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嗯,你俩孩子怎么来了?许二,听说你病了,可好多了?”上下打量着许知予,作为一村之长,自然掌握着每家每户的情况。
“谢谢村公挂念,多亏娇月照顾,知予好多了。”
意外,这人竟夸她,还当着村公的面,一脸不可思议地望去。
只见许知予神色淡然,嘴角噙着笑,很是乖巧的样儿。
“嗯——,好,你俩孩子都是苦命之人,能相互扶持,一起把日子过好,甚好,甚好。”
一听就是纯客套,实际情况他会不知?
“知予还得谢谢村公平日的照拂,我和娇月一定会将日子过好,只不过……”许知予欲言又止。
许宗将脚下的废木料薅到一边,他的印象中她们是第一次登门,想必一定有事。“咳,你看我,光顾着说话,家里就我一人,他们都去赶集去了,有什么我们进屋坐着说,来。”都说这许二脾气不好,但今日接触,礼节很是到位。
许知予谢过,跟着进了屋。
“孩子,先喝口水,你们今日来,一定有事吧?”倒了两碗茶水,毕竟是一村之长,人情世故很懂。
许知予赶紧躬身作揖,“村公,实不相瞒,晚辈确实有些事情,想请您老帮忙。”
许宗赶紧扶住许知予的手臂,“欸,你这孩子客气作甚?来,坐,快坐。有什么好好说,我和你爷爷本是堂兄弟,你既唤我一声村公,能办的一定为你办,这…每年的人头税,你的那一份,我可都给你免了的。”
“知予明白,您既是村长,又是爷爷,您对知予的照顾,我和娇月铭记于心,这次来就是想请您为我和娇月主持公道!”
王娇月还是第一次看到许知予如此知礼知节,说话轻言细语,像个书生,这还是自己那个和外人说不上三句话的官人?
“主持公道?这从何说起呀?”拧眉,心中一默,也猜得了个大概。
而许知予并未直接说什么事,而是忆往昔起来:“村公,您也知道,予儿福薄,八岁亡父,十岁亡母,这双眼睛又被大火熏得不能视物,没有自理能力。”
“唉,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但我和你爷爷都希望你能从悲伤中走出来,好好和娇月过日子,今日看你能来,老夫很欣慰。”
“是,天意弄人,知予遭受打击,确实郁郁寡欢了这么些年,这不到万不得已,是万不会来叨扰您老的,想当年我父母健在时,是多么幸福快乐啊。”许知予眼里闪烁着泪花,一副可怜模样儿,不禁让人泛起同情来。
一听说到原主父母,许宗连声叹息,“哎,确实老天不开眼,当年仲达他,他,唉…若不是你爹…唉…我这个家……”许宗也哽咽了起来。
这些话倒是第一次听到许知予亲口说出来,王娇月不免也感叹命运弄人,都是苦命之人。
“唉,不提我爹娘了,不提,不提——”许知予见目的达到,连连摆手。
原来,当年原主的爹就是为了救一同上山采药的村公儿子,才掉下悬崖摔死的,她也是想起原主这段记忆,才想到来找许宗的。
“唉……”看目的已达到,许知予抹了抹眼泪,饱含感情地又开始了表演。
“村公不必为予儿悲伤,这都是予儿的命。只是去年我和娇月被分家出来单过,爹和我那五亩田地却留给大伯三叔耕种,原本我大伯三叔承诺每年一家给我三担粮食补给,可这秋收结束,粮食已入仓三月有余,他们却迟迟不兑现承诺。原本我就未分得家产,我的情况您是清楚的,这些日我和娇月食不裹饥,眼下,马上就要断粮了,还请村公要给我和我娘子,我们夫妻二人做主啊——”说着一把拉起站在身旁的王娇月的手,再次作揖。
原本一直盯着许知予看的王娇月身子一颤,回过神来,跟着施礼,“请村公为我们做主!”而许知予那一口‘我娘子’让她瞬间脸红。
没想到这次这人还动了些头脑,知道先找村公说情,要不就她们两去许家要粮,粮肯定要不到一颗,还要被欺辱,奚落一番。
虽许知予说得含蓄,许宗自然也是听懂了,心下思忖,这许二……和传言中的……不太一样。
看许知予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竟还有这种事?你这孩子怎不早说?受了不少苦吧?”实际上原主的情况他最清楚,只是以前原主不找他,他就当不知道。
许宗知他欠许知予一个人情,他就一个儿子,且那时孙子还没出生,当年若不是许知予的爹,他家估计都绝后了,虽许知予未直接明说,但刚才一提到这茬儿,许宗就明白了。
“是呀,他们欺我和娇月年小,上次我去要粮,还把我轰出来,这白纸黑字,他们都不认,这可还在祠堂起了誓的呢,这还有您的见证呢……”说着许知予从怀里摸出分家签的那份协议。
“……”许宗倒是把这一茬忘了,今儿这许二沉着冷静,说话知礼知节,分寸掌握,不似传言那般木讷寡言。
“好!老夫这就陪你去你爷爷家走一趟!”立即主动表起态来。
目的达到,许知予脸上感动,请动了许宗,要粮就成功了一半,得意地用肩拐了拐娇月的肩,眉头一挑,贼兮兮地一笑,可稍纵即逝,回过脸来时,又是一副可怜悲切的模样儿。
这人……,王娇月怔怔地看着自己一直被拉着的手,想抽回,但又怕在外人面前扫了许知予的面儿。
没想到这人的手竟这般暖和。
第12章 丧门星上门
许家老爷子许明,和许婆子安氏一共生了四个孩儿,三男一女。
许知予的爹许仲达排行老二,故上有大伯许伯远,下有三叔许季平,小姑许玲花。
除小姑已外嫁到镇子上外,实际老许头、她大伯、她三叔并未分家,被分出去单过的只有原主而已!
其理由荒诞离谱,说原主是‘丧门星’转世!
许知予无语。
大概两年前,许家大喜临门,寒窗苦读十余载的嫡长孙——许知业,终于通过了府试,成了村里唯一的童生。自此,大房媳妇周红娘得意得屁股都翘到天上去了,每天在这个家里横着走,看家里是那那都不顺眼,本就看不惯原主瞎着个眼在家吃白食的她对原主更是各种刁难。
有一天,不知她从哪里听来闲话,说原主是‘丧门星’转世,她的晦气会坏了她的好大儿的大道好运,一听这,不得了,天爷呀,算命的仙长说她的好大儿将来可是要考状元的,她决不允许此事发生!
于是在家各种作妖,扇风点火,又哭又闹,闹着要分家,目的就是要撵吃白食的许知予出去,免得影响了她好大儿的大好前程。
TM,童生也就相当于现今小学毕业,还没考上中学呢,也不知哪来的自信。
要这么说研究生毕业的许知予才是妥妥的状元。
当然,这只是比喻。
作为一家之主,那许老头竟也信了,还心在滴血的花了半贯钱,买下同村的一处破宅,安置了原主。
所以,从前年下半年,原主和娇月就去破宅单过了。
*
话不多说,上回说到许知予通过卖惨博得村公许宗同情,一同前往许家帮她要粮。
当三人来到许家院子,院门正敞开着。
院口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正认真地扫地。
“二娥,你爷爷他们在家吗?”许宗开口问道。
小姑娘身子一怔,抬头看见是予哥儿和娇月嫂子,还有村公,怯生生地停下手中的活儿。
“我爷…爷爷,和大伯爹,他们去…去镇上,卖,卖箩筐,去了。”怯生生的,一紧张说话就结巴。
当家做主的一个都不在家,看来要粮之事……,许宗面露难色,转而看向许知予:“予儿,你看这?”
许知予倒是忘了这茬儿,她爷爷一家都是篾匠,平时除了务农,就是带着两个儿子在家编竹编,卖了换钱。今日逢场,他们定是要去镇上兜售竹编品的。
哦豁~
这就回去?
转念一想,这时候也不早了,既然来了,回去再来,就一而衰再而竭了,再说村公都请来了,有他在许家人多少会收敛一些,那可不行。
“村公,平时我爷他们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快回来了,要不我们先进去等等?”今天不把这事办成,回去就得饿肚子。
许宗看看天色,点头,也好。
弯腰对二娥问:“那你家还有大人在家吗?”
“大,大姐,和娘,在,在后面,洗衣服!大伯,伯娘,在,在屋,里!”在她眼里,村公是村里最大的官,本就结巴的小丫头,更是紧张,好不容易才说清楚。
“好,那你去唤你伯娘来。”许宗语气和蔼。
“哦!”小丫头丢下扫把,一溜烟跑去东屋了。
因这里住着十几口人,许家院子很大,七八间房,虽只是普通的石板房,但看着也敞亮,就这种条件在许家村算中上家庭,按说养一个瞎子完全不成问题的。而且原主也会编些竹编,也不是完全不干活。
“谢谢村公挂念,多亏娇月照顾,知予好多了。”
意外,这人竟夸她,还当着村公的面,一脸不可思议地望去。
只见许知予神色淡然,嘴角噙着笑,很是乖巧的样儿。
“嗯——,好,你俩孩子都是苦命之人,能相互扶持,一起把日子过好,甚好,甚好。”
一听就是纯客套,实际情况他会不知?
“知予还得谢谢村公平日的照拂,我和娇月一定会将日子过好,只不过……”许知予欲言又止。
许宗将脚下的废木料薅到一边,他的印象中她们是第一次登门,想必一定有事。“咳,你看我,光顾着说话,家里就我一人,他们都去赶集去了,有什么我们进屋坐着说,来。”都说这许二脾气不好,但今日接触,礼节很是到位。
许知予谢过,跟着进了屋。
“孩子,先喝口水,你们今日来,一定有事吧?”倒了两碗茶水,毕竟是一村之长,人情世故很懂。
许知予赶紧躬身作揖,“村公,实不相瞒,晚辈确实有些事情,想请您老帮忙。”
许宗赶紧扶住许知予的手臂,“欸,你这孩子客气作甚?来,坐,快坐。有什么好好说,我和你爷爷本是堂兄弟,你既唤我一声村公,能办的一定为你办,这…每年的人头税,你的那一份,我可都给你免了的。”
“知予明白,您既是村长,又是爷爷,您对知予的照顾,我和娇月铭记于心,这次来就是想请您为我和娇月主持公道!”
王娇月还是第一次看到许知予如此知礼知节,说话轻言细语,像个书生,这还是自己那个和外人说不上三句话的官人?
“主持公道?这从何说起呀?”拧眉,心中一默,也猜得了个大概。
而许知予并未直接说什么事,而是忆往昔起来:“村公,您也知道,予儿福薄,八岁亡父,十岁亡母,这双眼睛又被大火熏得不能视物,没有自理能力。”
“唉,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但我和你爷爷都希望你能从悲伤中走出来,好好和娇月过日子,今日看你能来,老夫很欣慰。”
“是,天意弄人,知予遭受打击,确实郁郁寡欢了这么些年,这不到万不得已,是万不会来叨扰您老的,想当年我父母健在时,是多么幸福快乐啊。”许知予眼里闪烁着泪花,一副可怜模样儿,不禁让人泛起同情来。
一听说到原主父母,许宗连声叹息,“哎,确实老天不开眼,当年仲达他,他,唉…若不是你爹…唉…我这个家……”许宗也哽咽了起来。
这些话倒是第一次听到许知予亲口说出来,王娇月不免也感叹命运弄人,都是苦命之人。
“唉,不提我爹娘了,不提,不提——”许知予见目的达到,连连摆手。
原来,当年原主的爹就是为了救一同上山采药的村公儿子,才掉下悬崖摔死的,她也是想起原主这段记忆,才想到来找许宗的。
“唉……”看目的已达到,许知予抹了抹眼泪,饱含感情地又开始了表演。
“村公不必为予儿悲伤,这都是予儿的命。只是去年我和娇月被分家出来单过,爹和我那五亩田地却留给大伯三叔耕种,原本我大伯三叔承诺每年一家给我三担粮食补给,可这秋收结束,粮食已入仓三月有余,他们却迟迟不兑现承诺。原本我就未分得家产,我的情况您是清楚的,这些日我和娇月食不裹饥,眼下,马上就要断粮了,还请村公要给我和我娘子,我们夫妻二人做主啊——”说着一把拉起站在身旁的王娇月的手,再次作揖。
原本一直盯着许知予看的王娇月身子一颤,回过神来,跟着施礼,“请村公为我们做主!”而许知予那一口‘我娘子’让她瞬间脸红。
没想到这次这人还动了些头脑,知道先找村公说情,要不就她们两去许家要粮,粮肯定要不到一颗,还要被欺辱,奚落一番。
虽许知予说得含蓄,许宗自然也是听懂了,心下思忖,这许二……和传言中的……不太一样。
看许知予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竟还有这种事?你这孩子怎不早说?受了不少苦吧?”实际上原主的情况他最清楚,只是以前原主不找他,他就当不知道。
许宗知他欠许知予一个人情,他就一个儿子,且那时孙子还没出生,当年若不是许知予的爹,他家估计都绝后了,虽许知予未直接明说,但刚才一提到这茬儿,许宗就明白了。
“是呀,他们欺我和娇月年小,上次我去要粮,还把我轰出来,这白纸黑字,他们都不认,这可还在祠堂起了誓的呢,这还有您的见证呢……”说着许知予从怀里摸出分家签的那份协议。
“……”许宗倒是把这一茬忘了,今儿这许二沉着冷静,说话知礼知节,分寸掌握,不似传言那般木讷寡言。
“好!老夫这就陪你去你爷爷家走一趟!”立即主动表起态来。
目的达到,许知予脸上感动,请动了许宗,要粮就成功了一半,得意地用肩拐了拐娇月的肩,眉头一挑,贼兮兮地一笑,可稍纵即逝,回过脸来时,又是一副可怜悲切的模样儿。
这人……,王娇月怔怔地看着自己一直被拉着的手,想抽回,但又怕在外人面前扫了许知予的面儿。
没想到这人的手竟这般暖和。
第12章 丧门星上门
许家老爷子许明,和许婆子安氏一共生了四个孩儿,三男一女。
许知予的爹许仲达排行老二,故上有大伯许伯远,下有三叔许季平,小姑许玲花。
除小姑已外嫁到镇子上外,实际老许头、她大伯、她三叔并未分家,被分出去单过的只有原主而已!
其理由荒诞离谱,说原主是‘丧门星’转世!
许知予无语。
大概两年前,许家大喜临门,寒窗苦读十余载的嫡长孙——许知业,终于通过了府试,成了村里唯一的童生。自此,大房媳妇周红娘得意得屁股都翘到天上去了,每天在这个家里横着走,看家里是那那都不顺眼,本就看不惯原主瞎着个眼在家吃白食的她对原主更是各种刁难。
有一天,不知她从哪里听来闲话,说原主是‘丧门星’转世,她的晦气会坏了她的好大儿的大道好运,一听这,不得了,天爷呀,算命的仙长说她的好大儿将来可是要考状元的,她决不允许此事发生!
于是在家各种作妖,扇风点火,又哭又闹,闹着要分家,目的就是要撵吃白食的许知予出去,免得影响了她好大儿的大好前程。
TM,童生也就相当于现今小学毕业,还没考上中学呢,也不知哪来的自信。
要这么说研究生毕业的许知予才是妥妥的状元。
当然,这只是比喻。
作为一家之主,那许老头竟也信了,还心在滴血的花了半贯钱,买下同村的一处破宅,安置了原主。
所以,从前年下半年,原主和娇月就去破宅单过了。
*
话不多说,上回说到许知予通过卖惨博得村公许宗同情,一同前往许家帮她要粮。
当三人来到许家院子,院门正敞开着。
院口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正认真地扫地。
“二娥,你爷爷他们在家吗?”许宗开口问道。
小姑娘身子一怔,抬头看见是予哥儿和娇月嫂子,还有村公,怯生生地停下手中的活儿。
“我爷…爷爷,和大伯爹,他们去…去镇上,卖,卖箩筐,去了。”怯生生的,一紧张说话就结巴。
当家做主的一个都不在家,看来要粮之事……,许宗面露难色,转而看向许知予:“予儿,你看这?”
许知予倒是忘了这茬儿,她爷爷一家都是篾匠,平时除了务农,就是带着两个儿子在家编竹编,卖了换钱。今日逢场,他们定是要去镇上兜售竹编品的。
哦豁~
这就回去?
转念一想,这时候也不早了,既然来了,回去再来,就一而衰再而竭了,再说村公都请来了,有他在许家人多少会收敛一些,那可不行。
“村公,平时我爷他们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快回来了,要不我们先进去等等?”今天不把这事办成,回去就得饿肚子。
许宗看看天色,点头,也好。
弯腰对二娥问:“那你家还有大人在家吗?”
“大,大姐,和娘,在,在后面,洗衣服!大伯,伯娘,在,在屋,里!”在她眼里,村公是村里最大的官,本就结巴的小丫头,更是紧张,好不容易才说清楚。
“好,那你去唤你伯娘来。”许宗语气和蔼。
“哦!”小丫头丢下扫把,一溜烟跑去东屋了。
因这里住着十几口人,许家院子很大,七八间房,虽只是普通的石板房,但看着也敞亮,就这种条件在许家村算中上家庭,按说养一个瞎子完全不成问题的。而且原主也会编些竹编,也不是完全不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