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出书版) 第9节
  “你真不回去陪雯雯过生日啊?”冯凯坐在顾红星办公室的沙发上问。
  “这都晚上9点了,等我回去,她们娘儿俩都睡着了。”顾红星坐在办公桌前,翻阅着文件。跑了一天现场回来,他的案头已经积压了很多文件。
  “你这当爹的,不称职。”冯凯把头枕在沙发的一侧扶手上,干脆躺平了。
  “没办法,哪个警察是称职的爹妈?”顾红星说,“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打住,打住,别在这儿给我上价值。”冯凯说,“你们那个漂亮姑娘说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顾红星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冯凯说:“你说马晴红?很少听你这样形容别人啊,她还没对象,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冯凯猛地坐了起来,摇着手说:“你别乱牵红线啊,我可没那意思。再说了,我都多大了,比人家得大10岁吧?”
  “年龄不是问题。”顾红星笑了笑,又继续批阅文件,“重点是你这个岁数了,真的该考虑考虑自身问题了。”
  “我没问题,我说过了,无牵无挂。”说到这里,冯凯心中一动,他又开始想顾雯雯了。
  “马晴红说为了稳妥,要多跑几遍电泳,估计凌晨三四点才能出结果。”顾红星看着沙发上的冯凯说,“你就搁那儿睡一觉吧,不然从这里往市里跑太远了。”
  “你呢?不会要熬通宵吧?”
  “你看看。”顾红星用笔指了指案头的文件,说,“不熬通宵也得熬到凌晨一两点,放心,我有折叠床。”
  “难得啊,时隔14年,我俩又同居了。”冯凯说。
  “用词不当。”顾红星头也不抬地说。
  这个年代的“同居”似乎不是什么好词,一般都会在前面加上“非法”二字。
  “雯雯现在……长高了吗?”冯凯忍不住问。
  “你不是早上刚问过吗?”顾红星说,“过年不还在一起过的吗?半年多能有什么变化。”
  “真好,羡慕你们。”冯凯说。
  顾红星又抬起了头,说:“哦,你也知道成家的好处?我早就说了……”
  “停……打住!你一个大局长,别成天搞得和媒婆一样。”
  顾红星微笑着摇了摇头。
  冯凯不说话了,他的脑海里已经被顾雯雯的音容笑貌充满。在幸福和思念中,他慢慢闭上了双眼。
  等到冯凯睁开双眼的时候,发现顾红星依旧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而对面的两把椅子上坐着马晴红和卢俊亮。
  “哎哟,你怎么不叫我。”冯凯坐起身,擦了擦口角的口水,说。
  “看你睡得香,没忍心。”顾红星说,“理化检验部门已经做出结果了,确定是有反应的。”
  “啥叫有反应?就是有黑火药呗?”冯凯问。
  “是的。”马晴红笑着回答。尽管眼下挂着黑眼圈,但她对熬夜做出的结果感到非常兴奋。
  “另外,小卢在赵小三的课桌上提取了指纹,和现场塑料皮上还原出来的指纹基本是吻合的,也有一定的证明效力。”顾红星说。
  “凯哥,你在这儿睡得香,我搞那几枚指纹,真是把我搞吐了。”卢俊亮忍不住说道,“都给破坏了,我真是一点点还原,一点点比对,总算比对上几个特征点。”
  “如果单靠这几个特征点,是不能作为‘孤证’的。”顾红星说,“但结合了鞋印、理化检验结果和调查情况,就可以定案了。”
  “那我去抓人。”冯凯赶紧说。
  “我已经让刑警大队去了。”顾红星说,“让他们秘密抓,毕竟是未成年人。”
  “哦对了,才14岁。”冯凯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心想怎么忘了这个关键问题,“《刑法》现在是怎么规定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来着?”
  “我们是法律工作者,法律条款要熟记在心啊!”顾红星说,“已满14周岁,严重暴力犯罪的,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虽然他的动机并不是杀人,只是破坏,但爆炸罪是严重暴力犯罪啊。他肯定是会被送去少管所的。”
  冯凯知道,所谓的少管所,实际上叫未成年犯管教所,是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执行刑罚的机构和场所。原来1990年实施的1979年旧《刑法》就已经是这样规定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了。
  “那行吧,我去审讯室等着。”冯凯起身说。
  “我和你一起去。”顾红星安排好眼前两人后续的证据固定工作,和冯凯一起下楼。
  等了大约一个小时,两名侦查员扶着赵小三的肩膀走进了审讯室,后面还跟着那天被冯凯问询过的老师。对未成年人的审讯,需要其监护人在场,可赵庆楼不知道去哪里喝酒了,到现在也找不到,于是侦查员依法请了学校的老师到场见证。
  赵小三一见穿着警服的冯凯和顾红星,顿时有点蒙,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冯凯的手上有没有拎东西。
  “梨子好吃吧?”冯凯依旧笑容可掬。他从口袋里掏出5块钱,递给一名侦查员,说:“你去公安局对面那铺子买几斤梨子。”
  侦查员接过钱,点头离开。
  进了审讯室,冯凯让赵小三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老师坐在赵小三的背后。他并不急于审讯,而是等侦查员买来了梨子,又亲手削了一个给赵小三,耐心地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完。
  “水果吃完了,现在可以说说炸药的事情了吧?”冯凯问道。
  赵小三不吭声,只是低着头咀嚼着梨肉。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想让他死。”
  “你是哪一天偷炸药的?”冯凯问。
  “就是他打完我之后的那个星期天。”赵小三说,“那天正好我去矿里找我爸,看见几个小孩在玩游戏,我就加入了。趁着管理员不在,我打开了炸药库门,躲进去,心想他们肯定找不到我。躲在里面的时候,我就看到好多炸药。那个时候,我就想,要是我拿一点炸药,炸坏他家的东西,他一定会被气死……我没想到,他真的会死……”
  “听说是管理员把你抓出来的,炸药藏在哪里没有被他看出来?”
  “裤裆里。”
  “那你为什么到14号才动手?”
  “我没想好怎么炸。”赵小三说,“炸药我藏在家里,一直都没拿出来。”
  冯凯相信他说的话。赵小三不可能把炸药一直藏在裤裆里,作为学生,最方便藏东西的地方,应该是书包里。但9月13日那天,赵小三偷弹珠被抓时,李进步搜过他的书包,如果炸药放在书包里,早就该被发现了。
  “后来,13号那一天,李校长突然来搜我书包,没收了我的弹珠。”赵小三断断续续地说,“他还跟我说,要我第二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去把学校操场周围的杂草给拔干净。他这么罚我,我很生气,那天中午,我没有去拔草,就直接回家了。我把炸药拿出来,藏在书包里,去了李校长家。但他家有人,我不敢进去,就在旁边找了个地方等着。等了一会儿,赵源叔从他家离开了,我看到李校长把窗户打开了。本来我还不知道要怎么把炸药放进去,这下正好有机会了。我又等了一会儿,才偷偷跑到他家窗户边,看到他睡着了,就把炸药放到了收录机旁边,在窗外点燃了引线就跑了。”
  冯凯低头做着笔录。
  “我以为他会被炸得吓一跳……我真的没想到能把校长炸死,他离得那么远……”赵小三惶然地说。
  “你为什么要偷东西?”顾红星问。
  “我爸没空管我,只给我饭钱,其他什么都不问。”赵小三说,“我很生我爸的气,别人都有玩具玩,我就只能捡别人不要的。如果我想要买东西,就只能饿肚子。我也不想饿肚子,所以就开始偷偷拿人家的。拿东西,比买东西快,我就每天都想拿一点。”
  “那不叫拿,叫偷。”冯凯纠正。
  赵小三撇了撇嘴。
  “李校长发现你偷东西之后,是怎么跟你说的?”冯凯问。
  “他打了我屁股。”赵小三低着头说,“他打得倒不重,但说话很凶。他说……我爸爸不管我,他是老师,他得管我,他……”
  冯凯看了看顾红星,发现顾红星也是眉头紧锁地看向自己。冯凯叹了口气,慢慢站起身走到赵小三跟前,把手搭在他肩膀上,说道:“知道李校长为啥叫你去拔草不?”
  “不知道。”
  冯凯把装有弹珠的塑料袋放在赵小三面前,说道:“这是李校长从小卖部老板那儿买下来的,他一直带在身上。如果不出意外,他会将这几颗弹珠,作为你除草的报酬。”
  赵小三愣住了,嘴里喃喃道:“啊?为什么……”
  顾红星开口道:“李校长应该是希望你能明白,想要什么没有错,但要通过劳动来获得才对。”
  冯凯转身拿起了一本书,放在赵小三面前,说道:“这是我们在李校长桌上找到的,他应该是下午就要用,所以没有把它放进书架。如果我们猜得没错,这本书应该也是校长要送给你的。”
  赵小三懵懵懂懂地翻开了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盯着上面那行熟悉的字迹,默默念道:“走正路,走大路,走远路……”
  冯凯问:“明白是什么意思不?”
  赵小三想了想,摇了摇头。
  冯凯看了看顾红星,说道:“这本书的主人公也是一个家境贫苦的小男孩。他没有被苦难击倒,而是越挫越勇,不断地为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李校长想说的是,万事开头难,但你可以从小事做起,只要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就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总有一天,你可以大大方方地去拿属于你的东西。”
  赵小三轻轻摩挲着书上那行字,眼眶中有泪水在打转。他把书抱在怀里,把头埋了下去,肩膀轻轻抖动起来。
  走出审讯室,顾红星看看冯凯,说:“校长已经不在了,你替他传的话,希望赵小三真能听进去。不过,你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是啥时候看的?”
  “别小看人好吧!”冯凯拍了一下顾红星,“行了,案件破了,你要不要请我去你家吃饭?”
  “不行,吃饭等一段时间再说。”顾红星说,“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不能陪你了,你回去吧。”
  “你这……”冯凯瞪大了眼睛,说,“你也太现实了吧?过河拆桥啊?兔死狗烹啊?鸟尽弓藏啊?卸磨杀驴啊?”
  “你会的成语还真不少。”顾红星“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拍了拍冯凯的肩膀,上楼去了。
  其实冯凯也有自己的事情。
  回到刑警支队后,冯凯从内勤小叶那里拿来了几卷未破命案的卷宗,希望通过审阅卷宗来找到一些残留的记忆。
  顾雯雯一直在侦办的命案积案究竟是哪一起?未破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突破的线索?冯凯希望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可惜,看了整整两天的卷宗,各种文件也都翻了好几遍,冯凯还是没有找到任何记忆。这几起未破命案,有一半是嫌疑人已经明确,只是未被抓住的,还有一半是现场已经提取到指纹,暂时还没有比对上嫌疑人的。几起案子的侦破工作还在推进着,看起来案件并不困难,都有在短时间内破获的希望。
  难道顾雯雯办的那起案件现在还没有发生?
  想到这里,冯凯突然想起自己这两天都没见到小卢,于是起身去技术大队,准备问问小卢这几起案件的指纹比对进展情况。
  刚走到楼道里,他就看到两个民警拿着表格往政治处的方向走去,冯凯好奇地问道:“你们这行色匆匆的,干啥呢?”
  “报名啊。”民警说,“报名去分局。”
  “去干啥?”
  “去清查炸药啊。”民警说,“青山区那爆炸案不是你破的吗?破案后,顾局长就找到了市局领导,要求组织专班对青山区及周围几个区县的炸药库进行全面清查,建立详细的炸药档案。后天就要开亚运会了,开到10月7号呢,在这期间,这项工作要落实好。青山区人手不够,所以市局号召机关民警报名去支援。”
  “去青山区?”冯凯想了想,说,“那我也报名,在哪里领表格?”
  填完了表格,冯凯来到了技术大队,见卢俊亮正在伏案苦读。
  “看啥呢?这么认真。”冯凯拍了一下卢俊亮的肩膀,跳上了他的桌角坐着。
  “别提了,我真服了师父。”卢俊亮说,“发生了一起案件,他能弄出两个大事。”
  “我说前天他怎么不请我吃饭呢。”冯凯说,“原来是在憋大招啊?”
  “大招?对,这个词儿好,就是大招。”卢俊亮说,“你看看这两个大招吧!一是他要在市局调十个人去帮忙,这要求居然都能被局长同意。二是他真够厉害的,两天时间,就两天时间啊!他把《现场勘查规则》给改了,居然整整多出了一倍的内容。这不,我在学习呢,不然不按新规则办事会被师父骂的。”
  “这是老顾的风格。”冯凯哑然失笑,问,“那第一个大招,你咋不报名?去你师父那里和他相处一段时间,不是挺好的吗?”
  “虽然分局都有法医,但市局法医室就我一棵独苗,你觉得我走得掉吗?”卢俊亮说,“你报名了?”
  “嗯。”冯凯点了点头。
  “政治处同意了?”
  “嗯。”
  “你是大案大队长,怎么就能同意你去的?”
  “凭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啊。”冯凯说,“亚运会安保工作高于一切;我这种大案侦办思维有助于炸药的清查;我和老顾生死与共这么多年,配合度比任何人都要高。你说,这三条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