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绣绣擦一把泪,又问儿子见他舅了没有。家明摇摇头:“我没到开火的地方,怎么找呀?再说那么多人,就是到了那地方也找不到。我倒是在俘虏堆里找过,没见。”绣绣便黯下脸色,不吭声了。
转过年,日子就安稳多了。大脚说:“共产党坐天下是好,也没有马子了,也没有鬼子了,咱情管安心种地吧!”
他瞅瞅儿子嘴边日渐变黑的毛毛,说:“往后该忙活家明的大事啦!”他在家人面前计划:攒足钱粮,三年之内将媳妇娶来家。枝子拍着手唱道:“好呀!娶嫂子,娶嫂子,娶个嫂子包饺子!”家明又兴奋又害羞,一张脸涨得通红,连耳眼边的两根人称“拴马橛”的柱状赘肉都变了颜色。
日子有了具体目标,干起来就格外有劲。此后,大脚父子俩天天在地里使足力气干,将二十来亩地侍弄得顺顺溜溜。绣绣领着枝子做家务,地里忙时也去打打帮手。一家子忙到秋后,眼瞅着粮食打了不少,人人心里都喜滋滋的。
被绣绣收留的宁可玉没下地,也不做家务。他干的事情是念书。他原来是念过书的,宁学祥还没死时,曾请来家一位私塾先生教了他一年,学完了《百家姓》和《千字文》。那时村里有一所“抗日小学”,由外地来的一位田老师任教,宁学祥却不让儿子到那里念书,说念那些书就会把儿子给念毁了。现在宁学祥已死,绣绣收留了他,看看也没人再索这孩子的命,绣绣便决定让他到学校里念书去。他把这想法跟大脚说了说,大脚先是想不通,说:“救他一条命就很不错了,你还供他上学。上学能顶吃还是顶喝?”绣绣说:“你看他才十来岁,下地也不能干活,上学识点字,说不定以后能用上。”大脚这才答应了。于是绣绣就把可玉往学校里送。可是到了那里田老师不收,说是不能把文化教给地主的后代。绣绣好说歹说,反复强调罪过都是老的,可玉一个小孩能懂什么。见她那可怜巴巴哀求的样子,田老师才松了口,说:好,来吧。不过他不能作为正式学生,只能算编外。绣绣连连点头:编外也行!编外也行!
这孩子脑瓜挺灵活,识起字来快得很。过了不长时间,就有一些附近邻居的孩子在晚上登门向他问老师布置的作业如何做。每出现这种情况绣绣都十分欣喜,笑吟吟地坐在一边看她的弟弟怎样指点那些愚钝孩子,直到他们离去。大脚也对这小舅子的聪明感兴趣,一边抽烟一边感叹:“咳,那么多蚂蚁爪子,他是怎么记住的!”
第二年,大脚的庄稼又长得不孬。八月十五这天,大脚与老婆孩子在地里晒地瓜干,看见今年的地瓜个头都比去年的还大,心里十分高兴,便决定把这个中秋节好好过一过。下午,他找出钱来,让绣绣去了一趟十里街,割了一斤猪肉,打了半斤酒,另外还买了二斤月饼。晚上做好了饭,一家人围到支在院中每到夏秋季节就当饭桌的一块大石板四周。将月饼拿起的同时,一轮明晃晃的圆月也已挂在院子的东墙上方。大脚咂一口一年才吃一两回的酒,再啃一口又香又甜的月饼,感到十分的陶醉,不由得感叹一声:“嗯,真好呀!”
绣绣看见他那样子,也不由得甜甜一笑。
一包月饼吃完,大脚拿过那纸包一看,上面都是些字儿。他醉醺醺地朝可玉怀里一搡:“大学生,上边写了啥事儿,你念给咱听听!”
宁可玉接过看一眼,说:“这是报纸。是《大众日报》。”他粗略地看了几眼,说:“我念这段你们听听。”接着他就一板一眼地念了起来:拥护和平是苏联,
一向反对侵略战,
建设采用原子能,
不造杀人原子弹。
部长会议决定了,
要建两个发电站:
斯大林格勒一百七(万瓩),古比雪夫二百万。
开凿大运河,
名叫土库曼。
全长两千二百里,
六年以内建设完。
用它发展畜牧业,
用它灌溉农庄田。
要想过海坐轮船,
要想建设学苏联。
你且看:
苏联和平大建设,
美帝制造原子弹。
咱们爱和平,
倒向苏联边,
中苏兄弟两大国,
团结携手万万年!
对这首诗大脚听懂了一些,便挤巴着醉眼问:“噢,苏联不造原子弹啦?不来挖人心人眼啦?”
他刚说完,儿子家明便瞪着眼反驳他:“爹你怎么信那些谣言呢?”
大脚挥着手说:“不信不信!不过光说苏联好,谁见了?再说,光想抱人家的粗腿也不是法子。这跟过庄户日子一样,靠人家不行,到头来还得靠自已!”
家明瞪着眼又要反驳,绣绣戳一下可玉:“他小舅,你再接着念!”
宁可玉便又念了一篇:
敬爱的毛主席:
在您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已成立一年了。这一年我们觉得和哪年都不一样。现在将俺村一年来的情况向您报告一下,作为我们庆祝国庆节的献礼。
我们王家台是翻了身的一个村子,全村48户,191口人,631亩地。土地革命前,全村当过四年以上的长工就有30多人,生活上不吃糠咽菜的只有4户。但在实行土地改革以来,我们村又分进了240亩地,尤其最近一年来,在人民政府的领导帮助下,我们的日子是在慢慢好起来了。过去我们村48户中,有45户是贫雇农,如今除15个贫雇农外,已有30户由贫雇农上升为中农。今年全村每人平均能添一件新衣裳。
在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教育下,我们都明白了“勤劳发家”的道理,所以干起活来都是起五更睡半夜,一心要把生产搞好,把日子过富。今年新添的房屋、牲畜比往年多了。全村光牛就添了9头,猪添了10口,新砌粪圈9个,牲口槽7个,添置各种农具数10件,建新房9间。待庄稼收完后,全村还准备盖房15间,再买牛9头……最后告诉您俺们的几个要求:一是盼望土地证早发下来,大家种地就更安心了;二是我们还没有很好地组织起互助组,请领导帮助我们组织起来,领导我们把日子过得更富裕。三是我们农民很久就感到没有文化的痛苦,可是过去饿着肚子不能学,现在应当学习了。俺村从老辈子没有学校,今年二月俺们自已建了一所,有26个儿童有书念了。可俺们成年人也要求学文化。
祝您身体健康!
山东省沂东县七区王家台村村长王凡瑞率全体村民启听了这封信的落款,家明立马叫起来:“哟,还是王家台写的呢!”
“是吗?”大脚也觉得吃惊。不过他稍加思索便发表言论:“他们村为啥不写?一个穷佃户村,去年一家伙从咱庄分去了二百多亩地,把当年种了咱庄财主的那些都分去了,那还不恣?还不跟毛主席说说?”
家明又说:“王家台能写,咱们村怎么不写?要是也写一封给毛主席多好呀,把咱庄的事跟他说说,把各家各户的事也跟他说说。拿咱家来说,添了暖壶的事就该告诉他!”
大脚便把目光投向了桌子旁边放着的刚买来半年的暖水瓶。这真是个好东西。过去几辈人要喝热水都得现烧,自从有了他,哪时想喝哪时有,真是太好啦!他说:“是得跟他说说。要是在马子世、鬼子世,庄户人家还能想有暖壶?”
父子俩少见地达成了共识,一家人都笑了,说:“是得写!是得写!”
大脚道:“他小舅,你就写写吧!”
宁可玉为难地道:“人家是由村里写的……”
家明说:“是呀,村里应该写!铁头也不让人写,干什么吃的!”
绣绣急忙用手势制止儿子再往下说,向西院指了指。
家明摇摇头说:“没事,他一准不在家,又到费百岁的老婆那里去了。”
绣绣小声说:“你别胡说八道。”
家明说:“不是我胡说,村里人都讲,一收完秋,铁头就把她娶过来。”
绣绣说:“那样也好,看他们两个人都怪可怜的。”
大脚醉醺醺地道:“甭说人家啦,说咱们自已吧。什么时候把儿媳妇娶回来?”
绣绣道:“收完秋咱就找人说!”
收完秋两口子便忙着找媒人说儿媳妇。他们找了花春子。花春子是花二媒婆的闺女,自从出嫁去了王家台村,就继承母业也干起了说媒勾当。前年她娘死后,她便成了这一片几个村庄最有名的媒人。她受了大脚两口子的托付,不过三天便上门回话,说已经给家明找了一个,今年二十整,人也俊,脾气也好,钱线饭食都没有说的,只是远一点,是六十里外铜牌屯的。大脚两口子喜得合不拢嘴,说:“他表姐,你看着行就行!远怕什么?千里姻缘一线穿嘛!”过了几天,花春子便领来了那个闺女让一家人看。那闺女果然长得不错,只是话语不多,老是把头低着。大脚两口子满意,家明也满意,当即把亲事定了,并打算过一个月就把“小启”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