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郡主,这是本月京城各处的产业收益汇总。"贴身丫鬟柳儿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叠厚厚的账本放在案几上。
嘉悦郡主点点头,随手翻开最上面的一本。她的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滑动,忽然在一处停了下来。"城南的绸缎庄这个月收益比上月少了三成?"
"回郡主,掌柜的说是因为最近市面上新开了几家绸缎铺子,价格压得低,抢了不少生意。"柳儿恭敬地回答。
嘉悦郡主的眉头微微蹙起。宁国公府虽说是开国功勋之家,但这些年朝廷俸禄有限,府中上下三百余口人的开销,大半都靠着这些产业支撑。若任由生意被抢,长此以往可不是办法。
"明日让赵管家来见我,我要在城南再购置一处铺面。"嘉悦郡主沉吟道,"既然别人能开新铺子抢生意,我们宁国公府为何不能?"
次日清晨,赵德全便带着京城各处待售产业的清单来到了嘉悦的书房。这位五十余岁的老管家在宁府效力四十余载,对京城产业了如指掌。
"郡主请看,这几处都是位置极好的。"赵德全指着清单上的几处标记,"特别是这处位于正阳街的铺面,前身是家茶楼,因东家要回原籍才忍痛出售。"
嘉悦郡主的目光在清单上逡巡,忽然停在了一处。"这处城南的绸缎庄...不是荣国公府的产业吗?"
赵德全面露讶色:"郡主好眼力,这正是荣国公府祖上留下的产业,据说已有七八十年历史了,地段极佳,生意一直不错。"
"荣国公府为何要卖?"嘉悦郡主放下清单,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只有不断购进产业,除非外地偏远的产业不好打理,否则断断没有变卖的道理。"
赵德全摇摇头:"老奴也觉得奇怪。荣国公府如今也还未曾败落,怎么开始变卖产业了?而且这绸缎庄位置极好,每年收益稳定,实在没有出售的理由。"
嘉悦郡主沉思片刻,忽然问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最近荣国公府可有什么异常?"
"这……"赵德全犹豫了一下,"老奴倒是听说,荣国公府政一老爷最近频频往景王府走动,似乎送了不少礼。"
嘉悦郡主眼中精光一闪。景王是当今陛下的第八子,表面上性子圆滑,实则为人贪婪伪善,朝中早有传闻他大肆笼络朝臣。贾政突然如此巴结景王,必有所图。
"赵管家,你派人去打听清楚,荣国公府为何要变卖产业,尤其是这绸缎庄。"嘉悦郡主吩咐道,"另外,先不要暴露身份,就说我们有意购买,探探底价。"
三日后,赵德全带来了确切消息。原来贾政确实在给景王府送礼,而且数额巨大,荣国公府一时周转不开,才不得不变卖祖产。更令人惊讶的是,荣国公府此次出售的不止绸缎庄一处,还有近郊的一处田庄。
"这些产业都是荣国公府祖辈置办的,地段都不错。"赵德全评价道,"价格也算公道,比市价略低一成。"
嘉悦郡主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买下来。"她果断地说,"三处产业全要了。"
"郡主,这……"赵德全有些迟疑,"一下子购进这么多产业,账上现银恐怕……"
"无妨。"嘉悦郡主胸有成竹,"绸缎庄正好补我们城南生意的不足,田庄的出产也能供给府中用度。至于银钱,从账上先支取一部分,再从府库调拨。"
赵德全领命而去。不出十日,两处产业的地契便送到了嘉悦郡主手中。她仔细查验后,命人妥善收好,同时吩咐账房重新做账,将这些产业纳入宁国公府的账上。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嘉悦郡主一直让人关注着荣国公府的动向。果然,荣国公府又陆续变卖了好几处产业,包括两处位于繁华地段的旺铺和一处城外的庄子。嘉悦郡主不动声色,全都以合理价格买了回来。
这一日,嘉悦郡主带着新购得的地契,来到了婆母襄宁长公主所居的静康院。
"儿媳给母亲请安。"嘉悦恭敬地行礼。
襄宁长公主放下手中的佛经,慈爱地笑道:"嘉悦来了,坐?"
嘉悦郡主在婆母下首坐下,将带来的地契呈上。"母亲明鉴,儿媳确实买了几处产业,但都不是寻常购置,而是……荣国公府变卖的祖产。"
襄宁长公主闻言,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荣国公府变卖祖产?"她接过地契仔细查看,"这不是他们家在朱雀街的笔墨铺子吗?这地段可是黄金位置,荣国公府怎么会卖?"
"不道,"近三个月来,荣国公府已经变卖了六处产业,都是祖上传媳觉得蹊跷,便都买了下来。"
"荣国公府的家底应该不至于变卖家业啊。贾赦袭了爵位,贾政在工部任职,虽说不是什么肥差,"
"儿媳派人打听过,"嘉悦郡主压低声音,"似乎是荣国公府政一老爷在给景王府送礼,数额巨大,荣国公府一时周转不开。"
襄宁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哼一声,"那个贪得无厌的东西。贾政找他做什么?"
"儿媳不敢妄加揣测。"嘉悦郡主谨慎地回答,"但荣国公府这般变卖祖产,恐怕背后另有隐情。"
襄宁长公主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你做得对。这些产业都是荣国公府祖上精心置办的,落在别人手里可惜了。既然他们愿意卖,我们买下来也无妨。"她顿了顿,"继续关注荣国公府的动向,若是他们继续变卖,就看着合适的买进。至于原因...我会派人去查。"
嘉悦*郡主恭敬应是。离开静康院时,她回头望了一眼婆母凝重的侧脸,心中隐约感到,荣国公府的变故恐怕不仅仅是账上没钱那么简单。而她手中这些地契,或许将成为未来某个重要时刻的关键筹码。
秋风卷着金黄的银杏叶掠过宁国公府的飞檐,嘉悦郡主立在听雨轩的窗前,指尖轻轻摩挲着一份烫金账册。她今日穿了件藕荷色绣金菊的对襟褙子,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簪,素净中透着不容忽视的贵气。
"郡主,荣国公府那边又有人去当铺了。"贴身丫鬟杏儿轻手轻脚地进来,递上一张纸条。
嘉悦郡主接过纸条,上面详细记录着荣国公府今日典当的物品——一对赤金嵌宝的镯子,正是王熙凤陪嫁之物。她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自从荣国公府变卖祖产的风波后,她便命人暗中盯着那边的一举一动。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回 了。"嘉悦郡主将纸条凑到烛火上,看着它化为灰烬,"去备轿,我要去见母亲。"
静康院位于宁国公府东北角,是襄宁长公主的居所。嘉悦郡主穿过重重院落,远远就听见一阵悠扬的琴声。襄宁长公主正在水榭中抚琴,见儿媳来了,指尖在琴弦上一按,余音戛然而止。
"儿媳给母亲请安。"嘉悦郡主福身行礼,动作优雅得体。
襄宁长公主鬓边已有银丝,但一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星。她示意嘉悦郡主坐下,亲手斟了杯菊花茶推过去:"这么晚过来,可是有事?"
嘉悦郡主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双手呈上:"母亲请看,这是儿媳这些日子查到的荣国公府账目异常。"
襄宁长公主接过册子,眉头渐渐蹙起。账册上详细记录了贾政近三个月来从公中支取的银两数目——足足十万两有余,且用途含糊不清。更触目惊心的是,荣国公府变卖祖产所得大半都进了贾政的私库,用处不明。
"这些可都核实了?"襄宁长公主声音沉了下来。
"千真万确。"嘉悦郡主压低声音,"儿媳买通了荣国公府账房的刘先生,这些都是他暗中抄录的副本。更奇怪的是,琏儿媳妇房里的丫头近日频繁出入当铺,变卖的都是她的嫁妆首饰。"
襄宁长公主猛地合上册子,指节发白:"糊涂!女子的嫁妆是最后的倚仗,她竟如此不知轻重!这若是传出去,贾家用儿媳的嫁妆填补家用,失了颜面不说,日后谁家敢和贾家结亲!"
水榭中一时寂静,只有秋风拂过水面的细微声响。嘉悦郡主看着婆母阴晴不定的脸色,轻声道:"儿媳听说,荣国公府如今连下人的月钱都发不出了,琏儿媳妇是在硬撑着门面。"
"她撑得住一时,撑不了一世。"襄宁长公主冷笑一声,"贾琏那个不成器的,整日里只知道花天酒地。琏儿媳妇再精明,也架不住丈夫和公公这般糟蹋家业。"
嘉悦郡主垂眸不语,她之前虽不怎么关注荣国公府的情况,但对琏儿媳妇的能力有所耳闻。虽性子要强了些,才干却不一般。如今见她沦落到变卖嫁妆的地步,心中不免有些复杂。
襄宁长公主忽然叹了口气:"最可怜的是大姐儿,摊上这么个糊涂娘。女子的嫁妆是要留给女儿的,琏儿媳妇这般挥霍,那孩子日后可怎么办?"
嘉悦郡主想起在赏花宴上见过的大姐儿,不过五六岁的年纪,生得玉雪可爱,一双眼睛像极了琏儿媳妇。若真如婆母所言,这孩子的前程确实堪忧。
"母亲打算如何处置?"嘉悦郡主试探着问。
嘉悦郡主点点头,随手翻开最上面的一本。她的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滑动,忽然在一处停了下来。"城南的绸缎庄这个月收益比上月少了三成?"
"回郡主,掌柜的说是因为最近市面上新开了几家绸缎铺子,价格压得低,抢了不少生意。"柳儿恭敬地回答。
嘉悦郡主的眉头微微蹙起。宁国公府虽说是开国功勋之家,但这些年朝廷俸禄有限,府中上下三百余口人的开销,大半都靠着这些产业支撑。若任由生意被抢,长此以往可不是办法。
"明日让赵管家来见我,我要在城南再购置一处铺面。"嘉悦郡主沉吟道,"既然别人能开新铺子抢生意,我们宁国公府为何不能?"
次日清晨,赵德全便带着京城各处待售产业的清单来到了嘉悦的书房。这位五十余岁的老管家在宁府效力四十余载,对京城产业了如指掌。
"郡主请看,这几处都是位置极好的。"赵德全指着清单上的几处标记,"特别是这处位于正阳街的铺面,前身是家茶楼,因东家要回原籍才忍痛出售。"
嘉悦郡主的目光在清单上逡巡,忽然停在了一处。"这处城南的绸缎庄...不是荣国公府的产业吗?"
赵德全面露讶色:"郡主好眼力,这正是荣国公府祖上留下的产业,据说已有七八十年历史了,地段极佳,生意一直不错。"
"荣国公府为何要卖?"嘉悦郡主放下清单,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只有不断购进产业,除非外地偏远的产业不好打理,否则断断没有变卖的道理。"
赵德全摇摇头:"老奴也觉得奇怪。荣国公府如今也还未曾败落,怎么开始变卖产业了?而且这绸缎庄位置极好,每年收益稳定,实在没有出售的理由。"
嘉悦郡主沉思片刻,忽然问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最近荣国公府可有什么异常?"
"这……"赵德全犹豫了一下,"老奴倒是听说,荣国公府政一老爷最近频频往景王府走动,似乎送了不少礼。"
嘉悦郡主眼中精光一闪。景王是当今陛下的第八子,表面上性子圆滑,实则为人贪婪伪善,朝中早有传闻他大肆笼络朝臣。贾政突然如此巴结景王,必有所图。
"赵管家,你派人去打听清楚,荣国公府为何要变卖产业,尤其是这绸缎庄。"嘉悦郡主吩咐道,"另外,先不要暴露身份,就说我们有意购买,探探底价。"
三日后,赵德全带来了确切消息。原来贾政确实在给景王府送礼,而且数额巨大,荣国公府一时周转不开,才不得不变卖祖产。更令人惊讶的是,荣国公府此次出售的不止绸缎庄一处,还有近郊的一处田庄。
"这些产业都是荣国公府祖辈置办的,地段都不错。"赵德全评价道,"价格也算公道,比市价略低一成。"
嘉悦郡主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买下来。"她果断地说,"三处产业全要了。"
"郡主,这……"赵德全有些迟疑,"一下子购进这么多产业,账上现银恐怕……"
"无妨。"嘉悦郡主胸有成竹,"绸缎庄正好补我们城南生意的不足,田庄的出产也能供给府中用度。至于银钱,从账上先支取一部分,再从府库调拨。"
赵德全领命而去。不出十日,两处产业的地契便送到了嘉悦郡主手中。她仔细查验后,命人妥善收好,同时吩咐账房重新做账,将这些产业纳入宁国公府的账上。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嘉悦郡主一直让人关注着荣国公府的动向。果然,荣国公府又陆续变卖了好几处产业,包括两处位于繁华地段的旺铺和一处城外的庄子。嘉悦郡主不动声色,全都以合理价格买了回来。
这一日,嘉悦郡主带着新购得的地契,来到了婆母襄宁长公主所居的静康院。
"儿媳给母亲请安。"嘉悦恭敬地行礼。
襄宁长公主放下手中的佛经,慈爱地笑道:"嘉悦来了,坐?"
嘉悦郡主在婆母下首坐下,将带来的地契呈上。"母亲明鉴,儿媳确实买了几处产业,但都不是寻常购置,而是……荣国公府变卖的祖产。"
襄宁长公主闻言,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荣国公府变卖祖产?"她接过地契仔细查看,"这不是他们家在朱雀街的笔墨铺子吗?这地段可是黄金位置,荣国公府怎么会卖?"
"不道,"近三个月来,荣国公府已经变卖了六处产业,都是祖上传媳觉得蹊跷,便都买了下来。"
"荣国公府的家底应该不至于变卖家业啊。贾赦袭了爵位,贾政在工部任职,虽说不是什么肥差,"
"儿媳派人打听过,"嘉悦郡主压低声音,"似乎是荣国公府政一老爷在给景王府送礼,数额巨大,荣国公府一时周转不开。"
襄宁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哼一声,"那个贪得无厌的东西。贾政找他做什么?"
"儿媳不敢妄加揣测。"嘉悦郡主谨慎地回答,"但荣国公府这般变卖祖产,恐怕背后另有隐情。"
襄宁长公主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你做得对。这些产业都是荣国公府祖上精心置办的,落在别人手里可惜了。既然他们愿意卖,我们买下来也无妨。"她顿了顿,"继续关注荣国公府的动向,若是他们继续变卖,就看着合适的买进。至于原因...我会派人去查。"
嘉悦*郡主恭敬应是。离开静康院时,她回头望了一眼婆母凝重的侧脸,心中隐约感到,荣国公府的变故恐怕不仅仅是账上没钱那么简单。而她手中这些地契,或许将成为未来某个重要时刻的关键筹码。
秋风卷着金黄的银杏叶掠过宁国公府的飞檐,嘉悦郡主立在听雨轩的窗前,指尖轻轻摩挲着一份烫金账册。她今日穿了件藕荷色绣金菊的对襟褙子,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簪,素净中透着不容忽视的贵气。
"郡主,荣国公府那边又有人去当铺了。"贴身丫鬟杏儿轻手轻脚地进来,递上一张纸条。
嘉悦郡主接过纸条,上面详细记录着荣国公府今日典当的物品——一对赤金嵌宝的镯子,正是王熙凤陪嫁之物。她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自从荣国公府变卖祖产的风波后,她便命人暗中盯着那边的一举一动。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回 了。"嘉悦郡主将纸条凑到烛火上,看着它化为灰烬,"去备轿,我要去见母亲。"
静康院位于宁国公府东北角,是襄宁长公主的居所。嘉悦郡主穿过重重院落,远远就听见一阵悠扬的琴声。襄宁长公主正在水榭中抚琴,见儿媳来了,指尖在琴弦上一按,余音戛然而止。
"儿媳给母亲请安。"嘉悦郡主福身行礼,动作优雅得体。
襄宁长公主鬓边已有银丝,但一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星。她示意嘉悦郡主坐下,亲手斟了杯菊花茶推过去:"这么晚过来,可是有事?"
嘉悦郡主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双手呈上:"母亲请看,这是儿媳这些日子查到的荣国公府账目异常。"
襄宁长公主接过册子,眉头渐渐蹙起。账册上详细记录了贾政近三个月来从公中支取的银两数目——足足十万两有余,且用途含糊不清。更触目惊心的是,荣国公府变卖祖产所得大半都进了贾政的私库,用处不明。
"这些可都核实了?"襄宁长公主声音沉了下来。
"千真万确。"嘉悦郡主压低声音,"儿媳买通了荣国公府账房的刘先生,这些都是他暗中抄录的副本。更奇怪的是,琏儿媳妇房里的丫头近日频繁出入当铺,变卖的都是她的嫁妆首饰。"
襄宁长公主猛地合上册子,指节发白:"糊涂!女子的嫁妆是最后的倚仗,她竟如此不知轻重!这若是传出去,贾家用儿媳的嫁妆填补家用,失了颜面不说,日后谁家敢和贾家结亲!"
水榭中一时寂静,只有秋风拂过水面的细微声响。嘉悦郡主看着婆母阴晴不定的脸色,轻声道:"儿媳听说,荣国公府如今连下人的月钱都发不出了,琏儿媳妇是在硬撑着门面。"
"她撑得住一时,撑不了一世。"襄宁长公主冷笑一声,"贾琏那个不成器的,整日里只知道花天酒地。琏儿媳妇再精明,也架不住丈夫和公公这般糟蹋家业。"
嘉悦郡主垂眸不语,她之前虽不怎么关注荣国公府的情况,但对琏儿媳妇的能力有所耳闻。虽性子要强了些,才干却不一般。如今见她沦落到变卖嫁妆的地步,心中不免有些复杂。
襄宁长公主忽然叹了口气:"最可怜的是大姐儿,摊上这么个糊涂娘。女子的嫁妆是要留给女儿的,琏儿媳妇这般挥霍,那孩子日后可怎么办?"
嘉悦郡主想起在赏花宴上见过的大姐儿,不过五六岁的年纪,生得玉雪可爱,一双眼睛像极了琏儿媳妇。若真如婆母所言,这孩子的前程确实堪忧。
"母亲打算如何处置?"嘉悦郡主试探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