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探春苦笑:"无妨,日子总得过下去。"
  突然,窗外传来轻微的叩击声。丫鬟警觉地打开窗户,一个包裹被扔了进来,黑影转眼消失不见。
  侍书挡在探春身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是两张地契和厚厚一叠银票。没有署名,只有一张纸条:"宁府贺仪"。
  侍书惊喜地数着银票:"姑娘!这是一万五千两啊!还有庄子和铺子的地契!"
  探春怔住了,随即明白过来。她轻抚那些地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宁国公府...果然财大气粗。"
  当赵德全回到宁国公府复命时,暗卫也已经带回消息——东西安全送到了探春手中,全程无人察觉。
  襄宁长公主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很好。"
  "公主,老奴有一事不明。"赵德全犹豫道,"为何对景王府如此...谨慎?"
  襄宁长公主望向窗外渐渐西沉的太阳,声音低沉:"景王大肆笼络朝臣,明目张胆,野心勃勃。"她转头看向赵德全,"宁国公府,不能卷入这场漩涡。"
  赵德全恍然大悟:"殿下深谋远虑。"
  "那两个孩子..."襄宁长公主轻叹,"本宫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剩下的,就看她们自已的造化了。"
  夜幕再次降临,但今晚,襄宁长公主终于可以安睡了。而在雍王府和景王府的两处院落里,两个年轻的女子,也因为这份意外的"支持",对未来生出了一丝希望。
  第181章
  秋日的景王府后花园里,金桂飘香,贾探春独自站在一株老桂树下,纤细的手指轻轻捻着一片飘落的桂花。她今日穿了一身藕荷色绣银线芙蓉的褙子,衬得肌肤如雪,发间只簪了一支点翠蝴蝶钗,素雅中透着几分灵动。
  "姑娘,王爷往这边来了。"侍书匆匆从假山后绕过来,压低声音道。
  探春唇角微扬,却不急着转身,反而抬手折了一枝桂花,放在鼻尖轻嗅。她早算准了景王每日此时会经过花园去书房,特意在此"偶遇"。
  脚步声渐近,探春这才恍然回身,见到景王似吃了一惊,连忙福身行礼:"妾身不知王爷在此,冒犯了。"
  景王今年四十有三,生得温润如玉,一身靛蓝色织金蟒袍更显气度不凡。他见是探春,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原来是贾庶妃,不必多礼。"
  探春起身时故意踉跄了一下,景王果然伸手扶住。她抬眼时眸中含着三分羞怯七分感激,恰到好处地让景王心头一热。
  "妾身多谢王爷。"探春声音轻柔如风拂柳,"这园中桂花甚好,妾身想着采些做桂花酿,待冬日里献给王爷品尝。"
  景王笑道:"你倒是有心。听闻你擅诗词,可会咏桂?"
  探春眼波流转,轻声道:"'①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李清照的词虽好,却太过清冷。妾身以为,桂花之妙,在于其香能暖人心脾。"
  这番话既显才情,又不着痕迹地奉承了景王。果然,景王眼中赞赏更甚,竟携了她的手一同赏桂,直到贴身太监来催才离去。
  待景王走远,侍书小声道:"姑娘好计策,王爷今日看您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探春收起方才的柔情,冷静道:"宁国公府送来的银钱打点得如何了?"
  "按姑娘吩咐,王爷身边的小德子、书房伺候的墨香都打点妥当了。王妃那边的彩霞也收了我们二十两银子,答应通风报信。"
  探春点点头。自从一个多月前被荣国公府送来景王府做庶妃,她深知在这深宅大院中若无靠山,迟早会被啃得骨头都不剩。幸而宁国公府暗中资助,她才能有钱打点上下,慢慢在王府站稳脚跟。
  "走吧,该去给王妃请安了。"探春理了理衣袖,"今日王爷对我青眼有加,王妃那边怕是不好应付。"
  果然,刚到王妃院中,就听见正厅里传来茶盏重重搁在桌上的声响。探春深吸一口气,迈步入内,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妾身给王妃请安。"
  景王妃郭氏端坐在上首,一身正红色绣金凤衣裙,发间金钗步摇纹丝不动,显出一派正室威严。她冷眼瞧着跪在下方的探春,故意晾了她半盏茶的时间才道:"起来吧,贾庶妃今日来得倒早。"
  探春听出话中讥讽,却不慌不忙:"妾身知罪,昨日抄写佛经至深夜,今晨起得迟了些。"
  "哦?"景王妃挑眉,"听闻王爷方才在花园与你相谈甚欢,看来贾庶妃精力倒是旺盛。"
  探春心头一跳,暗叹王妃耳目灵通,面上却露出惶恐之色:"妾身偶遇王爷,不敢怠慢,故而强打精神应对。"
  景王妃冷笑一声,正要发难,忽听外面传报:"王爷到!"
  景王大步走入,见探春还在厅中,笑道:"本王来得不巧,打扰王妃理事了。"
  景王妃连忙起身相迎,变脸似的换上温柔笑容:"王爷说哪里话,妾身正与贾庶妃闲话家常呢。"
  景王看了眼仍跪着的探春,伸手虚扶:"怎么还跪着?起来吧。"
  探春借势起身,却因跪得久了腿麻,身子一晃。景王眼疾手快扶住,关切道:"可是身子不适?"
  这一幕落在景王妃眼中,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她强笑道:"贾庶妃身子弱,王爷不如让她回去歇着。"
  景王点头:"王妃说得是。贾庶妃先回去吧,晚些时候本王去看你。"
  探春福身告退,转身时与景王妃目光相接,只见对方眼中寒光凛冽,心中暗道不好。出了院子,侍书低声道:"姑娘,王妃怕是记恨上您了。"
  探春轻叹:"无妨,只要王爷心向我这边,她明面上不敢如何。你让彩霞多留心王妃动向。"
  当夜,景王果然来探春院中用膳。探春亲自布菜斟酒,又不着痕迹地展示自已绣的香囊、抄的诗词,引得景王连连称赞。夜深人静时,景王留宿院中,探春使出浑身解数曲意逢迎,直到景王沉沉睡去。
  她望着帐顶,心支撑半年,这半年内必须让王爷对自已情根深种,才能在这王府中真正立足。
  与此同时,景王妃院中灯火未熄。她铁青着脸坐在梳妆台前,身后周嬷嬷正为她卸下钗环。
  "好个贾探春,仗着有几分姿色就敢在本王妃面前耍花样!"景王妃猛地将玉梳摔在桌上。
  怒,不过是个妾室,翻不出什么浪来。"
  景王妃冷笑:"你今日没看见王一个多月就如此,再过些时日还得了?"
  周嬷嬷眼珠一转,事。前些日子老奴的侄儿和,听说贾庶妃的姐姐曾在宫中做女官时,荣国公府没少
  景王妃动作一顿:"哦?"
  "可不是,那些太监们可没少捞好处。"周嬷嬷继续道,"如今荣国公府送女入王府,想来也是存了攀附的心思。既如此,让他们出点血也是应当。"
  景王妃眼中闪过一丝算计:"你是说……"
  "老奴想着,王爷近来不是为朝中之事需要银钱打点么?荣国公府既然有钱,合该孝敬些。"周嬷嬷谄笑道,"王妃只需在王爷面前提上一提,既解了王爷之忧,又给了那贾氏一个下马威。"
  景王妃脸色渐缓,露出一丝冷笑:"嬷嬷说得是。本王妃倒要看看,等荣国公府的钱财入了王府,她贾探春还有什么依仗!"
  三日后,景王来王妃院中用晚膳。酒过三巡,景王妃故作忧愁地叹了口气。
  景王问道:"王妃为何叹气?"
  景王妃轻声道:"妾身是为王爷忧心。近日听闻王爷为朝中之事奔波,妾身却帮不上忙,实在惭愧。"
  景王拍拍她的手:"王妃有心了。朝中之事复杂,确实需要不少银钱打点。"
  景王妃眼中闪过一丝得色,面上却更加忧愁:"说到银钱,妾身昨日听人提起,贾庶妃娘家荣国公府倒是富庶。当年她姐姐在宫中时,荣国公府没少往宫里送银子呢。"
  景王手中酒杯一顿,眼中闪过精光:"哦?荣国府竟有如此财力?"
  景王妃故作无意:"不过是听人说笑时提起的,听说当年贾庶妃姐姐在宫中,荣国公府每月都要送几千两银子打点太监宫女呢。"
  景王若有所思。他近来正为拉拢朝臣缺少银钱发愁,若荣国公府果真如此富庶……
  景王妃见景王神色,知道计策已成,又添了把火:"妾身想着,荣国公府既然能将女儿送入王府,想必也是心向王爷的。若王爷开口,他们定当竭力相助。"
  景王展颜一笑,握住景王妃的手:"王妃真乃本王的贤内助!此事若成,王妃当记首功。"
  当夜,景王留宿景王妃院中,极尽温柔。景王妃靠在景王怀中,眼中却闪烁着冷光:贾探春,且看你能得意到几时!
  秋日的京城,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景王府的书房里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景王负手立于窗前,望着庭院中飘落的银杏叶,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愁绪。
  "王爷,这是本月需要打点的名单。"幕僚赵明德躬身递上一份名册,声音压得极低,"礼部张大人、兵部刘侍郎、还有几位御史,都需尽快打点,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