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注意基脚,莫要被冲开了!
  整条堤岸,无论官兵还是民夫,皆如上了发条,片刻不敢停歇。有在岸上奔跑的,有在水里抄着铁锨挖淤泥的,木桩、沙袋、石料、水车等物料源源不断的送往此处,震耳的号子声不绝于耳。
  俞郎中从远处跑来,被河水灌湿的官服贴在身上,头发上还沾着泥浆。
  河道又疏通了两丈,眼见治淤就要告一段落了。
  陈今昭闻言不由喜形于色,这是个好消息。
  治淤可算是如期完工了。她呼口气,长时间紧绷的神经在此刻终于得以稍稍松缓,如今可算能腾出人手,去往澶州的两处险段加固堤坝了。
  俞郎中点头,还有个好消息,工部来人了,最晚后日就能到。朝廷派了不少工匠过来,还又遣了沿河几千精壮民夫,这两日就能抵达。
  太好了!
  陈今昭高兴地击掌,周围正竖着耳朵听着的民夫们,也高兴不已。
  小陈大人,朝廷来人了,是不是堤坝很快就能修完啊?
  是的,若是顺利的话,大家这月底就能完工归家了。
  民夫们无不欢呼起来,干起活来愈发卖力。
  陈今昭召来监工,让其去后勤嘱咐声,将夜里的这顿粥给熬稠些,另外再蒸些馍。两地乡绅的乐捐外加朝廷再次拨下来的款项,算下来赈银已足,也可为这些民夫们加餐几顿。
  未及六月,汛期已至。
  暴雨倾盆而下,滔滔黄河水卷着激浪,一路奔腾而下。
  好在此时,治淤与巩固堤坝等事宜皆已完工,就只等看接下来的验收成果。
  城北护城墙上,右侍郎携工部官员、知县携地方大小官员,都紧张又期待的眺望远处的堤坝。
  待数个老河工冒雨匆匆归来,他们更是紧张的连呼吸都似停止。
  堤坝水位皆达平滩水,堤身无散浸。水位未至志桩水,背水坡无鼓肚,临水坡无吊坎,堤面也无雨淋沟!大人们,襄邑县的堤坝抗住了汛期,符合标定!
  此刻从澶州归来的老河工紧接着道:澶州两处堤坝,堤上点火把,火光不颤,浪花不溅。连续五日,堤上渗水不过一斗,背水坡无洇湿,锥探后孔内无水渗出。大人们,澶州两处堤坝,亦符合标定!
  好!好!
  右侍郎大笑起来,城墙上所有官员也都难以自抑的激动欢呼。
  连月来风吹日晒、废寝忘食的辛劳终见成效,所有人都为此刻的功成而欢欣雀跃。
  大人功在当代,政绩斐然,此次回京述职,必当青云直上。下官们在府中备了些薄酒,一为酬谢几位大人的辛劳,二为给几位大人践行,三为提前庆祝几位大人的来日高升,望大人们万万赏脸。
  知县朝右侍郎奉承笑着揖礼,接着又朝陈今昭与俞郎中各揖一礼,语气无不谦恭,日后,下官等还要仰仗几位大人,在朝中多多提携。
  右侍郎自也不会驳其颜面,笑着与之寒暄几句后,就下了城墙随他到了府衙正堂赴宴。
  在入宴前,他朝陈今昭使了个眼色,她自是会意,这是让她好生看住俞郎中,省得那暴龙脾气又惹出些是非来。毕竟马上要功成身退了,还是莫要节外生枝。陈今昭回给上官个放心的眼神,而后就与俞郎中说笑着步入堂中。此回出京外出公干,她算是收获颇丰,做出的那些功绩且不提,就说她与上官及工部同僚间的关系,那是肉眼可见的紧密不少。
  她能感觉到上官对她的日渐倚重,就算不能与俞郎中在上官心中的分量相提并论,却也相差不大了。可以预见,她归京之后在工部里,定是一片坦途。
  心情大为舒畅,席间她逮着俞郎中推杯换盏,直将人给灌醉了去,再次收获了来自右侍郎的赞许眼神。
  陈今昭露齿笑着,如此春风得意之时,自当浮一大白啊。
  接下来的日子,工部官员们开始准备回京述职事宜。
  可就在好不容易等到暴雨渐歇,他们马上要驱车回京之时,开封河道总署衙门八百里加急传来消息,巩县决堤了!
  巩县不属于睢阳、澶州两地,按理来说是不在京官们此行任务之列的,但灾情紧急,总署衙门上官等不及朝廷再派人过来救援赈灾,想着工部官员既已在河南府的区域治水,那事出紧急下向他们求助不也是合情合理?
  工部的一众官员没有料到临走之际,会突发这种状况,一时间皆沉默下来。每个人的面色都很沉重,心被巩县的事揪着,再也没有之前那功成的喜悦。
  右侍郎也面色沉凝,按理说这种情况他完全可以撂手不管,静等朝廷诏令下达便是。但人命关天,关键是他手里有摄政王遣人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王命旗牌,能够及时调动绿营军抢险救灾,这般情况下,他又怎好坐视灾情,丝毫不作为?
  你们如何看?他看向他的左膀右臂。
  去!俞郎中言简意赅,不带含糊。
  大人,去罢!陈今昭也咬咬牙道。虽此去她亦担心洪水肆虐与瘟疫横行的风险,但明明有能力却不作为,眼睁睁看着巩县生灵涂炭,那则与她为官的理念相悖,她也亦过不去心中这道坎。况且,救险这事是危机却也是机遇,若能圆满完成此事,她于朝中不说声名鹊起,却也能有些威望站足脚跟了。
  摸着糙了不少的脸,她心想,或许自己就能真正自由了。
  河南府的求援折子雪花片般飞到了上书房的御案,御前的人一目十行的飞速阅过一本,当场摔了折子。
  传令下去,飞鸽传书至河南府,令境内工部官员即刻归京!
  右侍郎等人是到了巩县时才收到了朝廷的诏令。
  能回京固然是好,可此刻望着一片泽国的巩县,看着百姓扶老携幼,哭号不止,看着洪水滔天,浊浪肆虐,死者枕藉,无人收敛!惨烈的场景触目惊心,望着百姓眼里的绝望,还如何能迈得动步子。
  关键是,处理河工方面的事情,工部官员最有经验,他们能根据决口宽度、水深丈尺,极快的制定最佳的堵口方案,及时修复堤坝,将损失降到最低。
  救灾贵在神速,若等朝廷再千里迢迢派人过来,便是到达此地,怕也为时已晚,那堤口还不知会决口到何种程度,肆虐的洪水怕湮没的也不只是一县、两县。
  人命关天啊。
  回京的事暂且延后。右侍郎重叹口气,将诏书放进怀里收好,吾等先快速指挥人将决口堵上,待早些堵上了,再早些归京罢。
  从五月底至六月中旬,右侍郎带人耗在巩县堵决口,所有人几乎没再睡个安稳觉,无不熬得双眼通红。
  从京都到巩县的召回诏令一封接着一封,一封甚疾过一封。诏书上的文字由温和转劲急,由劲急逐渐锋利,后来见人迟迟不归,最后几封诏书上的字,已然是字字如刀。
  不足半月人已瘦了两圈的右侍郎,握着诏书乎顶不住压力,干瘦的身体摇摇欲坠。可每当他意念动摇时,陈今昭总会及时来上一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到了六月下旬,在连下八道诏令没将人召回后,京都传来了上位者的最后通牒逾期不至,满门同罪。
  此令别说吓坏了右侍郎,同时也吓坏了陈今昭。
  好在此时决口已近乎完全堵上,剩下收尾的一些事宜,由当地官府来做就成。
  火急火燎的收拾东西,右侍郎带着一干人等,再不敢耽搁的疾速归京。
  离开河南府的那日,百姓们夹道相送。
  既有睢阳、澶州两府的河工们,也有沿河区域的民夫们,自然也少不了巩县这个受灾区域的百姓们。
  他们冲着车辆离开的方向不住地招手,有人欢呼,也有人偷偷抹泪。
  小陈大人,大俞头大人,我们会记得你们的!
  人群中,不知哪个汉子嗓门响亮的高喊了一声,陈今昭掀开窗牖,冲着后面的人群也用力挥手。
  第77章
  工部官员回京那日,王驾出城十里相迎。
  城门之前,摄政王千岁携文武百官,远眺官道尽头的车驾。两侧肃卫仪持金钺、斧钺肃立,身后旌旗猎猎飞扬。右侍郎远远瞧见城门处的浩大声势,不由一惊,尤其在瞧见象征王爷法驾的黄罗伞、五明扇,更是紧张不已。
  车驾趋近城门,未等完全停靠,右侍郎就赶紧带着工部一众大小官员下了车,齐齐叩拜王爷千岁。
  臣等叩见千岁殿下,恭祝殿下福寿安康!
  姬寅礼快步上前,亲手将右侍郎扶起。
  快起。他语气温和含笑,此次治理黄河水患,全赖诸位爱卿跋涉千里,不辞辛劳,解万民于倒悬。爱卿们治水在外,孤日夜牵挂,如今见卿安然归来,吾心甚喜。
  右侍郎感激涕零,此次治水功成,全仗殿下英明决策,及时调拨钱粮,解万千百姓燃眉之急。臣等不过尽人臣本分,岂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