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450节
  他是好不容易把鞍钢制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给转了起来。但是隔壁一些乡镇的兄弟企业就未必行了。他们来找彭学武取经,但是他们的实际客观难度就在那儿。不是彭学武说两句话就能解决的。
  所以彭学武想到了当初在部队里的情况,就是把党支部建立在连上。
  他提议,把党支部建立到生产车间,乃至于生产线上。由党支部监督生产纪律和办事纪律。
  每个月都该召开党员大会和组员大会。把问题反馈在一起,然后由党支部统一解决。企业里的党委书记有权力也有义务监督工厂的几率问题。厂长负责生产,党委书记负责对内监督。党员则应该在各个产业线上最好监督工作。
  这办法肯定不能说十全十美,实际执行的时候肯定会有各种问题。但是彭学武觉得这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办法。
  而那些乡镇企业也确实愿意尝试一下,至少尝试了之后,比他们搞的一长制要好的多。
  只能说伴随着经济增长,物质条件的增多不仅仅人民生活的条件变好了,同时对于政府的管控能力和监督能力也是产生新的挑战。
  就像是在红军时期,在红军一穷二白的时候,党内的斗争还多数集中在部分人过于贪恋权力之上。
  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伴随着解放军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多。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内部也是出现了贪污腐败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要不断的解决。
  想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想要创造一个真的新世界,那么就要持之以恒的和他们做斗争。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是如此。所以这才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人民监督的机制。要让人自己保证自己的权益不被侵害。
  就像是在今年的两会里面。通过了比较重要的一条方案。那就是职工们有权合法地进行罢工。
  这在原时空之中。是被毛主席临终前强行推动的一条法案。不过这条法案在他去世的第2年就被废除了。
  本时空之中倒是不需要主席靠个人威望强行推动这叫法案了。今年提出这条法案的是来自马鞍山钢铁工人人大代表。
  而这条法汉也是在一众工人农民的人大代表的一致同意下,而被推进去的。
  不再是靠谁的个人威望。而是靠现在新中国工人和农民的团结,以及他们的自我力量。
  对于这样的结果,教员是无比欣慰的。因为人民群众要自我觉醒,自我争取力量。
  就如同在和小小的彭家镇,彭学武也需要让自己的权力,以及整个镇政府的权力得到监管。
  而葛丹来的正是时候。彭学武就是需要他做一些事情了。
  “没喝醉吧?”彭学武看着身上满是酒气的葛丹,他想着要不要换个时间和葛丹聊。
  葛丹倒是一擦脸道:“没。就喝了一瓶啤酒,这身上的酒气都是大有哥他们的。他们在喝白的,我染上了点。”
  “行,那我就说正事儿了。”彭学武抓紧时间。作为镇党委书记,他的工作是很忙的。
  “关于卓雅同志的工作安排,已经是下来了。卓雅同志在苏联掌握了相当的医护能力,刚好咱们的卫生院一直紧缺医护人才。卓雅同志能去卫生院工作。”彭学武看向卓雅,寄予厚望。
  “卓雅同志,最好是能考一个医疗资格证。我听说你在苏联能清理创口,能做简单的外伤缝伤合,还能配一些药。这可是极好的,你在我们这考一个证书,以后你从护士转医生是最好的了。咱们最缺这个。”
  卓雅听着点点头:“行。我试试。”
  现在这个年代,医护的界限分的并不是很开。在元时空后世,像是外伤缝合,不管多小的缝合,那都是需要医生来做的。护士是不能做的。
  但是在这个年代,不管是中国还是苏联,在这方面都没有那么严格的区分。因为医疗人员不够,护士能做就给护士做。
  彭家镇现在工业慢慢起来了,因为做工而出现外伤的情况也变多了。卓雅也是专业对口,现在的医疗证书难度也不是很大,尤其是处理基础伤势的初级全科医生。卓雅的能力是能考的下来的。
  这也是彭学武当初一口答应帮卓雅安排工作的原因。这种有医疗经验的大护士,那和初级医生没什么差别。
  安排了卓雅的工作,彭学武也直接对葛丹说:“你的工作,我也是想好了。你明天去镇政府报道。”
  “恩?不是进工厂吗?”葛丹疑惑。刚刚喝酒的时候他就和许大有他们聊过了。大家都说葛丹能烧焊,在苏联又学会了弱电施工,还有假设网络设备时学了各种杂七杂八的技能。刚好去工厂里当个技术工,上维修岗。就葛丹的技术,一两年就能当维修组长乃至于维修车间主任。
  葛丹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
  但是现在彭学武要他进镇政府报道?不该是去工厂吗?
  彭学武看了看表:“我下午还有个会,也就没太多时间和你解释了。你在苏联学会了架设网络设备,还学会了维护。电脑你也会用了。各项技术你也懂。”
  “我就简单和你说,你这一身本事不要浪费了。我打算把我们镇也和市里的网络链接起来。以后乡镇信息直接上网,加强对咱们乡镇的权力监督和管辖。这件事我早就想做了。但是现在的网络人才少。各大城市都抢着要。”
  “你刚好回来,咱们也不玩虚的了。你明天去镇政府报道,然后给我搭一个班子出来。我要给咱们镇通网!”
  葛丹嘴巴张的老大了,苏联很多城市还没通网呢,咱家的大书记就要给镇通网了?!要不怎么说这彭书记有魄力呢!
  第二十六章 乡镇也要培养人才
  彭书记是真的有魄力,他也是真的想要给镇通网。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很多外国大城市都没有链接进入网络的时代。他就要给一个乡镇链接网络。
  如果这事儿放在其他领导身上,葛丹多半会觉得这个领导肯定是好大喜功,多半是要出什么幺蛾子的。
  但是干这事儿是的他的老叔,是彭学武书记。葛丹就觉得这事儿肯定能成。彭书记肯定是有他的思考的。
  其实葛丹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自己会这么想,其实这就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威望。彭学武这二十年来,把彭家村一个贫困村,一个十里八乡没有姑娘愿意嫁的有名光棍村,搞成了现在附近最现代化的乡镇,他这一路上做的事情太多了。
  很多事情放在全国都是敢为天下先的。
  所以在彭学武去市里面申请要给镇里通网的时候,市委政府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拒绝。而是好好的开了个会,讨论一下彭学武这么做的目的,和最后能不能出成果。会不会出现投了钱,最后打水漂的情况。
  市里面的领导拿不定主意,导致最后省委的领导都注意到了。
  而当初彭学武的顶头上司的梅县长,现在也是高升,在省委里面分管三农工作这一片。
  所以从前的梅县长,现在的梅主任是鼎力支持彭学武的工作。
  在省委大会上多次开口支持,表示彭学武这个镇委书记是自己的老部下,不会随便开口打无把握之仗。
  所以省里市里也是很支持了。当葛丹第二天去镇政府里面去报道的时候,早就有相关人员来接待他了。
  彭学武的构想是先搭建一个政府和医院学校工厂联网的网络。现在的政府政务网络已经有一套相关成熟的流程了。
  那些东西需要上报,那些东西需要怎么做,这些都是相对应的规范。
  这不需要彭学武操心。
  葛丹就更不需要操心这个了,他需要做的就是把网络架设需要的东西列出来。市里面的信号站在什么地方也告诉了他。还有市区里面也会向彭家镇方向安装信号的分机等等。
  上下都配合,葛丹要做的事情就不是很困难了。把镇上会弱电操作的一些技术工人集中培训一样。
  在和上级的电信部门做配合。彭家镇自己也有施工队,直接开始基建工程。上下联合,其实整个工程施工的很快。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布线和设备安装等工作。
  毕竟网线是可以跟着电话线走的。彭家镇早就通了电话线了。
  而真正麻烦的是快速培养一批能使用网络的人。
  这个时候又到了葛丹继续发力的时候了。因为他在苏联这么久了,早就学习了各种技术。学习的非常的好了。
  毕竟很多时候他们架设完了网络,还要自己测试一下。甚至有时候电脑坏了还要自己拆开来修一下。
  最开始,葛丹对于这种昂贵的设备还是抱有一种近乎神圣崇拜的心的。后来跟在工程师身边,看着他们咔咔咔的拆开装上,直接清洗液清洗里面的电子元件。
  有的时候还上电烙铁啥的。葛丹那种敬畏之心也就没了。他觉得,这玩意儿也就是这样了。
  现在的个人电脑,已经很接近后世的个人电脑了。基本上是模块化安装了。葛丹在苏联都学会了怎么组装电脑和基本的电脑维修了。
  这个年头讲究技多不压身,这年代的人就是好像什么都会一点。社会分工还没细化到每个人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就绝对不要做。
  除了不会建设网站,葛丹真的是什么都会一点。
  现在的电脑操作难度也比从前小多了。因为可视化操作系统已经出现了。比最早的时候只能依靠输入指令来开启软件的方法强多了。
  所以葛丹也开始加紧培养电脑使用人才。
  “用电脑,你们第一点就是不能怕它们!”葛丹对着镇上选出来,以后要当电脑方面操作人员的年轻人们大声的说道。
  在这个培训的机房里,没啥防尘套,也不给电脑盖那种防尘布了。更不会搞的和无菌车间一样。
  因为葛丹也说了,他们在苏联的时候气候恶劣也照样搞。你把机房搞的太多限制,会让人天然对它产生敬畏和害怕的。
  你怕它,你就学不好了。
  这倒是和很多学校里的思路完全不一样。毕竟学校里是要保护电脑作为学校重要财产。葛丹这里要的是大家速成。
  只要把电脑当成一个大号的家用电器,学它就快得很了。
  葛丹这种教学,还真的是让彭家镇的年轻人第一次见识到该如何使用电脑。
  该要如何上网,该如何使用基本的软件。当然,专业的报表软件葛丹是不会用的。他在苏联也不需要用这个。
  所以,彭学武联系人,刚好趁着暑假的档口。从省城的大学里找了俩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镇上,快速培养一下自己的这些人。
  也不白来,当两个月老师,就按照老师的工资给。
  来自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大三的学生,欧阳建军和东方国庆也就来了这镇上。
  “这彭家镇还真的要在这拉网络,搞技术啊。”坐在车上,带着眼镜的东方国庆看着窗外彭家镇的工厂。
  剃着寸头的欧阳建军则是道:“听教授说,是这边的镇委书记要把镇政府政务和乡村医院等全都联网。也要搞网络模式。”
  东方国庆挠挠头:“这怕是真难。你说咱俩接这个任务会不会亏了,完不成啊?这乡镇上,他们真的能找出一批会用电脑的吗?咱们不会要从开机关机开始教起吧。”
  “那倒是好,别从怎么安装电脑开始弄起。那就麻烦了。就怕两个月的时间,教不会他们使用各种专业软件。”欧阳建军也有些担忧。
  他们接下这任务,是因为他们家庭本身比较贫困,有机会赚点外快可以缓解下个学期的生活费压力。第二,这种社会实践是能在学校里有好印象的。自己两人这也算是支农助农了。
  不过伴随着欧阳建军和东方国庆真的到了地方一看,他们才发现自己俩人好像还真的是错是的离谱。
  当镇里的人领着他们来微机教室的时候。只听到里面噼里啪啦的传来一阵阵欢呼声。
  “快点,快点。你按y啊,你!分不够,要被大王反超了。”
  “wasd,你快打啊,别看键盘了,今天是盲打,盲打!”
  “哎呀,不行。分不够了,分不够了。我晋级不了下一关了!我不会被淘汰吧!”
  东方国庆和欧阳建军都对视了一眼,这是什么情况?!
  第二十七章 接触
  微机室里传来的声音和欧阳建军、东方国庆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在他们预想之中,乡镇找来的人来进行培训,可能连电脑该按什么键都不知道。
  就像是欧阳建军和东方国庆都是小乡镇出来的。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前,他们连电脑长什么样也只是在画报里面见过。他们的小乡镇根本没见过电脑实物。
  第一次上电脑课的时候,老师就和他们讲过,电脑是很贵重的资产。让他们务必要小心使用。
  那时候欧阳建军和东方国庆用电脑用的那叫一个小心翼翼啊。生怕是大力一点就把电脑给弄坏了。
  别说他们这种小乡镇出来的人了,很多大城市里出来的,比如说北京、上海来的学生,他们也是小心翼翼的。
  因为一台电脑就算是最减配的也要大几千块,贵的要好几万呢。
  这么贵的玩意儿拿到手上学习使用,能不小心嘛。生怕搞坏了要自己赔,到时候赔不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