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到家后,午时已过,沈长笙把给阿奶买的东西拿过去,像往常一样询问对方中午吃了什么?
沈阿奶拿着孙子买的新衣裳,闻言,温声道:“晌午你大伯母端了一碗菜过来,还有一个杂粮馍馍,吃的挺好的,你莫担心。”
说完她又问小孙子:“你吃了没?在外面干重活,可别饿了肚子。”
沈长笙倒了碗水,水有点烫,他先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凉着:“我吃过了,在路上买了两个饼子。”
说罢,又添了句:“还吃了碗面,没饿着。”
沈阿奶拍了拍孙子的手背:“吃了就好,就是这新衣裳,我看着有些小,怕是穿不了,等明个你还是拿回去退了吧,我衣裳多,不用买。”
沈长笙心里叹了口气,他又何尝不知对方的心思。
“阿奶,这是孙儿挣了钱给您买的,您穿便是,再说马上就要入冬,您只有一身旧袄子,穿着也不暖和了,怕是又要冻着,倒不如穿厚实一点,人暖和了也不会生病。”
说着他拿起棉袄:“买的时候我量了尺寸,应该能穿。”
沈阿奶不知该说什么,心里也明白孙子说的对,她那几件旧衣裳确实不暖和了。
棉袄是藏蓝色,算是比较普遍的颜色,但摸起来很厚实,针脚也细细密密,是件很好的冬衣。
“是我刚才看差了,穿上刚好呢。”穿上后,沈阿奶笑盈盈的摸着袖口,还不忘为刚才的话找由头。
其实拿到手的时候,她就知道能穿,只是想让长笙多存点钱,故意那般说。
“能穿上就好。”沈长笙也不揭穿。
小老太越看越高兴,摸摸衣角,看看针线,怎么看怎么喜欢,沈长笙看着,心里也暖暖的。
外面出了太阳,想着阿奶这几天待在房间里,身体一直不见好,便询问道:“外面有了点日头,不如出去坐坐,也对身体好。”
沈阿奶点点头,换上平常穿的衣裳,小孙子买的棉衣太厚实,还不是穿的时候,待会儿她拿出去晒晒。
虽然身体不好,但还不至于不能下地,精神好的时候小老太也会帮小孙子晒晒被子什么的。
刚走出小屋,一道黑影窜进来,小黑跟个炮仗似的冲进来。
早上没有栓绳,狗子在家陪着阿奶待了会儿,沈阿奶知道这只狗崽闲不住,就让它出去玩。
难得这么早看到主人回家,小黑显然很兴奋,刚才跑的急,它吐着舌头,一边绕着沈长笙打转,一边直喘气。
沈阿奶注意到狗子的舌头黑黑的,她哎呦一声,担心道:“这是吃了什么?可别乱吃东西啊。”
沈长笙看了眼,神色不变,帮沈阿奶摆好椅子和茶水,解释道:“没事,应该就是些野果子?它精得很,不会乱吃的。”
说着轻轻拍了下狗脑袋,这果子树长在山脚下,离村子可不近,看来真的是被关的太久了。
安顿好沈阿奶,沈长笙起身道:“我待会儿要出去一趟,若是有什么事,或者身体不舒服,可以去郑夫郎那里,晚上我尽量早回来。”
郑夫郎住在旁边,算是现在为数不多关系还不错的邻居,有时候沈长笙不在家,沈阿奶实在难受,会请他帮忙叫个大夫。
沈长笙换好鞋子,他没有告诉阿奶去后山打猎事,因为父亲,他知道阿奶心里有一块疙瘩,很不赞同他去做同样的事。
但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摆脱沈大柱他们一家,他必须找出路。
正门传来说话笑闹声,吵吵闹闹的,听声音不止两三人,沈阿奶也听到动静,说道:“她娘家有个侄女今个出嫁,应是喝喜酒回来了。”
沈长笙对这些不感兴趣。点了点头:“阿奶,那我出去了。”
父亲常用的那把弓箭放在他住的茅草屋里,刚踏出门槛,沈阿奶突然出声:“长笙。”
见孙子回头看她,沈阿奶神色担忧,她大致猜出孙子是去做什么,暗自叹了口气,轻声叮嘱道:“要小心些,早点回来,阿奶在家等你。”
之前一直病殃殃,没精神气,沈阿奶已经好久没有仔细看过小孙子了,如今她才发现,长笙不止长高了,也变得稳重成熟了,不再是从前需要护着的孩子了,自己这身子恐怕没多少时日,既然改变不了,何不趁现在好好叮嘱,让他记在心里,家里始终有人在等他回来。
沈长笙点头,对沈阿奶笑了笑:“我知道了。”
沈长笙背着竹篓,顺着村里的小河往上游走,村里这条河很浅,远远看去细细弯弯,越往上走,里面越是清澈透底,偶尔还能看到几只小鱼小虾。
不少村民会去上游打水,前几日还坑坑洼洼的泥土路都被踩平了,倒是好走了很多。
这些平常普通的场景,对前世浑浑噩噩活着的他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的,虽有遗憾不能回到父亲出事之前,但能在重活一世,他也会好好珍惜。
小黑的心情不错,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尾巴一甩一甩的在前面带路。
平时除了吃,它最喜欢的事,就是跟着主人进山了。
第4章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小河村有条连通村口到山脚的小河,村民经常能捞些鱼虾,给家里添点肉味,或是去山上采些野果菌子,幸运的甚至能找到一些值钱的草药,以前听父亲说,有人找到一株年份很久的老人参,卖了不少钱,后来去了镇上生活。
沈长笙没去想那一夜暴富的事,对他来说安安稳稳,靠自己一点点挣银子也踏实。
走了会儿,山脚下的路开始变得蜿蜒陡峭,人走过的痕迹也少了。
前几年,只要是白天,整座山都能看到村民的身影,可那件事之后,进来的人就少了。
他们最多到山角外围,敢往里走的都是些家里揭不开锅,或者是胆大的,也有其他村子的人。
路面越发不好走,也变得安静起来,沈长笙收起惬意的神色,开始注意着四周动静,小黑也警惕起来,眼睛不停的环顾四周,鼻子时不时动了动,它经常跟着主人进山,知道这里面很危险。
深秋天气,地面上铺着金黄的落叶,几乎看不到土地的颜色,一人一狗缓步走着,只有脚踩在落叶上发出的声音。
安静没多久,左前方落叶遮盖的土堆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声,小黑耳朵瞬间竖了起来,眼睛紧紧盯着,两只前爪前倾,一副准备狩猎姿态。
沈长笙侧了侧身,细看就见一只身形肥硕的灰毛兔子,正扒着泥土。
他放轻动作,取下身后弓箭,目光紧跟猎物的动静,等找准时机,箭瞬间脱手,谁知小黑也嗷呜一声冲过去,率先惊动了兔子。
兔子瞬间受惊,体型看着大,动作也灵敏,几个跳跃间便钻进深木丛里,里面有不少带刺的藤蔓,小黑跑了几步被扎的嗷嗷直叫,没敢再往前追。
沈长笙放下长弓,无奈的看了眼还跟自己卖惨的黑狗,只能再寻下一个目标。
打猎就是这样,就算是老猎手,也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成功。
知道自己犯了错,小黑收起可怜兮兮的眼神,不再卖惨,舔了舔被扎的有点疼的爪子,整条狗看着老实了不少。
距离上次进山已经过了好些时日,难怪它有些激动。
沈长笙并不在意,这边只是山的外围,再往里走,动物会越来越多。
深秋天气清爽怡人,偶尔吹来一阵凉风,零零散散几片落叶飘下来,景色越发的好看,但一人一狗显然没有心情欣赏这秋日美景。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咻”的一声,箭命中一只野鸡的翅膀,野鸡边叫边扑腾,鸡毛散了一地,明显还想逃跑。
沈长笙打算明早拿镇上卖,并没有伤及性命。
小黑见状,很是熟练的跑过去将其叼回来,动作一气呵成,显然不是第一次做。
沈长笙将箭取出来放在一旁,秋日的猎物体型都不差,这只野鸡也是沉甸甸的,用麻绳绑好放进背篓里,背篓里还有一只刚才猎到的野鸡,都被绑的牢固,只能小动静的扑腾几下,沈长笙擦干净箭,没停留多久,就往更深处走。
若是平时,打到一两只猎物也就回去了,但以后若想借此为生,那就不可能不去涉险。
小黑知道里面很危险,但主人往前,它就没有一丝犹豫,反而率先在前面开路。
越往里走野鸡兔子这些小猎物越多,沈长笙又打了只兔子,中间碰到一只格外肥硕的野鸡,注意到一旁有窝野鸡蛋,他便收了手。
树木变得越发密集,地面上各种枯树枝堆在一起,成了不少动物栖息场所,村民很少到这里砍柴,就算是镇上派来的伐木工,也都只是在外围。
周围各种动静不断,有些鸟叫起来颇为渗人,倘若胆小的进来,破要被吓得落荒而逃。
有些动物很精,远远的看到他就绕走了。
至于林子更深处,他没有去过,但他父亲说,里面有一条两面环山的湖泊,那里生长着各种果树,花花草草,甚至还有名贵的药材,景色极为很漂亮,说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但那里栖息着很多大型食肉动物,是整个山林最危险的地方。
沈阿奶拿着孙子买的新衣裳,闻言,温声道:“晌午你大伯母端了一碗菜过来,还有一个杂粮馍馍,吃的挺好的,你莫担心。”
说完她又问小孙子:“你吃了没?在外面干重活,可别饿了肚子。”
沈长笙倒了碗水,水有点烫,他先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凉着:“我吃过了,在路上买了两个饼子。”
说罢,又添了句:“还吃了碗面,没饿着。”
沈阿奶拍了拍孙子的手背:“吃了就好,就是这新衣裳,我看着有些小,怕是穿不了,等明个你还是拿回去退了吧,我衣裳多,不用买。”
沈长笙心里叹了口气,他又何尝不知对方的心思。
“阿奶,这是孙儿挣了钱给您买的,您穿便是,再说马上就要入冬,您只有一身旧袄子,穿着也不暖和了,怕是又要冻着,倒不如穿厚实一点,人暖和了也不会生病。”
说着他拿起棉袄:“买的时候我量了尺寸,应该能穿。”
沈阿奶不知该说什么,心里也明白孙子说的对,她那几件旧衣裳确实不暖和了。
棉袄是藏蓝色,算是比较普遍的颜色,但摸起来很厚实,针脚也细细密密,是件很好的冬衣。
“是我刚才看差了,穿上刚好呢。”穿上后,沈阿奶笑盈盈的摸着袖口,还不忘为刚才的话找由头。
其实拿到手的时候,她就知道能穿,只是想让长笙多存点钱,故意那般说。
“能穿上就好。”沈长笙也不揭穿。
小老太越看越高兴,摸摸衣角,看看针线,怎么看怎么喜欢,沈长笙看着,心里也暖暖的。
外面出了太阳,想着阿奶这几天待在房间里,身体一直不见好,便询问道:“外面有了点日头,不如出去坐坐,也对身体好。”
沈阿奶点点头,换上平常穿的衣裳,小孙子买的棉衣太厚实,还不是穿的时候,待会儿她拿出去晒晒。
虽然身体不好,但还不至于不能下地,精神好的时候小老太也会帮小孙子晒晒被子什么的。
刚走出小屋,一道黑影窜进来,小黑跟个炮仗似的冲进来。
早上没有栓绳,狗子在家陪着阿奶待了会儿,沈阿奶知道这只狗崽闲不住,就让它出去玩。
难得这么早看到主人回家,小黑显然很兴奋,刚才跑的急,它吐着舌头,一边绕着沈长笙打转,一边直喘气。
沈阿奶注意到狗子的舌头黑黑的,她哎呦一声,担心道:“这是吃了什么?可别乱吃东西啊。”
沈长笙看了眼,神色不变,帮沈阿奶摆好椅子和茶水,解释道:“没事,应该就是些野果子?它精得很,不会乱吃的。”
说着轻轻拍了下狗脑袋,这果子树长在山脚下,离村子可不近,看来真的是被关的太久了。
安顿好沈阿奶,沈长笙起身道:“我待会儿要出去一趟,若是有什么事,或者身体不舒服,可以去郑夫郎那里,晚上我尽量早回来。”
郑夫郎住在旁边,算是现在为数不多关系还不错的邻居,有时候沈长笙不在家,沈阿奶实在难受,会请他帮忙叫个大夫。
沈长笙换好鞋子,他没有告诉阿奶去后山打猎事,因为父亲,他知道阿奶心里有一块疙瘩,很不赞同他去做同样的事。
但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摆脱沈大柱他们一家,他必须找出路。
正门传来说话笑闹声,吵吵闹闹的,听声音不止两三人,沈阿奶也听到动静,说道:“她娘家有个侄女今个出嫁,应是喝喜酒回来了。”
沈长笙对这些不感兴趣。点了点头:“阿奶,那我出去了。”
父亲常用的那把弓箭放在他住的茅草屋里,刚踏出门槛,沈阿奶突然出声:“长笙。”
见孙子回头看她,沈阿奶神色担忧,她大致猜出孙子是去做什么,暗自叹了口气,轻声叮嘱道:“要小心些,早点回来,阿奶在家等你。”
之前一直病殃殃,没精神气,沈阿奶已经好久没有仔细看过小孙子了,如今她才发现,长笙不止长高了,也变得稳重成熟了,不再是从前需要护着的孩子了,自己这身子恐怕没多少时日,既然改变不了,何不趁现在好好叮嘱,让他记在心里,家里始终有人在等他回来。
沈长笙点头,对沈阿奶笑了笑:“我知道了。”
沈长笙背着竹篓,顺着村里的小河往上游走,村里这条河很浅,远远看去细细弯弯,越往上走,里面越是清澈透底,偶尔还能看到几只小鱼小虾。
不少村民会去上游打水,前几日还坑坑洼洼的泥土路都被踩平了,倒是好走了很多。
这些平常普通的场景,对前世浑浑噩噩活着的他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的,虽有遗憾不能回到父亲出事之前,但能在重活一世,他也会好好珍惜。
小黑的心情不错,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尾巴一甩一甩的在前面带路。
平时除了吃,它最喜欢的事,就是跟着主人进山了。
第4章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小河村有条连通村口到山脚的小河,村民经常能捞些鱼虾,给家里添点肉味,或是去山上采些野果菌子,幸运的甚至能找到一些值钱的草药,以前听父亲说,有人找到一株年份很久的老人参,卖了不少钱,后来去了镇上生活。
沈长笙没去想那一夜暴富的事,对他来说安安稳稳,靠自己一点点挣银子也踏实。
走了会儿,山脚下的路开始变得蜿蜒陡峭,人走过的痕迹也少了。
前几年,只要是白天,整座山都能看到村民的身影,可那件事之后,进来的人就少了。
他们最多到山角外围,敢往里走的都是些家里揭不开锅,或者是胆大的,也有其他村子的人。
路面越发不好走,也变得安静起来,沈长笙收起惬意的神色,开始注意着四周动静,小黑也警惕起来,眼睛不停的环顾四周,鼻子时不时动了动,它经常跟着主人进山,知道这里面很危险。
深秋天气,地面上铺着金黄的落叶,几乎看不到土地的颜色,一人一狗缓步走着,只有脚踩在落叶上发出的声音。
安静没多久,左前方落叶遮盖的土堆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声,小黑耳朵瞬间竖了起来,眼睛紧紧盯着,两只前爪前倾,一副准备狩猎姿态。
沈长笙侧了侧身,细看就见一只身形肥硕的灰毛兔子,正扒着泥土。
他放轻动作,取下身后弓箭,目光紧跟猎物的动静,等找准时机,箭瞬间脱手,谁知小黑也嗷呜一声冲过去,率先惊动了兔子。
兔子瞬间受惊,体型看着大,动作也灵敏,几个跳跃间便钻进深木丛里,里面有不少带刺的藤蔓,小黑跑了几步被扎的嗷嗷直叫,没敢再往前追。
沈长笙放下长弓,无奈的看了眼还跟自己卖惨的黑狗,只能再寻下一个目标。
打猎就是这样,就算是老猎手,也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成功。
知道自己犯了错,小黑收起可怜兮兮的眼神,不再卖惨,舔了舔被扎的有点疼的爪子,整条狗看着老实了不少。
距离上次进山已经过了好些时日,难怪它有些激动。
沈长笙并不在意,这边只是山的外围,再往里走,动物会越来越多。
深秋天气清爽怡人,偶尔吹来一阵凉风,零零散散几片落叶飘下来,景色越发的好看,但一人一狗显然没有心情欣赏这秋日美景。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咻”的一声,箭命中一只野鸡的翅膀,野鸡边叫边扑腾,鸡毛散了一地,明显还想逃跑。
沈长笙打算明早拿镇上卖,并没有伤及性命。
小黑见状,很是熟练的跑过去将其叼回来,动作一气呵成,显然不是第一次做。
沈长笙将箭取出来放在一旁,秋日的猎物体型都不差,这只野鸡也是沉甸甸的,用麻绳绑好放进背篓里,背篓里还有一只刚才猎到的野鸡,都被绑的牢固,只能小动静的扑腾几下,沈长笙擦干净箭,没停留多久,就往更深处走。
若是平时,打到一两只猎物也就回去了,但以后若想借此为生,那就不可能不去涉险。
小黑知道里面很危险,但主人往前,它就没有一丝犹豫,反而率先在前面开路。
越往里走野鸡兔子这些小猎物越多,沈长笙又打了只兔子,中间碰到一只格外肥硕的野鸡,注意到一旁有窝野鸡蛋,他便收了手。
树木变得越发密集,地面上各种枯树枝堆在一起,成了不少动物栖息场所,村民很少到这里砍柴,就算是镇上派来的伐木工,也都只是在外围。
周围各种动静不断,有些鸟叫起来颇为渗人,倘若胆小的进来,破要被吓得落荒而逃。
有些动物很精,远远的看到他就绕走了。
至于林子更深处,他没有去过,但他父亲说,里面有一条两面环山的湖泊,那里生长着各种果树,花花草草,甚至还有名贵的药材,景色极为很漂亮,说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但那里栖息着很多大型食肉动物,是整个山林最危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