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傍晚时分,她站在简珩家门口,海澄路122号,张秀兰穿着一身居家的毛衫开了门,看见她时,脸上没太多意外,像是等了她很久。
你来了。张秀兰声音很轻。
她点点头。
进门时,屋子里很安静,没有别的人了,电视也没开。餐桌上有没收拾干净的饭菜痕迹,空气里还残留着一股温吞的味道。
张秀兰端了一杯水放在她手边,又犹豫了一下,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封面的本子,递给她。
她走前,把这个留给我她说,等你回来,就交给你。
她接过来,手微微颤了一下。
那是一本日记,封面磨损得厉害,边角都翘起来了。她没有立刻翻开,而是看了张秀兰一眼。
张秀兰的眼眶有点红,声音却压得很稳:她还有一封信,交给了宋畅。
她知道你忙着艺考,所以拜托我们不要主动联系你。她说,如果你想知道,会来找我们。
那一刻,她嘴唇张了张,发不出一个字。
她从没想过,简珩会用这种方式,温柔又决绝地,把自己剥离出她的生活甚至死亡。
她低下头,轻声说:我可以去找她吗?
张秀兰点点头:宋畅还在家,她会等你。
天色彻底暗下来的时候,上官瑾敲响了宋畅家的门。
开门的那一瞬,宋畅愣了一下,然后轻轻叹了口气:你终于来了。
她没说别的,只让了让身子:进来吧。
客厅里没开大灯,亮着壁灯,光影柔和,把屋子笼在一种不真实的暖色里。
她走前,把信交给我,宋畅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她,她说不想在你准备艺考的时候分心说你会来找我。
信封很薄,纸也不厚,摸上去却沉甸甸的。上官瑾接过来,手指僵了两秒,她只是静静看着那封信,一点一点攥紧衣角。嘴唇动了动,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宋畅没出声,只默默坐在她对面。
半晌,上官瑾开口了,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她怎么就没告诉我。
她怕你分心,怕你难过,怕她影响你的前途。
傻子。她抬手捂住眼睛,指尖发凉。
她是。宋畅点头,语气轻轻的,可她是真的爱你。
她忽然想起那封匿名信,想起张秀兰递给她的日记本。她终于拼凑出这个女孩默不作声的深情,仿佛在一瞬间被三把刀同时剖开字字滴血,封封诛心。
窗外的夜更深了。风吹动窗帘的一角,像简珩曾经那样,雁过留痕地,路过她的一生。
上官瑾回到家,天已经黑透了。她没开灯,坐在小阳台,月光斜斜洒进来,空气中带着些许初春的寒意。她拿着那本破旧的日记,纸张泛黄,字迹细碎而肆意,她一页一页翻着。
第一页,是一行很轻的字:
今天去参观学校,我的名字出现在了一中的名单上。
还遇到了一个女孩。
她停住,怔了片刻,继续往下看。
日记写了三年。
从高一入学,到后来身体渐渐出问题,再到深夜失眠,反复提到的那个她。
她记录下自己偷偷抄了她的课表,为了假装路过;她写她的指尖很白,说话很淡,眼睛却像不动声色的火;她写那封运动会没送出的信;她甚至写,梦里很多次,都梦见她站在海边,背对着她,一步步往海里走。
她写病痛、写失眠、写心悸、写她在考场眩晕的三十秒。她写不能让她知道,我一直都害怕失去她。
上官瑾翻到最后一页,纸页间夹着一片梧桐叶:
我知道她不会记得。
可是瑾,春天来了。
她猛地合上本子,手背覆在封面上,一动不动,心跳不规律地撞击着胸腔。
第二封,是那封生日匿名信。
上官瑾轻轻摊开那张浅蓝色星星信纸,原本以为只是朋友间的祝福,如今重读,却无一字不指向她。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她会觉得熟悉,那种语言的温度,根本骗不了她。
只是她一直在逃避。
祝你十八岁:昭昭如愿,岁岁安澜。
她眼眶已经红了,紧紧咬着嘴唇。
第三封,是宋畅转交的那封。
最普通的牛皮信封,最简单的白色信纸,她一字一字读着。
瑾:
展信安。
见信时,春天应该已经来了吧。
对你我的相逢而言,这是一封迟来的情书。春和景明,我提笔,只是为了写下这十八个月的感情,在此郑重地对你说一句喜欢和爱。
你应该不会想到吧,我会用这种方式跟你再说说话。其实,我也没想过人生真的会有最后这种东西。我总以为,只要时间往前走,人也会慢慢好起来的。
我没有什么宏大的告别词,只是有很多话一直憋在心里,来不及说,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你还记得坪堄山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那是一个明媚有点闷热的夏天,我为了躲清静坐在那棵榕树下,忽然,一阵风吹过,一个小脸脏脏的小女孩闯了进来。其实我知道你在看我,那么热烈的目光,我又怎么可能视之不见?可能是没踏出的那一步,也可能是沉迷手中的《寂静的春天》,竟然让我们错过了那么久。
但我后来知道了,你的世界是很远很亮的,而我站在原地,看你越来越远。你可能从来没发现,有很多次我想说我喜欢你,但最后都收了回去。
我不怪你。
你那么耀眼,自然会被很多人喜欢。我也只是其中一个,只是比大多数人更早一点,比别人多坚持了些年。
你总说我是胆小鬼,我承认,我确实是。我怕你不爱我,也怕我自己爱你太多。所以我总藏着,躲着我知道你能看出来,可你什么都没说。我们就这样一直演下去,像一场谁先崩溃谁就输了的漫长对峙。
最后是我输了。祝贺你。
我好像从来没正式告诉过你,我爱你。
我到底是什么时候觉得你不同的呢?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已经记住了你皱眉时的阴影,生气时冷掉的嘴角和你湖水一样的眼睛。
我从没想过你会用那种眼神看我。那天在秘密花园你说得那些话,我一开始听不太清,后来才明白,原来你是真的很讨厌我了。
说实话,我当时没有什么感觉。真的,只是觉得好冷啊,特别冷。然后是耳鸣,好像世界都往远处退了。我甚至有点想笑你不知道我有多想让你讨厌我,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再喜欢你了。可是,你的目的达成了,那我的呢?
医生说我的病是遗传的。我妈走的时候,我十三岁。记得她那时经常住院,最后离开也是安安静静。我大概也会是那样的吧,不吵不闹,不给人添麻烦。其实我挺怕疼的,但比起疼,我不希望有人为我难过。
我最开心的日子,是高一那年冬天。我们经常一起放学,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你有时候会突然问我: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跟我说?我每次都说没有。你皱眉,然后走在我前头,我在后面看着你扬起的发丝,心里特别平静。
现在想想,那些没有,其实什么都有。满到藏不下了。
你一直都很厉害,一直都走得很快。我试着追过你,但我不擅长跑,身体也不太好。后来我才明白,有的人啊,是注定只是经过你生命的。
我真心希望你能考上你想去的学校,去大城市,去更远的地方,有更多人为你鼓掌。你不属于谁,你属于更大的舞台,你就应该生在光下。我没办法再为你做什么了,这大概是我最后想说的话。
信写到这,窗外的玉兰花又开了。早春的温度很低,你有没有及时添减衣物呢?
你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是我写给你的第三封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身份。这封信,我没指望你会原谅我,也不指望你能回头看看我。只希望你记得,在你人生的三万天里,有一个叫简珩的女孩,曾经来过,也爱过你一点点。
别哭啊,哭花了脸就不漂亮了。你以后要好好生活,好好吃饭,也努力练琴,不要总是熬夜,也不用乱想太多。往前走吧,不要回头,不要内疚。愿我们都有光辉灿烂的未来。
相识相知已是缘分,只是希望散在春天。
祝好
简珩
2018年春
她看完了最后一封信。
没有动。
信纸放在膝盖上,被风吹得轻轻卷起边角,她就这样木讷地坐着。
月光落在阳台的地砖上,一格一格,照到她手背上。
你来了。张秀兰声音很轻。
她点点头。
进门时,屋子里很安静,没有别的人了,电视也没开。餐桌上有没收拾干净的饭菜痕迹,空气里还残留着一股温吞的味道。
张秀兰端了一杯水放在她手边,又犹豫了一下,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封面的本子,递给她。
她走前,把这个留给我她说,等你回来,就交给你。
她接过来,手微微颤了一下。
那是一本日记,封面磨损得厉害,边角都翘起来了。她没有立刻翻开,而是看了张秀兰一眼。
张秀兰的眼眶有点红,声音却压得很稳:她还有一封信,交给了宋畅。
她知道你忙着艺考,所以拜托我们不要主动联系你。她说,如果你想知道,会来找我们。
那一刻,她嘴唇张了张,发不出一个字。
她从没想过,简珩会用这种方式,温柔又决绝地,把自己剥离出她的生活甚至死亡。
她低下头,轻声说:我可以去找她吗?
张秀兰点点头:宋畅还在家,她会等你。
天色彻底暗下来的时候,上官瑾敲响了宋畅家的门。
开门的那一瞬,宋畅愣了一下,然后轻轻叹了口气:你终于来了。
她没说别的,只让了让身子:进来吧。
客厅里没开大灯,亮着壁灯,光影柔和,把屋子笼在一种不真实的暖色里。
她走前,把信交给我,宋畅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她,她说不想在你准备艺考的时候分心说你会来找我。
信封很薄,纸也不厚,摸上去却沉甸甸的。上官瑾接过来,手指僵了两秒,她只是静静看着那封信,一点一点攥紧衣角。嘴唇动了动,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宋畅没出声,只默默坐在她对面。
半晌,上官瑾开口了,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她怎么就没告诉我。
她怕你分心,怕你难过,怕她影响你的前途。
傻子。她抬手捂住眼睛,指尖发凉。
她是。宋畅点头,语气轻轻的,可她是真的爱你。
她忽然想起那封匿名信,想起张秀兰递给她的日记本。她终于拼凑出这个女孩默不作声的深情,仿佛在一瞬间被三把刀同时剖开字字滴血,封封诛心。
窗外的夜更深了。风吹动窗帘的一角,像简珩曾经那样,雁过留痕地,路过她的一生。
上官瑾回到家,天已经黑透了。她没开灯,坐在小阳台,月光斜斜洒进来,空气中带着些许初春的寒意。她拿着那本破旧的日记,纸张泛黄,字迹细碎而肆意,她一页一页翻着。
第一页,是一行很轻的字:
今天去参观学校,我的名字出现在了一中的名单上。
还遇到了一个女孩。
她停住,怔了片刻,继续往下看。
日记写了三年。
从高一入学,到后来身体渐渐出问题,再到深夜失眠,反复提到的那个她。
她记录下自己偷偷抄了她的课表,为了假装路过;她写她的指尖很白,说话很淡,眼睛却像不动声色的火;她写那封运动会没送出的信;她甚至写,梦里很多次,都梦见她站在海边,背对着她,一步步往海里走。
她写病痛、写失眠、写心悸、写她在考场眩晕的三十秒。她写不能让她知道,我一直都害怕失去她。
上官瑾翻到最后一页,纸页间夹着一片梧桐叶:
我知道她不会记得。
可是瑾,春天来了。
她猛地合上本子,手背覆在封面上,一动不动,心跳不规律地撞击着胸腔。
第二封,是那封生日匿名信。
上官瑾轻轻摊开那张浅蓝色星星信纸,原本以为只是朋友间的祝福,如今重读,却无一字不指向她。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她会觉得熟悉,那种语言的温度,根本骗不了她。
只是她一直在逃避。
祝你十八岁:昭昭如愿,岁岁安澜。
她眼眶已经红了,紧紧咬着嘴唇。
第三封,是宋畅转交的那封。
最普通的牛皮信封,最简单的白色信纸,她一字一字读着。
瑾:
展信安。
见信时,春天应该已经来了吧。
对你我的相逢而言,这是一封迟来的情书。春和景明,我提笔,只是为了写下这十八个月的感情,在此郑重地对你说一句喜欢和爱。
你应该不会想到吧,我会用这种方式跟你再说说话。其实,我也没想过人生真的会有最后这种东西。我总以为,只要时间往前走,人也会慢慢好起来的。
我没有什么宏大的告别词,只是有很多话一直憋在心里,来不及说,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你还记得坪堄山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那是一个明媚有点闷热的夏天,我为了躲清静坐在那棵榕树下,忽然,一阵风吹过,一个小脸脏脏的小女孩闯了进来。其实我知道你在看我,那么热烈的目光,我又怎么可能视之不见?可能是没踏出的那一步,也可能是沉迷手中的《寂静的春天》,竟然让我们错过了那么久。
但我后来知道了,你的世界是很远很亮的,而我站在原地,看你越来越远。你可能从来没发现,有很多次我想说我喜欢你,但最后都收了回去。
我不怪你。
你那么耀眼,自然会被很多人喜欢。我也只是其中一个,只是比大多数人更早一点,比别人多坚持了些年。
你总说我是胆小鬼,我承认,我确实是。我怕你不爱我,也怕我自己爱你太多。所以我总藏着,躲着我知道你能看出来,可你什么都没说。我们就这样一直演下去,像一场谁先崩溃谁就输了的漫长对峙。
最后是我输了。祝贺你。
我好像从来没正式告诉过你,我爱你。
我到底是什么时候觉得你不同的呢?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已经记住了你皱眉时的阴影,生气时冷掉的嘴角和你湖水一样的眼睛。
我从没想过你会用那种眼神看我。那天在秘密花园你说得那些话,我一开始听不太清,后来才明白,原来你是真的很讨厌我了。
说实话,我当时没有什么感觉。真的,只是觉得好冷啊,特别冷。然后是耳鸣,好像世界都往远处退了。我甚至有点想笑你不知道我有多想让你讨厌我,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再喜欢你了。可是,你的目的达成了,那我的呢?
医生说我的病是遗传的。我妈走的时候,我十三岁。记得她那时经常住院,最后离开也是安安静静。我大概也会是那样的吧,不吵不闹,不给人添麻烦。其实我挺怕疼的,但比起疼,我不希望有人为我难过。
我最开心的日子,是高一那年冬天。我们经常一起放学,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你有时候会突然问我: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跟我说?我每次都说没有。你皱眉,然后走在我前头,我在后面看着你扬起的发丝,心里特别平静。
现在想想,那些没有,其实什么都有。满到藏不下了。
你一直都很厉害,一直都走得很快。我试着追过你,但我不擅长跑,身体也不太好。后来我才明白,有的人啊,是注定只是经过你生命的。
我真心希望你能考上你想去的学校,去大城市,去更远的地方,有更多人为你鼓掌。你不属于谁,你属于更大的舞台,你就应该生在光下。我没办法再为你做什么了,这大概是我最后想说的话。
信写到这,窗外的玉兰花又开了。早春的温度很低,你有没有及时添减衣物呢?
你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是我写给你的第三封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身份。这封信,我没指望你会原谅我,也不指望你能回头看看我。只希望你记得,在你人生的三万天里,有一个叫简珩的女孩,曾经来过,也爱过你一点点。
别哭啊,哭花了脸就不漂亮了。你以后要好好生活,好好吃饭,也努力练琴,不要总是熬夜,也不用乱想太多。往前走吧,不要回头,不要内疚。愿我们都有光辉灿烂的未来。
相识相知已是缘分,只是希望散在春天。
祝好
简珩
2018年春
她看完了最后一封信。
没有动。
信纸放在膝盖上,被风吹得轻轻卷起边角,她就这样木讷地坐着。
月光落在阳台的地砖上,一格一格,照到她手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