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出书版) 第37节
“您不一样,您是光荣退休的老民警,这点保密意识还是有的。”陶亮吐了吐舌头,解释道。
“要说这个,我可就不服气了。我和你妈作为龙番大学的教授,有公安局发的外聘专家证书。”陶若愚笑着说,“亲家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帮忙干过法医的活儿。我们怎么就是外人,怎么就没有保密意识了?”
“嚯,我咋不知道,你们都成外聘专家了?”陶亮笑着说。
顾雯雯推了一把陶亮,制止了他的油嘴滑舌,两人洗洗手入座,边吃着东西,边把案子的进展跟顾红星同步了一遍。顾红星听得很认真,差点忘记吃饭,还是林淑真把菜夹到了他碗里,他才反应过来。
陶亮端起饮料杯,和大家干了一杯。看着面前的四位老人,他百感交集。之前,陶亮并不觉得父母们已经老了。可是,从梦境里归来的他,刚刚和年轻有活力的他们打过交道,如此反差,让他不自觉地有些伤感。
若不是他们奋斗的往昔,哪有我们幸福的今天?
“对了,你俩是怎么认识的?”陶亮忽然岔开话题,问两个老头儿。
“这话问的,你们不结婚我们怎么认识?”顾红星说。
“你这孩子,是还没睡醒吗?”陶若愚也说。
“哎,按照我的梦啊,你们应该早就认识了。”陶亮一边胡吃海塞,一边对林淑真说:“妈,您现在的手艺真好!我都好几年没吃过您做的菜了,真好吃!”
林淑真慈爱地看着陶亮大快朵颐,笑着说:“胡说什么呢,你昏迷前不还来吃过吗?”
“嗨,我这三场梦啊,跨越了十几年,我在梦里都像是活了另一辈子了。”陶亮笑嘻嘻地说道,“就说1985年,我妈刚生我的时候,有个公安局的人去龙番大学找我爸做ige,你们可有印象?那案子是在一个煤窑里发现了女尸,后来推断是过敏死的。”
两个老头儿都愣住了。
倒是林淑真最先想起来了,说:“哦,我想起来了!嗐,这得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是我看论文的时候看到了,推荐你们去的!难道说,那位年轻的教授,就是亲家?”
“当年我确实对ige进行过研究,也记得曾经帮公安做过一个案子的检测。”陶若愚说。
“还真有这么回事!真是缘分啊!来,亲家,走一个。”顾红星笑着说。
大家一阵欢笑后,顾雯雯看向父亲,问道:“爸,青南村的案子,当年就是你办的,很多细节你也都还记得,要不你也加入我们专案组呢?”
“我?我老了,脑子没有年轻的时候好使了。”顾红星叹了口气。
“嗨,爸还老当益壮呢!”陶亮笑着说,“爸,你就来当我们的顾问吧,笔记再详细,也不如本人到场。新老两代警察齐心协力,这回准能破案!”
“也不是不行,不过需要覃市长同意。”顾红星被说服了,旋即问道,“那你们下一步准备怎么查?”
“查和化工厂有关的村民,抽血、询问,看能不能问出一点情况。”顾雯雯说。
“那是侦查部门干的事情,你们技术部门呢?”顾红星一说到工作,立即又像一个公安局局长在听专案汇报了。
“我是这样考虑的,既然曹松乔内裤口袋上提取到了微量dna,”陶亮说,“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在蒋劲峰的衣服残片和藏尸麻袋上提取dna?如果麻袋上有其他人的dna,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埋尸的人。这个dna证据,比曹松乔内裤口袋上的dna证据的证明力更强。”
顾红星有些惊讶,陶亮居然能从技术的角度来寻找突破口了。
“不行,不一样。”顾雯雯说,“曹松乔的内裤口袋,包括你之前提出的指纹卡上的dna,在我们的标准化物证室里保存了30年,所以才能做出dna。可是蒋劲峰的衣服残片和藏尸麻袋在土地里埋了10年,日晒雨淋的,不可能做出dna了。”
“这一次,我赞同陶亮的观点。”顾红星插话说,“你不试试,怎么能知道结果呢?而且我刚才听你们汇报的时候,也想到了一点。如果埋了10年的麻袋上的字迹,都能用化学方法显现出来,那么,曹松乔的外衣呢?行李箱呢?这些物证能不能再做一遍检验?”
“这些物证,我在刚接手此案的时候,已经全部重新提取过一遍了。”顾雯雯说,“除了内裤口袋,其他地方都没有找到dna。我们分析,曹松乔被埋在土里,尸体没有包裹物,所以外面的衣服上即便有微量物证,也在几天之内就腐败降解了。而内裤在里面,有外衣遮挡,才保存了微量物证。”
“dna做不出来,那其他检验手段呢?”顾红星说,“前些年,我给你们刑科所买了好些技术装备,什么色谱,什么电镜的。这时候不用,什么时候用呢?”
“爸,你是说对衣服、行李箱再做一遍微量物证的检验?”顾雯雯问。
顾红星说:“没错。包括陶亮刚才说的,对蒋劲峰的衣服残片和藏尸麻袋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验。之前你们检验过的检材,也可以再做一次检验。据我所知,在大物体上提取dna,有时候也是看运气的,提取不到,自然检验不出来。但万一运气好提取到了,说不定就能检验出来了。那样,咱们的标准化物证室就发挥出它的作用了。不试,肯定不知道结果;试一试,说不定有惊喜。”
“爸说得对。”顾雯雯说。
“老公说得也对。”陶亮龇牙笑着。
“那行,明天就这样。”顾雯雯对陶亮说,“我明天安排一名民警跟你一起梳理村民名单,然后你们去访问村民。我把这些物证从头到尾再检验一遍,dna检验和微量物证检验都来一遍。”
“那我跟着你去查。”顾红星对陶亮说。
“你身体行吗?”林淑真说,“都退休了,还这么魔怔。”
“没事,我现在好得很,而且现在都是坐车,比我们当年舒服多了。”顾红星执拗地说,“跟着年轻人跑跑,就当锻炼身体了。”
第二天一早,当陶亮来到市公安局的时候,发现顾红星已经在门口踱着步等着他了。
“爸,你这么早就到了。”陶亮加紧走了几步,迎了上去。
“是你们年轻人起得太晚。”顾红星说,“走吧,咱们抓紧梳理名单。”
顾红星和陶亮上楼,来到刑警支队大案大队的办公室,配合他们工作的年轻刑警已经整理好材料,在等着他们了。
“顾局长,您怎么来了?”年轻刑警猛地起立,敬了个礼。
“老顾同志现在是我的助理,咱们仨今天是一起行动的,听我指挥。”陶亮没大没小了起来。
顾红星没有发表异议,挥手让年轻刑警坐下,问:“材料上的23个人,现在还有多少活着的?”
“根据顾姐之前组织调查回来的资料,23个人中,有14个人已经过世。”年轻刑警说,“不过这14个人中,有11个人是有亲属可以配合调查的。”
陶亮接过名册看了看,对顾红星说:“这些人的名字,不少都在你的笔记中出现过。尤其是这个董子岩,我印象比较深,我记得他是曹松乔的发小。”
“你是想从他发小入手?”顾红星说。
“是的,你的笔记上记载,他在案发的时候只有20岁,为人处世都还比较稚嫩。”陶亮说,“这样的人,既和死者熟悉,又容易问出东西。”
“那行,不浪费时间,我们按照地址去找他一次。”顾红星起身说道。
“行,助理,这次听你的。”陶亮说完,看了看顾红星。虽然顾红星的表情没有变化,但年轻刑警忍不住向顾红星投去了好奇的目光,这让陶亮连忙收起了插科打诨的心,拿起了桌上的车钥匙。
陶亮梦中见到的董子岩还是个年轻人,但现在的他已经50岁了,目前是龙番市的一名出租车司机。陶亮、顾红星和年轻刑警三人找到董子岩的时候,他正在出租车公司的食堂里吃饭。
“前不久,有个女警官来找过我。”董子岩有些疑惑,说,“我记得的事情都已经和她说过一遍了。”
“哦,我们这次来,不是来问你和乔乔有关的问题的。”陶亮说,“我们来问问你,乔乔和你们村当年的那个化工厂有没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董子岩说,“乔乔去上大学的时候,化工厂刚开始建设。他出事之前,都没有回过村里。”
“乔乔上学前,知道你们要建化工厂吗?”
“大概不知道吧,他高中是在镇里读的。”董子岩说。
“那他为什么会选择化工专业?村里办的正好也是化工厂,难道不是为了专业对口、能给厂子出力?”陶亮步步紧逼。
“啊?这我还真没想过……”董子岩张大了嘴巴,一脸茫然地说,“要么就是村长让他选的这个专业,村长对他有恩嘛,他很听村长的话。当然,我们村里人都很听村长的话。”
“据我所知,你也在这个厂子里兼职?”陶亮接着问。
“我,我偶尔帮帮他们吧,算不上兼职。”
“你帮他们做什么?”
“我那时候拿了驾驶执照,会开车,帮他们跑运输。”
“厂子里有几辆车?”
“最开始就一辆车吧,1993年左右厂长才买了私家车。”
“你说的就一辆车,是运货的货车吗?”陶亮问。
“这你们都知道啊?”董子岩有些惊讶,说,“他们有专职的司机,但就一个人,所以司机请假或休息的时候,我就去帮他们的忙,跑一趟能赚10块钱。放在那个时候,也还不错了。”
“这辆车早就报废了吧。”陶亮说。
“啊?你们想找这辆车?”董子岩问。
“不是,我们随便问问。”顾红星连忙岔开话题,“你是啥时候搬出青南村的啊?”
“我1995年就进城了。”董子岩说,“一开始开‘面的’,后来就改开出租车了。”
“那村长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那可有些年头了。”董子岩想了想,说,“好像是香港回归那一年吧。”
他们又说了几句闲话,陶亮用血卡取了董子岩的dna样本,然后告辞出来。上了车,陶亮问:“爸,你怀疑他?”
“不值得怀疑吗?他可是曹松乔的发小,若说报复杀人,他和村长有同样的动机。更何况,他还开货车。”顾红星说完叹了口气,又说,“警察就要对一切充满怀疑。”
“这句话真耳熟。”陶亮说,“董子岩撇清了和厂子的关系,所以也不会给我们提供多少线索。但名册里,有个叫董世豪的人,确定是在这个厂子干全职一直干到厂子倒闭的,他可撇不开关系。”
“那我们接下来就去找他。”顾红星俨然一副指挥官的模样。
寻找这个董世豪还真是费了一点功夫。董世豪在派出所留的电话号码打不通,派出所联系了他的家人,才知道他因为肺癌晚期住院了。
来到了龙林省立医院的肿瘤科病房,陶亮他们见到了虽然只有60岁,却全身插满了管子、奄奄一息的董世豪。
在得到医生的允许后,陶亮对董世豪进行了问询。
董世豪从28岁退伍归来开始,就在青南村的村办化工厂当保卫科科长,一直工作到厂子倒闭。但是,用董世豪的话说,他不过就是厂长养的一条看门狗,根本就进不了核心利益集团,所以对厂子的运营情况一无所知。
陶亮把包裹蒋劲峰尸体的麻袋照片给董世豪看了,董世豪确定这就是厂子里用来包装、运输产品的麻袋。不过,这种麻袋在厂子里到处都是,也有村民偷偷从厂子里顺几个回去装东西。因为偷麻袋的事情,他还专门训斥过几个村民。
所以,现场发现了这种麻袋,实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不过,在整个问询的过程中,陶亮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这个董世豪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顾红星显然也感觉出来了,于是他问道:“你是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又不敢说吗?我们三个都是靠得住的人,会帮你保密。”
这句话像是一根尖刺,刺破了装满了水的气球,董世豪居然呜呜地哭了起来。他哭了好一阵,才低声说道:“有个秘密埋在我心里30年了,我反正也是要死的人了,也不怕谁,今天就告诉你们吧!”
2
年轻刑警连忙从口袋里掏出执法记录仪,开始录制。
“案发当年就有公安同志问过我,但我当时靠着厂子吃饭,所以根本不敢说。”董世豪说,“其实,当年是有异常情况的。就在你们发现乔乔尸体的前几天,有天晚上10点多,正好是我值班,我在门卫室都已经睡着了,忽然被汽车喇叭声吵醒了。我一看,发现是我们厂的货车正要出车,按喇叭让我开门。”
“半夜出车?”陶亮问,“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吗?”
“没有过。”董世豪说,“我们厂的货车一般都是早晨或者午饭后出车,从来没在夜里出过车。我一看,开车的是董子岩,他旁边坐着的居然是厂长,厂长说有一批重要的货要连夜送,他要亲自押送,所以我就赶紧给他们放行了。毕竟厂子就是他的,什么事情不还是他说了算嘛。”
“他们几点回来的?”陶亮连忙问。
“早晨8点多,我正在交班的时候回来的。”董世豪说。
陶亮看了一眼顾红星,顾红星也看向了他。陶亮微微点了点头。
“当时我给他们开门的时候,发现董子岩左手上缠着一条毛巾。”董世豪说,“那时候天气确实比较冷,但驾驶员一般都是戴手套,像他这样缠毛巾的很少见,所以我心里就有点起疑了。后来,乔乔的尸体被发现了,我越想越害怕。但我转念又一想,董子岩那小子是乔乔的好朋友,而厂长和乔乔一点都不熟,他们俩都没有杀死他的动机啊。再加上我靠厂子吃饭,就没敢把这个疑点告诉公安同志。但是我越是瞒啊,就越是慌,这个秘密压在我的心头30年,压得我时时做噩梦,梦里头,我总觉得谁都是坏人,醒了之后呢,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哎哟,今天当着你们的面,我总算可以说出来了!”
“那你还记得,董子岩和厂长夜里出车的事儿,具体是发生在哪一天吗?”陶亮追问道。
“具体日期我记得不那么确切,但应该是在你们找到乔乔的尸体之前。我想想,应该是11月的……28日?不,是29日。我想起来了,第二天是30日,我交完班就回家给我老婆过生日了,当时还和我老婆说了一嘴,我老婆骂我多管闲事……唉,那时候我老婆还有力气骂我,后来我老婆也没啦。啊对,没错,就是29日这一天。”董世豪絮絮叨叨地说道。
“这个信息太重要了,谢谢你!”陶亮等人和董世豪告辞,出了病房。
“你怎么看?”顾红星问。
“埋蒋劲峰尸体的现场,我自己驾车跑过,从市里过去需要三个小时,但从青南村过去只需要两个小时。”陶亮说,“当时还没有高速公路,即便是夜间路上没车,货车的速度也相对较慢。所以我估计至少应该需要三个半小时,至多四个半小时。来回是七至九个小时,加上埋尸一个小时,就是八到十个小时。出车是晚上10点多,回来是次日早上8点多,这么一算,正好是九到十个小时,完全吻合。”
“嗯。”顾红星说,“而且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董子岩的左手虎口上有个伤疤。”
“要说这个,我可就不服气了。我和你妈作为龙番大学的教授,有公安局发的外聘专家证书。”陶若愚笑着说,“亲家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帮忙干过法医的活儿。我们怎么就是外人,怎么就没有保密意识了?”
“嚯,我咋不知道,你们都成外聘专家了?”陶亮笑着说。
顾雯雯推了一把陶亮,制止了他的油嘴滑舌,两人洗洗手入座,边吃着东西,边把案子的进展跟顾红星同步了一遍。顾红星听得很认真,差点忘记吃饭,还是林淑真把菜夹到了他碗里,他才反应过来。
陶亮端起饮料杯,和大家干了一杯。看着面前的四位老人,他百感交集。之前,陶亮并不觉得父母们已经老了。可是,从梦境里归来的他,刚刚和年轻有活力的他们打过交道,如此反差,让他不自觉地有些伤感。
若不是他们奋斗的往昔,哪有我们幸福的今天?
“对了,你俩是怎么认识的?”陶亮忽然岔开话题,问两个老头儿。
“这话问的,你们不结婚我们怎么认识?”顾红星说。
“你这孩子,是还没睡醒吗?”陶若愚也说。
“哎,按照我的梦啊,你们应该早就认识了。”陶亮一边胡吃海塞,一边对林淑真说:“妈,您现在的手艺真好!我都好几年没吃过您做的菜了,真好吃!”
林淑真慈爱地看着陶亮大快朵颐,笑着说:“胡说什么呢,你昏迷前不还来吃过吗?”
“嗨,我这三场梦啊,跨越了十几年,我在梦里都像是活了另一辈子了。”陶亮笑嘻嘻地说道,“就说1985年,我妈刚生我的时候,有个公安局的人去龙番大学找我爸做ige,你们可有印象?那案子是在一个煤窑里发现了女尸,后来推断是过敏死的。”
两个老头儿都愣住了。
倒是林淑真最先想起来了,说:“哦,我想起来了!嗐,这得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是我看论文的时候看到了,推荐你们去的!难道说,那位年轻的教授,就是亲家?”
“当年我确实对ige进行过研究,也记得曾经帮公安做过一个案子的检测。”陶若愚说。
“还真有这么回事!真是缘分啊!来,亲家,走一个。”顾红星笑着说。
大家一阵欢笑后,顾雯雯看向父亲,问道:“爸,青南村的案子,当年就是你办的,很多细节你也都还记得,要不你也加入我们专案组呢?”
“我?我老了,脑子没有年轻的时候好使了。”顾红星叹了口气。
“嗨,爸还老当益壮呢!”陶亮笑着说,“爸,你就来当我们的顾问吧,笔记再详细,也不如本人到场。新老两代警察齐心协力,这回准能破案!”
“也不是不行,不过需要覃市长同意。”顾红星被说服了,旋即问道,“那你们下一步准备怎么查?”
“查和化工厂有关的村民,抽血、询问,看能不能问出一点情况。”顾雯雯说。
“那是侦查部门干的事情,你们技术部门呢?”顾红星一说到工作,立即又像一个公安局局长在听专案汇报了。
“我是这样考虑的,既然曹松乔内裤口袋上提取到了微量dna,”陶亮说,“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在蒋劲峰的衣服残片和藏尸麻袋上提取dna?如果麻袋上有其他人的dna,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埋尸的人。这个dna证据,比曹松乔内裤口袋上的dna证据的证明力更强。”
顾红星有些惊讶,陶亮居然能从技术的角度来寻找突破口了。
“不行,不一样。”顾雯雯说,“曹松乔的内裤口袋,包括你之前提出的指纹卡上的dna,在我们的标准化物证室里保存了30年,所以才能做出dna。可是蒋劲峰的衣服残片和藏尸麻袋在土地里埋了10年,日晒雨淋的,不可能做出dna了。”
“这一次,我赞同陶亮的观点。”顾红星插话说,“你不试试,怎么能知道结果呢?而且我刚才听你们汇报的时候,也想到了一点。如果埋了10年的麻袋上的字迹,都能用化学方法显现出来,那么,曹松乔的外衣呢?行李箱呢?这些物证能不能再做一遍检验?”
“这些物证,我在刚接手此案的时候,已经全部重新提取过一遍了。”顾雯雯说,“除了内裤口袋,其他地方都没有找到dna。我们分析,曹松乔被埋在土里,尸体没有包裹物,所以外面的衣服上即便有微量物证,也在几天之内就腐败降解了。而内裤在里面,有外衣遮挡,才保存了微量物证。”
“dna做不出来,那其他检验手段呢?”顾红星说,“前些年,我给你们刑科所买了好些技术装备,什么色谱,什么电镜的。这时候不用,什么时候用呢?”
“爸,你是说对衣服、行李箱再做一遍微量物证的检验?”顾雯雯问。
顾红星说:“没错。包括陶亮刚才说的,对蒋劲峰的衣服残片和藏尸麻袋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验。之前你们检验过的检材,也可以再做一次检验。据我所知,在大物体上提取dna,有时候也是看运气的,提取不到,自然检验不出来。但万一运气好提取到了,说不定就能检验出来了。那样,咱们的标准化物证室就发挥出它的作用了。不试,肯定不知道结果;试一试,说不定有惊喜。”
“爸说得对。”顾雯雯说。
“老公说得也对。”陶亮龇牙笑着。
“那行,明天就这样。”顾雯雯对陶亮说,“我明天安排一名民警跟你一起梳理村民名单,然后你们去访问村民。我把这些物证从头到尾再检验一遍,dna检验和微量物证检验都来一遍。”
“那我跟着你去查。”顾红星对陶亮说。
“你身体行吗?”林淑真说,“都退休了,还这么魔怔。”
“没事,我现在好得很,而且现在都是坐车,比我们当年舒服多了。”顾红星执拗地说,“跟着年轻人跑跑,就当锻炼身体了。”
第二天一早,当陶亮来到市公安局的时候,发现顾红星已经在门口踱着步等着他了。
“爸,你这么早就到了。”陶亮加紧走了几步,迎了上去。
“是你们年轻人起得太晚。”顾红星说,“走吧,咱们抓紧梳理名单。”
顾红星和陶亮上楼,来到刑警支队大案大队的办公室,配合他们工作的年轻刑警已经整理好材料,在等着他们了。
“顾局长,您怎么来了?”年轻刑警猛地起立,敬了个礼。
“老顾同志现在是我的助理,咱们仨今天是一起行动的,听我指挥。”陶亮没大没小了起来。
顾红星没有发表异议,挥手让年轻刑警坐下,问:“材料上的23个人,现在还有多少活着的?”
“根据顾姐之前组织调查回来的资料,23个人中,有14个人已经过世。”年轻刑警说,“不过这14个人中,有11个人是有亲属可以配合调查的。”
陶亮接过名册看了看,对顾红星说:“这些人的名字,不少都在你的笔记中出现过。尤其是这个董子岩,我印象比较深,我记得他是曹松乔的发小。”
“你是想从他发小入手?”顾红星说。
“是的,你的笔记上记载,他在案发的时候只有20岁,为人处世都还比较稚嫩。”陶亮说,“这样的人,既和死者熟悉,又容易问出东西。”
“那行,不浪费时间,我们按照地址去找他一次。”顾红星起身说道。
“行,助理,这次听你的。”陶亮说完,看了看顾红星。虽然顾红星的表情没有变化,但年轻刑警忍不住向顾红星投去了好奇的目光,这让陶亮连忙收起了插科打诨的心,拿起了桌上的车钥匙。
陶亮梦中见到的董子岩还是个年轻人,但现在的他已经50岁了,目前是龙番市的一名出租车司机。陶亮、顾红星和年轻刑警三人找到董子岩的时候,他正在出租车公司的食堂里吃饭。
“前不久,有个女警官来找过我。”董子岩有些疑惑,说,“我记得的事情都已经和她说过一遍了。”
“哦,我们这次来,不是来问你和乔乔有关的问题的。”陶亮说,“我们来问问你,乔乔和你们村当年的那个化工厂有没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董子岩说,“乔乔去上大学的时候,化工厂刚开始建设。他出事之前,都没有回过村里。”
“乔乔上学前,知道你们要建化工厂吗?”
“大概不知道吧,他高中是在镇里读的。”董子岩说。
“那他为什么会选择化工专业?村里办的正好也是化工厂,难道不是为了专业对口、能给厂子出力?”陶亮步步紧逼。
“啊?这我还真没想过……”董子岩张大了嘴巴,一脸茫然地说,“要么就是村长让他选的这个专业,村长对他有恩嘛,他很听村长的话。当然,我们村里人都很听村长的话。”
“据我所知,你也在这个厂子里兼职?”陶亮接着问。
“我,我偶尔帮帮他们吧,算不上兼职。”
“你帮他们做什么?”
“我那时候拿了驾驶执照,会开车,帮他们跑运输。”
“厂子里有几辆车?”
“最开始就一辆车吧,1993年左右厂长才买了私家车。”
“你说的就一辆车,是运货的货车吗?”陶亮问。
“这你们都知道啊?”董子岩有些惊讶,说,“他们有专职的司机,但就一个人,所以司机请假或休息的时候,我就去帮他们的忙,跑一趟能赚10块钱。放在那个时候,也还不错了。”
“这辆车早就报废了吧。”陶亮说。
“啊?你们想找这辆车?”董子岩问。
“不是,我们随便问问。”顾红星连忙岔开话题,“你是啥时候搬出青南村的啊?”
“我1995年就进城了。”董子岩说,“一开始开‘面的’,后来就改开出租车了。”
“那村长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那可有些年头了。”董子岩想了想,说,“好像是香港回归那一年吧。”
他们又说了几句闲话,陶亮用血卡取了董子岩的dna样本,然后告辞出来。上了车,陶亮问:“爸,你怀疑他?”
“不值得怀疑吗?他可是曹松乔的发小,若说报复杀人,他和村长有同样的动机。更何况,他还开货车。”顾红星说完叹了口气,又说,“警察就要对一切充满怀疑。”
“这句话真耳熟。”陶亮说,“董子岩撇清了和厂子的关系,所以也不会给我们提供多少线索。但名册里,有个叫董世豪的人,确定是在这个厂子干全职一直干到厂子倒闭的,他可撇不开关系。”
“那我们接下来就去找他。”顾红星俨然一副指挥官的模样。
寻找这个董世豪还真是费了一点功夫。董世豪在派出所留的电话号码打不通,派出所联系了他的家人,才知道他因为肺癌晚期住院了。
来到了龙林省立医院的肿瘤科病房,陶亮他们见到了虽然只有60岁,却全身插满了管子、奄奄一息的董世豪。
在得到医生的允许后,陶亮对董世豪进行了问询。
董世豪从28岁退伍归来开始,就在青南村的村办化工厂当保卫科科长,一直工作到厂子倒闭。但是,用董世豪的话说,他不过就是厂长养的一条看门狗,根本就进不了核心利益集团,所以对厂子的运营情况一无所知。
陶亮把包裹蒋劲峰尸体的麻袋照片给董世豪看了,董世豪确定这就是厂子里用来包装、运输产品的麻袋。不过,这种麻袋在厂子里到处都是,也有村民偷偷从厂子里顺几个回去装东西。因为偷麻袋的事情,他还专门训斥过几个村民。
所以,现场发现了这种麻袋,实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不过,在整个问询的过程中,陶亮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这个董世豪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顾红星显然也感觉出来了,于是他问道:“你是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又不敢说吗?我们三个都是靠得住的人,会帮你保密。”
这句话像是一根尖刺,刺破了装满了水的气球,董世豪居然呜呜地哭了起来。他哭了好一阵,才低声说道:“有个秘密埋在我心里30年了,我反正也是要死的人了,也不怕谁,今天就告诉你们吧!”
2
年轻刑警连忙从口袋里掏出执法记录仪,开始录制。
“案发当年就有公安同志问过我,但我当时靠着厂子吃饭,所以根本不敢说。”董世豪说,“其实,当年是有异常情况的。就在你们发现乔乔尸体的前几天,有天晚上10点多,正好是我值班,我在门卫室都已经睡着了,忽然被汽车喇叭声吵醒了。我一看,发现是我们厂的货车正要出车,按喇叭让我开门。”
“半夜出车?”陶亮问,“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吗?”
“没有过。”董世豪说,“我们厂的货车一般都是早晨或者午饭后出车,从来没在夜里出过车。我一看,开车的是董子岩,他旁边坐着的居然是厂长,厂长说有一批重要的货要连夜送,他要亲自押送,所以我就赶紧给他们放行了。毕竟厂子就是他的,什么事情不还是他说了算嘛。”
“他们几点回来的?”陶亮连忙问。
“早晨8点多,我正在交班的时候回来的。”董世豪说。
陶亮看了一眼顾红星,顾红星也看向了他。陶亮微微点了点头。
“当时我给他们开门的时候,发现董子岩左手上缠着一条毛巾。”董世豪说,“那时候天气确实比较冷,但驾驶员一般都是戴手套,像他这样缠毛巾的很少见,所以我心里就有点起疑了。后来,乔乔的尸体被发现了,我越想越害怕。但我转念又一想,董子岩那小子是乔乔的好朋友,而厂长和乔乔一点都不熟,他们俩都没有杀死他的动机啊。再加上我靠厂子吃饭,就没敢把这个疑点告诉公安同志。但是我越是瞒啊,就越是慌,这个秘密压在我的心头30年,压得我时时做噩梦,梦里头,我总觉得谁都是坏人,醒了之后呢,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哎哟,今天当着你们的面,我总算可以说出来了!”
“那你还记得,董子岩和厂长夜里出车的事儿,具体是发生在哪一天吗?”陶亮追问道。
“具体日期我记得不那么确切,但应该是在你们找到乔乔的尸体之前。我想想,应该是11月的……28日?不,是29日。我想起来了,第二天是30日,我交完班就回家给我老婆过生日了,当时还和我老婆说了一嘴,我老婆骂我多管闲事……唉,那时候我老婆还有力气骂我,后来我老婆也没啦。啊对,没错,就是29日这一天。”董世豪絮絮叨叨地说道。
“这个信息太重要了,谢谢你!”陶亮等人和董世豪告辞,出了病房。
“你怎么看?”顾红星问。
“埋蒋劲峰尸体的现场,我自己驾车跑过,从市里过去需要三个小时,但从青南村过去只需要两个小时。”陶亮说,“当时还没有高速公路,即便是夜间路上没车,货车的速度也相对较慢。所以我估计至少应该需要三个半小时,至多四个半小时。来回是七至九个小时,加上埋尸一个小时,就是八到十个小时。出车是晚上10点多,回来是次日早上8点多,这么一算,正好是九到十个小时,完全吻合。”
“嗯。”顾红星说,“而且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董子岩的左手虎口上有个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