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嫁京圈大佬,前夫气疯了 第292节
  然而,鲜花和掌声背后,并非全是赞歌。
  医院内部,一些资历较深的专家,看着许知意如火箭般蹿升,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茶水间、走廊里,偶尔能听到些窃窃私语。
  “这许知意也太顺了吧?年纪轻轻就当了中心主任,现在又搞出这么大动静。”
  “可不是嘛,听说她那研究方案,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运气好,碰上了几个典型的病例。”
  “谁知道呢,说不定背后有人捧着呢。你看她跟关氏集团那位走得那么近……”
  这些议论,许知意或多或少也听到了一些,但她无暇顾及,只一门心思扑在工作和后续的研究上。她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这日,医院召开了一次关于科研项目进展的内部研讨会。
  主持会议的是分管科研的副院长陈德明。陈德明五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平日里对谁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显得和蔼可亲。
  会议上,许知意汇报了罕见病研究中心近期的成果和下一步计划。
  汇报完毕,陈德明带头鼓掌,笑容满面:“许主任年轻有为,成绩斐然啊!为我们医院争了光,也为广大罕见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他话锋一转,语气却变了变:“当然,医学研究嘛,总是一个严谨而漫长的过程。许主任的这个新方案,虽然初期效果显著,但其远期疗效、潜在的副作用,以及在更广泛人群中的普适性,都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数据积累。”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掉以轻心,还是要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在座的几位原本对许知意有些微词的老专家,听了这话,不由得交换了一下眼神,纷纷点头附和。
  许知意眉头微蹙,陈德明这番话听似公允,却隐隐透着一股压制和质疑的意味,让她心里有些不舒服。
  表彰大会后,许知意的名气也吸引了不少医药集团的目光。
  几家国内外知名的药企纷纷派代表前来,希望能与她和她的研究中心展开合作。
  其中,一家名为天恒药业的公司表现得尤为积极。
  他们的代表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姓王,谈吐得体,出手也颇为大方,几次约许知意和中心的核心成员吃饭,席间对许知意的研究成果赞不绝口。
  只是,在几次接触中,这位王代表对许知意新方案中的某些核心技术细节,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兴趣,旁敲侧击地打探,问题问得越来越深,甚至有些超出了正常商业合作洽谈的范畴。
  一次饭局后,关棋来接许知意。
  在车上,许知意随口提起了天恒药业和那位王代表。
  关棋听着,眼神微微一凝。“这个王代表,问得很细?”
  “是啊,”许知意有些不解,“他好像对我们药物的配比、提纯工艺,甚至一些实验的原始数据都很有兴趣。我总觉得他问得有点太过了。”
  关棋沉吟片刻:“天恒药业,我似乎有点印象。这家公司是近几年才冒出来的,扩张很快,但行事风格有些,急功近利。”
  第391章 突如其来的污蔑
  他握着方向盘的手指轻轻敲了敲,“知意,商业合作是好事,但人心隔肚皮,尤其是涉及到核心技术,一定要多加小心,这家公司,我会让人去查查底细,你那边,暂时不要透露太多关键信息。”
  许知意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她相信关棋的判断。
  就在许知意的事业如日中天
  ,与关棋的感情也日渐甜蜜稳定之时,一股针对她的暗流,已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悄然汇聚。
  几天后,一份打印的匿名举报信,被悄无声息地放在了医院纪检部门主任的办公桌上。
  信中以知情人士的口吻,列举了数条证据,言之凿凿地质疑许知意在罕见病新型治疗方案的研发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临床数据造假和违背医学伦理操作的行为,矛头直指她赖以成名的核心研究成果。
  办公室内,纪检主任拿起那封信,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窗外的阳光正好,却照不进这人心叵测的阴霾。
  一场风暴,似乎正在酝酿。
  纪检主任办公室的那封匿名信,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千层浪。仅仅一夜之间,这股浪潮便席卷了整个榕城。
  第二天清晨,各大新闻app的推送头条赫然是天才医生许知意科研造假?或涉嫌伦理违规!
  “榕城医学新星陨落?匿名举报信揭露惊人内幕!”
  “独家爆料,许知意罕见病研究成果疑点重重!”
  标题一个比一个耸人听闻,配上许知意在表彰大会上捧着奖杯的照片,形成了极具讽刺意味的对比。网络上,舆论瞬间炸开了锅。
  有震惊的,有质疑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不明真相便跟风谩骂的。
  曾经将许知意捧上神坛的媒体,此刻又毫不留情地将她推向了风口浪尖。
  许知意是在去医院的路上,从同事略带异样的眼神和手机新闻弹窗中得知此事的。
  她点开新闻,看着那些歪曲事实、恶意揣测的文字,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医院的空气也变得凝重起来。
  院长办公室,气氛更是压抑。
  “院长,这件事影响太恶劣了!现在外面说什么的都有!”几位院领导面色焦急。
  院长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地看着手中的报纸,上面的大标题刺得他眼睛生疼。他自然是相信许知意的,但舆论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
  “我知道。”
  院长沉声开口,“但我们不能仅凭一封匿名信就否定一个优秀医生的全部努力。我相信许医生的人品和专业能力。”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不过,为了平息舆论,给公众一个交代,医院必须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彻查,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许知意同志,暂时停止疑难罕见病研究中心的一切临床和科研工作。”
  许知意接到通知时,正在实验室分析数据。
  她平静地放下手中的记录本,指尖却微微泛白。
  暂停工作,这对她而言,比任何指责都更让她难受。
  调查组很快成立,由陈德明副院长担任组长,成员中不乏几位平日里对许知意颇有微词的老专家。
  第一次质询会议,气氛肃杀。
  “许医生,这封举报信,你有什么解释?”
  陈德明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让人看不透情绪。
  许知意挺直了背脊,声音清晰而冷静:“举报信中的内容,纯属捏造。我所有的临床试验数据、原始记录、伦理审批文件都完整保存,可以随时接受核查。”
  她将厚厚一叠资料推到会议桌中央。
  “这是我们所有参与试验患者的详细病历、治疗方案、随访记录,以及每一次的检查报告。每一项数据都有据可查,每一个治疗步骤都严格遵守医学规范和伦理要求。”
  一位老专家拿起一份报告,语气带着明显的怀疑。
  “许医生,你这几位患者的恢复速度,确实有些超乎寻常啊,我们搞了一辈子神经内科,这么棘手的遗传病,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有如此显著的改善,不得不让人怀疑数据的真实性。”
  许知意看向他,“医学的进步,不就是为了创造那些曾经超乎寻常的可能吗?如果因为效果好就判定为造假,那我们做研究的意义何在?”
  她的反问掷地有声,却未能改变调查组先入为主的偏见。他们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字字句句都透着不信任,仿佛已经认定了许知意就是罪人。
  陈德明在一旁偶尔公允地补充几句,实则却在巧妙地引导着质询的方向,将矛头一次次对准许知意研究方案的疑点。
  关棋是在一场重要的商业谈判间隙,从助理口中得知消息的。
  他脸上的温和笑意瞬间褪去,眼神骤然变得凌厉。
  “岂有此理!”
  他低喝一声,周遭的空气仿佛都降了几度。谈判对手被他突如其来的气势震慑,一时不敢出声。
  关棋当即中断了谈判,拿起手机,拨通了几个号码。
  “给我查!彻查那封匿名信的来源!还有,榕城医院内部,谁在推波助澜,都给我揪出来!”
  他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温度,“另外,给我盯紧天恒药业和陈德明!”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件事绝非偶然。
  上次许知意提起天恒药业那位王代表对核心技术的过度窥探,他心里就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现在看来,对方是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了。
  与此同时,网络上的攻击愈演愈烈。
  无数匿名账号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许知意进行人格侮辱和恶意中伤。
  “这种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的医生,就该吊销执照!”
  “我看她就是拿病人当小白鼠,数据肯定是编的!”
  “听说她私生活也不检点,能是什么好人?”
  更恶毒的言论甚嚣尘上,甚至编造出许知意谣言,试图将她彻底钉在耻辱柱上。
  许知意成了众矢之的,仿佛一夜之间从医学天才变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
  就在这片污泥浊水中,一些微弱但坚定的声音开始出现。
  那位在许知意治疗下重新站起来的老者的儿子,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父亲颤巍巍走路的视频:“我父亲病了十年,看了多少医生吃了多少药都没用,是许医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说许医生造假的人,你们良心何在!”
  几位康复患者的家属也纷纷在网上发帖,讲述自家亲人治疗前后的真实情况,用亲身经历为许知意辩护。
  第392章 反击与陷阱
  锦旗的照片、感激的信件,都被他们一一晒出。
  然而,这些真实的声音,很快就被铺天盖地的负面评论和水军的恶意引导所淹没,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激不起太大的浪花。
  关棋的团队效率极高。
  很快,技术人员便通过追踪ip地址,发现大量攻击许知意的账号背后。
  “果然是他们。”关棋看着手中的报告,眼中寒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