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真服了,到底有什么是她做不出来的。当然,除了官方以外,还有其他频道的解说,比如有人形容这球是“absolute masterclass”,绝对的大师级表现,对她大加吹捧。谁还记得这是青少年赛事啊喂,打出这球的人连职业选手的门槛都没迈进呢。
  她振翅而起时,总能掀起飓风。
  但网球比赛的残酷性就在于,亮眼和高光不必然和胜利挂钩,因为一分只是一分。双方打至激烈,毫不让步,把比赛拖入窒息的抢七。
  全场的目光都凝固在小球上,大气不敢喘。
  最终,是平手拿下了第一盘。
  欢声雷动中,莉莉叹了口气,心头涌上挫败和疲惫。
  抢七的失利给失败一方带来不小的打击。她游魂般坐在椅子上,努力把涣散的思维拉住,好像在狂风中艰难放风筝,脆弱的线绷的很紧很紧。
  真累啊,和平手打真累,这样的比赛怎么还有两场……打住,想想别的,嗯……好好梳理对方的球路和信息,她有办法的,振作起来。对方不可能不累,第一盘对她的调动是成功的。只要聚焦在具体场景里深入分析,负面消极的情绪就会尽快退去。
  莉莉完全不在意摄像头怼脸拍,于是屏幕外的人都清楚看到那双冷冽、凌厉的眼睛。然后她低下头来,把左手的绷带解开,甩脱在椅子上。
  微微刺痛。
  即使只是隔了几层纱布,也隔绝了手与球、与球拍的接触,影响了比赛状态。因为对面展露的水平太高了,她必须竭尽所能。
  她当然不会故意翻出手掌给其他人看,于是大家只能看到她毫不犹豫扔掉绷带的模样,像在奔跑中甩掉无用的高跟鞋,在战斗中甩掉累赘的披风。
  德国队不敢和她说话,连手冢也只是远远凝视她的脸庞,握紧了拳头。实在是气氛太沉重,她的目光太专注,在决定胜负存亡的第二盘面前,谁都不敢打扰她。
  “Time.”裁判通过话筒发声,示意时间到。两人再度回到场上。
  不得不说,平手总觉得自己足够了解她,反复观摩她的比赛录像,但也总会低估她的发挥。
  比如这球削的又快又低又平,完全抓住了空档。一个标准的高难度技术球,被处理的举重若轻,球风相当飘逸,现场真是哇声一片。
  双方在第二盘再度展现出相持的稳定技术。难以置信,如此快节奏的十几拍回合,融合了僵持、对拉、转守为攻、撕开角度、突放小球,甚至在网前连续三板紧凑的截击,像开幕瞬间就进入高潮情节的电影,有观众本想趁错开高峰去厕所,站在通道里等了又等,看了又看,然后默默坐了回去。
  “这要打出多少个精彩回击才能够拿下一分啊?!”
  两人的击球精度都有所下降,因为没人能在疲劳度飙升后始终保持稳定。但让德国队心凉的是,平手在这方面的控制力稍强一些,她的失误更少。
  这是长时间机械性训练带来的成果,甚至还能在失衡中掌控路线,打出回球压迫。“太漂亮了,精彩、稳健的得分!”
  直到现在,第二盘竟然也已经超过一个小时。放短球、平推直线、斜线挑高,又是不约而同的一阵提速,又是势均力敌的一波对抗,平手再次得分。
  “Godness……”不知道有多少人捂住嘴,浑身发抖。
  德国队各队员的脸色,此时已经非常非常难看了。
  不要说她们,在房间里集体观赛的日本队鸦雀无声,个个脸色发白,站都站不稳。
  “滴——”有人的运动手表甚至发出了警报,提示使用者心率过快,注意身体。
  “我有点想吐,特别难受,自己上场都没这么难受。”
  “太折磨人了,快发疯了。”
  迹部感觉自己紧张到一定程度,跟灵魂出窍似的,都走神了。他看着幸村等人的脸,忽然生出非常莫名的想法。
  他第一次庆幸有人分担同等的担忧,第一次庆幸有人能和自己感同身受。
  不要输。你听到我们都在说“不要输”了吗?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形势已经非常险峻了。莉莉从未离失败如此之近。
  此时第二盘已经打至5比3,而小比分是40比0,如果下一分依然被平手拿下,那美国队第二盘直接以6比3获胜。这是她们的盘点、赛点,也是她们的冠军点,只要一分,本年度女子组决赛就宣告结束,这片球场将诞生新的冠军。
  美国队队员们双手交握在胸前,仿佛向上天虔诚祈祷,又仿佛压制即将呕吐出来的心脏。她们在此时此刻才敢相信,自己距离冠军,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拿下这一分吧!此时有多少人在不同的地方喊着同样的话?
  德国队已经无力回天了。拿下这一分,兑现这个发球决胜局!
  在千百万人的期待里,平手仰头、抛球、起跳,悍然出击。
  第168章 做到极致
  Sarah在六年后,接受了一期职业网坛的人物采访。
  那年她因膝盖积水动了手术,伤后复出艰难斩获了自己第一个美网女单冠军。美国人等这一天已经很久很久了,他们本土的大满贯赛事,近几年一直被垄断着,谁来都没用,半个能打的都没有。某人的强势表现令人发指,真是让他们如鲠在喉。
  他们太渴望本土出冠军了!
  采访里,Sarah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和她交手次数?十几次肯定是有的,不过我们私下关系不错,比赛是比赛,不影响私交。”
  “印象最深的比赛吗?其实每一场都印象深刻。”Sarah挺无奈,光是复盘录像她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能不印象深么。
  “不过如果非要说的话,那还是选我们第一次在公开赛交手的那次吧。”
  她指的是双方在U-17总决赛相遇的事。
  从那以后,Sarah就深刻领悟到一点……最好别把她逼入绝境。
  ——————
  U-17赛事主球场。
  此时的气氛真是难以用言语形容,连解说都短暂失语,保持着沉默。观众席上几乎连杂音都没了,什么说话声、座位嘎吱声、拍照声统统消失,呼吸都被无限放轻。
  中央的球场承载了不知多少目光,与其说是赛场,不如说是压抑着喷发的火山口。
  人人都紧绷着脸,不自觉身体前倾,有的用手抠住前排椅背,有的紧紧攥拳,有的无声祈祷,犹如共同陷入集体癔症。
  沉重的好像连时间都凝固了。平手很紧张,但她知道对方也很紧张,比自己更甚。隔网望过去,那张脸不笑时总显得冷漠,眼睛却像淬过火的刀锋。
  短暂又漫长的一瞬,只有网球带着撕裂一切的气势破空而来,砰的一声撞击地面。
  场外测速仪迅速显示着难以置信的数字:176KM/H。已经达到女子职业选手排名前100的平均速度!是她最快的发球。
  谁都不知道莉莉那时在想什么,但她的分腿垫步在尚未出手时就闪电般启动。彻彻底底的一次准确预判,超快的站位调整,超稳的身体控制,超沉着的心理状态,无懈可击!这是一次无懈可击的回应。
  不能叫提档吧?根本就是暴涨!在只差一分就满盘皆输的情况下,最厉害的发球逼出了她最顶级的接发水平。
  “啊!”有多少人失声惊呼起来?
  40比15!
  德国队队友们互相攥紧了手,屏住呼吸。犹如多琳和佩古拉比赛的重演,她们错过的三个赛点,现在被莉莉坚决地、强硬地一个个拿下。
  40比30,40比40。一侧的数字再也没动过。
  记分牌跳到了5比4。
  当对面回球出界时,德国支持者们的尖叫差点掀翻会场。
  死亡线上的拉扯,把比分重新夺回来了!毫无破绽,连下四分!她掀起的飓风颠覆了对面的发球局。关键比分,生死时刻,在深渊之上走着钢丝,却没犯任何错误,没给对方留下任何机会。
  到底怎么做到的?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真是坚韧到极致、抗住强压的变态大心脏!
  眼睁睁看着冠军失之交臂,对平手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赛场会把消极情绪无限放大,再擅长自我调节的人也有迷茫和怀疑的时刻。
  趁此机会,莉莉彻底摆脱了低迷,气势完全起来了,在网前展现出墙一样的防守和压迫。瞬息间双方互相截击,平手被封堵到窒息,感觉眼前发黑:打不穿,根本打不穿,对方怎么能封得住所有角度?
  朝左横向飞扑,莉莉鱼跃救球,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拍面触球击回死角,球拍脱手而飞,哐当落地。
  众目睽睽下,她啪叽一下,趴在地上。
  “……”然后此人忽然笑了起来,带了一点小得意,好像在回味自己刚才的救球,还有点可爱。
  观众们呆了呆,笑声和欢呼一起响了起来。
  场边的考特一屁股坐回去:“看她打球吓死人。”
  第二盘抢七,以德国队的胜利告终。
  太荡气回肠、力挽狂澜了。所有人都承认这两盘比赛的水准之高,实在是异常惊人,夸无可夸。真是体验感拉满,全程无尿点,狗来了都得停下来看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