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兄长可别说我了,你的成绩想来*也不差,咱们兄弟同喜,”说罢贾敬也手道贺。
  这两个小厮的身上,两个小厮不敢拖拉,“大少爷中了第二名亚元。”得知这一消息的贾攸贾敬高兴不已,比较读书多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如远了。
  回到祖宅的兄弟二人直接三个月的月俸,顿时宅子里一片欢呼雀跃声。当他宁国公府,襄宁长公主也是兴奋极了,直,“传我的命令,大少爷二少爷中举,乃是大喜之事,府中下人都赏三着,待老爷一回府,马上将人请过来。”
  兴的,两位小少爷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如今少爷这般出息,主子高兴也是应该的。“是,奴婢这就去安排,保证”转身行了一礼慢慢退了出去。
  襄宁则是来到院内的小佛堂,开始抄写佛经,自当年贾代化上战场,她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原本并不是很相信这些,后来也算是了解了,求得只是一个心安而已,不想在无尽的担忧与孤独中默默等待。
  待到贾代化下值回府,从襄宁长公主这里得知了这个好消息,也是开心不已,如今长子和次子十分出息,宁国公府未来的继承人也能够担起这个担子了,想到这里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在金陵宴请过交好的举子们,又亲自上门拜访了考官,待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才启程返回了上京。一路上兄弟二人并未懈怠,反而愈发努力了,他们希望在会试上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天,襄宁长公主在院子里来回走动,贾啟和贾放贾牧去了学堂,只有襄宁长公主一人在家中等候,襄宁遥望着远方,焦急的看向一旁的素梅和碧竹,“攸儿和敬儿怎么还没回来呀?传话的人说他们到哪了?”
  素梅安抚着焦躁不安的主子,“公主,两位少爷刚刚让人来传信,已经下了船,正在往府里赶呢。”
  守在院子门口的小丫鬟跑进来报喜,“回来了,主子,两位少爷回来了。”随着小丫鬟欢喜的声音,襄宁转身朝着院门口看去,一身青色长衫的贾攸和贾敬大步跨进了院里,来到襄宁长公主不远处,两人连忙下跪行了大礼,在磕过头后,被襄宁长公主一手一个扶起,看着面前的儿子,襄宁长公主这才将一直提着的心放了下来。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襄宁举起颤抖的双手紧紧抓着两个儿子,泪眼朦胧的道:“我的儿,可算是回来了,为娘可担心坏了。”
  贾攸也是红了眼眶,略微有些激动,满脸愧疚的说道:“是儿子不孝,劳母亲为儿子担忧,如今儿子平安归来,母亲可莫要再担心了。”
  晚间的宁安堂里热热闹闹,餐桌前贾代化和襄宁长公主坐在上首,下面依次是贾攸贾敬兄弟五人,一家子正在庆祝贾攸贾敬考试举人,也为他们接风洗尘。举杯换盏间,也是情意满满,便是最小的贾放和贾牧,也是端起茶杯,向着两位兄长说道:“恭喜二位兄长高中举人,必定金榜题名,我们以茶代酒,敬二位兄长一杯,提前为二位兄长恭贺。”听到这般话语的贾攸和贾敬也是高兴不已,一家人开开心心的用完了晚膳,闲聊了一阵,贾攸贾敬将带回的土特产分一分,便散去了。
  晚间洗漱过后,贾代化同襄宁长公主躺在床上,贾代化想起儿子如今已经长大了,便提起道:“攸儿和敬儿如今也大了,可以开始相看亲事了,待到今科会试之后,就可以成亲了。”
  襄宁长公主也是感叹的说:“是啊!转眼间攸儿和敬儿都这般大了,已经可以娶妻生子了,我也老了。”说罢下意识的抚上脸颊,保养得当的襄宁长公主肌肤如同剥了壳的鸡蛋一般润滑,整个人红光焕发,丝毫不见老态,完全不像是快当婆婆的人。前些时日同其他公主的聚会上,也是极为耀眼夺目,夫君宠爱,儿子争气,身份尊贵,日子过得极为舒心,这满京城里的贵妇和官家太太们再没有比她更快活的人了。
  贾代化闻言轻夫上襄宁的脸颊,如同少女的肌肤令他爱不释手,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欲望,自己需要好生保养一番了,他比襄宁大上许多,唯恐无法长久的陪伴在她身边。不过此时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什么想法都被暂时压了下去,亲昵的同襄宁长公主调笑道,“宁儿说笑了,出去说你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都有人信,你若是老了,那我不成糟老头子了。”
  襄宁听着贾代化哄着自己的话心里也是暗暗窃喜,没有女人不喜欢别人追捧讨好自己,哪怕这个男人是在哄自己。故而轻啐了他一下,笑着道:“你个糟老头子。”
  贾代化见到襄宁笑了,也是轻轻笑了起来,凑在她耳边说话,“宁儿这是嫌为夫老了,也罢,那宁儿便亲自来感受一下我究竟老不老吧,嗯……”随后一声声低吟在屋内回响,红浪翻滚,一夜到天明……
  第28章 倒V亲事
  一响贪欢,等到襄宁满是疲倦的醒来时,早已不见了贾代化的身影。看着身上斑驳的痕迹,襄宁愤愤的起身,唤了素梅进屋,“准备热水,我要洗漱。”
  “是,”素梅恭敬的退了下去,待襄宁洗漱完后,已经不早了,草草用了些早膳,便开始忙碌起来。
  等她忙完府里的事物,好不容易闲下来,又想起贾代化昨晚的话,如今她膝下攸儿和敬儿都到了成婚的年纪,需得找个好姑娘才是。攸儿是宁国公府的嫡长子,他的妻子会是未来的宗妇,需得仔细挑选,还是得慎重些。敬儿走的是科举之路,需要找个文臣家的姑娘,日后两口子也不至于谈不到一块去。
  想到这里,不免思考起来,只是自己平日里不爱应酬,哪家有合适的姑娘也不清楚。唉!如今怕是有些难了,想想都头疼。
  素梅看着公主一脸愁容的样子,心中不免猜测起来,忐忑不安之下,只得试探性的问道:“主子是在为何事烦心呢?”
  听到素梅的话,襄宁长叹了一口气,“养儿方知父母恩呐!如今攸儿和敬儿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了,只是本宫平日里不喜那些宴会,甚少参与,故而对京中的姑娘一无所知,这冒冒然的可如何是好呢”
  素梅听到公主的话,也是思索起来,想为公主排忧解难,突然间素梅灵机一动,“公主,您是不了解京中适龄的姑娘,但是有了解的人呀,您可以先问一问,了解一番再做决定。”
  襄宁听到这话顿时茅塞大开,双手击掌,欢快的道:“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多亏了素梅你提醒了我。”素梅看到公主欢喜她也欢喜起来,对于襄宁此时的想法并不知情,只是单纯的想要开解公主,如今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襄宁心中则是下定了主意,转头吩咐道:“往宫里递帖子,明日我要进宫。”
  素梅连忙应声去安排,好让襄宁长公主能够随时出门,不多时便妥帖的安排好了一切。
  黄昏之时,贾代化下值回府,刚好遇见了外出访友归来的贾攸贾敬,看着他们贾代化忙嘱咐道:“攸儿敬儿离会试也不远了,无事便好生在府中备考,莫要到处乱跑。”
  贾攸贾敬应了下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准备潜心准备会试,争取考个好名次。贾代化看着两个俊朗不凡的儿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带着兄弟二人一起去了宁安堂,一家人在一起用膳。
  饭后,众人准正备散去,就在这时襄宁长公主看着贾攸和贾敬说道:“攸儿和敬儿再留一会儿,我有些话要和你们说说。”
  贾攸贾敬满头雾水,想着自己近日里也没做什么坏事呀,况且他们早已过了惹祸挨骂的年纪,想起年幼时的经历,那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天色已晚,贾啟带着两个弟弟退了下去,贾攸和贾敬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最后兄弟俩大眼瞪小眼,只能硬着头皮回复道:“母亲,我们最近可没有胡来,只是同好友聚了聚。”
  “嗯,我知道,攸儿、敬儿你们也不小了,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我留你们是想知道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我好去择一佳妇,只盼你们日后琴瑟和鸣。”襄宁捋了捋袖子,对着两个儿子说出了原因。
  贾攸贾敬没想到母亲会提起他们的亲事,乍一听反倒闹了个大红脸,似是有些害羞,室内顿时安静下来。终是作为长兄的贾攸轻缓的说出了声,“母亲,婚姻大事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孩儿本不该多言。只是孩儿身为贾家未来的族长,我的妻子是未来的宗妇,只盼其能端庄大方,恭谨孝顺。”
  看着眼前的儿子,襄宁道:“这是自然,我会好好相看的,那敬儿你呢”
  贾敬脸色不变的回道:“一切全凭母亲做主,”看着贾敬淡然的样子,襄宁笑着点了点他道“你呀,”贾攸看着弟弟,若是他身体动作不那么僵硬,倒真是差点就信了,略微打趣了几句,便放了贾攸哥俩回去了,襄宁长公主心里盘算着还是要去宫里打听打听。
  第二日一早,襄宁就动身进了宫,等襄宁到达慈宁宫的时候,皇后正带着侍女出来,襄宁长公主同皇后见了礼,看着皇后渐渐远去的身影,直到消失在视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