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假如,冷清骄不是这相府的少爷,自己不是这相府的姨娘,此时,怕是已经被下入大牢,严刑拷打了。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两个女儿。清画还好,生在相府,冷清鹤也为人宽厚,纵然没有了自己,也能锦衣玉食,安然长大。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呢?若是没有了自己的接济,那户人家是否还会善待她?要嫁的人家秉性又如何?
她起身抹抹泪,摸出自己的首饰匣子,用钥匙打开锁,将里面的金银细软清点了一番,仔细斟酌着分作两份,取出其中一份,用另外一个小盒子装好了。然后捧着径直去了冷清琅的院子。
冷清琅居住的,还是她出嫁之前的住所,正歪在榻上悠闲地剥着南瓜子。
赵妈通禀之后,她走进去,向着冷清琅行礼。
冷清琅眼皮子都没有撩:“听说冷清欢又过来了?还专程跑去你那里,该不会是对你起了什么疑心吧?”
四姨娘摇摇头:“没有,是清画那个丫头,以为我身子不舒服,自作主张将她带了过去。说了两句话便走了。”
冷清琅不屑地冷哼了一声,抬起脸来:“怎么,哭过了?”
四姨娘低低地“嗯”了一声。
“一个人呆着,胡思乱想,想大女儿了,放心不下。”
四姨娘摩挲着怀里的盒子,慢慢地打开,推到冷清琅面前:“这是我省吃俭用给孩子攒下的一点嫁妆。二小姐,你看,我什么时候能见她一面,将这些添妆交给她,这样她嫁人之后,手头宽绰,在婆家也不会作难。”
冷清琅朝着她的盒子瞥了一眼,瞬间坐直了起来。
盒子里满当当的,都是真金白银,数目可不少。她最近手头上有点紧,一看到这些满当当的首饰,心里有点酸。
“她跟你又不识得,你难道不觉得太冒失了吗?不如,就交给我,回头我送过去也是一样。”
“这些年,委托夫人送过去不少的月例银子,所以也没有多少积蓄,这几乎就是我多半的家当了。我想,亲眼看她一眼。我就连她长得什么样子都没有看清楚过,心里想得实在厉害。就看这一次,日后就再也没有瓜葛了。也免得她受我的拖累,名声不好。”
“就只看一眼,不打算相认?”
“不认了。”四姨娘垂下头,紧紧地咬了咬下唇:“我已经再三想过了,我还是离她远一些最好。所以,这一眼,就是个了断。还请二小姐成全。”
冷清琅瞧了她怀里的首饰一眼,心眼转了转,计上心头:“也不是不行的,你那大女儿我也曾跟着我姨娘见过她两面,明儿我就打着送添妆的名头,约她过来,到时候你在一旁坐着瞧着,说上两句话就成。
可你要记得,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让她看出什么端倪,起了疑心。还有,这些首饰,怕是就只能以我的名义送出去了。”
无妨的。”四姨娘欢喜地应承下来:“只要能面对面地坐坐,说上两句热乎话就成。”
两人商量好,四姨娘便转身走了,即将能见自己亲生女儿的激动,略微冲淡了今日的愁绪。
冷清琅待到她出了院子,沉吟了片刻,立即起身,走到桌边,提起毛笔,写下一封书信,折叠了装在信封里,叫过赵妈。
“差人将这封信送去尚书府,交给我二表哥,让他转交。他看了就会明白。”
赵妈一个字儿也没有多问,拿着信就按照冷清琅的吩咐去办了。
第297章
到了第二日,四姨娘刻意地打扮了自己,早早地就捧着首饰盒子到了冷清琅住着的院子,一时间竟然还十分紧张。
冷清琅又再三叮嘱她,记得收敛自己的情绪,别吓到了大姑娘。
四姨娘一概应着,几乎是望眼欲穿。
好不容易,将近上半晌的时候,外间赵妈进来回禀,说是人来了。
四姨娘顿时起身,恨不能迎出院子里去。
门帘撩开,进来的,是一个打扮得土里土气的姑娘,荆钗布裙,看起来淳朴老实,跟普通的农家姑娘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她的皮肤很白,很细腻,是那种长期见不到天日,并且脂粉润泽出来的肤色。而且眉清目秀,好似是开过脸,光洁的连一丝细细的绒毛也不见,眉毛也修得细细弯弯。走起路来如柳枝袅娜,是个十足的美人坯子。
跟自己长的一点也不像。
那姑娘看起来似乎有些拘束,一直低垂着头,只撩起眼皮环顾了四周一眼,就躲在赵妈身后不敢说话,像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
四姨娘想,这丫头在她养母家里看来是被娇惯的,从来没有做过粗活,就连手指都是不沾阳春水才能保养出来的象牙白。
赵妈往一旁让了一步:“去见过我家二小姐吧,这些年,我家夫人可没少帮衬着你家。如今夫人不在,二小姐也算是你的亲人了。”
姑娘进来,对着冷清琅端正地行礼。
冷清琅只淡淡地抬了抬下巴:“不用多礼,坐吧。”
四姨娘一把将那姑娘搀扶起来,手控制不住地发颤。
“你,你就是瑜儿?”
以前金氏告诉过她,说大姑娘闺名就叫瑜儿,怀瑾握瑜,美玉无暇的意思。
姑娘冲她忽闪着眼睛:“我是叫瑜儿,这位夫人也识得我?”
四姨娘目不转睛地紧盯着她的眉眼,激动得几乎热泪盈眶,却不得不生生地逼回去,颤着声音:“不识得,不识得,就是常听我家夫人与小姐提起你。”
姑娘“喔”了一声:“夫人与小姐是我家的贵人,我娘说,这些年里,多亏了夫人与小姐的接济,我才能衣食无忧,过得比村子里其他的孩子优渥。”
四姨娘使劲儿控制住将她搂进怀里嚎啕大哭的冲动,费劲儿地咧咧嘴角。
“听我家小姐说,你就要嫁人了?”
叫做瑜儿的姑娘脸红了红,微微低头,声如蚊蚋:“是的。”
“许配的是哪里人家?”
“离我家不远,是十里八村数得着的殷实人家,又是家中独子,我娘说,依照我的条件是高攀了,若非嫁妆丰厚,寻不到这样的人家,让我来了一定要给小姐多磕两个头。”
冷清琅轻咳一声,摆摆手:“免了免了,今儿叫你来可不是为了看你给我磕头的,是听说你婚期将近,来给你送添妆。”
冲着四姨娘暗中使了一个眼色,四姨娘慌忙将首饰匣子捧出来,打开搁在瑜儿姑娘面前。
“这些首饰姑娘看看可喜欢?若是觉得样式老气,便去首饰铺子里重新打制,都是真金白银的。”
瑜儿姑娘一瞧这些黄白之物,立即双目放光,就好像黏在了上面一般,一改适才的淳朴,笑得风情荡漾:“劳您这样破费,真的不好意思。”
就连一句谦让的话都没有。
突然间的转变,令四姨娘愣了愣。
冷清琅又是一声轻咳:“不仅这些首饰,还有压箱底的银子,你也一并收着,日后去了夫家也好硬气一点,免得被人看不起。”
四姨娘慌忙从怀里摸出几张银票,颤抖着,交到瑜儿姑娘的手里。
“孩子,自己留好了啊。”
瑜儿姑娘已经重新恢复了一本正经,将那银票纳进怀里,一手搂着那首饰匣子:“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冷清琅点点头:“那我就不多留你了,早点回去吧,免得你娘再不放心。”
瑜儿姑娘立即毫不留恋地转身就走。
四姨娘刚见了自己女儿,话都没有说两句,十分不舍,一直送到门口,撩着帘,眼巴巴地看着她跟随在赵妈身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想想这些年里的思念,都还未来得及得到慰藉,忍不住就泪落如雨。一想到这可能就是最后一次看她了,干脆用帕子捂住脸,哭得两肩直抖。
“好了,若非是你哭哭啼啼的,还能让她在这里陪你吃杯茶。可是你看自己这样激动,都快要把人家吓到了。”冷清琅十分地不耐烦。
“能知道她过得好,我就放心了。”四姨娘紧咬着下唇,忍住哭声。
“那就回去吧,在我这里哭哭啼啼的,被人见到,或许还以为我欺负了你呢。你要知道,若不是有我姨娘,莫说今日这相见的机会,怕是你现在在哪里颠沛流离还不知道呢。”
四姨娘点点头,使劲儿忍着泪,落寞地往回走。
出了冷清琅的院子,又忍不住在背人处伤感一会儿,低头抹泪时却看到了自己手腕上的镯子,方才冷不丁地想起这个茬儿来。
这是一对赤金缠花镶宝石手镯,她打算一分为二,清画与这个瑜儿一人一只,万一日后还有相认的机会呢?算是个念想。
可是适才只顾着激动了,这样重要的事情都忘记了。
她“噔噔”地追出去,左右张望,那姑娘先走一步,已经出了相府,影儿都没有了。
两个门口侍卫在一旁交头接耳地说话,满脸的不怀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