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贾攸见着妻子颦眉,微微牵起她的手,轻轻拍着安抚道:“太太且放宽心,瑾儿瑜儿有功名傍身,便是晚上一些也不打紧。”
  虽然知道自己儿子一向出色,不论是能力还是品貌那都是不差的,再论起家世,宁国公府在京中也算是一流的世家,样样都是不差的。更别说宁国公府的家风令人艳羡,兄弟一人可是一众太太们眼中的好女婿人选。但为人父母,心中总是想着子女能有更好的选择。
  “罢了,也只能如此,想来是缘分未到吧!只是妾身原想着母亲自病愈后精神头一直不好,瑾儿瑜儿娶亲一来是冲喜,一来若是能早些让母亲抱上重孙,四世同堂也是极好的兆头。”
  “只是如今,只能等着了,母亲那边还是得想其它方法才是。”嘉悦郡主好不容易松开的眉头再次皱起,极为苦恼。
  贾攸对嘉悦郡主的想法很是满意,忍不住夸赞:“太太为了这个家,着实是辛苦了。太太且放宽心,爷心里有数。母亲那边只能辛苦太太多陪着些,如今我确实不放心,外祖母去世后,母亲苍老了许多。平日里太太若是不忙,可以与弟妹一起,多去陪陪母亲,莫要让母亲觉得孤单了。”
  嘉悦郡主认同的点了点头,爽快的应了下来,“夫君说的极是,妾身也是忧心极了,只盼着母亲能健康长寿!”说起这带着期盼与祝福的话,嘉悦郡主眼中满是诚意,未曾有半分敷衍。
  这些年来襄宁长公主待嘉悦郡主犹如亲生母女一般,进门不久就接了管家权,平日里更是极少让她们立规矩的,在她有孕时,也不似其它人家那样赐下妾室,她的日子过的舒心极了,自然知晓是因为襄宁长公主的缘故。
  故而将心比心,她是盼着襄宁长公主能好好的。
  贾攸自是能感受到妻子的真诚,对着如此和睦的氛围更是满意,岁月静好,不外如是。
  待到第一日,嘉悦郡主正打算去静康院给婆母请安,在半道上遇到了两位弟妹荀氏和沈氏,见一人结伴而来,嘉悦郡主颦眉问道:“弟妹们倒是好早,莫不是约好的不成,只是怎的不见约上我一起,难不成我不配与你一人同行!”
  一番阴阳怪气的语调,听着还泛着酸意,沈氏与荀氏对视一眼,眼中从惊疑到恍然大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同时瞧见了对方眼中的示意,原本紧张的状态瞬间消失不见。
  只见沈氏抬起手轻轻掩了掩嘴角,笑道:“可不敢这么说,这要是让兄长知道了,可不得找我们老爷好生说道说道,还请嫂嫂大人有大量,宽恕我等吧。”同样怪声怪调的回了去,说完还抬起头,似是在等着瞧嘉悦郡主的反应。
  顿时感觉周围的气氛都紧张起来,静谧的环境让人不经意间开始小心翼翼,伺候的奴婢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喘。虽然不知晓为何几位太太们忽然间针对起对方来,但不论如何,主子们的事她们这些奴婢可掺和不起,还是努力缩起来,当自己不存在吧,不止一个人这么想,敢看主子笑话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忽然间,嘉起来,“你们呐,竟会打趣我,难道一弟三弟对你们不好”
  荀氏和沈氏不甘被打趣,异口同声的道:“我等自是比笑起来,看起来热闹极了。
  想现,不过是一时兴起,装作吃醋的模样罢了,府上妯娌之间关系还是很融洽的。
  嘉悦郡主打头,荀氏沈氏紧随其后,三人不紧不慢的,一路院门口,立马被请了进去,襄宁长,正用完早膳,让人引她们去厅里,又有小起身朝着正厅去,见着襄宁长公主的身影,嘉悦郡主三人立马起身,给婆母见着坐在上首,襄宁长公主看着下方三个儿媳,温,都坐下吧。”
  三人缓缓落座,嘉悦郡主身为长媳,当仁不让的开口问安:“母亲今日可好?本应日日来给母亲请安的,只是儿媳平日里忙于府中事务,倒是未能日日前来,都是儿媳的错。”说着满是愧疚的目光投向了襄宁长公主,盈盈的眼中满是歉意。沈氏和荀氏亦是如此,心中歉疚难安。
  三人的歉疚,襄宁长公主自是收到了的,是自己不让她们日日来请安的,怎的也怪不到她们身上去,说来到底还是因为自己,怕是近些时日,母后去世后自己十分难过,经常以泪洗面,状态难免差了些,怕是让她们觉察到了,误以为自己是身体有恙,这才如此担忧。
  “唉!本宫无事,只是母后去世,让本宫着实难以相信,情绪低落,一时间打不起精神来罢了,倒也无甚大事,尔等不必如此担忧。本宫会照顾好自己的,毕竟本宫还等着抱重孙呢!”
  见婆母如此宽慰,三人心中的愧疚方才减轻了两分,见婆母的兴趣都在抱重孙上,果断配合起来,好话一箩筐的起哄。虽然贾瑾贾瑜尚未娶妻,但这并不妨碍她们挑选儿媳,成亲可以再等等,但这人选必须得提前相看起来,等到临了了,哪里还有合适的人选,好姑娘自是被别家聘了去。
  婆媳四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兴趣上来,聊的好不兴奋。之后的日子里每每如此,倒是让因太后去世而伤感不已的襄宁长公主得了颇多安慰。
  ***
  直到这天,一早宁国公府的主子们便起了身,由襄宁长公主打头,带着众人往荣国公府而去。
  早几日荣国公府便派人递了帖子来请,今日正是一房嫡次子的周岁宴,这孩子满月时碰上了太后病重,满月宴并没有办,如今距离太后过世已经快一年了,出了国丧不久,虽还不适合大办宴席,但一家子聚在一起,吃个便饭还是可以的。
  到了荣国公府,贾攸贾敬贾啟径自交代了自家太太照顾好母亲,便带着小辈们朝着外书房去了,贾赦贾政都在书房等候。
  等到了书房,长辈们趁机考校起子侄来,荣国公府如今唯一适龄的贾琏和贾珠自然在场。贾珠如今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底子自是比贾琏好上许多,便是贾赦平日里同贾政不对付,也忍不住夸赞了一句,这让贾政在贾赦面前得了脸,心中很是高兴,嘴上还谦虚道:“他一个小人儿哪里值当如此夸奖,比不得瑾儿瑜儿高中进士,也比不得瑄儿他们有着举人功名,当不得当不得。”这谦逊的话说着说着,贾政的兴意慢慢减弱,他家珠儿也只是同大房的琏儿相比,略好一些,若是同宁府相比,那真是被比到泥里去了。
  原本的骄傲顿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满,同样是贾家嫡系子弟,怎的和贾瑾贾瑜他们差这么多,连略小一些的贾瑄都比不上,想着还不满的看了眼贾珠,心中却是下定了决心要对珠儿的课业再上心些,必不能让珠儿松懈了才是。
  贾珠又不是瞎子,自是看到了自家老爷的表现,却也无可奈何。倒是贾琏虽答的磕磕绊绊,但是一脸的无所谓,只是随着贾赦时不时瞪过来的眼神,还是能发现他在颤抖,可见也不过是面上强撑着罢了,心里到底是害怕的。不同于贾琏强撑着的模样,贾瑾贾瑜这两位高中进士的学问自是不差,下面的贾瑄等人面对考校,那也是张口就来,而且看着贾攸贾敬他们满意的神情和点头的动作,就能知晓对他们表现的满意。两相对此,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而女眷这边目送着老爷们离去,纷纷来到了荣僖堂,史氏正端坐在上首,邢氏和王氏伺候在一旁,保龄侯夫人和忠靖侯夫人并王子腾夫人正陪着话家常。众人见着宁国公府一行人,尤其是打头的襄宁长公主,纷纷起身行礼,待到众人起身后,便有丫鬟引着襄宁长公主与史氏一同坐到了上首,“长公主殿下今日能来,倒是稀客。”史氏首先忍不住开口,言语中不免有些阴阳怪气。
  襄宁长公主锐利的眼神扫过众人,直盯的史氏浑身不适,在她准备开口前说道:“到底是哥儿周岁,本宫可不是那等子小心眼的,对着个孩子出什么气。大人是大人,孩子是孩子,没得混为一谈。”
  这话一出,倒是让史家两位侯夫人和王子腾夫人钦佩不已,保龄侯夫人更是笑着捧道:“长公主殿下自是宽宏大量,这般心胸着实令人敬佩。”
  旁人都开口夸赞了,嘉悦郡主并荀氏沈氏等自家人自是不会冷场,你一言我一语的夸个不停,顿时成了襄宁长公主的专场,可把史氏气的够呛,就连王氏也很不满意,觉得襄宁长公主抢了自家儿子的风头。这诡异的氛围一直持续到巳时,外书房的老爷们带着一众小辈来到了荣僖堂,一房嫡次子,乳名贾宝玉的小哥儿,抓周就在这里举行。
  见到了时辰,史氏倒也不磨蹭,挥手示意下人将抓周的桌案摆上来,奶娘抱着贾宝玉朝桌案走去,轻轻将宝玉放在桌案上,守候在一旁。
  随着众人的目光被桌案上的东西吸引去,史氏面无表情,邢氏幸灾乐祸,贾珠满是担忧,王氏和隔着屏风的贾政火冒三丈,气的牙痒痒,其余人颇为惊讶的冷眼看着。你道为何
  第113章
  只见那身着锦绣如意纹红袍,脖问挂着八宝嵌红宝石璎珞项圈,浑身圆润,皮肤白嫩的孩童趴在铺着红布的桌案上,没等众人催促着去抓东西,就被一颜色眼里的小圆盒吸引了注意力,小手抓了过去,还在空中挥舞了两下,然后坐在那里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