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说罢,沈易没再跟徐平阳说什么,转身走向外面发号施令,与灵王结盟。
结盟归结盟,但那灵王心高气傲,不愿同意沈易给出的条件,只是说谁先攻入京城谁便做那皇帝,途中不会擅自发兵对他动手,若是沈易有困难,他也会帮助。
此刻沈易左手握着兀靡王乌烈的精兵,右手还站着灵王,心中自是自信不已,他坚信只要李晏不在,他便可一路攻入京城,此刻的大普看似强盛,实则摇摇欲坠。沈存将能打的兵马都给了沈易,京城守军只有几万人,人海战术都可将京城攻下。
沈易望着天空,扯了扯嘴角,吹响了手中象征着开战的号角。
此刻的北方,李晏不知何时回到了大营里,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石耕从外面急匆匆地赶进来,对着李晏说道:将军,门外的医师都已离去,京城那边果真传来消息说明孙廷平战败,被斩杀于马下,可要回京救驾?
李晏睁开眼睛,向石耕问:周王可有动静?
石耕沉默了一下,说:无异样,仍和前些时日一样,日夜操练士兵,将军,会不会是我们想太多了?
李晏摇了摇头,坚定的说:再等几日,这几日切忌传出要回京的消息,待时候差不多,周王自己会上钩的,我不需你做什么,写一封信给狄相,请求他将公主保护好便可。
石耕挠了挠头,很不敢相信自己摩拳擦掌这么久,最后等来了一个给狄蚺写信请她保护好沈念的活,但他认为李晏这么做肯定有她的理由,出于对李晏的信任,石耕还是照做了。
砚池,将信送出后,很快便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李晏见石耕有些郁闷,出声安慰道,不必着急,很快便到了。
石耕顿时来了精神,笑了笑,将信很快写完。
第十九章
按道理讲,皇帝的生辰,应当是各地纷纷发来祝贺且盛大的,可今年文安帝的57岁生辰却显得有点奇妙。
灵王起兵叛乱就算了,所有人都没把这种靠爹吃饭的藩王放在眼里,甚至觉得派孙廷平一个大将去镇压都算得上是大材小用了,没有人会想到孙廷平居然败了。
不仅败了,还败的彻底,被人斩杀后更是被马蹄踏的渣都不剩了,将士战后甚至连孙廷平的尸身都没法捡回来地盘早已是灵王的了,最终还是灵王派人将孙廷平的尸身像丢垃圾一样丢了回来。
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在打朝廷的脸,也是宣布着全面与大普开战。
虽说大普这几年被沈存玩的渐渐衰落,民怨自然是有的,但远远不能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可要是灵王叛乱短时间内平不了,便是持久战,对整个大普都不利,太子担心灵王叛乱给社会经济造成破坏,农民活不下去了,届时极有可能引发农民起义。便几次请求文安帝将领兵在外的沈易召回整顿,之后再议攻打兀糜的事情,怎料文安帝完全昏了头脑,愣是听不进去太子的建议。
几次劝说无果后,沈泉也不再坚持劝说沈存,只是将兵马调到一些战略重镇便不再去主动找沈存,转头便跑去找了沈念。
前朝的事,因为有狄蚺的存在,沈念想打听其实也不算特别难,再加上沈泉沈易都宠爱她,沈念自然都是知道大部分事情的,沈泉也没有丝毫要瞒着她,毕竟这些东西能传到她耳朵里都是沈存默认的,不然什么沈念也没法听到。
嗣安,瞧大哥给你带了何物。沈泉这人和善,对沈念更是无比宠溺,每次来找她都会带一些好玩的东西,怎料今天过来看见的不是坐在椅子上发呆的沈念,却是在院中打拳,也是被吓了一跳。
沈念天天待在宫里头上都快长草了,好不容易求着狄蚺教自己练武,虽然狄蚺十分不耐烦,但还是教授了她一些防身的,而习武这一幕又被沈泉看到,要是沈泉追问自己,也无法解释是谁教的,毕竟沈泉并不知道狄蚺的存在。
好在沈泉并未追问,将东西放在桌子上便招呼沈念:嗣安,先停手,看大哥给你带了什么。
沈念连忙停手,走到沈泉面前,望着沈泉放在桌子上的烤鸡,眼前一亮:大哥!
大哥见你喜爱此物,今日便出宫带了回来。沈泉坐了下来,笑道,恰逢今日前朝无事,有何大事大臣们都会通知父皇,我倒是无事可做,便只能来和你相依为命了。
沈念笑了笑,无意间瞥到沈泉腰间的令牌,瞳孔微缩,装作无意间看到,随意问道:大哥腰间的令牌倒是十分精致,可否告诉小妹何处所得?
沈泉处理政事久了,早已从一个人畜无害毫无心眼的少年变成一个即将进入中年的弯弯绕绕青年,闻言也没有立刻告诉沈念,他自然知道沈念想套自己话,便沉默了一会才回答:此物乃好友送给我的,我见其较为精致,便收下了,若不是只有一个,我还真想送给父皇。
沈念本不信,可沈泉表现的毫无破绽,还在用着清澈的目光看着她,和善说道:嗣安若是想要,拿去便是了,此物看上去像是一令牌,其实不过是一装饰品罢了,并无多少稀罕。
说罢,沈泉便将令牌从腰间取下,递给了沈念。
见沈泉这么说,沈念勉强相信了他,接过沈泉的令牌,道了声谢便专心对付起了烤鸡,
沈泉望向沈念的眼神慈祥无比,待沈念对付得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讲起了正事:李将军现今仍未有踪迹,嗣安难道就不担心吗?
沈念嗯?了一声,随即将烤鸡放下,正色道:我不知大哥希望我担心还是放宽心,虽说我相信阿晏不会出何差池,但说不担心自是假的。
李将军信任你,我便不遮遮掩掩了。沈泉苦笑了一下,这些事情让你知道也无妨,我已尽力了。
沈念有些奇怪地看向他,沈泉刚打算开口,便看见一个卫兵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不知与沈泉说了什么后,沈泉便站起身,眼神复杂地看了沈念一眼,说道:嗣安,你注定不只是公主,若是大哥遭遇什么不测,你还有三哥,但切记,二哥不可信。
沈念被这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整的一脸懵逼,但沈泉已经离去,饶是她想问什么也不行。
确认沈泉离开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的狄蚺又出现了,原本李晏是交代他暗中保护沈念,不要被沈念发现,怎料是狄蚺太轻看沈念了,还什么都没做沈念便察觉到了自己,被迫现身。
但沈念并不知道狄蚺的真面目毕竟狄蚺在朝廷任丞相时沈念还是个天天跟在李晏屁股后面阿晏长阿晏短的小屁孩,不知道正常。
狄蚺靠在围栏上,面具之下的眼神毫无波动:灵王四日连破两城,文安帝仍无任何举措,沈泉这么说,大概是因为沈易必定会出幺蛾子。
至于是造反还是战败,我认为造反的概率更大一点。狄蚺说,作为一个在北平二十多年的皇子,他与文安帝并无多少亲情,倒是有仇恨。
沈念闻言,有点急了,她自然是不希望沈泉这个从小便宠溺自己的大哥死在造反中,但凡换个人领兵她都不担心会造反,可若是沈易,那就不一定,除去手中握着的三十万大军,背后还站着一个变化莫测的徐平阳,便急忙起身想去提醒沈泉。
狄蚺连眼皮都没抬便说道:无用了,就算是现今开始召沈易返京,无非就是给他一个率兵进入京城的正当理由,来不及了。
那有何方法能拯救大普?沈念知道狄蚺是个有能力的人,四周无人能与她商讨这些事情,跟朝臣说,朝臣反倒会上奏皇帝说自己一个公主整日打听朝堂之事,怕不是要谋权篡位,只能跟狄蚺说。
狄蚺很明显不想说解决方法,摇了摇头:恕在下不知道,若是北方李晏和沈平能迅速支援,倒也能赢,可看得出来,文安帝是宁愿自己调用京城的守军去平叛,使京城变成无兵镇守的空城都不愿意让自己怀疑的人来危及自己的统治。
狄蚺说的话是事实,沈念也不得不承认,现今的大普确实是这样,那么就是拼良心的时候了,要是沈易不反,灵王叛乱也能平,但沈易造反,便是......
想到这,沈念突然觉得有些奇怪,狄蚺对整个大普的敌意都极大,特别是对沈存,每每提到关于他的事情,狄蚺都不愿出谋划策。
狄蚺知道沈念此刻在思考自己的事情,也不愿过多打扰,默默离开。
等沈念想好去试试劝说沈存时,狄蚺早就消失了,沈念叹了口气,随即突然想到了什么,停住了原本打算去找沈存的脚步,而是选择了去一处较为隐蔽的宫院内,径直走向最深处的屋子,敲开了门。
里面坐着一个女人,见沈念来了,丝毫不惊慌,将早就倒好的茶递给了沈念。
结盟归结盟,但那灵王心高气傲,不愿同意沈易给出的条件,只是说谁先攻入京城谁便做那皇帝,途中不会擅自发兵对他动手,若是沈易有困难,他也会帮助。
此刻沈易左手握着兀靡王乌烈的精兵,右手还站着灵王,心中自是自信不已,他坚信只要李晏不在,他便可一路攻入京城,此刻的大普看似强盛,实则摇摇欲坠。沈存将能打的兵马都给了沈易,京城守军只有几万人,人海战术都可将京城攻下。
沈易望着天空,扯了扯嘴角,吹响了手中象征着开战的号角。
此刻的北方,李晏不知何时回到了大营里,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石耕从外面急匆匆地赶进来,对着李晏说道:将军,门外的医师都已离去,京城那边果真传来消息说明孙廷平战败,被斩杀于马下,可要回京救驾?
李晏睁开眼睛,向石耕问:周王可有动静?
石耕沉默了一下,说:无异样,仍和前些时日一样,日夜操练士兵,将军,会不会是我们想太多了?
李晏摇了摇头,坚定的说:再等几日,这几日切忌传出要回京的消息,待时候差不多,周王自己会上钩的,我不需你做什么,写一封信给狄相,请求他将公主保护好便可。
石耕挠了挠头,很不敢相信自己摩拳擦掌这么久,最后等来了一个给狄蚺写信请她保护好沈念的活,但他认为李晏这么做肯定有她的理由,出于对李晏的信任,石耕还是照做了。
砚池,将信送出后,很快便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李晏见石耕有些郁闷,出声安慰道,不必着急,很快便到了。
石耕顿时来了精神,笑了笑,将信很快写完。
第十九章
按道理讲,皇帝的生辰,应当是各地纷纷发来祝贺且盛大的,可今年文安帝的57岁生辰却显得有点奇妙。
灵王起兵叛乱就算了,所有人都没把这种靠爹吃饭的藩王放在眼里,甚至觉得派孙廷平一个大将去镇压都算得上是大材小用了,没有人会想到孙廷平居然败了。
不仅败了,还败的彻底,被人斩杀后更是被马蹄踏的渣都不剩了,将士战后甚至连孙廷平的尸身都没法捡回来地盘早已是灵王的了,最终还是灵王派人将孙廷平的尸身像丢垃圾一样丢了回来。
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在打朝廷的脸,也是宣布着全面与大普开战。
虽说大普这几年被沈存玩的渐渐衰落,民怨自然是有的,但远远不能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可要是灵王叛乱短时间内平不了,便是持久战,对整个大普都不利,太子担心灵王叛乱给社会经济造成破坏,农民活不下去了,届时极有可能引发农民起义。便几次请求文安帝将领兵在外的沈易召回整顿,之后再议攻打兀糜的事情,怎料文安帝完全昏了头脑,愣是听不进去太子的建议。
几次劝说无果后,沈泉也不再坚持劝说沈存,只是将兵马调到一些战略重镇便不再去主动找沈存,转头便跑去找了沈念。
前朝的事,因为有狄蚺的存在,沈念想打听其实也不算特别难,再加上沈泉沈易都宠爱她,沈念自然都是知道大部分事情的,沈泉也没有丝毫要瞒着她,毕竟这些东西能传到她耳朵里都是沈存默认的,不然什么沈念也没法听到。
嗣安,瞧大哥给你带了何物。沈泉这人和善,对沈念更是无比宠溺,每次来找她都会带一些好玩的东西,怎料今天过来看见的不是坐在椅子上发呆的沈念,却是在院中打拳,也是被吓了一跳。
沈念天天待在宫里头上都快长草了,好不容易求着狄蚺教自己练武,虽然狄蚺十分不耐烦,但还是教授了她一些防身的,而习武这一幕又被沈泉看到,要是沈泉追问自己,也无法解释是谁教的,毕竟沈泉并不知道狄蚺的存在。
好在沈泉并未追问,将东西放在桌子上便招呼沈念:嗣安,先停手,看大哥给你带了什么。
沈念连忙停手,走到沈泉面前,望着沈泉放在桌子上的烤鸡,眼前一亮:大哥!
大哥见你喜爱此物,今日便出宫带了回来。沈泉坐了下来,笑道,恰逢今日前朝无事,有何大事大臣们都会通知父皇,我倒是无事可做,便只能来和你相依为命了。
沈念笑了笑,无意间瞥到沈泉腰间的令牌,瞳孔微缩,装作无意间看到,随意问道:大哥腰间的令牌倒是十分精致,可否告诉小妹何处所得?
沈泉处理政事久了,早已从一个人畜无害毫无心眼的少年变成一个即将进入中年的弯弯绕绕青年,闻言也没有立刻告诉沈念,他自然知道沈念想套自己话,便沉默了一会才回答:此物乃好友送给我的,我见其较为精致,便收下了,若不是只有一个,我还真想送给父皇。
沈念本不信,可沈泉表现的毫无破绽,还在用着清澈的目光看着她,和善说道:嗣安若是想要,拿去便是了,此物看上去像是一令牌,其实不过是一装饰品罢了,并无多少稀罕。
说罢,沈泉便将令牌从腰间取下,递给了沈念。
见沈泉这么说,沈念勉强相信了他,接过沈泉的令牌,道了声谢便专心对付起了烤鸡,
沈泉望向沈念的眼神慈祥无比,待沈念对付得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讲起了正事:李将军现今仍未有踪迹,嗣安难道就不担心吗?
沈念嗯?了一声,随即将烤鸡放下,正色道:我不知大哥希望我担心还是放宽心,虽说我相信阿晏不会出何差池,但说不担心自是假的。
李将军信任你,我便不遮遮掩掩了。沈泉苦笑了一下,这些事情让你知道也无妨,我已尽力了。
沈念有些奇怪地看向他,沈泉刚打算开口,便看见一个卫兵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不知与沈泉说了什么后,沈泉便站起身,眼神复杂地看了沈念一眼,说道:嗣安,你注定不只是公主,若是大哥遭遇什么不测,你还有三哥,但切记,二哥不可信。
沈念被这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整的一脸懵逼,但沈泉已经离去,饶是她想问什么也不行。
确认沈泉离开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的狄蚺又出现了,原本李晏是交代他暗中保护沈念,不要被沈念发现,怎料是狄蚺太轻看沈念了,还什么都没做沈念便察觉到了自己,被迫现身。
但沈念并不知道狄蚺的真面目毕竟狄蚺在朝廷任丞相时沈念还是个天天跟在李晏屁股后面阿晏长阿晏短的小屁孩,不知道正常。
狄蚺靠在围栏上,面具之下的眼神毫无波动:灵王四日连破两城,文安帝仍无任何举措,沈泉这么说,大概是因为沈易必定会出幺蛾子。
至于是造反还是战败,我认为造反的概率更大一点。狄蚺说,作为一个在北平二十多年的皇子,他与文安帝并无多少亲情,倒是有仇恨。
沈念闻言,有点急了,她自然是不希望沈泉这个从小便宠溺自己的大哥死在造反中,但凡换个人领兵她都不担心会造反,可若是沈易,那就不一定,除去手中握着的三十万大军,背后还站着一个变化莫测的徐平阳,便急忙起身想去提醒沈泉。
狄蚺连眼皮都没抬便说道:无用了,就算是现今开始召沈易返京,无非就是给他一个率兵进入京城的正当理由,来不及了。
那有何方法能拯救大普?沈念知道狄蚺是个有能力的人,四周无人能与她商讨这些事情,跟朝臣说,朝臣反倒会上奏皇帝说自己一个公主整日打听朝堂之事,怕不是要谋权篡位,只能跟狄蚺说。
狄蚺很明显不想说解决方法,摇了摇头:恕在下不知道,若是北方李晏和沈平能迅速支援,倒也能赢,可看得出来,文安帝是宁愿自己调用京城的守军去平叛,使京城变成无兵镇守的空城都不愿意让自己怀疑的人来危及自己的统治。
狄蚺说的话是事实,沈念也不得不承认,现今的大普确实是这样,那么就是拼良心的时候了,要是沈易不反,灵王叛乱也能平,但沈易造反,便是......
想到这,沈念突然觉得有些奇怪,狄蚺对整个大普的敌意都极大,特别是对沈存,每每提到关于他的事情,狄蚺都不愿出谋划策。
狄蚺知道沈念此刻在思考自己的事情,也不愿过多打扰,默默离开。
等沈念想好去试试劝说沈存时,狄蚺早就消失了,沈念叹了口气,随即突然想到了什么,停住了原本打算去找沈存的脚步,而是选择了去一处较为隐蔽的宫院内,径直走向最深处的屋子,敲开了门。
里面坐着一个女人,见沈念来了,丝毫不惊慌,将早就倒好的茶递给了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