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襄宁长公主沉默良久,忽然冷笑一声:"好个史氏!这是要拉整个贾家给她铺路啊!"
她站起身,在厅内来回踱步:"苏管事,你派几个机灵的,去打听打听,迎春和探春在王府里究竟如何。特别是探春,那景王妃是出了名的悍妇,不知会如何对待她。"
苏管事领命而去。
襄宁长公主独坐厅中,只觉得一阵疲惫袭来。她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已作为当朝长公主下嫁贾家时的情景。那时母后尚在,她背后有人撑腰,贾家一门两国公正是权势鼎盛的时候。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贾家的姑娘竟会沦落到给人做妾的地步?
三日后,
"回公主,已,"二姑娘迎春入了雍王府,为世子庶妃。因咱们府上四奶奶是雍王妃嫡女,看在姻亲份上,照拂,世子妃也不曾苛待。"
襄宁长公主点点头:"这倒还好。探春呢?"
苏管入了景王府,也是庶妃。只是..."
"直说无妨。"
"景王妃为人霸道,三姑娘一进府就被寻。如今景王妃视她为眼中钉,日子很不好过。"
襄宁长公主闭了闭眼,胸口一阵刺痛。虽然探春是荣国公府的姑娘,但到底是贾家血脉,如今这般境地,恐牵连了宁国公府,让她如何不心忧?
"雍王...景王..."襄宁长公主喃喃自语,"一个是四王爷,一个是八王爷,都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史氏这是要把贾家绑在谁的船上?"
她忽然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去请府上的老爷和少爷们过来,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
当晚,宁国公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襄宁长公主与儿子贾攸贾敬贾啟,并贾放贾牧,侄子贾瑾贾瑜贾瑄等密谈至深夜。
"母亲的意思是,荣国公府此举,是要在夺嫡中站队?"贾敬皱眉问道。
襄宁长公主点头:"正是。荣国公府必是嗅到了什么风声,才急着把两个姑娘送入王府。只是她这一招,不仅牵动了荣国公府,连宁国公府也难以独善其身。"
贾瑜沉吟道:"依孙儿看,雍王为人宽厚,在朝中名声不错。景王虽得圣宠,但性情太过圆滑,子嗣单薄恐非明君之选。"
"糊涂!"襄宁长公主斥道,"这种事岂是你能妄加评论的?一个不慎,便是灭门之祸!"
贾瑜连忙低头认错。襄宁长公主叹了口气:"如今想要在夺嫡之争中独善其身,怕是难了。"
"那该如何是好?"贾珍问道。
襄宁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如今局势不明,只能先观望,走一步看一步。"
贾攸大惊:"母亲!这..."
"这只是权宜之计。"襄宁长公主安抚道,"待风头过去,再作打算。另外,攸儿你要约束府中上下,近期不得与荣国公府有任何往来。"
她又转向贾珍:"珍儿,你媳妇是雍王嫡女。你让她明日回王府去见见雍王妃。迎春那丫头也是可怜,遇上了荣府这一家子豺狼虎豹。"
二人领命而去。襄宁长公主独坐书房,望着跳动的烛火,心中思绪万千。她想起自已年轻时在宫中见过的那些权力斗争,失败者的下场无不凄惨。如今这把火,竟烧到了贾家头上。
夜色如墨,静康院内的烛火却亮了许久。
"公主,天色不早了,您该歇息了。"映雪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看见襄宁长公主仍倚在窗边,手中握着一封已经看了无数遍的信笺。
"再等等。"襄宁长公主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依然威严。她望着窗外那轮将满未满的明月,眉头微蹙。"明日之事,需得万无一失。"
映雪不敢多言,只默默添了新茶,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襄宁长公主的目光落在信笺上那几行字上——"荣府二姑娘迎春入雍王府为世子庶妃,三姑娘探春则被景王纳为庶妃"。她轻叹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信纸边缘。这两个姑娘虽非宁国公府一脉,但到底是贾家血脉,就这般匆匆入了王府,日子怕是不好过。
"来人。"襄宁长公主突然开口。
门外立刻有侍女应声而入:"公主有何吩咐?"
"去请赵管家来,现在。"
不多时,一位年约五旬、面容精明的男子快步走入内室,恭敬行礼:"老奴参见公主。"
"德全,明日你亲自去一趟雍王府。"襄宁长公主的声音低沉而清晰,"随明月郡主一起,以她的名义给王妃和世子妃各备一份厚礼。然后..."她顿了顿,"想办法见一见迎春那孩子,把东西给她送去。"
赵德全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老奴明白。只是...景王府那边?"
襄宁长公主的眉头皱得更紧:"景王那边与宁国公府没有其他联系,不宜明着往来。"她思索片刻,"让暗卫去办,不必惊动王府上下,只把东西送到探春手上即可。"
"是,老奴这就去准备。"
襄宁长公主叮嘱道,"记住,要悄悄地去,莫要声张。"
赵德全会意:"老奴明白。"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襄宁长公主望向窗外的夜空,声音轻得几不可闻,"既然避不开,那就...早做打算吧。"
烛光下,这位历经二朝的长公主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精明与决断。她知道,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贾家,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赵德全已经随着明月郡主和一队仆从,浩浩荡荡地向雍王府出发了。马车内,明月郡主——雍王府的嫡女,正查看着礼单。
"赵管家,祖母为何对荣国公府的姑娘如此上心?"明月轻声问道,眼中闪烁着好奇。
赵德全微微一笑:"郡主有所不知,公主一向心善。荣国公府的姑娘也是公主看着长大的,到底是贾家血脉,公主多看顾几分实属正常。"
雍王府门前,早有管事迎候。不等赵德全递上名帖,雍王妃身边的管事姑姑就迎了出来,见了明月郡主很是高兴。
一行人被迎入正厅。
雍王妃端坐上首,虽已年过四旬,却仍保持着惊人的美貌与威严。
明月郡主欢快的上前,“母妃。”
雍王妃见着女儿,忙拉着人观望,见女儿比出嫁前还丰腴了些,就知道女儿在宁国公府的日子过得不错,没有受委屈。
"宁国公府赵德全,拜见王妃娘娘。"赵德全恭敬行礼。
"免礼。"雍王妃的声音如清泉般悦耳,目光却锐利如刀,"长公主殿下近来可好?"
"托娘娘洪福,公主一切安好。"赵德全示意仆从将礼盒一一呈上,"这是长公主一点心意,祝王妃娘娘福寿安康,恭贺世子妃麟趾呈祥。"
精致的礼盒被一一打开,里面是南海珍珠、西域美玉、江南丝绸等稀世珍品。雍王妃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却不动声色:"长公主殿下太客气了。"
寒暄过后,赵德全见时机成熟,便委婉提及:"听闻荣国公府的二姑娘入府为庶妃?"
雍王妃眉梢微挑:"确有此事。"
"说来也巧,这迎春姑娘与公主还有些渊源。"赵德全笑容可掬,"公主特意备了些添妆之物,不知可否..."
雍王妃何等精明,立刻明白了其中深意。她沉吟片刻,对身旁嬷嬷道:"带赵管家去世子院里见见贾庶妃吧。"
西厢房内,迎春正对着铜镜发呆。镜中的女子眉目如画,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郁。她知道自已成为雍王府世子众多妃妾中的一员,没有强势母家支持的她,前途未卜。
"姑娘,宁国公府来人了!"司棋急匆匆跑进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
迎春还未反应过来,赵德全已经带着几个壮实的仆役抬着一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老奴赵德全,奉公主之命,特来给二姑娘送添妆。"赵德全恭敬行礼。
箱子被打开的那一刻,迎春几乎屏住了呼吸——金银首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古玩摆件透着岁月的沉淀,最上面是一个精致的木匣子。赵德全将匣子奉上,司棋接过匣子,朝着迎春打开,里面是一打面额惊人的银票。而下面,则是两张地契。
"这...这太贵重了..."迎春的声音微微发颤。
赵德全压低声音:"二姑娘不必推辞,公主说了,您虽入雍王府为庶妃,但终究是贾家血脉。这些物件,权当是娘家给您的底气。"他意味深长地补充,"王妃和世子妃那边,公主也已经打点过了。"
迎春的眼眶瞬间红了。她明白,这不仅仅是财物,更是一把保护伞。在这深宅大院中,有宁国公府做靠山,她的日子会好过许多。
"替我谢过长公主殿下。"迎春深深一福,声音哽咽,"迎春...永世不忘。"
与此同时,景王府后墙外,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翻过围墙,避开巡逻的侍卫,径直向侧院摸去。探春正在房中整理自已寒酸的嫁妆——荣府给的不过是些面子货,真正值钱的没几样。
"姑娘..."她的贴身丫鬟侍书看着那几口箱子,欲言又止。
她站起身,在厅内来回踱步:"苏管事,你派几个机灵的,去打听打听,迎春和探春在王府里究竟如何。特别是探春,那景王妃是出了名的悍妇,不知会如何对待她。"
苏管事领命而去。
襄宁长公主独坐厅中,只觉得一阵疲惫袭来。她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已作为当朝长公主下嫁贾家时的情景。那时母后尚在,她背后有人撑腰,贾家一门两国公正是权势鼎盛的时候。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贾家的姑娘竟会沦落到给人做妾的地步?
三日后,
"回公主,已,"二姑娘迎春入了雍王府,为世子庶妃。因咱们府上四奶奶是雍王妃嫡女,看在姻亲份上,照拂,世子妃也不曾苛待。"
襄宁长公主点点头:"这倒还好。探春呢?"
苏管入了景王府,也是庶妃。只是..."
"直说无妨。"
"景王妃为人霸道,三姑娘一进府就被寻。如今景王妃视她为眼中钉,日子很不好过。"
襄宁长公主闭了闭眼,胸口一阵刺痛。虽然探春是荣国公府的姑娘,但到底是贾家血脉,如今这般境地,恐牵连了宁国公府,让她如何不心忧?
"雍王...景王..."襄宁长公主喃喃自语,"一个是四王爷,一个是八王爷,都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史氏这是要把贾家绑在谁的船上?"
她忽然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去请府上的老爷和少爷们过来,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
当晚,宁国公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襄宁长公主与儿子贾攸贾敬贾啟,并贾放贾牧,侄子贾瑾贾瑜贾瑄等密谈至深夜。
"母亲的意思是,荣国公府此举,是要在夺嫡中站队?"贾敬皱眉问道。
襄宁长公主点头:"正是。荣国公府必是嗅到了什么风声,才急着把两个姑娘送入王府。只是她这一招,不仅牵动了荣国公府,连宁国公府也难以独善其身。"
贾瑜沉吟道:"依孙儿看,雍王为人宽厚,在朝中名声不错。景王虽得圣宠,但性情太过圆滑,子嗣单薄恐非明君之选。"
"糊涂!"襄宁长公主斥道,"这种事岂是你能妄加评论的?一个不慎,便是灭门之祸!"
贾瑜连忙低头认错。襄宁长公主叹了口气:"如今想要在夺嫡之争中独善其身,怕是难了。"
"那该如何是好?"贾珍问道。
襄宁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如今局势不明,只能先观望,走一步看一步。"
贾攸大惊:"母亲!这..."
"这只是权宜之计。"襄宁长公主安抚道,"待风头过去,再作打算。另外,攸儿你要约束府中上下,近期不得与荣国公府有任何往来。"
她又转向贾珍:"珍儿,你媳妇是雍王嫡女。你让她明日回王府去见见雍王妃。迎春那丫头也是可怜,遇上了荣府这一家子豺狼虎豹。"
二人领命而去。襄宁长公主独坐书房,望着跳动的烛火,心中思绪万千。她想起自已年轻时在宫中见过的那些权力斗争,失败者的下场无不凄惨。如今这把火,竟烧到了贾家头上。
夜色如墨,静康院内的烛火却亮了许久。
"公主,天色不早了,您该歇息了。"映雪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看见襄宁长公主仍倚在窗边,手中握着一封已经看了无数遍的信笺。
"再等等。"襄宁长公主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依然威严。她望着窗外那轮将满未满的明月,眉头微蹙。"明日之事,需得万无一失。"
映雪不敢多言,只默默添了新茶,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襄宁长公主的目光落在信笺上那几行字上——"荣府二姑娘迎春入雍王府为世子庶妃,三姑娘探春则被景王纳为庶妃"。她轻叹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信纸边缘。这两个姑娘虽非宁国公府一脉,但到底是贾家血脉,就这般匆匆入了王府,日子怕是不好过。
"来人。"襄宁长公主突然开口。
门外立刻有侍女应声而入:"公主有何吩咐?"
"去请赵管家来,现在。"
不多时,一位年约五旬、面容精明的男子快步走入内室,恭敬行礼:"老奴参见公主。"
"德全,明日你亲自去一趟雍王府。"襄宁长公主的声音低沉而清晰,"随明月郡主一起,以她的名义给王妃和世子妃各备一份厚礼。然后..."她顿了顿,"想办法见一见迎春那孩子,把东西给她送去。"
赵德全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老奴明白。只是...景王府那边?"
襄宁长公主的眉头皱得更紧:"景王那边与宁国公府没有其他联系,不宜明着往来。"她思索片刻,"让暗卫去办,不必惊动王府上下,只把东西送到探春手上即可。"
"是,老奴这就去准备。"
襄宁长公主叮嘱道,"记住,要悄悄地去,莫要声张。"
赵德全会意:"老奴明白。"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襄宁长公主望向窗外的夜空,声音轻得几不可闻,"既然避不开,那就...早做打算吧。"
烛光下,这位历经二朝的长公主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精明与决断。她知道,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贾家,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赵德全已经随着明月郡主和一队仆从,浩浩荡荡地向雍王府出发了。马车内,明月郡主——雍王府的嫡女,正查看着礼单。
"赵管家,祖母为何对荣国公府的姑娘如此上心?"明月轻声问道,眼中闪烁着好奇。
赵德全微微一笑:"郡主有所不知,公主一向心善。荣国公府的姑娘也是公主看着长大的,到底是贾家血脉,公主多看顾几分实属正常。"
雍王府门前,早有管事迎候。不等赵德全递上名帖,雍王妃身边的管事姑姑就迎了出来,见了明月郡主很是高兴。
一行人被迎入正厅。
雍王妃端坐上首,虽已年过四旬,却仍保持着惊人的美貌与威严。
明月郡主欢快的上前,“母妃。”
雍王妃见着女儿,忙拉着人观望,见女儿比出嫁前还丰腴了些,就知道女儿在宁国公府的日子过得不错,没有受委屈。
"宁国公府赵德全,拜见王妃娘娘。"赵德全恭敬行礼。
"免礼。"雍王妃的声音如清泉般悦耳,目光却锐利如刀,"长公主殿下近来可好?"
"托娘娘洪福,公主一切安好。"赵德全示意仆从将礼盒一一呈上,"这是长公主一点心意,祝王妃娘娘福寿安康,恭贺世子妃麟趾呈祥。"
精致的礼盒被一一打开,里面是南海珍珠、西域美玉、江南丝绸等稀世珍品。雍王妃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却不动声色:"长公主殿下太客气了。"
寒暄过后,赵德全见时机成熟,便委婉提及:"听闻荣国公府的二姑娘入府为庶妃?"
雍王妃眉梢微挑:"确有此事。"
"说来也巧,这迎春姑娘与公主还有些渊源。"赵德全笑容可掬,"公主特意备了些添妆之物,不知可否..."
雍王妃何等精明,立刻明白了其中深意。她沉吟片刻,对身旁嬷嬷道:"带赵管家去世子院里见见贾庶妃吧。"
西厢房内,迎春正对着铜镜发呆。镜中的女子眉目如画,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郁。她知道自已成为雍王府世子众多妃妾中的一员,没有强势母家支持的她,前途未卜。
"姑娘,宁国公府来人了!"司棋急匆匆跑进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
迎春还未反应过来,赵德全已经带着几个壮实的仆役抬着一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老奴赵德全,奉公主之命,特来给二姑娘送添妆。"赵德全恭敬行礼。
箱子被打开的那一刻,迎春几乎屏住了呼吸——金银首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古玩摆件透着岁月的沉淀,最上面是一个精致的木匣子。赵德全将匣子奉上,司棋接过匣子,朝着迎春打开,里面是一打面额惊人的银票。而下面,则是两张地契。
"这...这太贵重了..."迎春的声音微微发颤。
赵德全压低声音:"二姑娘不必推辞,公主说了,您虽入雍王府为庶妃,但终究是贾家血脉。这些物件,权当是娘家给您的底气。"他意味深长地补充,"王妃和世子妃那边,公主也已经打点过了。"
迎春的眼眶瞬间红了。她明白,这不仅仅是财物,更是一把保护伞。在这深宅大院中,有宁国公府做靠山,她的日子会好过许多。
"替我谢过长公主殿下。"迎春深深一福,声音哽咽,"迎春...永世不忘。"
与此同时,景王府后墙外,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翻过围墙,避开巡逻的侍卫,径直向侧院摸去。探春正在房中整理自已寒酸的嫁妆——荣府给的不过是些面子货,真正值钱的没几样。
"姑娘..."她的贴身丫鬟侍书看着那几口箱子,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