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嫁京圈大佬,前夫气疯了 第291节
关棋这几日公司事务繁忙,却也没落下对许知意和李老爷子的关心。
听闻老爷子要回乡,他沉吟片刻,便道:“老爷子,您一个人回去,我们不放心。这样,我跟知意送您回去,顺便帮您打理一下老宅,您看如何?”
李老爷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暖意,连连道:“这怎么好意思,你们都忙……”
“不碍事,”关棋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就这么定了。”
许知意看着关棋,心中一暖。他如今的体贴与周到,让她觉得踏实。
几天后,便是李老爷子出院回乡的日子。许知意帮着老爷子收拾随身物品,大多是些简单的衣物和日常用品。
在一个不起眼的旧皮箱角落,她意外地发现了一本边缘已经磨损发黄的日记本,线装的册子,透着一股陈旧的墨香。
旁边还有一张同样泛黄的黑白家族照片,照片上的人穿着旧式服装,神情肃穆。
许知意好奇地翻开日记本,里面的字迹是遒劲有力的毛笔小楷,记载的似乎是一些家族旧事,其中夹杂着一些关于李家祖传医术和几味神秘药方的只言片语,文字古奥,有些地方甚至用了隐晦的代称。
她看得一知半解,只觉得那些药方似乎与寻常中医方剂有所不同,颇为奇特。
“这是……”
李老爷子看了一眼,眼神有些复杂,叹了口气:“都是些陈年旧事了,不值一提。这日记是我太爷爷留下来的,随便看看就好。”
许知意还想细问,但看老爷子神色,便知他不愿多谈。加之启程在即,时间紧迫,她也无法深入探究,只得将日记本和照片小心收好,想着日后若有机会,定要仔细研究一番。
第389章 一帆风顺
她隐隐觉得,这日记中或许藏着什么重要的线索。
与此同时,关棋在商场上也并非一帆风顺。
一家新崛起的科技公司,背景神秘,手段凌厉,正不遗余力地试图从关氏集团手中抢夺一个筹备已久的核心人工智能项目。
对方来势汹汹,挖墙脚、截断供应链,无所不用其极,让关棋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去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商业狙击战。
他办公室的灯,又开始常常亮到深夜。
而许知意这边,也迎来了新的事业阶段。
鉴于她在李老爷子罕见病治疗中的卓越表现和展现出的非凡潜力,医院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破格提拔她为神经内科下属新成立的疑难罕见病研究中心的主任。
任命下来那天,院长亲自找她谈话:“许医生,这个中心,我们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带领团队,在神经系统罕见病领域做出更多突破。”
新的职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许知意深知这一点,她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医疗团队,筛选有潜力的年轻医生,并计划开展几个新的科研项目,其中就包括对李老爷子那种罕见遗传病的深层致病机理和新型干预方案的研究。
生活似乎在朝着各自的轨道加速前进。
这天傍晚,许知意刚结束一台高难度手术,累得几乎直不起腰。
夏未希的电话又准时打了过来,咋咋乎乎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知意啊,你跟关棋那事儿,到底怎么样了?戒指都戴上了,什么时候把证给领了?我可等着喝你们喜酒呢!”
许知意揉了揉太阳穴,有些无奈地笑了:“未希,最近都太忙了,这事儿不急。”
“怎么不急?我都替你急!”
夏未希在那边跺脚,“对了,上次吃饭,陈景尧那小子还旁敲侧击问我你们是不是好事将近呢!他一个外人还挺关心。”
许知意听到陈景尧的名字,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陈景尧最近确实有几次偶遇,表现得也算殷勤,但她总觉得那份热情背后,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关棋来接她下班,见她眉宇间带着疲惫,心疼地接过她的包。“又被夏未希催婚了?”他笑着问,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
许知意靠在副驾上,点了点头:“嗯,她说陈景尧也问起。”
关棋握着方向盘的手指紧了紧,随即若无其事地笑了笑:“有些人,不必理会。我们的事,我们自己安排。”
他顿了顿,声音温柔下来,“不过,等忙完这段时间,我们确实该好好规划一下了。”
许知意嗯了一声,唇角漾开一抹浅笑。
两人都明白,眼下各自都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专注,但那份对未来的共同期许,已在心中悄然生根。
终于到了送李老爷子回乡的日子。
关棋特意调配了私人飞机,一行人直飞离李家老宅最近的机场。
临分别前,李老爷子拉着许知意的手,眼神郑重,压低了声音说道:“丫头,我之前跟你提过,我们李家祖上行医,那本旧日记,你有空多看看。”
“还有,我那老宅子里面可能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或许对你研究医学,能有些意想不到的帮助。只是年代久远,很多事情我也只是听长辈们零星提起,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了。”
许知意心中一动,老爷子这番话,比之前在家中提及的更为明确,也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她郑重地点了点头:“老爷子,您放心,我会的。您也要多保重身体。”
飞机载着李老爷子,渐渐消失在蔚蓝的天际。
许知意和关棋并肩站在机场的停机坪旁,望着那远去的航线,心中各有思绪。
微风吹起许知意的发梢,她侧头看向关棋,他正凝视着远方,下颌线条坚毅。
察觉到她的目光,他转过头来,眼中带着一贯的深情与包容。
“在想什么?”他问。
“在想老爷子说的话,还有……”
她顿了顿,轻声道,“我们的未来。”
关棋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掌心温暖而有力。
未来,他笑了,笑容中充满了自信与笃定,“无论有多少挑战,我们一起面对。你的事业,我的事业,还有李家的秘密,我们一步一步来。”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为这对历经风雨的恋人镀上了一
层柔和的光晕。
他们的感情在一次次的考验中愈发坚固,而前方的道路,虽然充满了未知,却也因彼此的陪伴,显得不再那么崎岖。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更广阔的舞台,正等待着他们携手共赴。
只是他们都未曾预料到,李老爷子那看似随口提及的祖宅秘密,将在不久的将来,把他们卷入一场远超想象的漩涡之中。
李老爷子回乡后不久,许知意先前针对那罕见遗传病提出的新型综合治疗方案,在临床试验阶段便展现出了令人振奋的效果。
原本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的几位患者,在接受新方案治疗后,各项生理指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其中一位卧床许久的老者,甚至在治疗一个月后,在家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在病房里走了几步。
这一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神经内科乃至整个医院传开。康复患者家属送来的锦旗几乎挂满了疑难罕见病研究中心的半面墙壁。
医学期刊的编辑们也嗅觉敏锐,纷纷发来约稿函。
一周后,榕城市中心医院的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医院为许知意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表彰大会。红色的横幅高悬祝贺我院许知意医生在神经系统罕见病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聚光灯下,院长亲自将一个沉甸甸的水晶奖杯和“杰出贡献奖”的证书交到许知意手中。
“许医生不仅以其高超的医术挽救了垂危的生命,更以其不懈的钻研精神,为我们攻克神经系统罕见病带来了新的曙光。”
院长声音洪亮,带着真切的赞赏,“经院委会研究决定,许知意医生团队的研究成果,将列为我院未来三年的重点推广项目,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台下掌声雷动。
第390章 急功近利
许知意穿着白大褂,素面朝天,捧着奖杯,有些局促,却也难掩激动。
她深深鞠了一躬:“谢谢院领导的信任,谢谢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更要谢谢患者和家属的托付。这份荣誉属于大家,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话音刚落,礼堂后方忽然一阵骚动,数不清的闪光灯骤然亮起,各路媒体记者如同闻到腥味的猫,扛着长枪短炮涌了上来,将话筒和录音笔一股脑儿递到许知意面前。
“许医生,请问您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的?”
“许医生,您的研究成果对国内乃至国际罕见病治疗有何深远影响?”
“许医生,您这么年轻就取得了如此成就,有什么想对广大青年医务工作者说的吗?”
许知意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幸好医院宣传科的同事及时上前解围,引着她从侧门暂时回避。
接下来的几天,许知意的名字和照片几乎占据了榕城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电视新闻里,她是冷静睿智的医学专家。
报纸专访中,她是刻苦钻研的青年榜样。
一时间,许知意成了名副其实的医疗界明星,社会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连带着她负责的疑难罕见病研究中心也门庭若市,不少外地患者慕名而来。
关棋看着电视里许知意略显青涩却认真的回答着记者提问的模样,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他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他没有选择在此时公开为她锦上添花,而是通过关氏集团旗下的慈善基金会,悄无声息地向几家与罕见病相关的公益组织追加了捐款,并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系了几家国际顶尖的神经科学研究机构,为许知意未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铺路搭桥。
他知道,她需要的不是浮华的赞誉,而是更坚实的后盾和更广阔的平台。
这天晚上,关棋特意早早结束了工作,亲自下厨做了一桌许知意爱吃的菜。
窗外夜色温柔,室内灯光馨暖。
“我们的大明星回来了。”
关棋系着围裙,从厨房里端出最后一道菜,笑着调侃。
许知意换了家居服,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也透着轻松。
“你就别取笑我了,这几天快被那些记者烦死了。”
她坐下来,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嗯,还是你做的菜最好吃。”
“那是自然。”关棋给她夹了一筷子鱼,“看你最近这么忙,人都瘦了,等忙过这阵子,我们是不是也该把某些人生大事提上日程了?不然,以后想预约许大主任的时间,怕是得排到明年了。”
许知意脸颊微红,嗔了他一眼,心里却像灌了蜜一样甜。
她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虽然眼下各自都忙得脚不沾地,但这份默契和期许,早已在两人心中生根发芽。
听闻老爷子要回乡,他沉吟片刻,便道:“老爷子,您一个人回去,我们不放心。这样,我跟知意送您回去,顺便帮您打理一下老宅,您看如何?”
李老爷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暖意,连连道:“这怎么好意思,你们都忙……”
“不碍事,”关棋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就这么定了。”
许知意看着关棋,心中一暖。他如今的体贴与周到,让她觉得踏实。
几天后,便是李老爷子出院回乡的日子。许知意帮着老爷子收拾随身物品,大多是些简单的衣物和日常用品。
在一个不起眼的旧皮箱角落,她意外地发现了一本边缘已经磨损发黄的日记本,线装的册子,透着一股陈旧的墨香。
旁边还有一张同样泛黄的黑白家族照片,照片上的人穿着旧式服装,神情肃穆。
许知意好奇地翻开日记本,里面的字迹是遒劲有力的毛笔小楷,记载的似乎是一些家族旧事,其中夹杂着一些关于李家祖传医术和几味神秘药方的只言片语,文字古奥,有些地方甚至用了隐晦的代称。
她看得一知半解,只觉得那些药方似乎与寻常中医方剂有所不同,颇为奇特。
“这是……”
李老爷子看了一眼,眼神有些复杂,叹了口气:“都是些陈年旧事了,不值一提。这日记是我太爷爷留下来的,随便看看就好。”
许知意还想细问,但看老爷子神色,便知他不愿多谈。加之启程在即,时间紧迫,她也无法深入探究,只得将日记本和照片小心收好,想着日后若有机会,定要仔细研究一番。
第389章 一帆风顺
她隐隐觉得,这日记中或许藏着什么重要的线索。
与此同时,关棋在商场上也并非一帆风顺。
一家新崛起的科技公司,背景神秘,手段凌厉,正不遗余力地试图从关氏集团手中抢夺一个筹备已久的核心人工智能项目。
对方来势汹汹,挖墙脚、截断供应链,无所不用其极,让关棋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去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商业狙击战。
他办公室的灯,又开始常常亮到深夜。
而许知意这边,也迎来了新的事业阶段。
鉴于她在李老爷子罕见病治疗中的卓越表现和展现出的非凡潜力,医院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破格提拔她为神经内科下属新成立的疑难罕见病研究中心的主任。
任命下来那天,院长亲自找她谈话:“许医生,这个中心,我们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带领团队,在神经系统罕见病领域做出更多突破。”
新的职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许知意深知这一点,她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医疗团队,筛选有潜力的年轻医生,并计划开展几个新的科研项目,其中就包括对李老爷子那种罕见遗传病的深层致病机理和新型干预方案的研究。
生活似乎在朝着各自的轨道加速前进。
这天傍晚,许知意刚结束一台高难度手术,累得几乎直不起腰。
夏未希的电话又准时打了过来,咋咋乎乎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知意啊,你跟关棋那事儿,到底怎么样了?戒指都戴上了,什么时候把证给领了?我可等着喝你们喜酒呢!”
许知意揉了揉太阳穴,有些无奈地笑了:“未希,最近都太忙了,这事儿不急。”
“怎么不急?我都替你急!”
夏未希在那边跺脚,“对了,上次吃饭,陈景尧那小子还旁敲侧击问我你们是不是好事将近呢!他一个外人还挺关心。”
许知意听到陈景尧的名字,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陈景尧最近确实有几次偶遇,表现得也算殷勤,但她总觉得那份热情背后,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关棋来接她下班,见她眉宇间带着疲惫,心疼地接过她的包。“又被夏未希催婚了?”他笑着问,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
许知意靠在副驾上,点了点头:“嗯,她说陈景尧也问起。”
关棋握着方向盘的手指紧了紧,随即若无其事地笑了笑:“有些人,不必理会。我们的事,我们自己安排。”
他顿了顿,声音温柔下来,“不过,等忙完这段时间,我们确实该好好规划一下了。”
许知意嗯了一声,唇角漾开一抹浅笑。
两人都明白,眼下各自都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专注,但那份对未来的共同期许,已在心中悄然生根。
终于到了送李老爷子回乡的日子。
关棋特意调配了私人飞机,一行人直飞离李家老宅最近的机场。
临分别前,李老爷子拉着许知意的手,眼神郑重,压低了声音说道:“丫头,我之前跟你提过,我们李家祖上行医,那本旧日记,你有空多看看。”
“还有,我那老宅子里面可能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或许对你研究医学,能有些意想不到的帮助。只是年代久远,很多事情我也只是听长辈们零星提起,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了。”
许知意心中一动,老爷子这番话,比之前在家中提及的更为明确,也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她郑重地点了点头:“老爷子,您放心,我会的。您也要多保重身体。”
飞机载着李老爷子,渐渐消失在蔚蓝的天际。
许知意和关棋并肩站在机场的停机坪旁,望着那远去的航线,心中各有思绪。
微风吹起许知意的发梢,她侧头看向关棋,他正凝视着远方,下颌线条坚毅。
察觉到她的目光,他转过头来,眼中带着一贯的深情与包容。
“在想什么?”他问。
“在想老爷子说的话,还有……”
她顿了顿,轻声道,“我们的未来。”
关棋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掌心温暖而有力。
未来,他笑了,笑容中充满了自信与笃定,“无论有多少挑战,我们一起面对。你的事业,我的事业,还有李家的秘密,我们一步一步来。”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为这对历经风雨的恋人镀上了一
层柔和的光晕。
他们的感情在一次次的考验中愈发坚固,而前方的道路,虽然充满了未知,却也因彼此的陪伴,显得不再那么崎岖。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更广阔的舞台,正等待着他们携手共赴。
只是他们都未曾预料到,李老爷子那看似随口提及的祖宅秘密,将在不久的将来,把他们卷入一场远超想象的漩涡之中。
李老爷子回乡后不久,许知意先前针对那罕见遗传病提出的新型综合治疗方案,在临床试验阶段便展现出了令人振奋的效果。
原本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的几位患者,在接受新方案治疗后,各项生理指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其中一位卧床许久的老者,甚至在治疗一个月后,在家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在病房里走了几步。
这一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神经内科乃至整个医院传开。康复患者家属送来的锦旗几乎挂满了疑难罕见病研究中心的半面墙壁。
医学期刊的编辑们也嗅觉敏锐,纷纷发来约稿函。
一周后,榕城市中心医院的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医院为许知意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表彰大会。红色的横幅高悬祝贺我院许知意医生在神经系统罕见病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聚光灯下,院长亲自将一个沉甸甸的水晶奖杯和“杰出贡献奖”的证书交到许知意手中。
“许医生不仅以其高超的医术挽救了垂危的生命,更以其不懈的钻研精神,为我们攻克神经系统罕见病带来了新的曙光。”
院长声音洪亮,带着真切的赞赏,“经院委会研究决定,许知意医生团队的研究成果,将列为我院未来三年的重点推广项目,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台下掌声雷动。
第390章 急功近利
许知意穿着白大褂,素面朝天,捧着奖杯,有些局促,却也难掩激动。
她深深鞠了一躬:“谢谢院领导的信任,谢谢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更要谢谢患者和家属的托付。这份荣誉属于大家,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话音刚落,礼堂后方忽然一阵骚动,数不清的闪光灯骤然亮起,各路媒体记者如同闻到腥味的猫,扛着长枪短炮涌了上来,将话筒和录音笔一股脑儿递到许知意面前。
“许医生,请问您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的?”
“许医生,您的研究成果对国内乃至国际罕见病治疗有何深远影响?”
“许医生,您这么年轻就取得了如此成就,有什么想对广大青年医务工作者说的吗?”
许知意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幸好医院宣传科的同事及时上前解围,引着她从侧门暂时回避。
接下来的几天,许知意的名字和照片几乎占据了榕城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电视新闻里,她是冷静睿智的医学专家。
报纸专访中,她是刻苦钻研的青年榜样。
一时间,许知意成了名副其实的医疗界明星,社会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连带着她负责的疑难罕见病研究中心也门庭若市,不少外地患者慕名而来。
关棋看着电视里许知意略显青涩却认真的回答着记者提问的模样,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他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他没有选择在此时公开为她锦上添花,而是通过关氏集团旗下的慈善基金会,悄无声息地向几家与罕见病相关的公益组织追加了捐款,并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系了几家国际顶尖的神经科学研究机构,为许知意未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铺路搭桥。
他知道,她需要的不是浮华的赞誉,而是更坚实的后盾和更广阔的平台。
这天晚上,关棋特意早早结束了工作,亲自下厨做了一桌许知意爱吃的菜。
窗外夜色温柔,室内灯光馨暖。
“我们的大明星回来了。”
关棋系着围裙,从厨房里端出最后一道菜,笑着调侃。
许知意换了家居服,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也透着轻松。
“你就别取笑我了,这几天快被那些记者烦死了。”
她坐下来,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嗯,还是你做的菜最好吃。”
“那是自然。”关棋给她夹了一筷子鱼,“看你最近这么忙,人都瘦了,等忙过这阵子,我们是不是也该把某些人生大事提上日程了?不然,以后想预约许大主任的时间,怕是得排到明年了。”
许知意脸颊微红,嗔了他一眼,心里却像灌了蜜一样甜。
她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虽然眼下各自都忙得脚不沾地,但这份默契和期许,早已在两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