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等用过了早膳,襄宁先是陪着太后在慈宁宫里转了转,消了消食,又陪着太后聊了聊私事,太后心疼爱女,什么都想往爱女那边塞,襄宁长公主可谓是收获颇丰。
襄宁看着靠在墙角的落地钟,时间已经不早了,想来这个时间点皇兄也已经下朝了。这下好了,皇兄有空的话,想来很快就能办掉这件事,成与不成,总得有个准话吧。
果不奇然,襄宁长公主从太后*的慈宁宫出来,一路不曾停留的朝着紫宸殿而去。刚下朝的隆兴帝,得知襄宁长公主朝着紫宸殿来了,也不急着批阅奏折了,只等着襄宁长公主来,想听听襄宁长公主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襄宁长公主到达紫宸殿时,夏守忠正好因着隆兴帝的吩咐出来办事,看到襄宁长公主的身影,夏守忠立马松了一口气。
他本就因为没能哄得皇上高兴,而被打发了出来等消息,原以为襄宁长公主的消息还要一些时间才能到,没成想自己才一出来,襄宁长公主就到了,真是老天保佑。
因着隆兴帝已经提前吩咐过了,襄宁长公主一来,不必通传,直接让她进来。
夏守忠当即二步做两步,走近前去,领着襄宁长公主进入了紫宸殿。
第60章 幕后黑手(二)
紫宸殿内,浓郁的龙涎香气息萦绕着整个大殿,襄宁长公主缓缓迈着步子走进紫宸殿。
不多时便瞧见了正坐在紫檀方木桌案后的隆兴帝,屈身微微行了一礼,“襄宁给皇兄请安。”
隆兴帝见着下首不远处的襄宁长公主,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对着这个同母胞妹,他一直是疼宠有加。因着当年皇妹被许给定安侯府,自己却无能为力,对着皇妹总是倍感怜惜,心疼她的遭遇。
对着后宫妃嫔,隆兴帝总是觉得隔了一层,能让他觉得有些特殊的,也就只有元后石氏和第二任继后杨氏了。元后石氏自是不用多说,继后杨氏是个热烈张扬的美人,爱的轰轰烈烈,死,更是在隆兴帝心中留下浓重的一笔。除此之外,其余妃嫔不过是弱水三千,于隆兴帝而言无甚特别的。
下面的子女之中,对着儿L子,早些年还有几分真心,随着年纪的增长,隆兴帝对着一众儿L子,尤其是年长能干的儿L子十分忌惮。公主们倒是好一些,但宠爱方面也多不到哪里去,自幼养在母亲身边,在父母之间自然更亲近她们母亲一些,面对着隆兴帝总是怯怯的,也让隆兴帝亲近不起来。等到公主长大了,嫁人后更是有丈夫和子女要操心,自然亲近不到哪里去了。
在隆兴帝看来,只有太后对他是不求回报的,母慈子孝,太后从不仗着身份在后宫折腾,外祖一家更是一贯低调,这让隆兴帝十分欣慰,也对太后更加孝顺了。对着襄宁长公主,他更多的是愧疚和怜惜,到底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对比着别的异母兄妹,总是更亲近一些的。
再加上太后对着襄宁长公主的宠爱,隆兴帝也就顺着太后,对着襄宁这个胞妹更加亲近了。感情都是处出来的,相处的久了,襄宁长公主也不是一味索取,不予回报的性子,隆兴帝也习惯了对着襄宁长公主表现出自己的亲近和宠爱,时间长了,或许隆兴帝自己都已经弄不清,对襄宁长公主到底只是真心还是面子情了吧。
短短的时间里,隆兴帝脑海中浮现了许多过往的记忆,最后看着面前的襄宁长公主,心中有高兴也有失落,最终归于平静。
“皇妹快快请起。”隆兴帝压下心中的思绪,带着一丝笑意的回道。
又转头看向一旁的大太监夏守忠,“还立在这做什么,还不快去给公主搬个椅子来,没见公主正站着吗?”
夏守忠在一旁陪笑,伸出手掌轻轻掌着自己的脸,“哎呦,都怪奴才没眼力,带累着公主站了这么久,都是奴才的错,奴才这就去。”说罢朝着一旁的侧室而去,那边摆放着上好的紫檀木桌椅,椅子上还特地铺着软垫,就是为了来紫宸殿的一些老臣和公主们备的。
“皇兄跟前的人一贯伶俐,夏公公到底是陪伴了您多年的,最是了解您的心思。”襄宁长公主见着隆兴帝并不像动怒的样子,也笑着打趣道。
等夏守忠指挥者小太监搬上椅子的时候,只听见隆兴帝开怀大笑,并用指尖不断点着襄宁长公主,“你呀,一贯会逗朕开心。”
“皇兄说的哪里话,襄宁还得多谢皇兄赐座呢,这站了没一会儿L,腿就有些发软了,到底是不比以前了。”襄宁长公主似是无意的感叹了一句,随后落了座,软垫十分舒适,也让襄宁长公主紧绷着的身体放松了下来。
夏守忠依旧守在隆兴帝身边,随时准备伺候着隆兴帝,不曾发出一丝声响,只在一旁静静的聆听者隆兴帝与襄宁长公主的对话。
“你近些日子可好多了,太医院里有着诸多太医在呢,要好生调理,平日里也可多进宫看看朕和母后。说来也有一段时日没见着你了,最近的贡品里面有一批燕窝和银耳,都还不错,朕让人给母后送去了一些,剩下的等会你出宫便一起带走吧,朕私库里还有些上好的滋补药材,也给你带回去。”隆兴帝开始表达着自己对襄宁长公主的关心,虽然隆兴帝关心人一贯的方式就是升级待遇和赏赐东西。
对着隆兴帝这样直接的表达,襄宁长公主还能怎么样呢,自然是接受呀。
“多谢皇兄,皇兄的心意皇妹就领了。”有便宜不占,那不是傻子吗?襄宁长公主很是高兴的接受了赏赐。
聊了许久,过来,慢慢的也就提起了贾赦的事情,想要试探一番隆兴帝的口风,趟。
“皇兄,荣国公府的事情想来您也知道了,不知皇兄准备如性的开了口。
的的隆兴帝自然不意外,本想吓唬一下她,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吧,就襄宁这个性子,回头怕是直接给朕穿小鞋,状可就划不来了。
心里这样想着,原本到了嘴边的话也就没说出口,只能重新组织了语言,带着些羞恼和几分无奈,“荣国公府自第一代荣国公贾源始,先荣国公贾代善也是忠烈之辈,同为一家的宁国公府也是忠勇可嘉。便是宁国公府这边,下面几个外甥也都是可造之材,怎么到了他贾赦那里,竟出了这样一个傻小子,真真是丢了代善的脸。”
说到这里,隆兴帝又回忆起自家的伴读,先荣国公贾代善,为他感到十分惋惜,那样英勇的一个人,膝下子嗣竟这般不成器。
当然最可惜的是,荣国公府娶了那样的媳妇,都说妻贤夫祸少,荣国公府有史氏和王氏这样两个妇人,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对于史氏,早些年十分能闹腾,这几年却安分了许多,隆兴帝也只查到了她十分偏心养在跟前的幼子贾政,对着贾赦不屑一顾。但王氏可就不同了,王氏还年轻,手段自然没有史氏高明,何况王氏并不是个聪明人,那些私下里的小手段,隆兴帝一查自然就出来了。
心知肚明,只是这对于隆兴帝而言也是一个机会,如今荣国公府并没有出色的子弟,能够势力,自然不会放过。贾家一门双公,掌着军权,隆兴帝自然心生忌惮。宁国公府是自己妹妹一家,几的,做事也十分得力,不忍对着他们下手,那就只能挑荣国公府下手了,柿子要挑软的捏,是送到自己手上来了。
襄宁长公主瞧着隆兴帝提起贾赦一事,有对贾赦的看不上,也有对着贾代善的惋惜,但并没有太多愤怒的情绪,心中明白这次稳了。荣国公那边肯定会有惩罚,但不会涉及到性命,也让襄宁长公主能够安下心来,为着荣国公府继续打听消息。
“贾赦自幼被宠坏了,性子难免单纯了些,还请皇兄看在两位先荣国公的份上,多多宽恕。”襄宁长公主为着贾赦,也为着荣国公府,开口向隆兴帝讨饶。
“皇妹对着金陵那边可是已经了解过了,贾赦这事皇妹可有什么建议”隆兴帝也想知道襄宁长公主对贾赦是个什么看法,也不曾隐瞒着自己的想法,直接开口就问。
襄宁长公主很是无奈,“唉!我虽还不曾得知事情的原委,但贾赦绝不是不孝之人,否则我绝不会走这一遭。”
隆兴帝若有所思,襄宁的性子他自是知道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想要知晓襄宁的看法。
襄宁长公主见隆兴帝只是静静听着,也不停顿,继续说道:“皇兄,事到如今,贾赦必然是有错的,不论是识人不清,还是管理不善,终归都是错。只是请皇兄念在荣国公府先人的份上,从轻发落。”
隆兴帝听着襄宁长公主求情的话,也不再拿乔了,原就有放贾赦一马的想法,如今不过是顺着梯子下罢了。索性右手一拂,明黄色的衣袖划过,带起一袭黄色的波浪。左手敲击着面前的桌案,不时带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在这寂静的紫宸殿里格外清晰。
忽然间紫宸殿里悄然无声,原是不知何时,隆兴帝已经停下了敲击桌面的动作,抬头看向襄宁长公主,“贾赦,犯大不孝之罪,虽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饶。朕为其赐字‘恩侯’,只是没成想他到底是辜负了朕的一片心意。看在荣国公府的面子上,朕不会要了贾赦的性命,至于如何处置嘛,便罢官贬爵吧,再打他二十大板,好让他长长记性。”
襄宁看着靠在墙角的落地钟,时间已经不早了,想来这个时间点皇兄也已经下朝了。这下好了,皇兄有空的话,想来很快就能办掉这件事,成与不成,总得有个准话吧。
果不奇然,襄宁长公主从太后*的慈宁宫出来,一路不曾停留的朝着紫宸殿而去。刚下朝的隆兴帝,得知襄宁长公主朝着紫宸殿来了,也不急着批阅奏折了,只等着襄宁长公主来,想听听襄宁长公主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襄宁长公主到达紫宸殿时,夏守忠正好因着隆兴帝的吩咐出来办事,看到襄宁长公主的身影,夏守忠立马松了一口气。
他本就因为没能哄得皇上高兴,而被打发了出来等消息,原以为襄宁长公主的消息还要一些时间才能到,没成想自己才一出来,襄宁长公主就到了,真是老天保佑。
因着隆兴帝已经提前吩咐过了,襄宁长公主一来,不必通传,直接让她进来。
夏守忠当即二步做两步,走近前去,领着襄宁长公主进入了紫宸殿。
第60章 幕后黑手(二)
紫宸殿内,浓郁的龙涎香气息萦绕着整个大殿,襄宁长公主缓缓迈着步子走进紫宸殿。
不多时便瞧见了正坐在紫檀方木桌案后的隆兴帝,屈身微微行了一礼,“襄宁给皇兄请安。”
隆兴帝见着下首不远处的襄宁长公主,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对着这个同母胞妹,他一直是疼宠有加。因着当年皇妹被许给定安侯府,自己却无能为力,对着皇妹总是倍感怜惜,心疼她的遭遇。
对着后宫妃嫔,隆兴帝总是觉得隔了一层,能让他觉得有些特殊的,也就只有元后石氏和第二任继后杨氏了。元后石氏自是不用多说,继后杨氏是个热烈张扬的美人,爱的轰轰烈烈,死,更是在隆兴帝心中留下浓重的一笔。除此之外,其余妃嫔不过是弱水三千,于隆兴帝而言无甚特别的。
下面的子女之中,对着儿L子,早些年还有几分真心,随着年纪的增长,隆兴帝对着一众儿L子,尤其是年长能干的儿L子十分忌惮。公主们倒是好一些,但宠爱方面也多不到哪里去,自幼养在母亲身边,在父母之间自然更亲近她们母亲一些,面对着隆兴帝总是怯怯的,也让隆兴帝亲近不起来。等到公主长大了,嫁人后更是有丈夫和子女要操心,自然亲近不到哪里去了。
在隆兴帝看来,只有太后对他是不求回报的,母慈子孝,太后从不仗着身份在后宫折腾,外祖一家更是一贯低调,这让隆兴帝十分欣慰,也对太后更加孝顺了。对着襄宁长公主,他更多的是愧疚和怜惜,到底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对比着别的异母兄妹,总是更亲近一些的。
再加上太后对着襄宁长公主的宠爱,隆兴帝也就顺着太后,对着襄宁这个胞妹更加亲近了。感情都是处出来的,相处的久了,襄宁长公主也不是一味索取,不予回报的性子,隆兴帝也习惯了对着襄宁长公主表现出自己的亲近和宠爱,时间长了,或许隆兴帝自己都已经弄不清,对襄宁长公主到底只是真心还是面子情了吧。
短短的时间里,隆兴帝脑海中浮现了许多过往的记忆,最后看着面前的襄宁长公主,心中有高兴也有失落,最终归于平静。
“皇妹快快请起。”隆兴帝压下心中的思绪,带着一丝笑意的回道。
又转头看向一旁的大太监夏守忠,“还立在这做什么,还不快去给公主搬个椅子来,没见公主正站着吗?”
夏守忠在一旁陪笑,伸出手掌轻轻掌着自己的脸,“哎呦,都怪奴才没眼力,带累着公主站了这么久,都是奴才的错,奴才这就去。”说罢朝着一旁的侧室而去,那边摆放着上好的紫檀木桌椅,椅子上还特地铺着软垫,就是为了来紫宸殿的一些老臣和公主们备的。
“皇兄跟前的人一贯伶俐,夏公公到底是陪伴了您多年的,最是了解您的心思。”襄宁长公主见着隆兴帝并不像动怒的样子,也笑着打趣道。
等夏守忠指挥者小太监搬上椅子的时候,只听见隆兴帝开怀大笑,并用指尖不断点着襄宁长公主,“你呀,一贯会逗朕开心。”
“皇兄说的哪里话,襄宁还得多谢皇兄赐座呢,这站了没一会儿L,腿就有些发软了,到底是不比以前了。”襄宁长公主似是无意的感叹了一句,随后落了座,软垫十分舒适,也让襄宁长公主紧绷着的身体放松了下来。
夏守忠依旧守在隆兴帝身边,随时准备伺候着隆兴帝,不曾发出一丝声响,只在一旁静静的聆听者隆兴帝与襄宁长公主的对话。
“你近些日子可好多了,太医院里有着诸多太医在呢,要好生调理,平日里也可多进宫看看朕和母后。说来也有一段时日没见着你了,最近的贡品里面有一批燕窝和银耳,都还不错,朕让人给母后送去了一些,剩下的等会你出宫便一起带走吧,朕私库里还有些上好的滋补药材,也给你带回去。”隆兴帝开始表达着自己对襄宁长公主的关心,虽然隆兴帝关心人一贯的方式就是升级待遇和赏赐东西。
对着隆兴帝这样直接的表达,襄宁长公主还能怎么样呢,自然是接受呀。
“多谢皇兄,皇兄的心意皇妹就领了。”有便宜不占,那不是傻子吗?襄宁长公主很是高兴的接受了赏赐。
聊了许久,过来,慢慢的也就提起了贾赦的事情,想要试探一番隆兴帝的口风,趟。
“皇兄,荣国公府的事情想来您也知道了,不知皇兄准备如性的开了口。
的的隆兴帝自然不意外,本想吓唬一下她,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吧,就襄宁这个性子,回头怕是直接给朕穿小鞋,状可就划不来了。
心里这样想着,原本到了嘴边的话也就没说出口,只能重新组织了语言,带着些羞恼和几分无奈,“荣国公府自第一代荣国公贾源始,先荣国公贾代善也是忠烈之辈,同为一家的宁国公府也是忠勇可嘉。便是宁国公府这边,下面几个外甥也都是可造之材,怎么到了他贾赦那里,竟出了这样一个傻小子,真真是丢了代善的脸。”
说到这里,隆兴帝又回忆起自家的伴读,先荣国公贾代善,为他感到十分惋惜,那样英勇的一个人,膝下子嗣竟这般不成器。
当然最可惜的是,荣国公府娶了那样的媳妇,都说妻贤夫祸少,荣国公府有史氏和王氏这样两个妇人,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对于史氏,早些年十分能闹腾,这几年却安分了许多,隆兴帝也只查到了她十分偏心养在跟前的幼子贾政,对着贾赦不屑一顾。但王氏可就不同了,王氏还年轻,手段自然没有史氏高明,何况王氏并不是个聪明人,那些私下里的小手段,隆兴帝一查自然就出来了。
心知肚明,只是这对于隆兴帝而言也是一个机会,如今荣国公府并没有出色的子弟,能够势力,自然不会放过。贾家一门双公,掌着军权,隆兴帝自然心生忌惮。宁国公府是自己妹妹一家,几的,做事也十分得力,不忍对着他们下手,那就只能挑荣国公府下手了,柿子要挑软的捏,是送到自己手上来了。
襄宁长公主瞧着隆兴帝提起贾赦一事,有对贾赦的看不上,也有对着贾代善的惋惜,但并没有太多愤怒的情绪,心中明白这次稳了。荣国公那边肯定会有惩罚,但不会涉及到性命,也让襄宁长公主能够安下心来,为着荣国公府继续打听消息。
“贾赦自幼被宠坏了,性子难免单纯了些,还请皇兄看在两位先荣国公的份上,多多宽恕。”襄宁长公主为着贾赦,也为着荣国公府,开口向隆兴帝讨饶。
“皇妹对着金陵那边可是已经了解过了,贾赦这事皇妹可有什么建议”隆兴帝也想知道襄宁长公主对贾赦是个什么看法,也不曾隐瞒着自己的想法,直接开口就问。
襄宁长公主很是无奈,“唉!我虽还不曾得知事情的原委,但贾赦绝不是不孝之人,否则我绝不会走这一遭。”
隆兴帝若有所思,襄宁的性子他自是知道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想要知晓襄宁的看法。
襄宁长公主见隆兴帝只是静静听着,也不停顿,继续说道:“皇兄,事到如今,贾赦必然是有错的,不论是识人不清,还是管理不善,终归都是错。只是请皇兄念在荣国公府先人的份上,从轻发落。”
隆兴帝听着襄宁长公主求情的话,也不再拿乔了,原就有放贾赦一马的想法,如今不过是顺着梯子下罢了。索性右手一拂,明黄色的衣袖划过,带起一袭黄色的波浪。左手敲击着面前的桌案,不时带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在这寂静的紫宸殿里格外清晰。
忽然间紫宸殿里悄然无声,原是不知何时,隆兴帝已经停下了敲击桌面的动作,抬头看向襄宁长公主,“贾赦,犯大不孝之罪,虽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饶。朕为其赐字‘恩侯’,只是没成想他到底是辜负了朕的一片心意。看在荣国公府的面子上,朕不会要了贾赦的性命,至于如何处置嘛,便罢官贬爵吧,再打他二十大板,好让他长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