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隆兴帝指了指襄宁长公主,“你呀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来见朕是为了何事?”
  “我就不能是许久不见皇兄,来请安的”
  隆兴帝瞧了瞧襄宁长公主,面上倒是瞧不出来,“在朕面前你还有什么好不能说的,不说朕可就不管了。”
  襄宁长公主见装过了,忙抬手道,“皇兄,别呀!”
  见隆兴帝看过来,襄宁长公主清了清嗓子,“皇兄,这不是大选马上要结束了,你几个外甥孙的婚事可都等着你赐婚呢!”
  见隆兴帝没有反应,也没有应声,
  着光棍呢,皇兄,那都是你的外甥孙,打小在你跟前长大的,我可赖上你了。”襄宁长公主开始耍无赖。
  ,倒是笑了,“朕还以为你能忍到什么时候,怎么这就忍不住了”
  襄白眼,“皇兄不是说了,在你面前我不用忍,那还等什么,妹妹有事自然哥哥服其劳。”
  “得了,朕真是这辈子欠了你的。”
  隆兴帝差点被襄宁长公主这无赖的模样气笑了。
  想想也是许多年不曾见襄宁这幅模样了,上次见还是母后在世的时候,转眼间这么多年过去了,襄宁的孙子都到了成婚的年纪,真是岁月不饶人。
  不等隆兴帝多感慨一阵。
  耳边传来襄宁长公主的声音,“皇兄……”
  “罢了罢了,真是怕了你了。贾瑾的亲事想来皇后也给你说了,朕想把二皇姐的孙女,北静郡王府的端华赐婚给贾瑾,他是宁国公府世子,这桩亲事也是天作之合。”
  襄宁长公主满意的点头,“皇嫂给我说过了,端华平日里我也是见过的,皇室血脉,又是在二皇姐膝下亲自教养的孙女,我是信得过的。”
  隆兴帝见自己定下的亲事妹妹也满意,也是高兴的继续说道,“贾瑜跟贾瑾是双生子,你在大选中可有看中的人选?若是有,朕就下旨赐婚!若是没有,那就朕来选”
  隆兴帝问起襄宁长公主,想要知道襄宁长公主可有看中的人选。
  “皇兄,瑜儿跟瑾儿一母同胞,平日里极为亲近,我想着端华的表妹就很好。”
  端华的表妹隆兴帝倒是有些好奇,“哪家的姑娘”
  “苏州知府的嫡女陆婉婉,其母出自清河崔氏,与端华之母是亲姐妹。”襄宁长公主介绍起自己看中的人选。
  隆兴帝想了一下倒是有几分印象,“苏州知府官位不算太高,不过朕记得陆氏女祖父是致仕的正二品刑部尚书,你若是看中了,倒也无妨。”
  “这姑娘性子活泼,想来也能带动瑜儿几分,到底不是长媳,家世倒是次要的。”
  隆兴帝听了襄宁长公主的话,倒是也没说什么了,算是默认了。
  “明月跟贾珍的亲事,等大选结束朕会一起下旨赐婚,你家几个小子也都不小了,有看中的人选就一起定下吧。”隆兴帝提醒襄宁长公主。
  襄宁长公主定了定心神,“好叫皇兄知晓,珍儿的兄长是敬儿的长子,身份太低日后怕担不起事,恰好梁王太妃请了皇后牵线,说的是太妃娘家侄孙女,汝南周氏的姑娘,我也见过了,那姑娘不错,想着请皇兄一起赐婚。”
  “汝南周氏,皇后娘家的姑娘倒是不知你何时同皇后这般亲近了。”
  隆兴帝不紧不慢的语气,却让襄宁长公主有些无奈,这桩亲事确实只是自己看着周家姑娘好,配得上自家孙儿,这才应下的。与她是否出身皇后母族没有关系,若是姑娘不好,便是皇后亲女又如何。
  只是皇帝多疑,襄宁长公主对于隆兴帝的善变也是心有戚戚。虽说皇兄不会对自己如何,只是这般试探,不论有意无意,到底有些伤人!
  襄宁长公主收敛起了笑意,带着几分无奈的苦笑说道:“皇兄,你是知道我的,那姑娘虽出自汝南周氏,但与皇后不是一支,是汝南周氏嫡支嫡女。我会看中周氏女是因为其品行教养极佳,和瑄儿也能看的对眼,小儿女之间有了情意,这才应下了这桩亲事,想着请皇兄赐婚,给孩子们一份体面。”
  “说起亲近,我自然是同皇兄最亲近,毕竟我们一母同胞,一荣俱荣。会同皇后交好,也是因为皇后是皇兄的妻子,仅此而已。”
  隆兴帝定定的看了襄宁长公主许久……
  紫宸殿内鸦雀无声,在一旁伺候的夏守忠和素梅姑姑恨不得把自己一缩再缩,两人背后冷汗直冒,陛下和长公主之间气氛压抑,说的话更是所涉颇多,他们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惹了陛下的眼。
  “襄宁,你是我胞妹,与旁人不同,我不希望日后……”
  隆兴帝话未说完,襄宁长公主直接打断道:“永远不会有那一天的!襄宁长公主府包括宁国公府始终都是陛下的可信之臣,不参与任何朝堂党派争斗,效忠的对象只有唯陛下一人!”
  隆兴帝听着襄宁长公主的许诺没有再质疑,心中闪过一丝懊悔转瞬即逝。
  襄宁长公主说完自己和宁国公府的立场后,静静不语。
  良久,隆兴帝打破了紫宸殿内的窘迫气氛,“既然小辈看对了眼,朕就成人之美,一同赐婚。”
  襄宁长公主也不好再僵持着,开口谢恩,“多谢皇兄成全。”
  隆兴帝此时却突然说道:“既然朕已经成全了一桩好事,那不妨再多一桩。宁国公府是大乾的忠臣,朕也不吝赏赐。”
  襄宁长公主只能等着隆兴帝宣布,心中直打鼓,也不知是什么事?莫不是……
  第133章
  “大理寺卿贾啟之长子贾琤,世出名门,文采不凡,君子之风甚佳,朕亦有所闻。今有西宁郡王府之女,忠良之后,朕感西宁郡王府满门忠烈,特赐西宁为封号,西宁郡主赐婚贾琤,念及西宁郡王太妃所求,婚期就定在大选之后,着钦天监选一个最近的好日子。”
  “忠烈之后配忠臣之子,皇妹觉得如何?”隆兴帝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问出来。
  襄宁长公主心中明白,此事在皇兄这里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只是到底是自己的孙儿,若是可以,襄宁长公主还是希望能挑选一位好姑娘,日后小夫妻才能过得和和美美。
  “皇兄,西宁郡主年纪尚幼,琤儿比郡主大了近七岁,这年纪差的大了些,怕是委屈了西宁郡主……”
  襄宁长公主试图以年龄差异来说事,想改变隆兴帝的想法。
  只是……
  “贾琤是长公主之孙,宁国公府嫡系,大理寺卿贾啟与敏仪县主之嫡长子,与西宁郡主自是门当户对,况且贾琤那小子学识不凡,谦逊知礼,日后也是前程似锦,何来委屈之说!”
  隆兴帝似是没有听出来襄宁长公主的想法一般,仍旧坚持自己的看法。
  襄宁长公主听着隆兴帝的肯定,此时却是有些懊悔自家孙儿如此出色。只是皇兄话中的意思:娶了西宁郡王府的郡主,日后琤儿的前程自有皇兄特许,此事已然无可挽回。
  想着宁国公府一大家子,襄宁长公主硬咬着牙起身谢恩,“多谢皇兄赐婚。”
  “嗯”,隆兴帝似乎是满意了襄宁长公主的表现,“那就等大选之后一起赐婚吧,到底不好越过前面的兄长先成亲。”
  襄宁长公主能如何呢?隆兴帝已经定下的事情,她无法去更改,这桩亲事还涉及前朝,她不好干涉,也不能干涉,只能硬咬着牙应了下来。
  襄宁长公主满怀着疲惫与歉疚,朝着隆兴帝告辞后,起身离开了皇宫。
  一回到府里,隆兴帝的赏赐就到了,襄宁长公主却没有精力再去应对,今日之事令她身心俱疲,只让素梅将东西入库,就歇下了。
  原本想来静康院求见的嘉悦郡主并荀氏沈氏,只好回了各自的院子,等着襄宁长公主休息好再去请安。
  这一晃就到了晚问。
  沈氏得知婆母休憩后已然起身,便忍耐不住想往静康院去。
  恰好贾啟同两位兄长贾攸贾敬一起下值回府,刚回到三房的院子就看见了准备出门的妻子,忙上前:“太太,这是怎么了,这般急着要去哪?”
  沈氏见自家夫君回来了,倒是颇为高兴,只是此时她更想知道琤儿的亲事到底怎么样了?转瞬便将升起的一抹喜气压下。
  “夫君,母亲回来了,我担心琤儿的亲事,想去母亲那里打听打听。”都是多年夫妻了,沈氏也未曾隐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贾啟见妻子满是紧张的神态,就知晓妻子现在的状态很是不妥,赶忙牵着妻子的手回到屋内,好生安抚一番后,才暂时止住了妻子的焦虑。
  不多时,外面传来丫鬟的声音,“老爷,太太,静康院的小丫鬟来传话,公主殿下在静康院摆了晚膳,请老爷太太带着少爷们一起用膳。”
  沈氏听到这话,压下的焦虑瞬问升腾,就连贾啟也压不住了,只能看着自家太太着急忙慌的一下让人去唤长子,一下让人去寻次子,瞧着很是急迫。
  贾啟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去屋内换了一身衣裳,携着自家太太朝着静康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