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65节
  那就是关于长三角地区被李锐清洗过一遍的曾经的文艺界核心们,他们抱着批判和挑刺的态度去看这部电影。
  各种谩骂中国版电影,夸赞苏联版电影的词儿都想好了。但是真的看完之后,这群人就像是被鱼骨头卡主了一样,压根就说不出任何话了。
  有人憋了半天想说些什么,但是最后只能是唯唯诺诺的说了一句:“太……太过分了!”说吧拂袖而去。
  也不知道他所谓的过分指的是什么了。
  如反正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那些原本心里还不服气的人,现在没话说了。
  嘴硬还是有的,但是心里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
  还是服从安排在厂里打杂吧,不好好工作的话,打杂的工作都有可能会被取消的,那时候就痛苦了。
  还有一个小插曲便是功德林的那群将军战俘们。
  因为康泽和沈醉在拍摄电影的时候是帮了忙的。
  所以他么也从这两人口中知道了这部电影,也知道这部电影应该很有意思。
  所以当电影上映的时候,一帮人求着所长王英光帮忙弄电影来看。
  王英光找了放映部门,把电影搞过来播放了。看完之后,这群战俘将军们一个两个的都被震撼到了。
  就连嘴最硬的黄维都没话说了,他三天晚上没睡着。
  这群战俘里最积极接受改造的王耀武更是感叹道:“民国时期,蒋介石干啥啥没成。新中国为什么就能成呢?还是这个国家,还是这个国民。哎一蒋介石在台湾要好好的反思一下啊。”
  王耀武和其他的国民党将军相比,他算是非常接地气的那种了。
  当初解放军攻陷济南,在他家里查抄出来的不是多少金银珠宝,而是好几台美国进口的农机。
  后来王耀武自己交代,这些农机是他准备退休后自己养老种田用的。
  解甲归田后想着回家种地的国民党将军,王耀武这种人算是凤毛菱角了。
  看起来在电影论战中赢了苏联,这不过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
  对于李锐这种未来人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不放在心上。
  但是在中国国内却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
  很多报纸都在报道,很多人都在讨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热度?因为近代中国的屈辱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足以让中国人在面对外国白人时那种自卑深刻到了骨子里。
  哪怕是有少少的成就,都能让国人雀跃许久。搞清楚原委后,李锐也忍不住感慨。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除了文化领域外,现在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便是医疗体系。
  依靠从后世获得的各种资料,基地已经掌握了很多超越这个时代的特效药的制作方法。
  在基地内的各个化学专家们夜以继日的不断试验合成,想要尽快把各种药物从实验室推向工业化生产。
  中国的赤脚医生培养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赤脚医生是一种短期培训用以应急的医疗手段。
  主要解决的是大家头疼脑热的小毛病,真正的大毛病和高端医生的培养也是需要时间的。
  中国已经在起步了。趁着国家刚起步,有些东西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定下调性,不然以后积重难返。
  其中关于医疗行业,后世吵的最厉害的是什么?是中西医之争。中医,西医,听起来只是名字不同。
  但其实内部折射的也是意识形态之争。
  所以李锐一开始就提到了相关的问题。
  一般人,提到中医想到的是什么?
  各种汤药、针灸、一个老医生坐在那儿给你把脉等等,这个画面一点都不现代。
  仿佛一切都停留在几百年前一样。而提到西医,一般人想到的是什么?
  是核磁共振,是各种高级仪器,是微创手术是细胞是基因。
  发现问题在哪儿了吗?中医代表着落后,西医代表着先进。
  而当“医”这个字前面冠一个“西”字的时候,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用文字强行将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割裂开来。
  先进的就是西方的,落后的就是中国的。
  这种深入骨髓的认知让传统中医被生生撕裂。
  再加上资本作祟,崇洋媚外等等问题。这个现象就更加明显了。但是只需要深入想一想,什么叫做西医?什么叫做中医?
  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医疗手段和药物为什么要叫做西医?
  所以医疗只有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分类,根本不存在所谓中西医。
  中西医的名头是强行对中国医疗事业的撕裂。
  比如说青蒿素,利用现代手段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这要算中医还是西医?
  如果有人强行说从植物里提出有效成分是中医的话。
  那么欧洲从紫杉树皮里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抗癌治疗,这又算是中医还是西医?
  所以本质上青蒿素、双黄连口服液、紫杉提取液都是现代医学产物。
  用人为的方式将其规划成中国的或者西方的,这是不明智的。如果非要这么分的话,那么中国医生发明的心脏缝合手术就应该是中医。
  韩国医生发明了动脉跟换的手术,那就应该算韩医,让医术跟着国籍走,这才公平。
  这些规矩一开始就要定。中央也觉得挺有道理得。
  所以在1951年年初开始就实行了全面的改制。
  以后医院和医疗教材不再使用中医或者西医的字眼,而是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为称呼。
  不要再进行无畏的割裂了。这其中自然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中医和西医两边都不开心。
  但是国家强行推动了这项改制,现在麻烦点总比以后一地鸡毛好得多。
  只不过要让现在还习惯挂着中西医名头赚钱的医生们习惯并且顺从这种改制,很明显还是需要一段时间。
  医疗产业的改制刚刚开始,和中国许多其他的产业一样,都要一点点来。
  而在全国各种发展的时候,已经出去四处晃荡剿匪大半年的飞鹰大队和雷神大队在三月下旬时终于回到了北平。
  他们回来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经过半年多的剿匪,有他们的帮助,国内稍微有点规模的贼匪基本都被剿灭了。
  那种流窜在山里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的小股土匪用不上他们了。
  只能依靠当地的人武部组织民兵力量慢慢消灭了。
  于是在1951年,新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土匪问题。相比于历史上,这个时间提前了两年。
  毛岸英也跟着回京了,相比于走之前,他变得更黑了也更加的精瘦。
  都道毛主席是个将对家人亲情藏得很深,基本上不表露出来的人。在另一个时空中,毛岸英在朝鲜牺牲,毛主席没有大搞追悼,而是一直默默工作。
  大家都以为他没事,甚至有很多人觉得他大概不怎么喜欢毛岸英,所以都不伤心。
  一直到他去世,他的遗物被翻找出来大家才发现不是这样的。
  毛主席有一个箱子,不许其他任何人碰它。
  大家以为里面藏着什么不得了的东西,等到打开后才发现里面藏得全是毛岸英的旧衣服、照片和他与毛主席来往的书信。
  就像是杨开慧给毛主席的信件藏在墙壁里,一直到毛主席去世三年后才被发现。
  这一家人对感情的表达从来都是那么吝啬,那么的隐藏,但是却又如出一辙的热情如火。
  当毛岸英回到北京见到毛主席后,毛主席见面的第一句话并不是关心他的安危和吃了多少苦,而是开口就说到:“土匪祸害的乡亲们厉害吗?”
  第二百五十二章 但愿人长久
  毛岸英已经很习惯父亲这样和自己谈话了。
  他并没有因为父亲不是第一时间关心自己而感到不满。
  反而是顺着父亲的话往下说道:“土匪之祸,对中国百姓来说堪称酷烈。”
  “那位蒋介石潜逃台湾之前滥发委任状,还把一些运不走的二手武器白送给了各地的土匪山匪,他的所作所为简直不当人子!”
  毛岸英说道这里眉头拧在一起,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作为一个参加过二战的老兵,从保卫莫斯科一直到攻陷柏林,毛岸英是全程参与了的。
  虽然他向来是谦虚的说:我只是跟在斯大林同志身边转了转。但真正研究会发现,他可不是跟在斯大林身边转转,而是亲身在欧洲绞肉机战场打出来的。
  二战中欧洲战场的烈度不是亚洲战场可以比的。
  欧洲战场也有更多残酷的地方。但或许是因为周围全是白人,所以毛岸英虽然对那些酷烈感觉到不适并且对纳粹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
  但是却没有现如今这样因为参与剿匪,目睹中国百姓的遭遇而难受。“土匪、山匪祸患百姓太过严重了。湖南有土匪屠杀了一整个村子,男女老少数百人。手段酷烈不下于日本鬼子。”
  “广西、贵州的山匪也狠毒。广西、贵州多山,乡镇之间有时要多走山路,商贸往来还是依赖人挑马运,和当年的茶马古道没差别。”
  “那些山匪就在半路设卡勒索商队。如果不交钱,那就当场格杀,抛尸山野。很多旅人的尸体都找不全了。
  我带着飞鹰大队在剿匪之余,还搜索了附近的山坑,发现了一处山匪们抛尸的场所。”
  “里面的尸体几乎累计成山。有刚死不久的,还有早已经化为白骨的。那处抛尸的山坑似乎已经存在了数十年,当地的山民自发的去把这些尸体弄上来入土为安。细细一数,尸体多达七千多具。可以想见这几十年来山匪祸害一方到什么程度了。”
  毛主席听完毛岸英的话,他重重的一哼。
  “哼!这些土匪危害乡里,不知道残害了多少人命。中国土匪之祸,危害中国数千年之久!我们新中国必须要把这些祸患彻底消灭!”
  毛主席的神情无比严肃。
  他憎恨土匪如同憎恨日本鬼子一样,甚至有时候憎恨土匪甚于日本鬼子。
  因为土匪残害的是自己的同胞。“这些土匪,外忍内残。手上有枪有粮,日本鬼子来的时候不见他们敢放一枪。欺负自己手无寸铁的同胞倒是一个两个的凶狠残暴!”
  “对,确实如此!”毛岸英赞同道:“不过那些土匪现在大多被剿灭了。有的直接在交战的时候战死了。剩下的俘虏也被抓了,接受人民公审。该枪毙枪毙,该送去劳动改造坐牢的送去劳动改造。”
  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吧。
  但是毛主席依旧是快活不起来,因为土匪造成的伤害已经形成了。毛岸英告诉他,不少土匪被蒋介石收编后做着各种匪夷所思的操作,其残暴程度甚至超越日本鬼子。
  解放军剿匪之后所带来的好处便是,很多山民对解放军的信任程度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