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赖妈妈这才反应过来,必然是老爷和夫人在四小姐的婚事上起了争执,但她是夫人的陪嫁丫鬟,没有选择的余地,天然站定了立场,只能应声道:“是。”
  回到梨香院的贾代善心中有些后悔了,他平日里接触的都是武将,或同是勋贵的人家,敏儿那丫头心思细腻,文采不凡,不适合嫁给武将勋贵,但这文官自己又不甚了解。唉!只是夫人那里自己已经放下了话,总不能再去打自己的脸吧,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随后便让管家去打听这届春闱学子里面比较出众的。
  管家接到消息不敢怠慢,忙让人打听去了,等到收集完消息,已经是三日后了,好在贾代善心中虽然急切,但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耐心等待。
  梨香院书房内,贾代善看完手中的厚厚一摞记录册,对于此次下场的优秀未婚举子算是有了一个了解,看着这些记载的信息,贾代善头疼不已。
  在他心中他的敏儿是极为优秀的姑娘,便是两个儿子也比不上她,他总想着要是敏儿是个男孩该多好啊,唉!可惜了。
  没办法只能看了又看,最后圈出了几个人选,让管家再去打听一下,一定要打听清楚了。
  管家对于贾代善的嘱咐牢记在心,接下来的时间里抓紧去查探,还真查出来一些不妥的地方,几番下来,最终看中了一个祖籍姑苏的举子,姓林,名海,表字如海。祖上世袭侯爵,乃列侯之后,只是家中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没了爵位,其父早逝,由寡母一手带大,天资不凡,已然中了举人,此番有望高中进士。
  对于林如海,贾代善心中还是满意的,其父是靖安侯,也是侯府公子,虽没了爵位,但本人争气,于科举一道颇有天赋,如今只差临门一脚了。
  之后贾代善在一次偶遇中结识了林如海,对他颇为赏识,几次同他来往后,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为提出婚事做铺垫。
  不久后林如海会试得中,又在殿试上被点为一甲探花郎,一场游街,其俊朗不凡的身姿也令从未见过其他优秀男子的贾敏沦陷了,毕竟闺阁小姐又怎能拒绝得了风度翩翩的探花郎呢。
  在得到爱女贾敏不曾拒绝的态度后,贾代善找上了林如海,透露出了有意结亲的意思,对于这个突然的消息,林如海是感到有些惊讶的,因为勋贵和文官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身为列侯之后,林如海对这中间的道道还是有些了解的。
  看着一脸震惊的林如海,贾代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贤侄啊,你考虑的如何了?”
  林海恭敬的回道:“多谢国公爷的抬爱,只是此事还需同家中高堂商议商议,如海实不能自作主张。”
  听到林如海的话,贾代善也不以为意,这自古以来,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然是要禀明其母的。这般想着,贾代善道:“也好,那我就等着贤侄的好消息了。”说罢起身离去了,贾代善慢慢走在大街上,看着喧闹繁华的街道,心中舒朗了很多。说来为了养病他已经很久没有出来逛逛了,今日阳光正好,出来走一走,散散心,整日闷在屋子里整个人都要闷坏了。
  贾代善大大方方的离去,丝毫不知道自己给林如海留下怎样的阴影,最终林如海只能拖着沉重的心思回了自家的宅子,一路也没有耽搁直接去见了林母,说起了此事。
  林母一脸心疼的看向儿子,“都是为娘不好,给不了你什么帮助,这段时间我也去见了几个故交,只是……唉,这桩婚事咱们应下吧,说来荣国公府的千金,如今也算是我们高攀了,只是苦了我儿。”
  林如海看向林母,恭敬的回道:“母亲,孩儿不苦,听说荣国公府的小姐温柔贤惠,而且饱读诗书,对孩儿来说已是良配了,何况贾家一门双公,宁国公府背后还有襄宁长公主在,这门婚事不亏。若是母亲没有意见,那孩儿就回了荣国公,将这门婚事定下来了。”
  这厢贾代善得到林如海的回复后高兴不已,暗自庆幸自己的眼光不错,给贾敏看中了这门婚事。几天后林家请了官媒上门,随后两家开始走礼,林贾两家的婚事一传出去,不少人都眼红林如海,但到底不敢做些什么,毕竟贾家如今的可是京中顶级的人家。
  为了贾敏的婚事,贾代善可是用心良苦,怕他们夫妻婚后没有感情,还特地安排了机会让他们在荣国公府见了一面,彼此之间也有了了解,两人都是文采颇佳,聊起来也十分投机,为他们以后的感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宁国公府宁安堂内,襄宁长公主听着下面的人禀告,贾敏的婚事定下来,是新科探花郎林如海,荣国公还特地进宫请陛下下了赐婚的圣旨,这才放下心来。
  要说贾代善为何会无故想起贾敏的婚事,这其中自然是有她的缘故,是她在贾代化面前提起这件事,然后贾代化就去找了贾代善。也不是襄宁假好心,只是下面的人传来消息,说是宫里甄贵妃有意为九皇子定下荣国公府的姑娘为正妃。对于这种消息襄宁自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一来贾家不能掺和到夺嫡里面去,二来她也看不惯史氏,打听到史氏想让贾敏嫁进皇家,甚至更进一步时,襄宁知道自己必须出手了。
  襄宁长公主这一出手,直接打了史氏和甄贵妃一个措手不及,也令贾家逃过了一劫,隆兴帝心中的怀疑顿时被打消了。只是甄贵妃觉得贾家不给她面子,如此作为是在打她的脸,心中自是恼恨不已,只是如今不能翻脸,待到日后,绝不会轻易放过贾家。
  第41章 倒V姑嫂矛盾
  对于女子而言,嫁人不异于第二次投胎,嫁妆那更是重中之重了。
  对于爱女的嫁妆,贾代善一个大男人也没那个精力去操办,由于之前同史氏闹了矛盾,更不愿意去向史氏低头。实在是没办法,只能请了荣国公老夫人出马,有着老夫人总领全局,大房媳妇张氏在一边帮衬,最终备下了一份丰厚的嫁妆。
  而贾代善在看过嫁妆后,反而将自己私库里的好东西添了大半到贾敏的嫁妆里,这让原就不薄的嫁妆变得价值不菲,就价值而论,起码比得上同等人家双倍的嫁妆了。
  等贾敏的嫁妆单子最终列出来以后,张氏倒还好些,自己的嫁妆也不薄,而且到底是饱读诗书的姑娘,有些视金钱如粪土的清高,只是感叹公公一片爱女之心。
  而本就看不惯贾敏的王氏这回更是心里直冒火,恨不得将贾敏除之而后快,这样贾敏的嫁妆就省了。要知道他们是二房,将来是要分出去的,贾敏如今的嫁妆越丰厚,将来他们分家能分到的就越少,她的孩子能得到的也就越少,这是在生生割她的肉啊。
  一时间怒火中烧,挺着硕大的肚子还没走两步,就感觉有什么东西往下流,身边伺候的妈妈们有经验,一见王氏的情况,便知晓她这是要生了,忙走过去搀扶王氏,嘴里喊着:“二奶奶要生了,快扶二奶奶去产房,让人去叫稳婆来接生,小厨房里备上热水,快!”
  一时间院子里的众人都忙碌起来,随着肚子收缩,疼痛不断加剧,王氏开始忍不住发出痛呼声,自王氏有孕七个月后,稳婆便一直在侯着,接到消息立马赶了过来。稳婆的到来无疑给在场的所有人打了一针强心针,一到场就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先是检查了王氏的胎位,确定没有问题,开始指挥王氏,按照她的节奏来呼吸,使劲。由于王氏是第一胎,故而生产比较慢,在她脱力后,不得已只能拿出早已备好的百年人参,切片让王氏含在嘴里,靠着这股子药力终于让王氏顺利生产。那个大名唤做贾珠的小可怜,现如今还只是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他的悲惨未来还没有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
  等王氏醒来,忙轻轻用手抚着肚子,感觉到扁平的肚子,这才反应过来,忙让人将哥儿抱过来给她看看。等王氏看着了眼前的小不点,满脸红扑扑皱巴巴的小模样,这是她血脉相连的骨肉,将孩子轻轻抱起,心中满足不已。
  想到自己没控制好情绪,一时激动竟早产了,如今看到眼前的儿子,心里后怕不已。又担心儿子的身体,忙唤了陪嫁的丫鬟,因嫁的男人叫做周瑞,便称她周瑞家的。
  王氏看向周瑞家的,急忙问道:“哥儿这边可请大夫看过了”
  作为王氏的陪嫁丫鬟,哪里看不出王氏想问的是什么,立马回道:“奶奶莫急,您刚生产完,当心身子。哥儿这边已经请大夫看过了,因为早产导致哥儿身子有些虚弱,需要好生养着,府里家大业大,自不会缺了滋补的东西,您就放心吧。”
  听到这话的王氏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要是儿子的身子有什么问题,那她真是难辞其咎,好在老天爷保佑,她的儿子好好的。只是得知儿子身体有些虚,心里亦是十分难受的,想到造成这个结果的起因,王氏心中越发的恨贾敏了。
  其实这件事虽因贾敏而起,但到底还是因为王氏心胸狭隘,为人太过小气,才会将自己气到早产。只是对于王氏这种人来说,错永远在别人身上,从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般最终只会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