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费大肚子一家是在一个露水很凉很重的早晨来到他们分到的地里的。那是一片地瓜。眼下条条长蔓上的叶已经快要落尽,将地瓜拱起的道道土缝都暴露在了收获者的面前。费大肚子扒出一个,用瘦骨嶙峋的手粗略地拂了拂泥土,便填到嘴里“咯楞咯楞”大嚼起来。嚼完一个,身上有了劲头,便想起应该量量这块地是不是干部说的亩数。于是便站起身来,沿着地边一步步地量。量完想算一算,可是他不知怎么算了。他记得自已年轻时是会算地亩的,他家曾经有过的一亩二分地他就用步子量过,量得很准很准。可是,他因为已经多年没有了土地,便将算法忘记了!
他寄希望于儿子,问他是不是会量地,儿子道:“俺啥时量过地来?”
费大肚子想想也是。可怜,父子两代身为庄稼汉,却都不会量地!但是,这地又确确实实是俺的了,是共产党给俺的,尽管俺不会量它!
费大肚子的两行老泪,“唰唰”地洒到了脚下。
这年冬天,在鲁南的解放区里闹了好一阵“水鬼”。先是在一个地方发生,接着便像一场瘟疫一样波及各地。
关于“水鬼”的行径越传越让人毛骨悚然:那东西从水里出现,有的像人,有的像狗,有的则成火球、火溜子状。它们来到村里,要挖人心,挖人眼。有的人言之凿凿:外县的一些村,人已经让它们害得十室九空了!关于“水鬼”的来历,说法很不一样。其中最有影响的有两种:一种是说这是土改复查中砸死的人来报仇了,这回从南方一下子来了十几个鬼师鬼团;另一种说是苏联要造原子弹,而造原子弹必须用人心人眼,苏联不舍得用本国人的,就派人化了装到中国搞原料来了。这样大相径庭的说法,老百姓不知信哪一个好,但惶恐不安是他们的普遍心态。
关于如何防范,人们也传开了许多。说“水鬼”怕光亮,怕响器,怕水泼,怕尿盆子扣,另外还怕人多。于是每个村庄每户人家夜里都不敢熄灯,不敢睡觉,家家的男人们都把盛满臊尿的瓦盆放在手边,以便随时对那种可怕的东西予以打击。由于彻夜点油,造成的浪费让一贯勤俭持家的庄户人痛心疾首。还由于夜深时人们困乏不堪,致使油灯烧了头发烧了衣裳甚至烧了房屋的事情频频发生。最后,为省油并壮胆起见,许多村子都采取了集体睡觉的方式,男人集中在一处,女人集中在一处。男人集合起来不光睡觉,还要站岗。找来锣鼓家伙,轮着班彻夜地敲;点着几盏大油灯,彻夜地亮着。尽管这样,一些人还是吓得要死,连夜里拉屎都不敢出屋,唯恐让苏联人或财主的鬼魂把他们的眼和心剜走。
这场风波当然也传到了天牛庙。先是人人自危,各家各户自已防范了几天,听说了外村集体睡觉的做法,便决定也那么办。宁家大院房子多,封铁头说服腻味,让他暂时与娇妻分离一段,把大院变成了妇女的集体宿舍之一。于是到了天黑,这里便有许多的老少女性抱着铺盖前来投宿。这里住不下,村里又另外安排了几处地方。每一处集体宿舍,都安排民兵彻夜站岗放哨。
腻味也被排到了站岗的行列中去。在一个半夜,他正与另一个民兵持枪站在门外一个黑暗墙角里,忽然发现一个女人从大院里悄悄地出来,向前街走去。看那身影,好像是他的堂嫂绣绣。腻味感到十分吃惊:一个女人,怎敢自已出去呢?她要上哪?她是地主的闺女,她爹宁学祥刚被砸死了,她夜里出去莫非有什么事?想到这里,便领着那个民兵猫一样轻手轻脚地跟了过去。
绣绣看来也在害怕,一边走一边瞻前顾后,要不是腻味二人的脚步轻躲闪快,就让她给发现了。跟了一段,腻味看出这个女人是回他自已的家。日怪,大脚一家人都入大伙睡觉了,她还回家干啥?腻味越想疑心越重。
绣绣走到自已家门首,掏出钥匙打开门,便走了进去。腻味贴到门外墙上听里边的动静,一听就听到了绣绣的轻声喊叫:“可玉!可玉!”
宁可玉?这个地主的小崽子还活着?腻味没顾上多想,便推开门闯了进去。
院里黑洞洞的,但腻味凭他练就的夜间看人的本事,还是一眼就发现了他堂嫂正跪在院子西南角的地瓜窖口。
听见有人来,绣绣急忙起身欲走,腻味却几步窜到了窖口。他说:“嫂子,原来宁可玉在你这里呀?”
见是腻味,绣绣“卟嗵”一声跪在了他的面前。她说:“他叔,你行行好,别再杀他啦!他还是个小孩!”
腻味沉默片刻道:“想杀我也没权杀啦!哎,他怎么到你家的?”
绣绣说:“是可金来的那天夜里。我估计你会再杀人的,就到银子那里领回来了。”
腻味这才恍然大悟。他想了想说:“嫂子你放心,他不会挨杀了,你把他放出来吧。”
绣绣说:“真的?”
腻味说:“真的。你看区上已经不叫我掌大权了,谁还会杀他?”
绣绣听完,把嘴一捂就哭开了。
这时,腻味跳下窖子,将那个孩子托了上来。宁可玉上来后,走路歪歪扭扭,像随时要倒的样子。
他们把他带回去,人们全都惊诧不已,一起围上来争看这个逃脱杀身之祸的地主儿子。
等到天明,大脚想领他回家,但宁可玉没法走路,因为他的眼睛在阳光下睁不开了。无奈,大脚只好将他背了回去。
第11章
在整个二十世纪上百年间,天牛庙的庄稼人对于中国战局的关注之切莫过于1948年。尤其是那些贫雇农们。这年的春天,他们一边战战兢兢地在分到的土地里播下种子,一边高高竖起耳朵去捕捉共产党与国民党打仗的信息。他们知道,他们分到手的地能否种下去甚至自已这条命能否活下去,全在于这两党谁胜谁败了。由于神经高度紧张,一旦传来些消息便在村里引起极大波动。三月底,有人说了不得了,国民党从莒县那边打过来了,许多人家便收拾了衣物日夜不睡随时准备逃命,连该种的花生也不种了。过了几天又听说,莒县城南是来了国民党不假,可那是叫共产党从潍县撵出来,往临沂逃跑的,路上叫共产党打死了好几千,剩下的已经跑到了临沂城。人们待了几天果然没见有国民党打来,才把一颗心稍稍放下。到了三伏天,接连下了两天两夜大雨,又一个可怕的消息传来:国民党大部队已经趁着雨天水大,坐船杀过了沭河,现在正在河东岸的村庄里杀人,一两天之内就能杀到天牛庙。这一次人们更是惊慌万分,听到消息的当天夜里便无人在村里睡觉,全都拖儿携女去了东山。封铁头也慌得不行,连夜到区上问,区上说,哪有的事呀,是沭河发大水决了河堤,让六区的一些村庄受了淹。铁头跑回去,到东山把这真相讲了,一部分人下了山,另一部分胆小的坚持在山上蹲到天亮。
到了秋天,在满湖庄稼全都成熟了的时候,终于有了让人振奋的消息:共产党把济南占了,紧接着又把临沂攻下了。济南是省府,临沂是州府,共产党攻克这两个城市的消息无疑给翻身农民吃了一剂强有力的定心丸。他们奔走相告额手称庆:这回真是牢靠啦!真是牢靠啦!
秋后,战区已经离得他们更远,在南面几百里以外的徐州一带了。然而,这战事仍与他们息息相关:天牛庙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出夫高潮也开始了。“一切为了前线!”“保家保田保饭碗!”上级传下的新口号,以呼喊,以书写,深深钻进庄稼人的耳与心。十月十七,天牛庙第一批由四十名青壮年组成的夫子队上了前线,紧接着,两个月里走了七批,全村青壮年走了百分之八十。走一批就由几个党员干部带,到了第七批,封铁头看看村里再无男性党员,便让妇女主任宁兰兰当代理村长,自已也带着夫子走了。
按照村里的指令,大脚十九岁的儿子封家明在第三批里,定在十一月初六走。这是儿子第一次出远门,况且这样远的路连大脚也没走过,大脚不免有些放心不下。在家里悄悄发怨言:“让俺保田?俺的田不用保,都是自已拿血汗换的,国民党来了是咱的,共产党来了也还是咱的。”封家明因为常在外头开青年会,便觉得爹这话不顺耳,说:“爹你真落后,共产党跟国民党怎么能一样呢?”大脚说:“不一样不一样,共产党好,你快给共产党推粮袋子去吧。”
绣绣在一边正给儿子补棉袄,她看了旁边的同兄异母的小弟弟宁可玉一眼,向儿子说:“家明,你上了前线,说不定能见着你舅。你要见了就跟他说,甭再跟着老蒋干啦,共产党的江山是坐定啦,叫他回咱天牛庙吧。”大脚听了立即道:“他敢回来?回来还有他的好果子啃。”绣绣咬断一截线头,停住手戚然道:“那也能把尸首留在老家。”家明点点头道:“我见了他一定说!”
封家明出完夫,是腊月二十八这天冒着大雪回家的。进门后一家人几乎不认识他了。只见他面黄肌瘦,走路一瘸一瘸的,那身由娘修补一新的棉裤棉袄有了许多破洞,里面的棉花都脏兮兮露在了外头。大脚明白,面黄肌瘦是累的,可是他的腿怎么啦?向儿子问了,儿子把裤腿提起来,把老的小的全都吓坏了:家明的腿大变了样子,那薄薄的皮肤下,好像钻进了许多条蚯蚓,弯弯曲曲盘在那里透出青紫颜色。绣绣惊问:“俺儿,你这是怎么啦?”家明答:“叫水炸的。”他说一个月前他所在的夫子队运一批军粮,走着走着遇到一条大河,桥已经叫国民党炸掉了,民夫们就脱了衣裳下水,硬是把装了面袋子的小车抬了过去。过了河,他和另外一些人就走不动了,在一个村子里歇了四五天,腿就成了这个模样。听了这话,大脚两口子和闺女枝子都忍不住掉了眼泪。家明却说:“哭啥?你看人家解放军,好多人都把命撂在了那里,咱叫水炸一下还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