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说来这位周皇后乃是隆兴帝的第三位皇后,虽出身百年世家汝南周氏,但只是旁支的旁支,其母家并不显眼。又因着元后出身开国勋贵一脉,家中显赫,乃是隆兴帝发妻,两人感情很不一般,还留下了行二的太子,地位自是无可匹及的。
而第二任继后乃是弘农杨氏嫡枝嫡女,虽未留下一儿半女,但其出身高贵,又是为隆兴帝挡箭救驾而亡,在隆兴帝心里留下了浓烈的痕迹。元后和第二任继后的存在,在隆兴帝心中就如同白月光与朱砂痣一般,更加衬托的周皇后不显眼了,虽是皇后,但在这深宫里一直谨小慎微,并不张扬。虽比不得前两任皇后,但日子过得也不差,况且膝下还养着何德妃所出的四皇子,因何德妃早逝,故而跟亲生的也没什么两样,也算是有了依靠。
襄宁长公主心里百转千回,在目送着周皇后远去后,走进了慈宁宫。
后,露出了笑意,襄宁也压下了思绪,上前同太后见了礼,不多时便聊到了京中的诸多贵女身上。
太,笑骂道:“你呀你,竟将心思用到了我身上,有什么话直说便是,哀家还能瞒着你不成。”
襄宁长公主也是满脸堆着笑容,对着太后娇笑道:“母后,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这不是攸儿跟敬儿都到了成家的年纪了吗,女儿近日里在相看京中适龄的千金。只是您也知道,女儿平日里不爱应酬这些,故而来宫里向母后取取经。虽然大皇子英王已经成亲了,但太子和三皇子四皇子都到了年纪,想来您和皇兄心里也有打算了吧。”
看着女儿一副讨好卖乖的样子,太后难得的享受起来,自打女儿被,就很少露出这样的表情了,没成想如说的话,太的情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淡然的说道:“自是早就打算好了的,你来问哀家倒是问对了人,为了太子他们的亲事,哀家可是将遍。”
听到这里襄宁长公主眼中闪着亮光,惊是选中了哪家的姑娘,也说来让儿臣听听,儿臣这个做姑姑的,也
太后看着襄宁满脸期待的样子,缓缓说了出来,“太子定下的是他外家缮国公府的姑娘,长房嫡长女,这姑娘性子好,手段也不俗,又是太子嫡嫡亲的表妹,也是亲上加亲。老三定下的是翰林院掌院的女儿,大儒盛宏泽的孙女,书香门第,最是清贵不过。老四那边皇后做主定下了兰陵萧氏的嫡女,也是世家贵女,能差到哪去。”
襄宁一边消化着刚得到的信息,一边不依不饶的同太后道:“母后说的几位姑娘女儿也是听说过的,都是极好的姑娘,只是几位侄子已经定下来了,但您的外孙可还没着落呢,您可得帮着好好看看,不然女儿可不依。”
太后听着襄宁长公主的话直接笑了出来,“好好好,母后知道了,你都多大的人了,还这般同母后撒娇。”
襄宁嬉笑着道:“不管多大,我都是母后的女儿。”
太后听罢也是会心一笑,上了年纪后,总是希望儿女能够环绕在身旁,这种被子女需要的感觉也是太后所喜欢的。想到两个外孙,太后脑海里开始回忆起出色的姑娘,总归是要寻两个好姑娘出来的。
想着想着还真从记忆深处寻到了合适的,也不扯其他的,直接开了口,:“你可还记得齐王家的嘉悦丫头”
襄宁略一思索,便对应上了身份,肯定的问道:“母后说的可是齐王堂兄家的嘉悦,儿臣记得她是堂嫂所出,是齐王府唯一的嫡女。”
太后点了点头道:“不错,哀家说的就是她,她是你皇兄亲封的郡主,宗室出生,亲王之女,下有一母同胞的兄弟,而且被教养的极好,不论是出身还是品德方面都与攸儿极般配,况且作为贾家的宗妇,她的身份也能立得起来。”
襄宁思考了一番,确实如母后所说,只要嘉悦在品行方面没有其他问题,那与攸儿可谓是极般配的,故而矜持的点了点头,说道:“母后说的自是极好的,这两日我再去打听打听,若确实如母后所说一般,那就定下来。那敬儿这边您可有合适的人选”
太后轻轻敲击着桌子,“敬儿性子有些古板了,需要找个能和她合得来的姑娘,最好是懂些诗书的,日后两人也有话谈。嗯...让哀家想想,礼部尚书的孙女,翰林院掌院的幼女,陈郡谢氏旁支的嫡女,以及寒山书院院长的孙女都是门当户对的姑娘,你可以让人去接触一番,选一个中意的。”
襄宁长公主感激的看着太后:“母后您真是帮了女儿大忙了,等出宫后我便让人去打听一番,等攸儿敬儿会试之后便将亲事定下来。如今府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我去打理,也没人帮我分担一下,这下可好了,待儿媳进了门,我就能放下这幅担子了。”
襄宁又同太后聊了聊京里的小姑娘,大致也知道了一些品行不端的人家,虽然嘴里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结亲绝对不能和品行不端的人家结亲,否则会祸害子孙的。
第29章 倒V金榜题名
就在襄宁长公主考察未来儿媳的时候,贾攸和贾敬也迎来了会试,一场考试下来贾攸和贾敬差点去了半条命。
原是这几天夜里起风,天气又转凉,贾攸和贾敬不幸淋了雨,强撑着做完题目,刚出了贡院的大门便双双倒了下去,这可吓坏了身边的小厮,忙将他们送回了府。
“公主,不好了,大爷和二爷都被人抬回来了。”一个小丫鬟急急忙忙的跑进来,嘴里不停的喊着。
襄宁吓了一跳,猛的起身,手中把玩的蜻蜓点水彩色白瓷花瓶滑落了下去,啪嗒一声摔碎在地上,襄宁长公主完全没有心思去在意这个花瓶,走到小丫鬟旁边,惊疑不定问道:“你说什么,大爷和二爷怎么了?”
小丫鬟看着主子样子十分害怕,磕磕绊绊的开口道:“大爷和二爷都昏过去了,如今被抬回来了,您快去看看吧。”
襄宁的心猛的揪了起来,她害怕极了,素梅看见襄宁惨白的脸,和摇摇欲坠的身子,连忙上前搀扶住襄宁,小声的唤着:“公主。”这一身呼唤让襄宁顿时清醒了过来,在素梅的搀扶下来到了贾攸的院子里,看着躺在床上生死不知的长子,襄宁强撑着吩咐道:“快,让人拿着我的名帖去请太医,快些,耽搁不得。”
一旁的小厮忙应声“是,”随后匆忙退了下去,襄宁又转身来到贾敬的院子里,看了看次子,也是昏迷不醒,襄宁心里担心极了。
好在没多久外面就传来了动静,小厮领着太医到了,襄宁见状吩咐道:“照顾好二爷,若是二爷有什么事,立马来报。”转身去了贾攸的院子里,太医已经在把脉了,诊过脉后太医开了方子,向着襄宁公主行了一礼,“回公主殿下,府上公子是感染了风寒,冷热交加,加上心力憔悴导致的晕眩,臣开个方子,好生调理一段时间便可。”
襄宁听到这话,稍稍放心了些,又将人引到了贾敬的院子,诊完后发现贾敬是有些着凉了,加上过度疲劳造成的昏睡,等休息够了,喝上几副药便好。
听到这里襄宁一直揪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高度紧绷的神经突然间放松,襄宁只感觉血液上涌,还没来得及高兴,便晕倒在了素梅身上,吓了一跳的素梅忙让人将太医请了过来,给襄宁长公主诊脉。
原是因为襄宁长公主太过紧张,心思起伏导致的,如今休息一番便可,在开完方子后,素梅奉上了一个荷包,送走了太医。主子病的病,小的小,管家一时间做不得主,忙让人去给国公爷送了信,等贾代化请完假回府,看到的便是躺在床上的妻子和一双儿子,心里也是后怕。
坐在正院的床边看着昏睡的襄宁,执起她的手紧紧握住,不知过了多久,襄宁渐渐睁开了眼帘,看着近在咫尺的驸马,问道:“驸马怎么这时候回来了?还有我这是怎么了?”
贾代化单手抚摸着襄宁的头发道:“你都晕倒了我又怎能不回来,太医说是受了刺激,情绪激荡导致的,要好好休息,这次真的是吓到我了。”
襄宁想起自己晕倒前发生的事情,忙抓着贾代化的手问道:“攸儿和敬儿如何了?”
贾代化安抚着襄宁长公主,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太医说你不能太激动,攸儿和敬儿已经退了烧了,人也已经清醒了,只是还在病中。”贾代化解释完后又道:“几个孩子想来看看你,听说你晕道了他们都很着急,只是攸儿敬儿还在病中,啟儿他们又还小,怕他们扰了你休息,就没让他们过来。我这就让人去告诉他们你已经醒过来了,不然怕是一晚上都担心的睡不好觉。”
听着贾代化的安排襄宁也没再说什么,静下心来又渐渐睡了过去,毕竟这一天也整得有些疲倦了。贾攸贾敬都是年轻人,没两日便都好了,整个人都活蹦乱跳的,很是精神,襄宁渐渐的也放心下来。
大病初愈的兄弟俩约好去贡院看榜,今儿正好是会试放榜的日子,等贾攸贾敬赶到贡院的时候,贡院外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挤都挤不进去。没办法贾攸贾敬只好去不远处的状元楼等着,留了两个小厮在这边看榜,为了这场会试,兄弟两差点丢了半条命,本想着第一时间看到成绩,如今没法看到说来还是有些失望的。兄弟俩无奈的看着对方,结伴朝着状元楼去了,此时的状元楼里也是喧闹声一片,许多举子都在这边等着,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有小声交谈的,也有高谈阔论的,人生百态,皆存于一方小小的酒楼内。
而第二任继后乃是弘农杨氏嫡枝嫡女,虽未留下一儿半女,但其出身高贵,又是为隆兴帝挡箭救驾而亡,在隆兴帝心里留下了浓烈的痕迹。元后和第二任继后的存在,在隆兴帝心中就如同白月光与朱砂痣一般,更加衬托的周皇后不显眼了,虽是皇后,但在这深宫里一直谨小慎微,并不张扬。虽比不得前两任皇后,但日子过得也不差,况且膝下还养着何德妃所出的四皇子,因何德妃早逝,故而跟亲生的也没什么两样,也算是有了依靠。
襄宁长公主心里百转千回,在目送着周皇后远去后,走进了慈宁宫。
后,露出了笑意,襄宁也压下了思绪,上前同太后见了礼,不多时便聊到了京中的诸多贵女身上。
太,笑骂道:“你呀你,竟将心思用到了我身上,有什么话直说便是,哀家还能瞒着你不成。”
襄宁长公主也是满脸堆着笑容,对着太后娇笑道:“母后,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这不是攸儿跟敬儿都到了成家的年纪了吗,女儿近日里在相看京中适龄的千金。只是您也知道,女儿平日里不爱应酬这些,故而来宫里向母后取取经。虽然大皇子英王已经成亲了,但太子和三皇子四皇子都到了年纪,想来您和皇兄心里也有打算了吧。”
看着女儿一副讨好卖乖的样子,太后难得的享受起来,自打女儿被,就很少露出这样的表情了,没成想如说的话,太的情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淡然的说道:“自是早就打算好了的,你来问哀家倒是问对了人,为了太子他们的亲事,哀家可是将遍。”
听到这里襄宁长公主眼中闪着亮光,惊是选中了哪家的姑娘,也说来让儿臣听听,儿臣这个做姑姑的,也
太后看着襄宁满脸期待的样子,缓缓说了出来,“太子定下的是他外家缮国公府的姑娘,长房嫡长女,这姑娘性子好,手段也不俗,又是太子嫡嫡亲的表妹,也是亲上加亲。老三定下的是翰林院掌院的女儿,大儒盛宏泽的孙女,书香门第,最是清贵不过。老四那边皇后做主定下了兰陵萧氏的嫡女,也是世家贵女,能差到哪去。”
襄宁一边消化着刚得到的信息,一边不依不饶的同太后道:“母后说的几位姑娘女儿也是听说过的,都是极好的姑娘,只是几位侄子已经定下来了,但您的外孙可还没着落呢,您可得帮着好好看看,不然女儿可不依。”
太后听着襄宁长公主的话直接笑了出来,“好好好,母后知道了,你都多大的人了,还这般同母后撒娇。”
襄宁嬉笑着道:“不管多大,我都是母后的女儿。”
太后听罢也是会心一笑,上了年纪后,总是希望儿女能够环绕在身旁,这种被子女需要的感觉也是太后所喜欢的。想到两个外孙,太后脑海里开始回忆起出色的姑娘,总归是要寻两个好姑娘出来的。
想着想着还真从记忆深处寻到了合适的,也不扯其他的,直接开了口,:“你可还记得齐王家的嘉悦丫头”
襄宁略一思索,便对应上了身份,肯定的问道:“母后说的可是齐王堂兄家的嘉悦,儿臣记得她是堂嫂所出,是齐王府唯一的嫡女。”
太后点了点头道:“不错,哀家说的就是她,她是你皇兄亲封的郡主,宗室出生,亲王之女,下有一母同胞的兄弟,而且被教养的极好,不论是出身还是品德方面都与攸儿极般配,况且作为贾家的宗妇,她的身份也能立得起来。”
襄宁思考了一番,确实如母后所说,只要嘉悦在品行方面没有其他问题,那与攸儿可谓是极般配的,故而矜持的点了点头,说道:“母后说的自是极好的,这两日我再去打听打听,若确实如母后所说一般,那就定下来。那敬儿这边您可有合适的人选”
太后轻轻敲击着桌子,“敬儿性子有些古板了,需要找个能和她合得来的姑娘,最好是懂些诗书的,日后两人也有话谈。嗯...让哀家想想,礼部尚书的孙女,翰林院掌院的幼女,陈郡谢氏旁支的嫡女,以及寒山书院院长的孙女都是门当户对的姑娘,你可以让人去接触一番,选一个中意的。”
襄宁长公主感激的看着太后:“母后您真是帮了女儿大忙了,等出宫后我便让人去打听一番,等攸儿敬儿会试之后便将亲事定下来。如今府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我去打理,也没人帮我分担一下,这下可好了,待儿媳进了门,我就能放下这幅担子了。”
襄宁又同太后聊了聊京里的小姑娘,大致也知道了一些品行不端的人家,虽然嘴里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结亲绝对不能和品行不端的人家结亲,否则会祸害子孙的。
第29章 倒V金榜题名
就在襄宁长公主考察未来儿媳的时候,贾攸和贾敬也迎来了会试,一场考试下来贾攸和贾敬差点去了半条命。
原是这几天夜里起风,天气又转凉,贾攸和贾敬不幸淋了雨,强撑着做完题目,刚出了贡院的大门便双双倒了下去,这可吓坏了身边的小厮,忙将他们送回了府。
“公主,不好了,大爷和二爷都被人抬回来了。”一个小丫鬟急急忙忙的跑进来,嘴里不停的喊着。
襄宁吓了一跳,猛的起身,手中把玩的蜻蜓点水彩色白瓷花瓶滑落了下去,啪嗒一声摔碎在地上,襄宁长公主完全没有心思去在意这个花瓶,走到小丫鬟旁边,惊疑不定问道:“你说什么,大爷和二爷怎么了?”
小丫鬟看着主子样子十分害怕,磕磕绊绊的开口道:“大爷和二爷都昏过去了,如今被抬回来了,您快去看看吧。”
襄宁的心猛的揪了起来,她害怕极了,素梅看见襄宁惨白的脸,和摇摇欲坠的身子,连忙上前搀扶住襄宁,小声的唤着:“公主。”这一身呼唤让襄宁顿时清醒了过来,在素梅的搀扶下来到了贾攸的院子里,看着躺在床上生死不知的长子,襄宁强撑着吩咐道:“快,让人拿着我的名帖去请太医,快些,耽搁不得。”
一旁的小厮忙应声“是,”随后匆忙退了下去,襄宁又转身来到贾敬的院子里,看了看次子,也是昏迷不醒,襄宁心里担心极了。
好在没多久外面就传来了动静,小厮领着太医到了,襄宁见状吩咐道:“照顾好二爷,若是二爷有什么事,立马来报。”转身去了贾攸的院子里,太医已经在把脉了,诊过脉后太医开了方子,向着襄宁公主行了一礼,“回公主殿下,府上公子是感染了风寒,冷热交加,加上心力憔悴导致的晕眩,臣开个方子,好生调理一段时间便可。”
襄宁听到这话,稍稍放心了些,又将人引到了贾敬的院子,诊完后发现贾敬是有些着凉了,加上过度疲劳造成的昏睡,等休息够了,喝上几副药便好。
听到这里襄宁一直揪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高度紧绷的神经突然间放松,襄宁只感觉血液上涌,还没来得及高兴,便晕倒在了素梅身上,吓了一跳的素梅忙让人将太医请了过来,给襄宁长公主诊脉。
原是因为襄宁长公主太过紧张,心思起伏导致的,如今休息一番便可,在开完方子后,素梅奉上了一个荷包,送走了太医。主子病的病,小的小,管家一时间做不得主,忙让人去给国公爷送了信,等贾代化请完假回府,看到的便是躺在床上的妻子和一双儿子,心里也是后怕。
坐在正院的床边看着昏睡的襄宁,执起她的手紧紧握住,不知过了多久,襄宁渐渐睁开了眼帘,看着近在咫尺的驸马,问道:“驸马怎么这时候回来了?还有我这是怎么了?”
贾代化单手抚摸着襄宁的头发道:“你都晕倒了我又怎能不回来,太医说是受了刺激,情绪激荡导致的,要好好休息,这次真的是吓到我了。”
襄宁想起自己晕倒前发生的事情,忙抓着贾代化的手问道:“攸儿和敬儿如何了?”
贾代化安抚着襄宁长公主,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太医说你不能太激动,攸儿和敬儿已经退了烧了,人也已经清醒了,只是还在病中。”贾代化解释完后又道:“几个孩子想来看看你,听说你晕道了他们都很着急,只是攸儿敬儿还在病中,啟儿他们又还小,怕他们扰了你休息,就没让他们过来。我这就让人去告诉他们你已经醒过来了,不然怕是一晚上都担心的睡不好觉。”
听着贾代化的安排襄宁也没再说什么,静下心来又渐渐睡了过去,毕竟这一天也整得有些疲倦了。贾攸贾敬都是年轻人,没两日便都好了,整个人都活蹦乱跳的,很是精神,襄宁渐渐的也放心下来。
大病初愈的兄弟俩约好去贡院看榜,今儿正好是会试放榜的日子,等贾攸贾敬赶到贡院的时候,贡院外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挤都挤不进去。没办法贾攸贾敬只好去不远处的状元楼等着,留了两个小厮在这边看榜,为了这场会试,兄弟两差点丢了半条命,本想着第一时间看到成绩,如今没法看到说来还是有些失望的。兄弟俩无奈的看着对方,结伴朝着状元楼去了,此时的状元楼里也是喧闹声一片,许多举子都在这边等着,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有小声交谈的,也有高谈阔论的,人生百态,皆存于一方小小的酒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