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莉莉就是那种爱独自待着的,回忆打法,模拟比赛,直到有人过来喊她:“准备列队上场。”
  “来了。”
  外面的主球场,真像一座沸腾着热浪的熔炉。
  它比其他所有球场都大,所汇聚的喧哗声也更响,在某种意义上,怎么不是个残酷而狂热的斗兽场呢?这是屏幕绝对无法还原的火热气氛,是身临其境才能充分感受的决赛现场,嘈杂到让人头脑发晕,此刻因为双方队伍的列队出场而掀起声潮。
  “哇,真是可怕。”“明天轮到我们决赛,气氛说不定更吓人呢。”
  日本队全员被平等院下了死命令,不许偷摸去现场,免得发生意外,现在只能通过直播看比赛。
  他们最熟悉的那个人出现在镜头里,和旧相识隔网握手,不知低声说着什么。她笑的清亮,带了些孩子气。
  好嘛,扫过观众席还能看到自家校旗?迹部差点以为眼神出问题了,真够声势浩大的……高举旗子的人笑着又叫又跳,竟然是女网部成员们,旁边坐的另外几名,以前不是他后援团的吗?
  嚯。
  九点整,本届U-17女子组总决赛打响。
  开局非常顺利。莫娜作为单打三号先夺一分,引起支持者们惊人的欢呼,把莫娜自己都吓了一跳。
  爽,就这个比赛节奏爽!尤其是从美国队手里拿下更爽!选手们赛前封闭,刷不了手机,哪里知道两国网友的隔空掐架已经达到水火不容的程度,就连参加了四年前决赛、现在还活跃在职业网坛的选手们也在社交账号表示“绝对会关注这场比赛”。
  这先声夺人、干净利落的一分,像热油泼进水里,现场哗啦一声就炸开了,德国人个个喜气洋洋。
  等到第二分也被拿下,局面变成二比零时,美国队坐不住了,面色分外凝重,她们没想到对面气势如虹,把这两场打的无可挑剔。下场再被拿下就真的完了,而多琳已经站了起来,目光坚定,让她们心中一沉。
  德国队决心在中场杀死比赛。
  佩古拉曾在表演赛上和莉莉对上过,此时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走了上去。压力真是奇妙的东西,它能让人全身僵硬、手脚不听使唤,也能让人放手一搏、超神发挥。她硬是从悬崖边扳回了摇摇欲坠的美国队,硬是带着破釜沉舟般的气势,打穿了多琳的防守。
  所有人都看得头皮发麻,难以呼吸。0-40被追成40-40,多琳连续错过了三个赛点,体能和精神开始波动。当最后那球回球出界时,美国队全体队员都跳了起来,振臂高呼“永不放弃”,斗志达到了顶峰。
  拉回来了!把比分拉回来了!仿佛四年前的决赛场景重现,在失掉前两场后,她们再一次顶住火力,顽强拖住了对面迈向冠军的脚步。
  莉莉呆住了,她旁边的人也呆住了,她们压根没想到王牌会输。考特教练的出战安排失策了。
  不妙,这样的剧本曾经上演过,浓重的宿命论阴影在瞬间爬满众人的心头。
  坐在位置上观战的波尔克、手冢等人也皱起眉来。
  当第四场打完,二比一追成二比二时,她觉得在场所有的美国队支持者都发疯了。他们全都站了起来,比划着三的手势,尖叫、呐喊、欢呼,声音大的震耳欲聋、地动山摇。
  让二追三!与四年前完全一样的发展,仿佛一个宣告、一个预兆,是美国队再次夺冠的前奏曲。
  赛事直播间直接被卡死,弹幕和评论疯狂滚动,刷的什么都看不见。逆转追平,挽救危机,点燃全场。她们从魔鬼签表里冲杀出来,还击溃了豪门西班牙,始终保持着在逆境中奋起直追的意志力,气势有如排山倒海,将冲垮面前的一切。
  这就是今年的美国队。
  德国队的士气完全跌落谷底,队里一片死寂。
  第167章 一步之遥
  莉莉在冰窟般的气氛里站了起来。
  她没再露出平常的微笑,表情极为冷淡,显得眉眼如刀,下颌线条锋利。
  整个场上刹那间安静异常,好像被点了暂停,随后又轰然响起接连不断的嗡嗡,无数交谈声混杂,把主球场变成一个巨大的蜂巢。
  女网部的坂田也坐在场下,觉得自己快晕过去了,心脏跳的超大声,不由自主想抖腿……比赛尚未开始,身为观众都要被气氛压垮,不知场上选手到底是怎么顶住这种压强的?
  只能说,选手们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之强,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解说好兴奋的,这两人渊源颇深,赛前能说的东西太多了:“虽然这是她们第一次在U-17公开赛里交手,但网上能找到双方私下的一段比赛录像,在那场比赛中,Sarah以6-2的大比分完胜,不知今天会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值得期待。
  “这场决定本年度决赛冠军的比赛,双方势必会倾尽全力。更有意思的是,两人在本届赛事里未遇一败,出场胜率都是百分百。到底谁会被打破不败金身,谁又将延续全胜记录,想想都令人紧张!只是不知德国队选手伤情如何,是否会影响到正常发挥?
  “哇,还没开始就已经感受到观众席上的火花四溅了!两队支持者们较劲呐喊十分激烈,已经严重干扰了比赛,我们看到裁判也对该区观众提出明确警告,如再违规,场内安保人员也会介入……好发球!”
  哗然中,美国队的发球简直称得上石破天惊,要速度有速度,要角度有角度,莉莉没有反应过来,启动还是慢了一瞬,球比流星还快,带着尖锐的风声擦身而过。
  又是两球!这进区率是不是太恐怖了点?整整三发ACE势如破竹,拿分如探囊取物,仿佛对方要重现她51秒保发的名场面。只是这一次,位置互换,莉莉才是可悲的陪衬。
  “Sarah发球状态太好了,这是她本届最好的发球状态了吧?上来就如此手热,是因为对手的缘故吗?”解说振奋,发的太完美了,他觉得她有望打破对方的保发记录。
  话还没落就被啪啪打脸。球被对方拦下了!
  美国队试图打出的完美开局,被毫不留情地横刀斩断,谁都没想到对手接到并打了回去,两板球来回间的极限救场看的德国队那叫汗流浃背。
  好一个小斜线,40比0都到了解说嗓子眼,硬是被改成了30比15,然后是30比30:“显然双方做过功课,对彼此的攻击模式很了解,很难相信她们只在大半年前打过一次。”
  “Lily的发球状态还是受到左手的影响,她要保发会比较艰难。”
  但即使如此,想要打出她的Return Ace也很难瞄准,失误的概率很高。平手悠心想,在这个后辈身上,已经看不到任何业余的味道了,大半年前的青稚感已经完全褪去。
  体能、眼力、预判,抢点、变线、节奏,每一项拿出来都可以说句“选手里的拔尖水平”,但更强的还是头脑对局面的把握。打飘忽向外的削球,用滞空时间赚取回防,一旦攻势稍降,控制权波动,立刻抓住时机上网。每一球都是清晰、不含糊的,每一球都步步为营,有其深层战术意义。
  但从头到尾,毫无破绽是不可能的。随着体能下滑,没有人能始终保持完美。
  莉莉的保发比对手更艰难。这也是为什么她的队友们一直绷紧脸、丝毫没法放松的原因。她救起一个又一个致胜分,是因为一次又一次被逼迫。整体来看是美国队占据优势。
  好难!莉莉感到吃力,这是又一次明显的视线变窄,对方接球姿势很相似,幅度小而行动快,预判难度非常高,使得她甚至还出现两次扑错方向的情况。得仔细分辨假动作,到最后时刻再确定线路,否则会被带着走……破发的难度越来越高,她在慢慢阅读自己……
  整场比赛,莉莉始终没把自己调试到最佳状态,解说不由猜测:“是受到伤情影响了吗?有几个UE确实不应该……”
  话音还没落地,平手在网前来了个势大力沉的高压球。好快好猛,犹如炮弹,瞬间弹起在半空,向场外窜去,多精彩的得分!……嗯?
  美国队其他人都快站起来了,惊掉下巴。在精确、流畅、高效到不可思议的脚步下,莉莉向后发足狂追,几乎快逼近场地边缘,第一排的观众似乎伸手就能触及她的衣角。
  高压球对高压球?好魄力!还是个背身击球,她到底是怎么反应过来的!起跳腾空,向下挥打,一气呵成。球更快更窜,刚巧就落在线上!难道就凭击球前瞬间的扭头一眼,就这么远远瞄准了?她没疯,观众们要疯了。
  连平手都大脑宕机,回不过神。这个致胜分竟然是对方的。果然面对她,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解说惊叹,“太精彩了,德国队为我们贡献了今天最精彩的回击!这一球真是天赋、手感、时机和运气缺一不可,很难再复刻了。”
  太好看了吧!这高压对攻把所有人迷到晕头转向。很难想象此刻有多少人蹲在屏幕前尖叫,至少观众席上的声音此起彼伏,吱哇乱喊,比嗑了药还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