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353节
反而是沉淀出了一种成熟知性的韵味,比原时空之中的她,显得更富有魅力。
葛丹和卓娅他们刚好趁着机会和诺玛·简一起拍照。
比较好笑的是卓娅老爹,因为他可真的是诺玛·简的影迷,他和诺玛握手的时候激动的两次都伸错了手的左右方向。把诺玛都给整笑的花枝乱颤。
所以当葛丹婚礼开始的时候,那可是很多人来围观。彭学武只能让村里和镇上的民兵排和预备民兵都带上枪来维持秩序,省的在这个时候有精神病搞事情。
原本卓娅老爹还担心中国这边结婚有什么不好的风俗,比如说下跪之类的。
不过葛丹没有父母,最大的长辈就是彭学武。这彭支书带着媳妇来当葛丹的长辈,自然也不搞跪下敬茶那一套。都是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新人给长辈鞠躬代替跪拜就好了。
而作为婚礼主持人的诺玛·简也适时的出来做些主持工作。
这场婚礼可以说是非常的容重和热闹了。葛丹婚礼结束,还有一段时间的休假。因为请假的时间就一口气请了两个月。
他和卓娅刚好在中国度假做新婚蜜月了。
而他们也带着卓娅的父母前往了中国的海南玩了一趟。
海南的气候就是适合发展农业育种和生产之外,就是适合度假了。
李锐一直想要吸引外国游客来中国消费度假来着。其他地方不好说有没有吸引力,但是海南确实是不错。
不管是对日本,还是对朝鲜,亦或者是对苏联人都有不小的吸引力。
之前一直没有搞起来,就是因为海南的基础建设不行。虽然风景不错,但是没有好接待的地方。
现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了,海南也有了初步接待游客的能力了。诺玛·简的摄制组也去了海南一趟,专门拍摄了海南的景色。
或者换一种给说法,摄制组就是为了海南旅游这一碟醋,而包了这盘饺子的。
而伴随着诺玛·简新片的上映,关于来中国海南旅游的话题,也在一众社会主义国家之中传开。成为了一个最热门的话题。
甚至还有一个流行语出现了。
【爱她(他)就带他去海南享受一次浪漫之旅】。
第一百四十六章 海上牧渔记(上)
对于《简的大冒险》摄制组来说,这次是真的为了一碟醋而包了一盘饺子了。
不过这一碟醋足够的香,已经开始吸引不少国家的人了。
林栋梁是从部队退下来的老兵,退伍后转业就被安排到了海南工作。他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因为给他安排的工作还挺不错的。
当时就听组织上说了,海南以后要大力发展。要成为旅游疗养胜地什么的。林栋梁一开始是不懂什么叫做旅游疗养圣地。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哦,就是给人去玩的地方呗。
来了海南之后,林栋梁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里会说要成为旅游疗养胜地了。
就说他现在所在的三亚好了,外面的碧水蓝天和黄金沙滩,确实是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尤其是气候很不错,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入秋了,但是海南一点都不冷。
甚至于太阳大点的时候还挺热的。还能下海游个泳。
而且国家看起来也确实是花了力气打造海南。至少三亚这里已经建设了很多不错的,方便人来度假修养的设施了。
现在就等着客人们来了。
而伴随着诺玛·简的电影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里上映,那些盟国的老百姓们还真的是开始向着中国海南涌动了。
因为现在美国开始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冷战的交锋越来越比拼国民生活和国民待遇了。
其中有一个美国的宣传就很让人心动。那就是美国迈阿密或者是法国南部的海滩度假。
这个是真的让人觉得挺心动的。
尤其是对苏联人来说,去一个暖和的地方疗养度假,那可是多么难得啊。苏联现在想要度假,要么是去黑海,要么是去贝加尔湖。
不过黑海没有特别温暖。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并没有办法和海南一样,能在冬季成为避寒圣地。
他们一直就没有一个非常合适的冬季度假地。千万别说什么冬季去北国看雪。这是只有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南方人才喜欢的活动。北国人看雪早就看腻了。北国人也许更喜欢更加刺激一点的冰雪运动,或者是在冬天的时候能看见绿色的树。
北方人在冬天看到绿色的树,就像是海南人在冬天看到雪一样稀奇。
现在中国在全球各地开办的中国商场内都出现了新的柜台。
而这个柜台正是中国旅行专门柜台。
专门负责接待前往中国的游客。
现在还不流行所谓的自由行,而且中国现阶段也没有满足自由行的条件。所以所有想去中国旅行的游客们都只能够抱团一起走。
抱团很好,抱团能够压低价格。几十个人一起出行,能够将出行成本分摊。
就像是目前在东柏林生活的威廉和伊娃。他们结婚也这么多年了。但是只属于两人的蜜月旅行却从来没有去过。
因为没有合适的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空闲的钱。
不过现在两人可以二人世界的去中国海南去逛逛。什么?孩子?当然是丢给爷爷奶奶和外婆来带了。
这次旅行威廉可是掏出了相当于大半年的存款。毕竟出国旅行在这个年代可不是什么便宜的花销。
他和其他东德的旅客一起前往中国。
这也是威廉和伊娃以及许多东德游客们第1次乘坐飞机。
在整趟旅程之中,中国能够设计出相对舒服的旅游产品。唯一不可控的就是飞机问题。
因为中国现在的技术力还没有办法生产大型飞机。现在通过购买苏联的生产线,生产歼系列战斗机。已经是工业的极限了。
制造客机的难度从某些方面来说,比制造战斗机还要复杂。
现在的客机还是用苏联的运输机进行的改装。
中国方面加装了很多的隔音棉以及抗震材料,来减少这种运输机对旅客在飞行途中产生的颠簸。
然后又加装了很多很不错的内饰装潢,让整个飞机看起来豪华度还是挺不错的。
不过真的飞起来给人的感觉,目前来说还是比不过美国的高级客机。
而中国方面也正在努力制造和研究生产大型客机的技术。争取早一日能自己投产大型客机。
不过中国日后生产的第1批大型客机。还是差点意思。乘坐体验和飞行体验还是比波音的高级客机有差距。不过因为中国飞机的内饰搞得很好。
所以出现了和原时空后世中国造电车时一样的嘲笑。就说中国人只会搞搞大冰箱,大彩电和大沙发。真正的核心科技根本不会。
而中国的航空人在听到这些评价之后,也是奋起直追。他们要在有生之年赶超欧美的先进客机技术。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了。
而当飞机落了地,威廉和伊娃走下飞机,感受着海南的碧海蓝天使,两人都忍不住发出了赞叹。
“这里的天气可真好。而且都这个月份了居然一点都不冷。”伊娃来的时候还带了几件厚衣服呢。
虽然旅行团再三强调,海南即便是到了冬天也不会太冷。
但是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南方的地区,伊娃和威廉还是很难想象,一个地方十一月了,怎么还能温暖呢?
而旅行团里还有一对老夫妻,非常怕冷,来的时候穿的很厚很厚。
而现在那位老大爷都已经开始自动脱衣了。
而林栋梁也作为海南第一批文旅服务人员,参与了接机。因为最近两日将是第一批游客抵达海南。
而在往后几日,还会陆续的有一些国内的游客乘坐轮渡来到海南。
而海南的文旅服务人员也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了。中国开了那么多中国商场而且保守好评,不是没有原因的。
还是那句话,工作是服务,但人格是平等。
所以当林栋梁他们站在机场,用德语说出:“欢迎德国的同志们朋友们来海南旅游。”这句话的时候,没有谄媚和讨好,更多的是一种饱满的精气神和朝气。
而中国的旅行到底行不行?
反正威廉和伊娃入住酒店后,参加晚上的第一顿饭,就把他们给惊到了。
因为他们看见了波士顿大龙虾,不是一只,而是一人一只!
“我们的团餐吃这么好的吗?”伊娃捂着嘴。嘴因为大龙虾这玩意,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属于奢侈品来的。
威廉也喃喃自语道:“这个龙虾,看大小,一只有三四百克了吧。就这么给我们一人一个啦?!中国能大量捕捞龙虾了?不会有额外收费吧?吃了就多交一百马克的那种?”
不仅仅是他,酒店里其他旅行团的游客们也都发出了惊呼。
而作为文旅方面的接待人,林栋梁则笑呵呵的对众人说道:“各位不要惊讶。这只龙虾确实是包含在各位团餐费用里了。而我们之所以能提供这样的食物,其实要得益于我们中国在近海养殖上有了自己的技术突破。”
“就像是这些波士顿龙虾,我们已经掌握了近海养殖的技术了。以后它们也许可以成为大家的常见食物,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呢!”
第一百四十七章 海上牧渔记(中)
(上一章的一个细节更正一下,海南养殖的是波纹龙虾就是小青龙,下笔的时候就记得一个波,就写成波士顿龙虾了。)
林栋梁的话着实是让这些游客都吃了一惊。因为他在说什么?在说海上养殖?海上也可以养殖吗?
也不怪他们惊讶了,现在近海养殖还属于比较前沿的养殖技术。不在产业内的普通人是完全不了解不知道的。
不要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了,就是在元时空二十一世纪的新纪元,网络已经那么发达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日常吃的海产品大多数是养殖,而不是捕捞。
本时空之中,网咖的技术早早就做了布局。关于海产养殖,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之前钟麟教授搞了淡水养殖,在网咖技术的支持下,提前多年搞出了成熟的四大家鱼养殖技术。
又通过网咖提供的技术,国家能大量廉价的生产包括青霉素、土霉素在内的一众抗生素。让淡水家鱼的养殖提前二十年走进中国千万农村。
养鱼,用鱼肉供给肉食市场,这就是很多地方改善民生餐桌的一个重要举措。
新的十年规划出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保证人民的米缸有米,菜篮有菜。不断的丰富改善人民的餐桌。
而海产养殖其实是和淡水养殖同步上马的。
尤其是当年张福来海南搞幸福食品厂的时候,国家也花力气投资的海产品的养殖技术。争取攻克这上面的难关。
当时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搞海产养殖干嘛?不如让浙江的捕鱼队去舟山渔场多加加班,多撒撒网就好了。
对于这种说法,李锐是直接提出反对的。
作为元时空后世来的人,李锐可是知道曾经世界三大渔场之一的舟山渔场是如何走向毁灭的。
滥捕滥捞,断子绝孙网,没有休渔期,不给鱼繁育后代的机会。每一次舟山渔场传来捕捞产量又破记录,代表的就是对舟山渔场的又一次竭泽而渔。
葛丹和卓娅他们刚好趁着机会和诺玛·简一起拍照。
比较好笑的是卓娅老爹,因为他可真的是诺玛·简的影迷,他和诺玛握手的时候激动的两次都伸错了手的左右方向。把诺玛都给整笑的花枝乱颤。
所以当葛丹婚礼开始的时候,那可是很多人来围观。彭学武只能让村里和镇上的民兵排和预备民兵都带上枪来维持秩序,省的在这个时候有精神病搞事情。
原本卓娅老爹还担心中国这边结婚有什么不好的风俗,比如说下跪之类的。
不过葛丹没有父母,最大的长辈就是彭学武。这彭支书带着媳妇来当葛丹的长辈,自然也不搞跪下敬茶那一套。都是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新人给长辈鞠躬代替跪拜就好了。
而作为婚礼主持人的诺玛·简也适时的出来做些主持工作。
这场婚礼可以说是非常的容重和热闹了。葛丹婚礼结束,还有一段时间的休假。因为请假的时间就一口气请了两个月。
他和卓娅刚好在中国度假做新婚蜜月了。
而他们也带着卓娅的父母前往了中国的海南玩了一趟。
海南的气候就是适合发展农业育种和生产之外,就是适合度假了。
李锐一直想要吸引外国游客来中国消费度假来着。其他地方不好说有没有吸引力,但是海南确实是不错。
不管是对日本,还是对朝鲜,亦或者是对苏联人都有不小的吸引力。
之前一直没有搞起来,就是因为海南的基础建设不行。虽然风景不错,但是没有好接待的地方。
现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了,海南也有了初步接待游客的能力了。诺玛·简的摄制组也去了海南一趟,专门拍摄了海南的景色。
或者换一种给说法,摄制组就是为了海南旅游这一碟醋,而包了这盘饺子的。
而伴随着诺玛·简新片的上映,关于来中国海南旅游的话题,也在一众社会主义国家之中传开。成为了一个最热门的话题。
甚至还有一个流行语出现了。
【爱她(他)就带他去海南享受一次浪漫之旅】。
第一百四十六章 海上牧渔记(上)
对于《简的大冒险》摄制组来说,这次是真的为了一碟醋而包了一盘饺子了。
不过这一碟醋足够的香,已经开始吸引不少国家的人了。
林栋梁是从部队退下来的老兵,退伍后转业就被安排到了海南工作。他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因为给他安排的工作还挺不错的。
当时就听组织上说了,海南以后要大力发展。要成为旅游疗养胜地什么的。林栋梁一开始是不懂什么叫做旅游疗养圣地。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哦,就是给人去玩的地方呗。
来了海南之后,林栋梁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里会说要成为旅游疗养胜地了。
就说他现在所在的三亚好了,外面的碧水蓝天和黄金沙滩,确实是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尤其是气候很不错,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入秋了,但是海南一点都不冷。
甚至于太阳大点的时候还挺热的。还能下海游个泳。
而且国家看起来也确实是花了力气打造海南。至少三亚这里已经建设了很多不错的,方便人来度假修养的设施了。
现在就等着客人们来了。
而伴随着诺玛·简的电影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里上映,那些盟国的老百姓们还真的是开始向着中国海南涌动了。
因为现在美国开始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冷战的交锋越来越比拼国民生活和国民待遇了。
其中有一个美国的宣传就很让人心动。那就是美国迈阿密或者是法国南部的海滩度假。
这个是真的让人觉得挺心动的。
尤其是对苏联人来说,去一个暖和的地方疗养度假,那可是多么难得啊。苏联现在想要度假,要么是去黑海,要么是去贝加尔湖。
不过黑海没有特别温暖。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并没有办法和海南一样,能在冬季成为避寒圣地。
他们一直就没有一个非常合适的冬季度假地。千万别说什么冬季去北国看雪。这是只有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南方人才喜欢的活动。北国人看雪早就看腻了。北国人也许更喜欢更加刺激一点的冰雪运动,或者是在冬天的时候能看见绿色的树。
北方人在冬天看到绿色的树,就像是海南人在冬天看到雪一样稀奇。
现在中国在全球各地开办的中国商场内都出现了新的柜台。
而这个柜台正是中国旅行专门柜台。
专门负责接待前往中国的游客。
现在还不流行所谓的自由行,而且中国现阶段也没有满足自由行的条件。所以所有想去中国旅行的游客们都只能够抱团一起走。
抱团很好,抱团能够压低价格。几十个人一起出行,能够将出行成本分摊。
就像是目前在东柏林生活的威廉和伊娃。他们结婚也这么多年了。但是只属于两人的蜜月旅行却从来没有去过。
因为没有合适的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空闲的钱。
不过现在两人可以二人世界的去中国海南去逛逛。什么?孩子?当然是丢给爷爷奶奶和外婆来带了。
这次旅行威廉可是掏出了相当于大半年的存款。毕竟出国旅行在这个年代可不是什么便宜的花销。
他和其他东德的旅客一起前往中国。
这也是威廉和伊娃以及许多东德游客们第1次乘坐飞机。
在整趟旅程之中,中国能够设计出相对舒服的旅游产品。唯一不可控的就是飞机问题。
因为中国现在的技术力还没有办法生产大型飞机。现在通过购买苏联的生产线,生产歼系列战斗机。已经是工业的极限了。
制造客机的难度从某些方面来说,比制造战斗机还要复杂。
现在的客机还是用苏联的运输机进行的改装。
中国方面加装了很多的隔音棉以及抗震材料,来减少这种运输机对旅客在飞行途中产生的颠簸。
然后又加装了很多很不错的内饰装潢,让整个飞机看起来豪华度还是挺不错的。
不过真的飞起来给人的感觉,目前来说还是比不过美国的高级客机。
而中国方面也正在努力制造和研究生产大型客机的技术。争取早一日能自己投产大型客机。
不过中国日后生产的第1批大型客机。还是差点意思。乘坐体验和飞行体验还是比波音的高级客机有差距。不过因为中国飞机的内饰搞得很好。
所以出现了和原时空后世中国造电车时一样的嘲笑。就说中国人只会搞搞大冰箱,大彩电和大沙发。真正的核心科技根本不会。
而中国的航空人在听到这些评价之后,也是奋起直追。他们要在有生之年赶超欧美的先进客机技术。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了。
而当飞机落了地,威廉和伊娃走下飞机,感受着海南的碧海蓝天使,两人都忍不住发出了赞叹。
“这里的天气可真好。而且都这个月份了居然一点都不冷。”伊娃来的时候还带了几件厚衣服呢。
虽然旅行团再三强调,海南即便是到了冬天也不会太冷。
但是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南方的地区,伊娃和威廉还是很难想象,一个地方十一月了,怎么还能温暖呢?
而旅行团里还有一对老夫妻,非常怕冷,来的时候穿的很厚很厚。
而现在那位老大爷都已经开始自动脱衣了。
而林栋梁也作为海南第一批文旅服务人员,参与了接机。因为最近两日将是第一批游客抵达海南。
而在往后几日,还会陆续的有一些国内的游客乘坐轮渡来到海南。
而海南的文旅服务人员也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了。中国开了那么多中国商场而且保守好评,不是没有原因的。
还是那句话,工作是服务,但人格是平等。
所以当林栋梁他们站在机场,用德语说出:“欢迎德国的同志们朋友们来海南旅游。”这句话的时候,没有谄媚和讨好,更多的是一种饱满的精气神和朝气。
而中国的旅行到底行不行?
反正威廉和伊娃入住酒店后,参加晚上的第一顿饭,就把他们给惊到了。
因为他们看见了波士顿大龙虾,不是一只,而是一人一只!
“我们的团餐吃这么好的吗?”伊娃捂着嘴。嘴因为大龙虾这玩意,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属于奢侈品来的。
威廉也喃喃自语道:“这个龙虾,看大小,一只有三四百克了吧。就这么给我们一人一个啦?!中国能大量捕捞龙虾了?不会有额外收费吧?吃了就多交一百马克的那种?”
不仅仅是他,酒店里其他旅行团的游客们也都发出了惊呼。
而作为文旅方面的接待人,林栋梁则笑呵呵的对众人说道:“各位不要惊讶。这只龙虾确实是包含在各位团餐费用里了。而我们之所以能提供这样的食物,其实要得益于我们中国在近海养殖上有了自己的技术突破。”
“就像是这些波士顿龙虾,我们已经掌握了近海养殖的技术了。以后它们也许可以成为大家的常见食物,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呢!”
第一百四十七章 海上牧渔记(中)
(上一章的一个细节更正一下,海南养殖的是波纹龙虾就是小青龙,下笔的时候就记得一个波,就写成波士顿龙虾了。)
林栋梁的话着实是让这些游客都吃了一惊。因为他在说什么?在说海上养殖?海上也可以养殖吗?
也不怪他们惊讶了,现在近海养殖还属于比较前沿的养殖技术。不在产业内的普通人是完全不了解不知道的。
不要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了,就是在元时空二十一世纪的新纪元,网络已经那么发达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日常吃的海产品大多数是养殖,而不是捕捞。
本时空之中,网咖的技术早早就做了布局。关于海产养殖,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之前钟麟教授搞了淡水养殖,在网咖技术的支持下,提前多年搞出了成熟的四大家鱼养殖技术。
又通过网咖提供的技术,国家能大量廉价的生产包括青霉素、土霉素在内的一众抗生素。让淡水家鱼的养殖提前二十年走进中国千万农村。
养鱼,用鱼肉供给肉食市场,这就是很多地方改善民生餐桌的一个重要举措。
新的十年规划出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保证人民的米缸有米,菜篮有菜。不断的丰富改善人民的餐桌。
而海产养殖其实是和淡水养殖同步上马的。
尤其是当年张福来海南搞幸福食品厂的时候,国家也花力气投资的海产品的养殖技术。争取攻克这上面的难关。
当时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搞海产养殖干嘛?不如让浙江的捕鱼队去舟山渔场多加加班,多撒撒网就好了。
对于这种说法,李锐是直接提出反对的。
作为元时空后世来的人,李锐可是知道曾经世界三大渔场之一的舟山渔场是如何走向毁灭的。
滥捕滥捞,断子绝孙网,没有休渔期,不给鱼繁育后代的机会。每一次舟山渔场传来捕捞产量又破记录,代表的就是对舟山渔场的又一次竭泽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