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91节
  宋氏很少被人奚落,即便在林家也没有几次,林知了的祖母、伯母和婶子都是有话直说。以至于宋母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林知了起身:“地里忙完了?”
  “快了。二哥叫我回来帮忙,我进城发现饭店的人很少才意识到回来晚了。”今日多云,太阳时有时无,地里没有漏刻,薛理和薛二哥只能凭感觉估算时辰。
  林知了朝孙家父女看去:“要跟我学厨艺。我说下个月开课,每人五百文,不乐意,要我单独教她。”
  薛理:“她又是谁?”
  孙金花羞红了脸,她父亲感觉再次被羞辱,脸色紫红紫红。
  林知了乐了:“你看,你都不认识,也敢叫我单独教她。我不信我娘没跟你们说过,她不用照顾我和弟弟。既然她不用担起当母亲的责任,我又何必帮她的继女?如今她是你娘,不是我娘!”
  宋母泫然欲泣,她丈夫心疼:“我们走!”
  “等等!”林知了抬手把桌上的点心扔过去。
  孙父本能接过去,愣了一下才想起来转身出去。
  刘丽娘立刻从院里进来,“三言两语就能把她气哭,她还敢找上门?怎么感觉她比二婶还认不清自己。”
  林知了:“二婶要是我娘,她能把我搅的家破人亡。十个我娘也不是她的对手。她要跟大嫂对上,被卖了还会夸她人好心善。”
  薛理打量她一番:“没事吧?”
  林知了:“我娘不敢跟我动手。”
  薛理放心下来:“她怎么知道——”想起先前他说过的话,“听谁说的?”
  林知了:“目前不知。估计谁随口提一句你,城里又没有第二个薛探花,她因此猜到的。”
  刘丽娘:“以后不会再来了吧?”
  林知了:“我娘一个人不敢过来。除非那个男的要打死她。不过看起来很心疼我娘,应该不会跟她动手。”
  薛理关上店门:“我不明白,你娘在林家待不下去是嫌苦,如今嫁个卖鱼的就不辛苦?换个地方受罪,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刘丽娘震惊,他怎么也知道他岳母嫁的是渔民。
  薛理见她这样看向林知了:“你不知道你娘现任丈夫是做什么的?”
  林知了:“你见过他卖鱼?”
  “身上的鱼腥味我隔二里路都能闻到,还用亲眼所见?”薛理发现二嫂的样子很怪,“我猜错了?”
  林知了:“我不清楚。我是这样猜的。二嫂没闻到,反而数落我鼻子异于常人。”看向刘丽娘,“咱俩谁的鼻子有病?”
  刘丽娘理亏只当没听见:“你二哥什么时候回来?”
  薛理:“再过半个时辰吧。还剩二三分地,他和娘两个人割,再帮大哥打一会,天黑之前能回来。”
  林知了:“不想做饭。”
  “出去吃。”薛理叫妹妹烧水,他去沐浴。
  林知了把脏的没孩子样的弟弟拽到屋里,给他换上青色短袍,她也换上青色胡服样式短袍,又把薛理的青色外袍拿出来放床上。
  胡服样式的衣服林知了做了四件,小鸽子和薛理也是四件,且四种颜色。薛理平日里不是黑白就是褐色,林知了实在看腻了。
  上个月天气转凉,小鸽子去年的衣服短了,必须做新衣,薛理又发了一笔横财,林知了顺便把她和薛理的也做了。
  刘丽娘认为太多了因此数落过她几句。林知了提醒她衣服可以当了换钱。刘丽娘跟才想到似的,顿时不再言语。
  林知了叫薛理把脏兮兮的外衣脱下和小鸽子的放一起就顺手洗了。
  天气不好,赶上几日连绵阴雨,衣服就捂发霉了。
  薛理把头发擦至半干,准备晾一炷香束发,薛二哥穿着草鞋进院随便找个椅子坐下就叫刘丽娘倒水。
  刘丽娘给他一杯温开水又给他一个橘子。
  薛二哥接过水手抖,想剥橘子手更抖,橘子掉在地上薛瑜差点吓哭:“二哥,你的手怎么了?”
  刘丽娘捡起橘子:“累得。鱼儿原先住的房间空出来,稻子可以堆在里面,叫婆婆慢慢打出来就是了。”
  薛二哥把水喝完才感觉活了过来:“大哥叫我快点,今天收拾好,明日就不用再去向东家请假。”
  刘丽娘奇怪,大哥以前不是很喜欢待在家里吗。每次休沐都早早到城门口等着。辰时打开城门,辰时一刻他都到家吃上饭了。
  难得请假不扣月钱,以他的秉性应当多请两天啊。
  刘丽娘想不通,橘子剥好递给他。
  薛二哥吃两瓣橘子又有力气说话:“弟妹,娘的侄女,我表妹和琬妹妹要跟你学做菜。”
  林知了:“薛琬想做菜是张丹萍撺掇的吧?”
  薛二哥点头。
  薛理感到可笑:“难怪你叫我先回来,娘一句话没说。原来打得是这个主意!”
  林知了看向薛理:“月底休沐你去送钱顺便告诉婆婆,五百文一文不少。”
  薛二哥被橘子呛着,瞠目结舌:“你你,真教啊?”
  林知了:“她给钱我就教。我跟她有仇跟钱没仇!”
  第65章 亲兄弟明算账
  刘丽娘怀疑林知了被宋氏一家三口气傻了, 不由得嘴提醒她,每月给婆婆五百文,即便婆婆答应给钱,那五百文也是她自己的。
  林知了给她个“你是不是傻”的眼神:“婆婆不给我, 钱能落到你手里?”
  刘丽娘不由得接道:“会被大嫂用掉!”
  林知了:“终于聪明一次。”
  刘丽娘当没听见, 转向薛二哥:“你怎么跟婆婆说的?”
  薛二哥:“店姓林, 我叫她问弟妹, 娘没回话。若是我一直不回去,我感觉她会叫大哥问弟妹。”
  刘丽娘:“大嫂没说什么?”
  薛二哥:“娘在地里说的。大嫂在家照顾小侄子。难不成大嫂也想叫她妹跟弟妹学做菜?”
  薛理提醒他二哥换衣服,待会出去用饭。
  薛二哥一动不动:“弟妹, 你说大嫂怎么想的?”
  陈文君比薛二婶精明, 比薛母有心计,也比薛母会算账。
  如今村里已有很多人做蛋糕和煎包, 陈文君会认为这些人全部进城后她再加入进去从早忙到晚也只能赚二三十文。
  去掉下雨天, 五百文要赚一个多月。这才是束脩。她下个月初五开始,学到腊月初五,要想赚钱最少要到明年开春。
  明年春兴许家家户户都会做煎包和蛋糕。届时她赚谁的钱?以陈文君的秉性, 她不会叫娘家人跟她学厨艺。
  林知了:“大嫂志向远大,看不上蝇头小利。”
  一语惊醒薛二哥:“我忘记了,大嫂喜欢卖食谱!”停顿一下,幸灾乐祸,“可惜五百文就能得到你亲自指点的机会,没人再找她买。”
  陈文君是看不上, 听说婆婆叫娘家侄女跟林知了学厨艺,她嘴上附和,心里嗤之以鼻。
  薛二哥一去不回,薛母又拉不下脸找林知了, 就叫周嫂子跟林知了说一声。周嫂子不想帮她就用拖延术,告诉她时间还早,离下月初五还有大半个月呢。
  薛母得了此话就决定等,等薛理给她送钱。
  十月底,薛理带两贯钱进村,把今年最后两个月家用给她。眼看离初五只剩几天,薛母不得不跟薛理商议此事。
  薛理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薛母愣了许久,不敢相信他如此爽快。随即薛理提出,一个人五百文。
  薛母愈发难以置信,“你表妹你也收钱?”
  薛理:“敢问我们在城里租房要钱吗?”
  “你,店里生意那么好,还差这五百文?”
  薛理想说,你可以养牲口种地,也可以织布换钱,手里有存钱,屋里有余粮,为何还找我们要钱。然而此言一出,薛母定会误认为因为五百文家用薛理心中有气,叫他表妹教束脩只是为了跟她较劲。
  “母亲莫不是忘了饭店姓林?容我提醒你,林氏一次只收十位,人太多店里坐不下。”薛理说完把薛母签了字的记事本收回包内便起身离去。
  到“蒋记”门外,薛理被人叫住。循声看去,薛理挑眉,林家怎么也惦记此事。
  林知了的大堂兄林鹏提着荷叶包裹的两份蛋糕——找蒋记买的。林鹏走近就把蛋糕递过去,“给小鸽子买的。”
  薛理接过去:“林兄有话不妨直说。”
  二人是同窗,林鹏一直佩服他,不好意思拐弯抹角,也不敢在薛理面前自作聪明,“听说二妹妹近来对外传授厨艺?”
  薛理:“是有此事。下次是下月初五。你也要学?”
  “我学什么啊。”林鹏笑着摇头,“我有两个妹妹,亲妹妹明年及笄,堂妹今年十一,过几年也可以许人家,祖父希望别人懂的她们也懂。”
  林家老头很是精明,薛理毫不意外:“想必你也知道,五百文一位?”
  林鹏清楚,是以他话音落下就打开荷包,递给他一块碎银。
  薛理接过去感觉有二两:“回去我就给娘子。”
  林鹏往左右看一眼,不远处蒋记店门外有三四人带着孩子买蛋糕,看样子像是住在附近的街坊。他压低声音问:“那家店当真是你二嫂占大头?”
  薛理梦中的林鹏是个聪明人,此刻站在他面前的林鹏读过几年书,如今又在城里当差,称得上见多识广。
  糊弄林蜻蜓和二婶的那些招数对他不好使。薛理模棱两可地说:“你说呢?”
  林鹏瞬时明了。
  薛理:“娘子给我看过林家给小鸽子的钱,只够他买笔墨纸砚。林兄对此可有异议?”
  实则那几十两碎银只够小鸽子用到十三四岁。林鹏时常用到文房四宝,也会为他堂弟捎笔墨纸砚,很清楚读书人每年要用多少钱。
  不久前林鹏在路边看到过小鸽子,他牵着一条斑点狗,跟着薛二哥遛狗。林鹏走过去才意识到那孩子可能是他堂弟。只因小鸽子高了,身着利落的短衣和短靴,脸颊上的肉比以前多了,笑眯眯的也比以前活泼,跟去年判若两人。
  即便不供小鸽子读书,凭林知了和薛理二人把小孩养的这么好,每年也要用几两银子。
  林知了若不赚钱,拿什么养弟弟。
  林鹏可以理解,方才掏钱毫不犹豫,“我是随口一问。二妹妹做得对,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否则你俩的这家店开不长。”
  薛理闻言有些许意外,转念一想,林家有个豆腐坊,惦记的亲戚只多不少。林家应当比林知了感触更深。难得遇到个明事理的亲戚,薛理心里高兴:“要不要去家里歇息?”
  林鹏:“二妹妹不想看到我吧。难得休沐,我也该回家了。改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