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151节
薛理:“不生气了?”
林知了瞬间听出他言外之意,生气我还喊。林知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薛理真是厉害了, 竟敢威胁她!
说起来“了了”二字从薛二哥口中传出来, 林知了都不会感到惊悚, 因为薛二哥时常没个正形。
薛理个假正经,天一亮在屋里都不许她碰,如今在路上居然用这等招数试图把今晚的事蒙混过去, 可见他很清楚今晚多么凶险!林知了松开弟弟, 朝他身上掐。
薛理嘴角扬起笑意:“了了?”
林知了瞬间停下。
林飞奴受不了:“姐夫,你真瘆人!”
薛理轻轻捏捏林知了的手:“不生气了?下不为例!我发誓!”
林飞奴:“我也经常发誓啊。”
“你住口!”薛理暗示他, “那把弓箭是给你的买的——”
林飞奴慌忙说:“我饿了。大花, 我们走!”松开他姐就往家跑。
薛理拉着林知了:“我们也回去?”
对于错了不知好好反省的人,林知了不想理,更不想和他“我们”, 甩开他的手去追弟弟。
薛理感觉这事翻篇了,笑着跟上去。
回到家中看到二嫂喜气洋洋的样子,薛理有些诧异,不禁转向先回来一步的林知了,什么情况啊。
林知了不想说她进门就听到二嫂连声惊呼,夸薛理艺高人胆大, 压根没有想过薛理干的那事一着不慎非死即伤!
薛理转向小舅子,眼神叫他解释。林飞奴一脸无奈,不想说二嫂缺心眼,毕竟二嫂素日对他极好。
林飞奴朝他姐喊:“我饿了。”
林知了估计薛理也饿了, “先吃饭!”看到朝薛理伸手要抱抱的小姑娘,“她吃什么啊?”
薛理:“这么大了吃什么都行吧?”
今晚做的是凉面和菜,林知了怕把人家孩子吃的上吐下泻,就叫薛瑜去厨房搭把手。小铁锅里是菜,大铁锅里是热水,林知了在热水上加个箅子,蒸一盆方便快捷的鸡蛋羹。
原先林知了想蒸一碗,考虑到弟弟和小姑子可能也想吃,索性多做点。
一炷香后,薛理到厨房帮忙端碗拿筷子。林知了白了他一眼。薛理不在意地笑笑。
薛理带回来的小孩果然爱吃鸡蛋羹不爱吃凉面,她自己攥着勺子,狼吞虎咽,眨眼间半碗下肚。
刘丽娘忍不住骂:“天杀的拐子!”
薛理想起那些女子个个有气无力的样子:“吃饱了有力气跑啊。”
薛二哥点头:“算上这孩子,九个人,个个吃饱,一天下来得多少粮食啊。”
刘丽娘不禁反驳:“咱们村村里卖牲口,头天晚上喂得饱饱的,夜里还要加上一顿!在那些该死的拐子眼里人还不如牲口?”脸上尽是不可思议的样子。
薛理感觉肚子要叫:“二嫂,先吃面。”
话音落下,薛理听到敲门声,刘丽娘心里咯噔一下,脱口道:“拐子?!”
“拐子这个时候哪敢露头。”薛理朝小舅子看去。林飞奴无奈地放下碗筷去开门。门外站着一群人,林飞奴吓一跳,“你们是?”
为首的男子拱手道:“小公子,请问这里是户部员外郎薛理薛通明家吗?”
林飞奴下意识回礼,惊疑不定地问:“是,是他家。你们,都找他啊?”
“劳烦小公子通报一声。”男子道。
林飞奴听闻此话怪别扭,他家这么点大,他在屋里跟大花聊天,姐夫都能听见,还用通报吗。
少年犹豫片刻,把两扇门都打开:“先——进来吧。”
男子道声谢,转身扶着身后的人进来。
林飞奴看过去,是个满头银发的老夫人。林飞奴庆幸今晚月光够亮,不止看清楚人的长相,还看出她应当哭过。其他人脸上有不安有忐忑,但是都忍不住朝屋里看去。
林飞奴瞬间意识到这些人是那个小姑娘的家人。
小孩有家人,林飞奴替她感到高兴。可是又觉得对不起二哥二嫂。之前林知了和薛瑜在厨房,刘丽娘嘀咕着明早找金吾卫校尉问问,这孩子要是没有家人她养了。
先前他姐提过几次着实想要孩子就先抱养一个,二嫂一直不松口。今晚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定是看人家小孩长得好。
同林飞奴预料的一样,这群人是小姑娘的家人。今日上午小姑娘跟母亲姐姐出来,家人一眼没看住,小姑娘只是跟她们分开片刻就被拐子抱走。
银发老太太一声“姝儿”,小丫头朝她看去,随后放下勺子跑过去喊“祖母”。
银发老太太抱着小丫头就哭。
薛理毫不意外。
在拐子家中看到小孩的衣着就料到最迟明晚,小孩的家人就会找来。若非如此,他宁愿和金吾卫去衙门,也不会抱着孩子回来。
养林飞奴一个就要他半条命,再来一个,他还有命同林知了过下去吗。
薛理示意二哥二嫂把饭桌往里移,又叫妹妹找板凳,请众人坐下。可是堂屋太小,银发老太太叫随她过来的人在院里候着,她和小姑娘的父母坐下。
小姑娘的父亲正是喊林飞奴“小公子”的男子,他等母亲缓过来就起身向薛理鞠躬道谢。
薛理起身解释他不是特意去救这孩子,今晚这事是拐子自找的。
此话令男子大为好奇。
薛理说个大概,期间看一眼林知了。林知了装没听见,薛理继续,说找到被拐的女子的时候没有看到这小姑娘,把人扶出来才发现缩在角落里的小孩。小孩被那几人保护的很好,与其谢他,不如谢那几人。这小姑娘到现在都没有发现自己被拐。
小姑娘的家人还没去过衙门,是家丁满城找人的时候看到金吾卫押着一群人,忍不住上前询问有没有见过一个小孩。
若是往常金吾卫办案会叫家丁走远点。今晚的案子特别,明日一早就要为被拐的女子找家人,金吾卫就停下说有,但是被中郎将抱走了。家丁直呼不可能。校尉听出不对,把家丁拉到一旁低声询问怎么不可能。家丁解释,他们家二爷这个时候也在外面找人,怎么可能抱着小小姐回去。
校尉很是震惊,比得知户部员外郎比金吾卫勇猛时还要震惊,那孩子竟然是中郎将王慕卿的侄女,兵部侍郎的小女儿。
校尉可惜此事瞒不住,他们这队人无法独享这个功劳。转念一想,若非他们及时赶到,薛理不定要跟坊间百姓僵持到猴年马月。单凭这一点中郎将也要感谢他们。
校尉想到明日能得到中郎将的赞赏,心情又好了起来,低声告诉家丁,其实在户部员外郎家中。他能说出“王慕卿”三个字,想来见过王大人,王大人应该也认识他。
家丁立刻回去禀报。
到门外正好撞到骑马回来的王慕卿。
王慕卿认识薛理,先前查办仁和楼掌柜的以及账房等人,刑捕人手不够找金吾卫借人,王慕卿因此去过刑部。刑部和户部离得近,王慕卿碰到过薛理。
薛理梦中跟王慕卿打过交道,对此人记忆深刻,以至于梦醒了还记得他这个时候是中郎将。薛理冒充他也是因为对当朝官吏了解不多。因为他在丹阳那几年朝廷被陛下梳理过一遍。
王慕卿也是在刑部门外再次见到薛理才想起来薛探花打马游街那年,他大侄女曾不止一次可惜薛探花竟然早早娶亲。
对大侄女念念不忘的人好奇,几年前的中秋宫宴上王慕卿还多看几眼。不过在刑部认出薛理的时候王慕卿不知道他家在何处。
近来家丁时常去仁和楼买鸡蛋糕和雪衣豆沙,王慕卿吃不惯雪衣豆沙,但是很喜欢鸡蛋糕,有时候忙起来顾不上吃饭,就吃几口蛋糕垫垫。有一回被同僚看见,同他聊起仁和楼,告诉他仁和楼背后的东家其实是太子殿下。掌柜的也不是外人,薛探花的妻子。
有个金吾卫听到此话就说,四舍五入薛探花跟他是邻居,都住在宣平坊。还夸薛探花人和善。
王慕卿庆幸他记性好,还记得薛理家地址。是以家丁说完,王慕卿就进院告诉母亲,小侄女可能找到了。
王慕卿本想跟母亲兄嫂一起来,可是一想到为了找侄女亲友都惊动了,就让他们先来,他在家里安排家丁挨个去亲戚家告知此事。
所有人都派出去,王慕卿口干舌燥,喝着他平时不屑喝一口的白水,心里感叹那年中秋宫宴上他不该腹诽薛探花鲁莽。
当日那种情形,国舅都不敢吭一声,他居然跑出来顶雷。若非薛探花如此年轻气盛,今晚也不敢勇闯拐子窝。到了明日兴许他小侄女已经被卖到别处。
王慕卿还没来得及跟兄嫂和母亲说这些事。此刻听薛理说完救人经过,王家老太太还是出言道谢。
薛理不知道兵部侍郎认识不认识他。他是一眼认出兵部侍郎。金吾卫中郎将的侄女,兵部侍郎的女儿,被世人眼中的文弱书生救出来,这事传出去无论别人信不信,反正金吾卫和兵部算是颜面扫地。
兵部尚书可能都会因此脸上无光。
薛理可不希望做了好事得罪了一群同僚,是以再次把功劳推到金吾卫身上,直言若非金吾卫及时出现,他今晚可能会留在那个小院。
说到此,薛理下意识看林知了。林知了白了他一眼。薛理尴尬的轻咳一声,对王家老太太说小姑娘可能困了,在衣柜里窝半天也可能有些害怕,不如先带着孩子回去,别的事明日再说。
第113章 二哥二嫂搬家
王家众人为了找人, 没有吃午饭,也没有用晚饭,不止中郎将王慕卿口干舌燥,王家老太太更是身体发飘。
原先以为担心小孙女心慌导致, 此刻看到薛家吃了一半的面和菜, 王家老太太才意识到可能是饿的。
今日天色已晚, 也不方便长谈, 王家老太太撑着儿媳的手臂起身,再次向薛理一家道谢。
薛理心说,可别谢了。您每谢一次, 我妻子的脸色就冷上三分。再谢下去, 今晚要跟小舅子住了。
薛理和林知了等人看着王家众人上车后直奔坊外就回去继续用晚饭。唯有刘丽娘怅然若失,坐下就叹气。
林知了:“舍不得?”
“小姑娘很乖。”刘丽娘停顿一下, 有些懊恼, “忘记问她叫什么。”
薛理:“萍水相逢,兴许以后再也见不到,问再多也是枉然。”
林飞奴转向他姐夫:“那小孩的父亲是不是认识你啊?”
薛理:“我跟金吾卫校尉说过, 我是户部员外郎。知道小姑娘在咱家的除了拐子和被拐的人,只有金吾卫。他们家能找到这里,定是听金吾卫说的。”
薛二哥并不知道薛理没有同校尉提过家庭地址,因此深信不疑,“金吾卫校尉要是不认识你姐夫,也不敢叫小孩来咱家住一晚。没想到她爹娘这么快找来。我还想着晚上是跟我们睡, 还是跟鱼儿凑合一晚。”
刘丽娘听闻此话又忍不住问:“怎么这么快?”
林知了:“我觉得不快。这家人女眷乘马车,男人骑马,单单坐骑就值几百贯。定是非富即贵。我猜不止他们家出来找人,还花钱请了很多人。城中各条街道, 各个坊市应该都有他们的人。明日再找不到,有可能请金吾卫全城搜捕。”
以今晚薛理对那些人的了解,全城搜捕也不一定能搜到。毕竟不是谁都能想到身为一坊之长的里长竟然给拐子打掩护。薛理起初就没料到。
因此要说薛理是王家女的救命恩人也不为过。可是薛理不想以救命恩人自居,同树大根深的王家牵扯太多。
薛理梦中的王家忠君,然而不看好太子。梦中太子病逝后,薛理听到过王家庆幸太子短命的言论。
凭太子和太子妃信任林知了,薛理也应当远离王家。再说了,这也要那也要,贪心太多,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梦中薛理被陈文君骂糊涂,竟然跟着太子一条道走到黑。如今薛理也不打算改。以他对多疑帝王的了解,薛理有信心帮助太子熬死皇帝,无需拉拢兵部王家。
王家也不太可能被他说服,兴许还会劝他忠君,而非忠于储君!
薛理就故意说:“娘子说得对。今天没被我碰到,明天也会被金吾卫搜出来。所以这事我们只当顺手为之。”
刘丽娘听出他言外之意,不可以恩人自居。
没怎么出力也没怎么费心劳神的薛二哥完全赞同他弟,还说拐子窝点就在西边,很容易搜到。
林知了瞬间听出他言外之意,生气我还喊。林知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薛理真是厉害了, 竟敢威胁她!
说起来“了了”二字从薛二哥口中传出来, 林知了都不会感到惊悚, 因为薛二哥时常没个正形。
薛理个假正经,天一亮在屋里都不许她碰,如今在路上居然用这等招数试图把今晚的事蒙混过去, 可见他很清楚今晚多么凶险!林知了松开弟弟, 朝他身上掐。
薛理嘴角扬起笑意:“了了?”
林知了瞬间停下。
林飞奴受不了:“姐夫,你真瘆人!”
薛理轻轻捏捏林知了的手:“不生气了?下不为例!我发誓!”
林飞奴:“我也经常发誓啊。”
“你住口!”薛理暗示他, “那把弓箭是给你的买的——”
林飞奴慌忙说:“我饿了。大花, 我们走!”松开他姐就往家跑。
薛理拉着林知了:“我们也回去?”
对于错了不知好好反省的人,林知了不想理,更不想和他“我们”, 甩开他的手去追弟弟。
薛理感觉这事翻篇了,笑着跟上去。
回到家中看到二嫂喜气洋洋的样子,薛理有些诧异,不禁转向先回来一步的林知了,什么情况啊。
林知了不想说她进门就听到二嫂连声惊呼,夸薛理艺高人胆大, 压根没有想过薛理干的那事一着不慎非死即伤!
薛理转向小舅子,眼神叫他解释。林飞奴一脸无奈,不想说二嫂缺心眼,毕竟二嫂素日对他极好。
林飞奴朝他姐喊:“我饿了。”
林知了估计薛理也饿了, “先吃饭!”看到朝薛理伸手要抱抱的小姑娘,“她吃什么啊?”
薛理:“这么大了吃什么都行吧?”
今晚做的是凉面和菜,林知了怕把人家孩子吃的上吐下泻,就叫薛瑜去厨房搭把手。小铁锅里是菜,大铁锅里是热水,林知了在热水上加个箅子,蒸一盆方便快捷的鸡蛋羹。
原先林知了想蒸一碗,考虑到弟弟和小姑子可能也想吃,索性多做点。
一炷香后,薛理到厨房帮忙端碗拿筷子。林知了白了他一眼。薛理不在意地笑笑。
薛理带回来的小孩果然爱吃鸡蛋羹不爱吃凉面,她自己攥着勺子,狼吞虎咽,眨眼间半碗下肚。
刘丽娘忍不住骂:“天杀的拐子!”
薛理想起那些女子个个有气无力的样子:“吃饱了有力气跑啊。”
薛二哥点头:“算上这孩子,九个人,个个吃饱,一天下来得多少粮食啊。”
刘丽娘不禁反驳:“咱们村村里卖牲口,头天晚上喂得饱饱的,夜里还要加上一顿!在那些该死的拐子眼里人还不如牲口?”脸上尽是不可思议的样子。
薛理感觉肚子要叫:“二嫂,先吃面。”
话音落下,薛理听到敲门声,刘丽娘心里咯噔一下,脱口道:“拐子?!”
“拐子这个时候哪敢露头。”薛理朝小舅子看去。林飞奴无奈地放下碗筷去开门。门外站着一群人,林飞奴吓一跳,“你们是?”
为首的男子拱手道:“小公子,请问这里是户部员外郎薛理薛通明家吗?”
林飞奴下意识回礼,惊疑不定地问:“是,是他家。你们,都找他啊?”
“劳烦小公子通报一声。”男子道。
林飞奴听闻此话怪别扭,他家这么点大,他在屋里跟大花聊天,姐夫都能听见,还用通报吗。
少年犹豫片刻,把两扇门都打开:“先——进来吧。”
男子道声谢,转身扶着身后的人进来。
林飞奴看过去,是个满头银发的老夫人。林飞奴庆幸今晚月光够亮,不止看清楚人的长相,还看出她应当哭过。其他人脸上有不安有忐忑,但是都忍不住朝屋里看去。
林飞奴瞬间意识到这些人是那个小姑娘的家人。
小孩有家人,林飞奴替她感到高兴。可是又觉得对不起二哥二嫂。之前林知了和薛瑜在厨房,刘丽娘嘀咕着明早找金吾卫校尉问问,这孩子要是没有家人她养了。
先前他姐提过几次着实想要孩子就先抱养一个,二嫂一直不松口。今晚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定是看人家小孩长得好。
同林飞奴预料的一样,这群人是小姑娘的家人。今日上午小姑娘跟母亲姐姐出来,家人一眼没看住,小姑娘只是跟她们分开片刻就被拐子抱走。
银发老太太一声“姝儿”,小丫头朝她看去,随后放下勺子跑过去喊“祖母”。
银发老太太抱着小丫头就哭。
薛理毫不意外。
在拐子家中看到小孩的衣着就料到最迟明晚,小孩的家人就会找来。若非如此,他宁愿和金吾卫去衙门,也不会抱着孩子回来。
养林飞奴一个就要他半条命,再来一个,他还有命同林知了过下去吗。
薛理示意二哥二嫂把饭桌往里移,又叫妹妹找板凳,请众人坐下。可是堂屋太小,银发老太太叫随她过来的人在院里候着,她和小姑娘的父母坐下。
小姑娘的父亲正是喊林飞奴“小公子”的男子,他等母亲缓过来就起身向薛理鞠躬道谢。
薛理起身解释他不是特意去救这孩子,今晚这事是拐子自找的。
此话令男子大为好奇。
薛理说个大概,期间看一眼林知了。林知了装没听见,薛理继续,说找到被拐的女子的时候没有看到这小姑娘,把人扶出来才发现缩在角落里的小孩。小孩被那几人保护的很好,与其谢他,不如谢那几人。这小姑娘到现在都没有发现自己被拐。
小姑娘的家人还没去过衙门,是家丁满城找人的时候看到金吾卫押着一群人,忍不住上前询问有没有见过一个小孩。
若是往常金吾卫办案会叫家丁走远点。今晚的案子特别,明日一早就要为被拐的女子找家人,金吾卫就停下说有,但是被中郎将抱走了。家丁直呼不可能。校尉听出不对,把家丁拉到一旁低声询问怎么不可能。家丁解释,他们家二爷这个时候也在外面找人,怎么可能抱着小小姐回去。
校尉很是震惊,比得知户部员外郎比金吾卫勇猛时还要震惊,那孩子竟然是中郎将王慕卿的侄女,兵部侍郎的小女儿。
校尉可惜此事瞒不住,他们这队人无法独享这个功劳。转念一想,若非他们及时赶到,薛理不定要跟坊间百姓僵持到猴年马月。单凭这一点中郎将也要感谢他们。
校尉想到明日能得到中郎将的赞赏,心情又好了起来,低声告诉家丁,其实在户部员外郎家中。他能说出“王慕卿”三个字,想来见过王大人,王大人应该也认识他。
家丁立刻回去禀报。
到门外正好撞到骑马回来的王慕卿。
王慕卿认识薛理,先前查办仁和楼掌柜的以及账房等人,刑捕人手不够找金吾卫借人,王慕卿因此去过刑部。刑部和户部离得近,王慕卿碰到过薛理。
薛理梦中跟王慕卿打过交道,对此人记忆深刻,以至于梦醒了还记得他这个时候是中郎将。薛理冒充他也是因为对当朝官吏了解不多。因为他在丹阳那几年朝廷被陛下梳理过一遍。
王慕卿也是在刑部门外再次见到薛理才想起来薛探花打马游街那年,他大侄女曾不止一次可惜薛探花竟然早早娶亲。
对大侄女念念不忘的人好奇,几年前的中秋宫宴上王慕卿还多看几眼。不过在刑部认出薛理的时候王慕卿不知道他家在何处。
近来家丁时常去仁和楼买鸡蛋糕和雪衣豆沙,王慕卿吃不惯雪衣豆沙,但是很喜欢鸡蛋糕,有时候忙起来顾不上吃饭,就吃几口蛋糕垫垫。有一回被同僚看见,同他聊起仁和楼,告诉他仁和楼背后的东家其实是太子殿下。掌柜的也不是外人,薛探花的妻子。
有个金吾卫听到此话就说,四舍五入薛探花跟他是邻居,都住在宣平坊。还夸薛探花人和善。
王慕卿庆幸他记性好,还记得薛理家地址。是以家丁说完,王慕卿就进院告诉母亲,小侄女可能找到了。
王慕卿本想跟母亲兄嫂一起来,可是一想到为了找侄女亲友都惊动了,就让他们先来,他在家里安排家丁挨个去亲戚家告知此事。
所有人都派出去,王慕卿口干舌燥,喝着他平时不屑喝一口的白水,心里感叹那年中秋宫宴上他不该腹诽薛探花鲁莽。
当日那种情形,国舅都不敢吭一声,他居然跑出来顶雷。若非薛探花如此年轻气盛,今晚也不敢勇闯拐子窝。到了明日兴许他小侄女已经被卖到别处。
王慕卿还没来得及跟兄嫂和母亲说这些事。此刻听薛理说完救人经过,王家老太太还是出言道谢。
薛理不知道兵部侍郎认识不认识他。他是一眼认出兵部侍郎。金吾卫中郎将的侄女,兵部侍郎的女儿,被世人眼中的文弱书生救出来,这事传出去无论别人信不信,反正金吾卫和兵部算是颜面扫地。
兵部尚书可能都会因此脸上无光。
薛理可不希望做了好事得罪了一群同僚,是以再次把功劳推到金吾卫身上,直言若非金吾卫及时出现,他今晚可能会留在那个小院。
说到此,薛理下意识看林知了。林知了白了他一眼。薛理尴尬的轻咳一声,对王家老太太说小姑娘可能困了,在衣柜里窝半天也可能有些害怕,不如先带着孩子回去,别的事明日再说。
第113章 二哥二嫂搬家
王家众人为了找人, 没有吃午饭,也没有用晚饭,不止中郎将王慕卿口干舌燥,王家老太太更是身体发飘。
原先以为担心小孙女心慌导致, 此刻看到薛家吃了一半的面和菜, 王家老太太才意识到可能是饿的。
今日天色已晚, 也不方便长谈, 王家老太太撑着儿媳的手臂起身,再次向薛理一家道谢。
薛理心说,可别谢了。您每谢一次, 我妻子的脸色就冷上三分。再谢下去, 今晚要跟小舅子住了。
薛理和林知了等人看着王家众人上车后直奔坊外就回去继续用晚饭。唯有刘丽娘怅然若失,坐下就叹气。
林知了:“舍不得?”
“小姑娘很乖。”刘丽娘停顿一下, 有些懊恼, “忘记问她叫什么。”
薛理:“萍水相逢,兴许以后再也见不到,问再多也是枉然。”
林飞奴转向他姐夫:“那小孩的父亲是不是认识你啊?”
薛理:“我跟金吾卫校尉说过, 我是户部员外郎。知道小姑娘在咱家的除了拐子和被拐的人,只有金吾卫。他们家能找到这里,定是听金吾卫说的。”
薛二哥并不知道薛理没有同校尉提过家庭地址,因此深信不疑,“金吾卫校尉要是不认识你姐夫,也不敢叫小孩来咱家住一晚。没想到她爹娘这么快找来。我还想着晚上是跟我们睡, 还是跟鱼儿凑合一晚。”
刘丽娘听闻此话又忍不住问:“怎么这么快?”
林知了:“我觉得不快。这家人女眷乘马车,男人骑马,单单坐骑就值几百贯。定是非富即贵。我猜不止他们家出来找人,还花钱请了很多人。城中各条街道, 各个坊市应该都有他们的人。明日再找不到,有可能请金吾卫全城搜捕。”
以今晚薛理对那些人的了解,全城搜捕也不一定能搜到。毕竟不是谁都能想到身为一坊之长的里长竟然给拐子打掩护。薛理起初就没料到。
因此要说薛理是王家女的救命恩人也不为过。可是薛理不想以救命恩人自居,同树大根深的王家牵扯太多。
薛理梦中的王家忠君,然而不看好太子。梦中太子病逝后,薛理听到过王家庆幸太子短命的言论。
凭太子和太子妃信任林知了,薛理也应当远离王家。再说了,这也要那也要,贪心太多,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梦中薛理被陈文君骂糊涂,竟然跟着太子一条道走到黑。如今薛理也不打算改。以他对多疑帝王的了解,薛理有信心帮助太子熬死皇帝,无需拉拢兵部王家。
王家也不太可能被他说服,兴许还会劝他忠君,而非忠于储君!
薛理就故意说:“娘子说得对。今天没被我碰到,明天也会被金吾卫搜出来。所以这事我们只当顺手为之。”
刘丽娘听出他言外之意,不可以恩人自居。
没怎么出力也没怎么费心劳神的薛二哥完全赞同他弟,还说拐子窝点就在西边,很容易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