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抱歉,说得太奇怪了。
  简珩没应声,只是缓缓收紧了手里的滑板。
  你问我为什么信你会停下来上官瑾抬头望她,眼里似乎闪着光,因为你从来没有拿那些前提来衡量我。
  你看我像什么,我就是什么。
  她顿了顿,轻声补了一句。
  这份信任,很珍贵。
  远处的黑车忽然响起一声短促的鸣笛,划破了此刻的寂静。
  她转头望了一眼,眉眼间又染上了那种温顺的冷静,好像刚才那点情绪只是意外泄露的一道缝隙。
  我该走了。
  简珩看着她,微微侧身,站在她和车之间,用身体替她挡住了阳光。
  我送你过去。简珩说。
  不用了。她向前走去,阳光从梧桐叶间洒下来,淡淡地落在她的肩头。
  她没停,步子轻而稳,从简珩身边掠过时,无意擦过她的衣角,光正好落在她脸上像是为她停留了一秒。
  可再往前走两步,那束光就被什么挡住了,忽地又暗了下去。
  她影子拉长,在地上碎成一片,像被切断的琴弦,连着她单薄的背影,一起沉进黑色的车门里。
  直到躺在床上,简珩脑内依旧回响上官瑾的话。
  你看我像什么,我就是什么。
  她到底经历过什么呢我很多时候都觉得她有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成熟。
  我突然想到侯昊洋说的话:她虽然好像对所有人都很好,但是我能看出来那种疏离感
  她亲昵友善的语气,她完美得找不出一丝瑕疵的表情,她处理事情的手法都不像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是因为她的家庭吗。
  我惊叹她年纪尚小就能独当一面,在别人心里藏不住事的时候,她学会了隐藏情绪。
  也许是为了扮演一个好女儿,她背负起太多太多,可我只希望她能够平安快乐。
  简珩闭上眼睛,心脏狠狠地抽动一瞬。她捂着心口,眼前满是上官瑾艺术节演出完落寞的脸。
  那根蓝丝带从上官瑾的血管里抽出来,游丝般穿梭在她们之间,又决绝地刺进简珩的心口,不住地向外浸着血珠。
  缠绕、锋利、窒息、钝痛。
  
  北海湾的晚风掠过海面,将船尾拉出一道长长的水纹,三层游轮被灯光点缀得璀璨华丽。天还没全黑,海天交接的那一抹霞光好似被打翻的红酒,晕染在水汽氤氲的空气里。
  简珩穿着玄色礼裙站在迎宾处,布料泛着细碎的光,照着她微红的双颊。
  很久没有穿过裙子了。
  她站在船头,和侯昊洋一左一右,迎着从船舱涌出的宾客,微微颔首致意。
  半晌,不再有人进入,耳边响起了轻缓的华尔兹,在侯昊洋轻声唤她的那一瞬,她抬起头,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上官瑾站在不远处的甲板边,一身白裙,没有太多装饰。她手边放着一杯红酒,只是轻轻晃着。眼神没有焦点,像是在等什么,又好像只是随意路过这场宴会。
  简珩怔了一瞬,侯昊洋却已伸出手,简珩?
  她回过神来,将手递过去。
  舞池的音乐换了节奏,是她们练过无数遍的那支。简珩的动作准确,却慢了半拍,那支舞,还是跳错了。
  身旁的人好像在说着什么,她什么都听不见了。只觉得灯光太亮,咸湿的空气太刺鼻,她不该在这个时候看见上官瑾,不该在她眼神微动的时候,把手交给别人。
  旋转,落步,起身。每一个动作都还记得,是她教的,连当时踩错步被牵着纠正的触感,都清晰得像在昨天。
  她们在沙滩上踩下的脚印,旋转后留下的痕迹,带着她转了一圈又一圈。
  那时只有耳边三两声鸟鸣,涨潮拍在小腿上的浪花,晨光熹微,风平浪静。
  没有灯光,没有那么多人群。
  简珩顺着转身那一刻偷偷看过去,上官瑾已不在原地,她站在船舷的另一侧,像是刻意避开了这边的目光。
  但她看见她了。
  简珩看着上官瑾与一位陌生的宾客谈笑着,她没有再看过来,只是低头扶了扶裙摆。
  简珩收回视线,手指颤动了一瞬,脚步微顿,却还是继续了舞步。
  她听见侯昊洋对她说:你走神了。
  她没说话,风吹起她的发梢,夜色逐渐将海面吞没。
  她们像两条离港的船,刚好错开各自的航线,擦肩而过时,沉默地关上了灯。
  作者有话说:
  今天发文一个月了,断断续续还没更到二十章连故事的一半都没到,节奏太慢了T^T
  #暗涌#
  第19章 破茧
  上官瑾站在那辆黑车前,感受到车窗后沉默的视线。
  她没有回头,轻轻一笑,才转身进了车。窗外的世界在一瞬间变得黑暗,灯光和人群在她眼中交错成一片无声的波纹。
  车窗微微摇下,晚风夹杂着海的咸味吹进车内。她闭上眼,轻轻靠在座椅上,脑海里浮现出刚才简珩那双清澈的眼睛。
  她一直能感受到简珩的不安不只是她对她的信任,而是对所有人的。她那种温柔的坚持,如同深藏在她骨血里的坚硬。
  无论什么时候,不要太信任别人。简珩的声音在她耳边回荡,带着一种她无法定义的沉默情感。
  她曾经在很多个晚上,躺在飘窗上,想过这些话背后的意义。
  她记得小时候的自己,有过一个很简单的愿望和妈妈一起光脚踩在沙滩上。偶然的机会她读到了一本格林童话,其中《海的女儿》是她最喜欢的故事。她在午后的茶话会上问过哥哥,哥哥,你去过海边吗?
  上官瑜笑着捏了捏她的脸,我还没去过,不过迟早有一天我会亲眼去看看的。
  她记不清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了,那个愿望早已变得模糊,变成了幼时天真的玩笑话,变成了再也不会实现的秘密。她不再有这种幼稚的想法,不敢再表达任何软弱。她心里那道墙已经搭建得太过坚固,甚至连她自己也早已不记得最初不谙世事的样子了。
  上官瑾从小就知道,她和普通孩子不同。她的家族,尤其是母亲,总用一种冷静的眼光打量她的一切。每一步,每一个选择都是被设定好的,她的未来早已被预设的清清楚楚。她只不过是家族精密计划中的一颗棋子,按部就班地落子,直到赢得棋局。
  上官瑾,记住,你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母亲的话在她记忆里早已落地生根。
  小时候,她的每个举动都在被无数双眼睛注视着。她的着装必须符合名媛的标准,言行举止必须遵守家族礼仪,课外活动的选择必须经过严格审核,甚至她的兴趣爱好也得符合他们的期待。任何一丝偏离,都可能被视为不符合家族利益的行为。她会被母亲关进教堂,让她跪在主的面前忏悔。
  最初,她抵抗过,试图反抗那种看不见的束缚。某天午后,她被允许去后花园写生,趁着教习老师取教具的空档,像是在心里排演过无数遍,她翻过废弃的亭子,绕到锈迹斑斓的铁门前,稍稍用力,推开了那扇通往自由的门。
  她第一次尝到叛逆的滋味。门前的小路通往坪堄山,其实就是个可以俯瞰清湾区的小山坡,不知从哪年开始,也有了专门的名字。
  小径上铺满了青石板,很少有人打理,上面浮着一层泥土,遮盖了石板本来的颜色。
  上官瑾沿着小径慢慢走着,不时被扬起的灰尘呛得不住地咳嗽。不出一刻,她看见了坪堄山,此时阳光斜斜照在她的裙边,远处的北海波光粼粼。
  她站在山脚,把整个清湾区收在眼底,风把她系在脑后的发带吹起,张扬地飞舞着。
  她又向前一步,脚边踢到了一颗石子,顺着石子滚落的方向,她看见了一个人。
  那人坐在榕树的阴影下,膝头摊开了一本书,正聚精会神地读着。
  上官瑾轻皱眉头,他好像听不见对面街角的车水马龙,也好像不在意被泥土染脏的裤脚。阳光正好,微风徐徐,吹起他修剪得整齐的发丝。
  她竟然产生了一丝荒唐的念头,他叫什么名字呢?这是她头一次对一个人感到好奇,她想知道他在读什么书,是《理想国》还是《罪与罚》?
  太阳逐渐西沉,她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走进了小径的另一边。
  家族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听说是送下午茶的女佣发现了她凌乱的脚印。
  她被母亲叫到会客厅,途中母亲一言不发,步子冷得像风。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上官素的声音冰冷而刺耳,你已经不是孩子了。瑾,你的每一步都必须为家族考虑,我希望你能牢牢记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