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看着缓和了许多的奶奶,周瑞家的这才断断续续说出了未说出口的话,“只是,只是奶奶您到底是头胎,早产后短时间内您怕是难以有孕了,但是只要精心调养,日后还是会机会的。”
王氏听到这里不免有些绝望,女子想要地位稳固,除了娘家之外,便是子嗣。如今自己娘家远远比不得荣国公府,日后又将子嗣艰难,顿时觉得眼前一片灰暗,想到即将到来的苦难生活,心里渐渐丧失了对未来的希望。
自打王氏知道自己子嗣艰难以后,难免有些心情低落,尤其在得知丈夫贾政除了在哥儿出生后,来看了一次哥儿,就再也没有来过,顿时心如死灰,整日里郁郁寡欢。她知道贾政是个伪君子,以前好歹还会装装样子,可没成想如今连装都不装了,也是,她的好婆婆一个又一个的通房往下赐,贾政又一贯是个喜新厌旧的,心里哪还有自己的存在。
天比一天虚弱,想尽办法哄王氏高兴,想让她奶奶这副模样,实在是没了办法,便想刺激一下奶奶,故而便同诶,您这样身体又怎么受得了,哥儿还那么小,您可千万别做亲您仔细想想,是谁害得您变成如今的样子,您这般痛苦,害您的人却好好的,您不想看到对方,可不能让她们看您的笑话,您是正房夫人,
效果,王氏从悲伤中慢慢爬了出来,但同时带来的是满腹的怨恨,她怨贾敏,怨后院的通房,怨婆婆史氏,怨丈夫贾政,人,仇恨如同魔鬼,无孔不入,,只等着有朝一日,时机成熟,逐渐生根发芽。
凭着一股子怨气,王氏坚持着出了月子,等到后安,看着满屋子的莺莺燕燕,听着她们在自爱,王氏按捺不住心里的恨意与怒火了。作为正妻,对上通房小妾有着天然的压制,自然不用再忍着,直接给废了,两人都被打了板子,灌了哑药,发卖了出去,王氏特地吩咐周瑞家的,将她们卖到了暗窑子里面去,不过半月人便没了,得知服极了。在这样杀鸡儆猴的手段下,来,她们这才发现这位二奶奶的可怕,一个个恨不得缩在屋子里,来,生怕步了后尘。
就这样,哥儿的周岁宴也低调的过去了,想起大房瑚哥儿周岁宴的排场,再看着自己大办,心里越发不是滋味了,连带着心中对大房也有了意见。
黄色的树叶从空中飘落,夹杂着丰收的喜悦,秋风送来了阵阵欢笑,即将出嫁的贾敏一个人静静的待在花园的角落里,这是一处死角,也是她的秘密基地。带着满心的不舍,看着眼前熟悉的地方,想到对未来的迷茫,此时的贾敏只想静静的待一会儿。
刚从荣僖堂出来的王氏,满脑子都是婆婆对自己的羞辱和刁难,这样的日子真是受够了。哪怕有大嫂张氏在一旁对比着,手里握着府中大权的张氏,无疑是史氏的眼中钉肉中刺,就算有太婆婆撑腰,也阻止不了婆婆史氏对她的刁难。
看着满园子的萧瑟,不知想到了什么,王氏带着得意的笑,同周瑞家的说道:“我让你做的事情安排好了吗?”
周瑞家的谨慎的看了看四周,回道:“主子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绝对不会被发现的。”
王氏似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嗯,这就好。贾敏那个小贱人,整日里一副高傲的姿态,瞧不起谁呢?也不看看她那个样,瞧着就不是个健康的,更别提生儿育女了。”
周瑞家的讨好的对着王氏道:“奴婢听说林家几代单传,要是四小姐不能生,自然有的是人能给林姑爷生,日后有的是四小姐哭的时候在呢。您呐,就等着看好戏吧。”
王氏笑着带着下人离开了,径直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而躲在一旁角落里的贾敏,对于王氏这一番奚落的话,自是听的明明白白,心里也是暗恨不已,没想到平日里一副和善样子的二嫂,会在背后这般编排自己,心里气愤极了。同时内心深处隐藏着她的不堪,她在害怕,害怕日后被丈夫不喜,被娘家放弃。心里隐隐开始思考,如何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父母年纪都不小了,日后这府里还是要靠两位兄长,至于嫂嫂,终究知人知面不知心,想来还是要在他们身边留下自己的人,起码关键时候,能有个人给自己说说好话。
接受了多年精英教育的贾敏那可不是盖的,很快便有了主意,她去了荣僖堂,对着史氏一顿撒娇卖好,哄得史氏十分开怀,趁机借着史氏的手,将自己身边的两个心腹丫鬟,分别送进了贾赦贾政的院子做了姨娘,大房的唤作柳姨娘,二房的唤作周姨娘。这般行为到底得罪了两个嫂嫂,张氏原是费心费力的给贾敏张罗婚嫁之事,如今被这般打脸,那是直接放了手,借口府中的事物需要处理,不再管贾敏的婚嫁事宜。
老太太一个人也没那个精力,况且年纪大了容易生病,这不一个不注意,就病倒了。贾代善没办法只能去请了史氏出马,由她来亲自操办贾敏的婚事,为了抬个人跟张氏打擂台,史氏特地唤了王氏来帮衬她,也就给了王氏使坏的机会。史氏对贾敏也不见得有多少真心,只不过当她是个玩意儿,如今贾敏没有嫁入皇家,更是彻底放弃了她,对于王氏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做不知,只是让人偷偷留下了把柄。
宁国公府里,襄宁长公主聚精会神的听着素梅讲述荣府发生的事,不由得感叹道:“荣府这段时日简直跟唱大戏似的,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好戏一出接着一出,让人目不暇接。你且让人盯着,本宫瞧着接下来还有好戏看呢。”
第42章 倒V危机四伏
宁国公府,宁安堂,素梅正在给主子讲着荣国公府近些时日发生的事儿。如今宁国公府的中馈由大少奶奶打理,几位少爷也有各房的少奶奶照顾着。襄宁长公主平日空闲的时间变多了,除了照顾贾代化以外,最喜欢的便是听些八卦消息。因着与史氏不对付,故而对于荣国公府的消息最感兴趣,下面伺候的奴才惯会见风使舵,一个个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让襄宁长公主对荣国公府几乎是了如指掌。
这不,下面的人打听到了一些消息,赶紧传了回来。
“公主,奴婢越发看不懂荣国公夫人了。政二奶奶那边不用说,同敏小姐那是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再加上政二爷新得的那位周姨娘,如今怕是恨毒了她。荣国公夫人虽不是敏小姐的生母,但敏小姐自出生起就记在了荣国公夫人名下,更是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一直把荣国公夫人当做亲生母亲一般对待,荣国公夫人又怎么能看着政二奶奶暗中下手,却视而不见呢?”素梅没有办法理解史氏是怎么想的,了解襄宁长公主性子的她,也没有将话藏在心中,而是直接问了出来。
襄宁长公主倒是能明白史氏的想法,要说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亲人,而是你的敌人。与史氏结怨多年的襄宁长公主,可以说是最了解史氏的人之一,面对素梅的疑问,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回道:“史氏是最薄情不过的一个人,别看她平日里十分疼爱贾政和贾敏,但实际上不过是利益使然,再加上她的多年伪装,形成的习惯而已。哪里有什么真心疼爱,你想想贾敏四岁之前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史氏何曾对她上过心。不过是看贾敏生的不错,凭借着国公嫡女的身份,想让贾敏嫁入皇家给她带来荣耀而已。如今贾敏的亲事已经定下了,许了新科探花林如海,列侯之后,又凭借科举高中,在我们眼中林如海是个十分不错的女婿,但是在史氏眼里可不是这样的。林家在史氏眼里只怕比破落户都不如,要知道林家如今可没有爵位继承了,想想她交好的不是公侯夫人,就是王妃太妃,便能看出史氏是个什么性子的人了。既然贾敏对她而言已经如同弃子,又怎会再去管她,巴不得在一边看戏呢,要知道贾敏可不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
素梅听到主子的一番话,也是唏嘘不已,“说来敏小姐也是可惜了。”
襄宁长公主极为不屑的说道:“且不说本宫并非什么善人,因为本宫与史氏不睦,贾敏一向同本宫不亲近,本宫也没必要上赶着去做好人,恐怕她还以为本宫是在离间她和史氏的母女之情呢。”
素梅想着贾敏往日的性子,得出的结论确实如襄宁长公主所说的一般,对于自家公主的话,素梅向来是坚决服从的,因此附和道:“谁让敏小姐是荣国公夫人的女儿呢,外人可没资格掺和进去。怪只怪敏小姐投错了胎,要是在咱们府里,那可绝对不一样,奴婢可是知道,公主您呀是盼着府里有个姑娘呢,上次敏宁长公主得了个小孙女,满月宴上您抱着都舍不得撒手。”
听着素梅这略带调笑的话,襄宁长公主也是乐了,“本宫就是喜欢香香软软的小姑娘,本宫这辈子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又给本宫添了不少孙子,都是些皮小子,本宫现在就缺个孙女。”
素梅也是恭维道:“是,是,是,想来五位少爷和奶奶们定能满足您的愿望的。”
襄宁长公主也是向往的道:“本宫也盼着这一天呢。”
襄宁长公主每日听着荣国公府的八卦,转眼间就到了贾敏出嫁的日子,十里红妆嫁进了了林家,从此成为林家妇。三朝回门,小夫妻俩很是恩爱,两人都善诗词,有着共同的话题,林老夫人对着刚嫁进门的贾敏也不曾为难,故而贾敏同林如海很是过了一段逍遥日子。
王氏听到这里不免有些绝望,女子想要地位稳固,除了娘家之外,便是子嗣。如今自己娘家远远比不得荣国公府,日后又将子嗣艰难,顿时觉得眼前一片灰暗,想到即将到来的苦难生活,心里渐渐丧失了对未来的希望。
自打王氏知道自己子嗣艰难以后,难免有些心情低落,尤其在得知丈夫贾政除了在哥儿出生后,来看了一次哥儿,就再也没有来过,顿时心如死灰,整日里郁郁寡欢。她知道贾政是个伪君子,以前好歹还会装装样子,可没成想如今连装都不装了,也是,她的好婆婆一个又一个的通房往下赐,贾政又一贯是个喜新厌旧的,心里哪还有自己的存在。
天比一天虚弱,想尽办法哄王氏高兴,想让她奶奶这副模样,实在是没了办法,便想刺激一下奶奶,故而便同诶,您这样身体又怎么受得了,哥儿还那么小,您可千万别做亲您仔细想想,是谁害得您变成如今的样子,您这般痛苦,害您的人却好好的,您不想看到对方,可不能让她们看您的笑话,您是正房夫人,
效果,王氏从悲伤中慢慢爬了出来,但同时带来的是满腹的怨恨,她怨贾敏,怨后院的通房,怨婆婆史氏,怨丈夫贾政,人,仇恨如同魔鬼,无孔不入,,只等着有朝一日,时机成熟,逐渐生根发芽。
凭着一股子怨气,王氏坚持着出了月子,等到后安,看着满屋子的莺莺燕燕,听着她们在自爱,王氏按捺不住心里的恨意与怒火了。作为正妻,对上通房小妾有着天然的压制,自然不用再忍着,直接给废了,两人都被打了板子,灌了哑药,发卖了出去,王氏特地吩咐周瑞家的,将她们卖到了暗窑子里面去,不过半月人便没了,得知服极了。在这样杀鸡儆猴的手段下,来,她们这才发现这位二奶奶的可怕,一个个恨不得缩在屋子里,来,生怕步了后尘。
就这样,哥儿的周岁宴也低调的过去了,想起大房瑚哥儿周岁宴的排场,再看着自己大办,心里越发不是滋味了,连带着心中对大房也有了意见。
黄色的树叶从空中飘落,夹杂着丰收的喜悦,秋风送来了阵阵欢笑,即将出嫁的贾敏一个人静静的待在花园的角落里,这是一处死角,也是她的秘密基地。带着满心的不舍,看着眼前熟悉的地方,想到对未来的迷茫,此时的贾敏只想静静的待一会儿。
刚从荣僖堂出来的王氏,满脑子都是婆婆对自己的羞辱和刁难,这样的日子真是受够了。哪怕有大嫂张氏在一旁对比着,手里握着府中大权的张氏,无疑是史氏的眼中钉肉中刺,就算有太婆婆撑腰,也阻止不了婆婆史氏对她的刁难。
看着满园子的萧瑟,不知想到了什么,王氏带着得意的笑,同周瑞家的说道:“我让你做的事情安排好了吗?”
周瑞家的谨慎的看了看四周,回道:“主子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绝对不会被发现的。”
王氏似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嗯,这就好。贾敏那个小贱人,整日里一副高傲的姿态,瞧不起谁呢?也不看看她那个样,瞧着就不是个健康的,更别提生儿育女了。”
周瑞家的讨好的对着王氏道:“奴婢听说林家几代单传,要是四小姐不能生,自然有的是人能给林姑爷生,日后有的是四小姐哭的时候在呢。您呐,就等着看好戏吧。”
王氏笑着带着下人离开了,径直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而躲在一旁角落里的贾敏,对于王氏这一番奚落的话,自是听的明明白白,心里也是暗恨不已,没想到平日里一副和善样子的二嫂,会在背后这般编排自己,心里气愤极了。同时内心深处隐藏着她的不堪,她在害怕,害怕日后被丈夫不喜,被娘家放弃。心里隐隐开始思考,如何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父母年纪都不小了,日后这府里还是要靠两位兄长,至于嫂嫂,终究知人知面不知心,想来还是要在他们身边留下自己的人,起码关键时候,能有个人给自己说说好话。
接受了多年精英教育的贾敏那可不是盖的,很快便有了主意,她去了荣僖堂,对着史氏一顿撒娇卖好,哄得史氏十分开怀,趁机借着史氏的手,将自己身边的两个心腹丫鬟,分别送进了贾赦贾政的院子做了姨娘,大房的唤作柳姨娘,二房的唤作周姨娘。这般行为到底得罪了两个嫂嫂,张氏原是费心费力的给贾敏张罗婚嫁之事,如今被这般打脸,那是直接放了手,借口府中的事物需要处理,不再管贾敏的婚嫁事宜。
老太太一个人也没那个精力,况且年纪大了容易生病,这不一个不注意,就病倒了。贾代善没办法只能去请了史氏出马,由她来亲自操办贾敏的婚事,为了抬个人跟张氏打擂台,史氏特地唤了王氏来帮衬她,也就给了王氏使坏的机会。史氏对贾敏也不见得有多少真心,只不过当她是个玩意儿,如今贾敏没有嫁入皇家,更是彻底放弃了她,对于王氏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做不知,只是让人偷偷留下了把柄。
宁国公府里,襄宁长公主聚精会神的听着素梅讲述荣府发生的事,不由得感叹道:“荣府这段时日简直跟唱大戏似的,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好戏一出接着一出,让人目不暇接。你且让人盯着,本宫瞧着接下来还有好戏看呢。”
第42章 倒V危机四伏
宁国公府,宁安堂,素梅正在给主子讲着荣国公府近些时日发生的事儿。如今宁国公府的中馈由大少奶奶打理,几位少爷也有各房的少奶奶照顾着。襄宁长公主平日空闲的时间变多了,除了照顾贾代化以外,最喜欢的便是听些八卦消息。因着与史氏不对付,故而对于荣国公府的消息最感兴趣,下面伺候的奴才惯会见风使舵,一个个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让襄宁长公主对荣国公府几乎是了如指掌。
这不,下面的人打听到了一些消息,赶紧传了回来。
“公主,奴婢越发看不懂荣国公夫人了。政二奶奶那边不用说,同敏小姐那是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再加上政二爷新得的那位周姨娘,如今怕是恨毒了她。荣国公夫人虽不是敏小姐的生母,但敏小姐自出生起就记在了荣国公夫人名下,更是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一直把荣国公夫人当做亲生母亲一般对待,荣国公夫人又怎么能看着政二奶奶暗中下手,却视而不见呢?”素梅没有办法理解史氏是怎么想的,了解襄宁长公主性子的她,也没有将话藏在心中,而是直接问了出来。
襄宁长公主倒是能明白史氏的想法,要说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亲人,而是你的敌人。与史氏结怨多年的襄宁长公主,可以说是最了解史氏的人之一,面对素梅的疑问,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回道:“史氏是最薄情不过的一个人,别看她平日里十分疼爱贾政和贾敏,但实际上不过是利益使然,再加上她的多年伪装,形成的习惯而已。哪里有什么真心疼爱,你想想贾敏四岁之前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史氏何曾对她上过心。不过是看贾敏生的不错,凭借着国公嫡女的身份,想让贾敏嫁入皇家给她带来荣耀而已。如今贾敏的亲事已经定下了,许了新科探花林如海,列侯之后,又凭借科举高中,在我们眼中林如海是个十分不错的女婿,但是在史氏眼里可不是这样的。林家在史氏眼里只怕比破落户都不如,要知道林家如今可没有爵位继承了,想想她交好的不是公侯夫人,就是王妃太妃,便能看出史氏是个什么性子的人了。既然贾敏对她而言已经如同弃子,又怎会再去管她,巴不得在一边看戏呢,要知道贾敏可不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
素梅听到主子的一番话,也是唏嘘不已,“说来敏小姐也是可惜了。”
襄宁长公主极为不屑的说道:“且不说本宫并非什么善人,因为本宫与史氏不睦,贾敏一向同本宫不亲近,本宫也没必要上赶着去做好人,恐怕她还以为本宫是在离间她和史氏的母女之情呢。”
素梅想着贾敏往日的性子,得出的结论确实如襄宁长公主所说的一般,对于自家公主的话,素梅向来是坚决服从的,因此附和道:“谁让敏小姐是荣国公夫人的女儿呢,外人可没资格掺和进去。怪只怪敏小姐投错了胎,要是在咱们府里,那可绝对不一样,奴婢可是知道,公主您呀是盼着府里有个姑娘呢,上次敏宁长公主得了个小孙女,满月宴上您抱着都舍不得撒手。”
听着素梅这略带调笑的话,襄宁长公主也是乐了,“本宫就是喜欢香香软软的小姑娘,本宫这辈子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又给本宫添了不少孙子,都是些皮小子,本宫现在就缺个孙女。”
素梅也是恭维道:“是,是,是,想来五位少爷和奶奶们定能满足您的愿望的。”
襄宁长公主也是向往的道:“本宫也盼着这一天呢。”
襄宁长公主每日听着荣国公府的八卦,转眼间就到了贾敏出嫁的日子,十里红妆嫁进了了林家,从此成为林家妇。三朝回门,小夫妻俩很是恩爱,两人都善诗词,有着共同的话题,林老夫人对着刚嫁进门的贾敏也不曾为难,故而贾敏同林如海很是过了一段逍遥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