妹妹在城里做事,弟弟在读书。二哥二嫂搬过来是因为城里房子贵买不起。老妇人跟家人算过那处房子和二十亩地,不禁问:“比这边的房子和地还贵?”
  薛理点头:“还差上千两。”
  老妇人惊叹:“真贵!”发现薛理频频看向村口,估计他城里还有事,就叫他先去忙。薛理指着二哥的房子,说他二哥二嫂搬过来了,她若是不嫌院里乱,可以去歇歇脚。
  老妇人一直对那个房子很好奇,以前不敢靠近,如今得了薛理的话,她立刻过去看看。听说院里拾掇的可好了。
  薛理原先在拐子家中当着被拐的女子说他二哥种田需要人,是希望那些女子当中若是有无家可归的,可以跟二哥签长契,帮二嫂做甜面酱。
  如今五天过去,今天是第六天,依然没有金吾卫找他,想来那些女子都找到家人。
  那些女子不止找到家人,还在四处打听户部员外郎家在何处。
  这几日拐子的事传遍整个京师,家家户户和各府衙提防陌生人,是以这些女子到户部得到的答案是没有这个人。
  她们到仁和楼歇脚,顺便找伙计打听,伙计见她们面生,也说不认识此人。
  这些人走后,伙计跑去提醒林知了看住长得跟花孔雀似的薛探花。
  林知了笑着低声解释,前几日薛理误入拐子窝救了几个人。那些人应该是被拐的女子和他们的家人。
  伙计不以为然:“也许是拐子的同伙。就算是被拐的人,掌柜的,你也要上心。话本里都说了,要是救人的是个莽汉,被救的女子会说,下辈子当牛做马结草衔环。若是薛大人那样的,就是以身相许,为奴为婢!”
  来结账的伙计把钱给林知了就趴着柜台说:“以前我们见多了,但凡甘心为奴为婢的,都是希望得到主子宠幸一步登天!”
  林知了心说,你们不愧是宫里出来的,比我懂得多。然而这话像嘲讽人家。林知了点头:“我记住,看住他!”
  伙计低声说:“薛大人要是有二心,我回头告诉魏公公。”
  林知了:“请魏先生帮我告诉他主子,再给我找个好的啊?”
  伙计点头:“对啊。”
  林知了指着后门:“薛大人来了。”
  “您别吓唬我。来了我也不怕。”伙计下意识朝北边看去,牵着马进来的人不是薛理又是哪个?不禁惊呼一声,“真来了!”左右一看无处可藏,跑到外面,“客官,吃点什么?我们店里什么都有!”
  第114章 包您满意
  林知了愣了一瞬, 转向另一个伙计,另一个伙计早跑了。林知了顿时好气又好笑。
  薛理擦着汗进来看到店里只有几桌十来个人:“今天不是休沐吗?怎么就这几个?”
  “菜市口又有砍头的,都去看了。也不知道掉脑袋有什么好看,我只觉得瘆人。小鸽子和鱼儿还想溜出去, 被我赶到楼上。”林知了低声问, “是不是那群拐子?”
  薛理微微摇头:“贪官!”
  林知了见他神色笃定, “你知道?”
  薛理:“我查的!”
  林知了慌忙叫他小点声。然而自己又忍不住问:“上个月就是忙着查今日砍的那些人啊?”
  “城外有几片良田是陛下的, 那些人拿了钱不干事,粮食减产反而推给天灾,还找陛下要钱修水渠。”薛理查了才知道还能这样巧立名目, “跟仁和楼前掌柜的半斤八两。”
  林知了:“小官大贪跟大贪官一样可恶。”
  “这是没把陛下放在眼里。他们不认为贪民脂民膏, 认为皇家那么有钱,被他们用一点又如何, 又不会动摇国本。”薛理说起先前查到的那些事以及那些人的态度, 毫不掩饰脸上的嘲讽。
  林知了顿时感到糟多无口。
  薛理:“我去把他俩叫下来。”
  林知了:“去后院吧。看天色客人快到了。”
  薛理带着弟弟妹妹到后面草棚下乘凉,前面店里进来十几人,皆是身材魁梧的汉子。
  林知了感觉这些人非工匠。寻常百姓家很难同时聚齐这么多人, 又很像在街上行走的金吾卫,她便想到了金吾卫中郎将王慕卿。
  薛理坦白勇闯拐子窝整个过程的时候提到他冒用王慕卿的身份。后来得知被他抱回家的小女孩的父亲也姓王,林知了就问二人什么关系。薛理承认她是王慕卿的侄女。王家自从那晚把孩子接走就没有出现过,薛二哥因此还嘀咕过“叫他们不用客气,真这么不客气啊。”
  现在看来王家要“报恩”了。
  林知了可不信金吾卫突发奇想来仁和楼用饭。因为现在是炎热的晌午,要有多深的交情才能让他们顶着烈日出来啊。
  实则林知了跟金吾卫没什么交情。
  薛理还说过, 各部衙门都有公使钱。若是公费吃喝,有何理由不选择高大气派有艺伎表演的丰庆楼呢。
  是以于公于私,金吾卫都不可能成群结队地出现在仁和楼。出现在这里的情况只有一种,以个人身份。
  林知了大胆猜测, 王慕卿随便找个理由请同僚用饭,点明仁和楼。免费的午餐不吃白不吃,在那些金吾卫看来,就算天热也无妨,毕竟仁和楼也不是一无是处。
  王慕卿极有可能在这群人当中。
  然而他没有到林知了跟前表明身份,林知了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冲伙计招招手,提醒他过去点最贵的。
  最贵的菜自然是孜然羊肉、松鼠鱼、宫保鸡丁和小番茄炒蛋。不过没等伙计念完,分成两桌的那群人就说每样来一份。再给他们每人打包一份鸡蛋糕和雪衣豆沙,吃完饭带走。
  伙计意识到是贵客,高兴地应一声就去后面传菜。
  厨子自然是什么最贵做什么。
  这种天气应该喝绿豆汤亦或者紫苏饮,然而伙计上了猪肚鸡汤,又送过去几坛店内最贵的美酒。期间还送两盘摆成鲤鱼的西瓜。
  以前林知了没有想过卖水果拼盘。
  前几日薛二哥抱回来一个西瓜,林飞奴嫌抱着半个西瓜吃像没吃过瓜,切开啃又嫌西瓜汁水弄到手上,他就去厨房用勺子挖出来,放入碗中慢慢吃。
  伙计看到了就说可以当成一盘果品卖给食客。林知了提醒厨子西瓜不值钱。厨子就说用点心就值钱了。
  起初摆出一条龙,林知了想想他们在天子脚下,非但不许厨子摆龙,连小鸡凤凰都否了,厨子把西瓜摆成寓意极好的鲤鱼。
  林知了又冲另一个伙计招招手,叫他过去问问那些人吃凉皮还是吃馒头。
  关中百姓爱面食,可是也不想炎热的晌午啃馒头,就选择凉皮。
  林知了亲自调凉皮。多放麻酱。凉皮端上去,厨子从后面端来两盘小番茄炒鸡蛋。林知了看到汤汁,想到一个吃法,用炸蛋沾番茄汁。林知了朝伙计招招手,问那些人要不要炸蛋,亦或者里脊肉夹饼。
  王慕卿确实也在,他看到桌上的皮冻、红烧肉,红烧牛腩等等,可能还有许多菜没上,想说不用了。话到嘴边,听到长史低声说:“仁和楼的肉夹饼也好吃。我儿子一天不吃就想得慌。”
  王慕卿话头一转,叫伙计给每人来一份,再来一份炸蛋。伙计快记不住了,叫林知了赶紧用笔记下。
  林知了的柜台下方就像桌洞,但比桌洞宽大,不但放了笔墨纸砚,还可以记账,她先按照菜单写下那两桌菜,又加上汤、果盘、凉皮、炸蛋和里脊肉夹饼,最后写下蛋糕、雪衣豆沙和酒。
  仁和楼的许多菜看起来就像家常菜,然而味道远不是丰庆楼能比的。丰庆楼比仁和楼做的好的只有鱼和羊。偏偏仁和楼的鱼和羊极少。鱼不是生鱼片,而是丰庆楼没有的红烧鱼和松鼠鱼。羊肉是用炒的,而不是丰庆楼擅长的烤和炖。
  素菜也不如丰庆楼摆盘好看,可是无论是蒜蓉茄子,还是称得上素菜的小番茄炒蛋,丰庆楼统统没有。小番茄在丰庆楼只是饭后水果。
  王慕卿选择在仁和楼请前几日不分昼夜忙碌的下属用饭,正是看在薛理的分上,对仁和楼的菜没有抱什么希望。
  仁和楼出了名的是点心。
  随着他吃到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外酥里嫩的松鼠鱼,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吸满汤汁的炸蛋,还有开胃小菜皮冻,不适合炎热夏天饮用,喝下去冒汗却又舒服的猪肚汤等等,王慕卿意外的同时忽然有个想法,以后金吾卫出来办案用饭好像可以放在仁和楼。
  王慕卿问坐在身边的长史:“仁和楼的菜一直是这个水准?”
  长史陪家人来过几次,他儿子每次都是空着肚子进来,扶着他出去。有一回他想带全家去丰庆楼,他儿子竟然觉得丰庆楼的艺伎吵得很,宁愿选择多来几次仁和楼。
  长史低声说:“东市近来有句传言,仁和楼只有你不喜欢的菜,没有难吃的菜。王兄,仁和楼的包子也比丰庆楼的香。其实也是带馅的馒头。只是表皮多了一圈褶,像是姑娘们玩的沙包,掌柜的就说这叫包子。”
  王慕卿心说还吃得下吗。抬眼一看诸位同僚碗里有菜,嘴里吃着,还往桌上瞅下一口吃什么,就叫伙计来一份包子。
  长史趁机补一句“一样来一份。”面对王慕卿的打量,他说“吃不完可以打包。”
  伙计送来蒸包、蒸饺和水晶饺,随后又送来一份水煎包和一份鸡蛋煎饺。每一份八个,按照平时的量,这样好算账。
  王慕卿吃一口水晶饺,嫌味道淡。底部焦黄的水煎包叫王慕卿意外惊艳。裹着鸡蛋的煎饺很是新奇,他夹一个尝尝,味道也不错。
  王慕卿终于明白他说去仁和楼用午饭,为何没人嫌天热,也没人提议去丰庆楼。
  来的路上王慕卿以为人人都知道薛理帮他找到侄女,仁和楼掌柜又是薛理的妻子,看出他想用此举报恩。合着一直是他想多了。
  王慕卿更没有想到的还在后面,一个年轻的金吾卫指着番茄炒蛋问他吃不吃。王慕卿一口没尝,下意识叫他尽管吃,放开了吃。然后就看到这位同僚把半盘番茄炒蛋倒入面前的碗中,夹个炸蛋放进去。
  王慕卿忍不住好奇地问:“很好吃吗?”
  “炸蛋浸满了这个红果和鸡蛋汁非常好吃。”他用勺子和筷子扯掉一点炸蛋送到王慕卿碗中,他身边的同僚见状也要来一块尝尝。
  王慕卿先前看到褐色炸蛋感觉味道一般,没想到裹满了汤汁很好吃。长史低声说:“王兄下次试试卤肉面加炸蛋,炸蛋浸满了卤肉汤也好吃。”
  长史的父亲是商人,他有钱日日去丰庆楼,然而从金吾卫府衙出来到此刻,他没有提到一句“仁和楼不如丰庆楼”。王慕卿很意外,“你好像对这里的饭菜很熟悉?”
  长史:“休沐日有时间会带着儿女过来。我女儿喜欢店里的雪衣豆沙,儿子喜欢鸡蛋糕。只是每次过来店里都有很多人,迟了一炷香许多菜就没了。”
  以前听家丁说仁和楼的点心不好买。王慕卿还觉得他懒,看到他们进来不到两炷香,空荡荡的一楼就人声鼎沸,五个伙计忙得团团转,还有人竟然拎着食盒在门边等着打包,王慕卿不得不信伙计没骗他。
  林知了看到薛理过来,赶忙迎上去把他推回去。
  薛理:“几天了,还生气呢?”
  “我快忙死了,哪有时间同你置气。”林知了把他往院里推,“我怀疑你说的王慕卿在店里。刚才来了一群练家子。不像是镖师。个个都像抓过贼见过血的。”
  薛理停下,朝林飞奴和薛瑜招招手,叫他俩一个上二楼一个在一楼搭把手。
  林飞奴拿起晾在院里的围裙,往肩上搭一块白布,像个经验丰富的伙计小跑到门口。
  客人不禁停下,打量他好一会,确定他不是侏儒,反而不敢相信:“你也是伙计?”
  林飞奴挺直腰板,没到人家肩膀,可是他没有一丝惧怕,不卑不亢地说:“别看我小,我什么都懂,客官吃点什么?我们店里有荤有素有酒有面,有凉饮有点心,包您满意!”
  第115章 天黑来道谢
  食客一边进店一边叫小伙计说说都有什么点心什么菜。
  点心自然是东市人人皆知的鸡蛋糕和雪衣豆沙。小伙计林飞奴重点介绍时令蔬菜, 比如油焖茄子,蒜蓉茄子,干煸豆角,油炸豆角, 豆角焖排骨, 还有比羊肉贵的关公战秦琼。
  这位食客时常出入各种酒楼, 听说过, 也见过,每个酒楼都有几个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菜。仁和楼走惠民路线,怎么也玩起噱头。
  况且竟敢吃关二爷和门神!食客朝小伙计脑袋上撸一把:“关公战秦琼?你胆子不小啊。”
  忙着上菜的伙计听到后半句, 下意识停下:“林飞奴, 你又胡说些什么?”
  “上菜去,没你的事。”林飞奴冲伙计抬抬手。
  食客见伙计紧张, 笑着说:“别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