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赖嬷嬷听着主子的话,立刻知晓了主子的态度,丝毫不敢松懈,连忙应道:“是,主子,奴婢一定会守好府里的,绝不让消息泄露出去。”
此时的史氏如同苏醒的火山,蠢蠢欲动,要不是有着襄宁长公主的话,只怕史氏早就已经出手了。不过现在府里还得靠着宁府那边,等着襄宁长公主进宫后,探一探皇上的想法,史氏此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她也不知此事可还有转圜的余地。
荣国公府的未来如今就在襄宁长公主这位宿敌身上,这让史氏心里十分不舒服,哪怕她平日里对着襄宁长公主的态度温和了许多东西,也不代表她打心里认同了襄宁长公主,史氏终究还是那个骄傲的侯府千金。
可是那样骄傲的史氏,却不得不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她一向看不起的襄宁长公主身上,也是十分可笑。
史氏心里明白,荣国公府没有了贾代善,未来的几十年里,怕是都难回巅峰了。再加上这次的事情,如今的荣国公府岌岌可危,荣府的荣华富贵只在皇上一念之间。也是经过了这件事之后,史氏下定决心一定要培养出一位皇妃,宫里有着自家人在,才能够在皇上耳边吹吹枕头风,日后哪怕府里犯了什么忌讳,也不至于落得个无人可求的尴尬境地,最后只能等死。
**
宁国公府,宁安堂。
回到院子的襄宁长公主正坐在贵妃榻上喝着茶水,往荣国公府走了一遭,得到了史氏与此时无关的结论,襄宁长公主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的。
看着陪在自己身边的素梅,襄宁长公主开始自嘲道:“本宫此时竟然在庆幸,庆幸这件事跟史氏无关,亦庆幸荣国公府那边好歹有个能顶得住事的人。哪怕本宫不喜史氏,也不得不说现在只要史氏想,她能将整个荣国公府掌握在手中。”
素梅明白自家主子所庆幸的,亦是感同身受,打从接到消息起,自家公主就一直未曾放松过。打起精神劝慰道:“公主,这也是件难得的好事,起码荣国公夫人于此事无关,荣府那边暂时就乱不起来,您也不用担心消息会很快泄露出去。”
襄宁长公主赞同的看了看素梅,“不错,你算是说到点子上去了。现在本宫要做的就是进宫去探探皇兄的口风,看看是否有机会在中间说说情,总不能放任不管。素梅,帖子已经朝宫里递过了了吧,一有消息立马回复本宫。”
素梅微微屈身行礼,“是,请公主放心,奴婢让人盯着呢,一有消息,立马来报。”
襄宁长公主看向手中的杯盏,喃喃自语道:“只希望时间还来得及,能让本宫在消息被传出去之前,向皇兄求个情。唉!造孽呀~”
就在襄宁长公主等着宫里传来消息的时候,如同她所料到的一般,隆兴帝已经接到了来自金陵的消息。
得到难辨喜怒,紫宸殿内连呼吸声都近乎听不见一点声响,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未见风雨,王,他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无人知晓此时隆骇浪。
隆兴帝手下能人无数,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他就已经是因为知晓了幕后的人,
因为这让他想起了自家的事,对着贾赦的行为怒其不争,就这样明晃晃的落进了别人的圈套里。这也就罢了,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反省自己,想想怎么收尾,反而还大大咧咧的摆出来,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啊。
隆兴帝继续看着暗卫传回来的消息,贾赦对那妾氏如何珍爱,甚至都忘了自己是在守孝,也不知道贾代善泉下有知,会不会气的活过来。
边,双手背在身后,绕着桌案慢慢走动,不多时又绕了回来。“夏守忠,你呢?谁的话都信,就他这样的,中了招还四处晃悠,朕开始同情贾代善了。”
夏守忠看着面无表情的隆兴帝,试探的开口,“陛下,听闻人身前,极得老荣国公夫妇的喜爱,厌恶读书,故。”
“哈哈哈,你个老家伙,还在朕面前装模做样,不过这个贾赦确实是够‘蠢’的,这人算是废了。”隆兴帝带着一缕叹息,颇为感叹的道。
因着贾赦,隆兴帝想起了先太子和元后,贾赦曾任先太子的伴读。如今冷静下来的隆兴帝心中隐隐有些后悔了,若只是废了先太子的太子之位也就罢了,可偏偏先太子去了,这就让隆兴帝空余悔恨之情。只是徒之奈何,先太子已经去了,一切都没有了挽回的余地,只能将对先太子的悔恨之意与慈父之心,转移到先太子的子嗣身上。
前不久隆兴帝追封了先太子为义忠亲王,其之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余子嗣皆有封赏,先太子一脉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吧。
感叹了一番的隆兴帝,看着眼前紫宸殿内千篇一律的摆设,不免有些厌烦了。批了半天折子,也有些累了,稍稍走动了几步,还没活动开身子骨。有些意犹未尽的隆兴帝把玩着手中的扳指,朝着夏守忠吩咐道:“得了,朕批了许久的折子,也累了,去御花园走走吧。”
夏守忠瞧着大步向外面走去的隆兴帝,忙回道:“是。”抓紧迈着步子跟了上去,生怕隆兴帝遇见什么事,连个随身使唤的人都没有。
御花园里百花争艳,亮丽的景色令隆兴帝眼前一亮,看着也新鲜不是。走在御花园的小道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带着一股子混杂在一起的花香,隆兴帝的心情也舒缓了很多,此时甚至有兴趣和夏守忠说笑。
只见隆兴帝站在一丛盛开的粉红色月季前,欣赏着眼前舒展不同妖娆身姿的花朵,口中却在猜测道:“这贾赦闹出了这样一桩事,宁荣二府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夏守忠在一边侯着丝毫不敢懈怠,听着隆兴帝的话,立马回道:“回皇上的话,奴才听说今日一早,宁国公府收到了一封自金陵来的信,十分焦急,想来此时应是已经接到消息了。”
“嗯,”隆兴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贾赦,他有心处置,但又念及贾代善的一片忠心,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功过相抵了。隆兴帝有意放过贾家,但也需要有人给他一条台阶下,而这个人非隆兴帝的胞妹,襄宁长公主莫属。
“想来皇妹会走上这一趟的,就算是不为了荣国公府,也要为了贾家,为了朕的几个外甥。贾赦这事要是闹出去,不只会带累了荣国公府,带累贾家,朕更担心会因此带累了先义忠亲王。所以这桩事必须给它压下去,明白了吗?”隆兴帝对着夏守忠意味深长的说道。
夏守忠伺候隆兴帝多年,作为御前的大太监,为人最是油滑不过,哪里能不明白隆兴帝的意思。当即是对着隆兴帝应承了一通,恨不得对天发誓,必然会做好这件事。
逛了没一会儿,不远处就传来莺莺燕燕的声音,往前一看,打头的是贵妃甄氏,刘淑容、赵修仪、魏良媛紧随其后,这一波人浩浩荡荡朝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看着不远处的一群后宫妃嫔,隆兴帝颇为不耐的皱了皱眉,他本就是想出来清静清静,没成想还没清静一会儿,就遇上了一群人,还没等她们过来,隆兴帝走一旁的小道转身离去了。他可没心情陪着一群妃嫔,吵吵闹闹的,一刻都不得停歇。
隆兴帝带着夏守忠从小道回到紫宸殿内,没等多久,隆兴帝果然得到了消息,说是襄宁长公主朝着宫里递了帖子,明日将会进宫给太后请安。
许是有了打算,隆兴帝倒是松快了不少,听着夏守忠回上来的消息,“这个襄宁啊,还跟朕来这套,她是无事不登二宝殿,明日啊,肯定还是为了贾赦的事来找朕求情的。你说,朕要不要为难为难她,还是轻轻松松就过去了呢?真是让人为难呐。”
宫外的襄宁长公主并不知道此时已经有人在挂念她了,对于隆兴帝的态度,襄宁长公主一无所知,不过她心里有数,不能退却,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了。
翌日一早,襄宁长公主就起身进宫,等到襄宁长公主到达慈宁殿时,太后还未用过早膳。
太后看着进宫的女儿,关切的问候了一番,又瞟到一旁的餐桌,单手抚住有些饥饿的肚子,问道:“我儿可用过早膳了。”
一大早就进宫的襄宁长公主早膳自然只稍稍用了些,如今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故而陪笑道:“母后,儿臣早膳虽用了些,但折腾了一早上,可是又饿了。女儿早就想念慈宁宫小厨房的手艺了,这下也就厚着脸皮蹭一顿饭,母后可别嫌弃儿臣。”
太后听着襄宁的话十分高兴,“你这丫头,母后这还能缺了你的饭不成,放心,自是有你的份。好了,既然饿了,那就别说话了,陪母后用早膳吧。”说罢和襄宁长公主一同朝着餐桌走去,五花八门的早膳早已经摆好在桌上了。
知道襄宁长公主今日要进宫,太后特意叮嘱了御膳房准备些襄宁长公主爱吃的早膳,如今满满一桌摆着。
早已经饥饿难耐的襄宁长公主,得了太后的话,也不再忍着了,当即开始用膳。
襄宁长公主平日里不爱让人伺候着用膳,到了宫里也不例外,自顾自的吃着,不时停下来看着太后给添的膳食,享受着来自母亲的关爱。
此时的史氏如同苏醒的火山,蠢蠢欲动,要不是有着襄宁长公主的话,只怕史氏早就已经出手了。不过现在府里还得靠着宁府那边,等着襄宁长公主进宫后,探一探皇上的想法,史氏此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她也不知此事可还有转圜的余地。
荣国公府的未来如今就在襄宁长公主这位宿敌身上,这让史氏心里十分不舒服,哪怕她平日里对着襄宁长公主的态度温和了许多东西,也不代表她打心里认同了襄宁长公主,史氏终究还是那个骄傲的侯府千金。
可是那样骄傲的史氏,却不得不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她一向看不起的襄宁长公主身上,也是十分可笑。
史氏心里明白,荣国公府没有了贾代善,未来的几十年里,怕是都难回巅峰了。再加上这次的事情,如今的荣国公府岌岌可危,荣府的荣华富贵只在皇上一念之间。也是经过了这件事之后,史氏下定决心一定要培养出一位皇妃,宫里有着自家人在,才能够在皇上耳边吹吹枕头风,日后哪怕府里犯了什么忌讳,也不至于落得个无人可求的尴尬境地,最后只能等死。
**
宁国公府,宁安堂。
回到院子的襄宁长公主正坐在贵妃榻上喝着茶水,往荣国公府走了一遭,得到了史氏与此时无关的结论,襄宁长公主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的。
看着陪在自己身边的素梅,襄宁长公主开始自嘲道:“本宫此时竟然在庆幸,庆幸这件事跟史氏无关,亦庆幸荣国公府那边好歹有个能顶得住事的人。哪怕本宫不喜史氏,也不得不说现在只要史氏想,她能将整个荣国公府掌握在手中。”
素梅明白自家主子所庆幸的,亦是感同身受,打从接到消息起,自家公主就一直未曾放松过。打起精神劝慰道:“公主,这也是件难得的好事,起码荣国公夫人于此事无关,荣府那边暂时就乱不起来,您也不用担心消息会很快泄露出去。”
襄宁长公主赞同的看了看素梅,“不错,你算是说到点子上去了。现在本宫要做的就是进宫去探探皇兄的口风,看看是否有机会在中间说说情,总不能放任不管。素梅,帖子已经朝宫里递过了了吧,一有消息立马回复本宫。”
素梅微微屈身行礼,“是,请公主放心,奴婢让人盯着呢,一有消息,立马来报。”
襄宁长公主看向手中的杯盏,喃喃自语道:“只希望时间还来得及,能让本宫在消息被传出去之前,向皇兄求个情。唉!造孽呀~”
就在襄宁长公主等着宫里传来消息的时候,如同她所料到的一般,隆兴帝已经接到了来自金陵的消息。
得到难辨喜怒,紫宸殿内连呼吸声都近乎听不见一点声响,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未见风雨,王,他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无人知晓此时隆骇浪。
隆兴帝手下能人无数,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他就已经是因为知晓了幕后的人,
因为这让他想起了自家的事,对着贾赦的行为怒其不争,就这样明晃晃的落进了别人的圈套里。这也就罢了,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反省自己,想想怎么收尾,反而还大大咧咧的摆出来,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啊。
隆兴帝继续看着暗卫传回来的消息,贾赦对那妾氏如何珍爱,甚至都忘了自己是在守孝,也不知道贾代善泉下有知,会不会气的活过来。
边,双手背在身后,绕着桌案慢慢走动,不多时又绕了回来。“夏守忠,你呢?谁的话都信,就他这样的,中了招还四处晃悠,朕开始同情贾代善了。”
夏守忠看着面无表情的隆兴帝,试探的开口,“陛下,听闻人身前,极得老荣国公夫妇的喜爱,厌恶读书,故。”
“哈哈哈,你个老家伙,还在朕面前装模做样,不过这个贾赦确实是够‘蠢’的,这人算是废了。”隆兴帝带着一缕叹息,颇为感叹的道。
因着贾赦,隆兴帝想起了先太子和元后,贾赦曾任先太子的伴读。如今冷静下来的隆兴帝心中隐隐有些后悔了,若只是废了先太子的太子之位也就罢了,可偏偏先太子去了,这就让隆兴帝空余悔恨之情。只是徒之奈何,先太子已经去了,一切都没有了挽回的余地,只能将对先太子的悔恨之意与慈父之心,转移到先太子的子嗣身上。
前不久隆兴帝追封了先太子为义忠亲王,其之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余子嗣皆有封赏,先太子一脉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吧。
感叹了一番的隆兴帝,看着眼前紫宸殿内千篇一律的摆设,不免有些厌烦了。批了半天折子,也有些累了,稍稍走动了几步,还没活动开身子骨。有些意犹未尽的隆兴帝把玩着手中的扳指,朝着夏守忠吩咐道:“得了,朕批了许久的折子,也累了,去御花园走走吧。”
夏守忠瞧着大步向外面走去的隆兴帝,忙回道:“是。”抓紧迈着步子跟了上去,生怕隆兴帝遇见什么事,连个随身使唤的人都没有。
御花园里百花争艳,亮丽的景色令隆兴帝眼前一亮,看着也新鲜不是。走在御花园的小道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带着一股子混杂在一起的花香,隆兴帝的心情也舒缓了很多,此时甚至有兴趣和夏守忠说笑。
只见隆兴帝站在一丛盛开的粉红色月季前,欣赏着眼前舒展不同妖娆身姿的花朵,口中却在猜测道:“这贾赦闹出了这样一桩事,宁荣二府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夏守忠在一边侯着丝毫不敢懈怠,听着隆兴帝的话,立马回道:“回皇上的话,奴才听说今日一早,宁国公府收到了一封自金陵来的信,十分焦急,想来此时应是已经接到消息了。”
“嗯,”隆兴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贾赦,他有心处置,但又念及贾代善的一片忠心,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功过相抵了。隆兴帝有意放过贾家,但也需要有人给他一条台阶下,而这个人非隆兴帝的胞妹,襄宁长公主莫属。
“想来皇妹会走上这一趟的,就算是不为了荣国公府,也要为了贾家,为了朕的几个外甥。贾赦这事要是闹出去,不只会带累了荣国公府,带累贾家,朕更担心会因此带累了先义忠亲王。所以这桩事必须给它压下去,明白了吗?”隆兴帝对着夏守忠意味深长的说道。
夏守忠伺候隆兴帝多年,作为御前的大太监,为人最是油滑不过,哪里能不明白隆兴帝的意思。当即是对着隆兴帝应承了一通,恨不得对天发誓,必然会做好这件事。
逛了没一会儿,不远处就传来莺莺燕燕的声音,往前一看,打头的是贵妃甄氏,刘淑容、赵修仪、魏良媛紧随其后,这一波人浩浩荡荡朝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看着不远处的一群后宫妃嫔,隆兴帝颇为不耐的皱了皱眉,他本就是想出来清静清静,没成想还没清静一会儿,就遇上了一群人,还没等她们过来,隆兴帝走一旁的小道转身离去了。他可没心情陪着一群妃嫔,吵吵闹闹的,一刻都不得停歇。
隆兴帝带着夏守忠从小道回到紫宸殿内,没等多久,隆兴帝果然得到了消息,说是襄宁长公主朝着宫里递了帖子,明日将会进宫给太后请安。
许是有了打算,隆兴帝倒是松快了不少,听着夏守忠回上来的消息,“这个襄宁啊,还跟朕来这套,她是无事不登二宝殿,明日啊,肯定还是为了贾赦的事来找朕求情的。你说,朕要不要为难为难她,还是轻轻松松就过去了呢?真是让人为难呐。”
宫外的襄宁长公主并不知道此时已经有人在挂念她了,对于隆兴帝的态度,襄宁长公主一无所知,不过她心里有数,不能退却,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了。
翌日一早,襄宁长公主就起身进宫,等到襄宁长公主到达慈宁殿时,太后还未用过早膳。
太后看着进宫的女儿,关切的问候了一番,又瞟到一旁的餐桌,单手抚住有些饥饿的肚子,问道:“我儿可用过早膳了。”
一大早就进宫的襄宁长公主早膳自然只稍稍用了些,如今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故而陪笑道:“母后,儿臣早膳虽用了些,但折腾了一早上,可是又饿了。女儿早就想念慈宁宫小厨房的手艺了,这下也就厚着脸皮蹭一顿饭,母后可别嫌弃儿臣。”
太后听着襄宁的话十分高兴,“你这丫头,母后这还能缺了你的饭不成,放心,自是有你的份。好了,既然饿了,那就别说话了,陪母后用早膳吧。”说罢和襄宁长公主一同朝着餐桌走去,五花八门的早膳早已经摆好在桌上了。
知道襄宁长公主今日要进宫,太后特意叮嘱了御膳房准备些襄宁长公主爱吃的早膳,如今满满一桌摆着。
早已经饥饿难耐的襄宁长公主,得了太后的话,也不再忍着了,当即开始用膳。
襄宁长公主平日里不爱让人伺候着用膳,到了宫里也不例外,自顾自的吃着,不时停下来看着太后给添的膳食,享受着来自母亲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