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于是,晏启珠领着弟弟灰溜溜地上前,朝卫子嫣赔了个礼。然而她脸上还挂着几分不情愿,被晏启正看在眼里。
  “三妹,以往也就罢了。”晏启正敲打道,“子嫣如今是你大嫂,不许再像原来那般胡来,知道吗?”
  这时候晏启珠哪还敢顶嘴,撇着嘴低低地应了声:“知道了……”
  赔完礼,慧姨娘立即带着姐弟俩匆匆离开。晏夫人也没多留儿子与儿媳,叮嘱了一番也让他们回去好生休息。
  从静思院出来,天色已经大亮。
  卫子嫣心情极好,尤其回味晏启珠不服气、但不得不服软的样子,甭提心里有多爽!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一次有人替她主持公道。
  卫子嫣一边走着,一边偏头看向晏启正,觉得今日他格外顺眼。忽然,目视前方的人侧过脸来,撞上她来不及撤回的视线。
  “谢谢。”卫子嫣索性扬起笑脸道谢。
  晏启正唇角轻抿,状似无所谓地把脸又转了回去:“没什么好谢,总不能让你回娘家哭诉,说晏家待你不好。”
  “我也不能明知道启珠犯了错,还包庇她、替她隐瞒。”
  “何况,这事迟早瞒不住母亲。她向来疼你,知道了必会骂我一通。”
  这一大堆理由,说得卫子嫣不住地点头。
  也是,就比如昨日误会了她,便把白耳给她玩、当做补偿一样。不得不说,其实有时候晏启正还是讲道理的。
  在离开晏家之前,她也不奢望他的偏护,只要公正相待便好。这样,大家最后也能好聚好散。
  卫子嫣自顾自地想着,与晏启正一路走到福禧堂院门前。
  头顶的牌匾让她忽然想起赐这个名字的老人家,便顺嘴问了一句:“你外祖母的病如何了?”
  之前定婚期时,晏家说她抱恙在身,怕是要静养数月,没办法在大婚日赶回来。
  晏启正忽略掉她口中那个“你”,回道:“外祖母的老毛病,每到春夏交接容易发作。只要好生静养,过了秋便好。”
  卫子嫣哦了一声,继续往院子里走。原本随意四游的目光蓦地一定,两只眼睛放出惊喜的光来,不由加快脚步。
  “慢点。”
  身后响起晏启正的提醒,但她慢不了,冲着院里一车花草直奔而去。
  满满一车姹紫嫣红!卫子嫣欢喜极了!
  许继刚将花推进来,擦着额头上的汗问:“少夫人,您看这些花草要摆在何处?”
  卫子嫣转眼看着他,再看看晏启正,心下明白了。一大早除了让许继去请人,还差他跑了趟花市。
  她才说的话,这人闷声不响地便做了安排,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多看重少夫人呢!
  “少夫人……”许继还在等着少夫人示下。
  卫子嫣打住思绪,打量这一车的花团锦簇。
  “都先放这儿吧……”她指了枣树下的一块地儿,目光落到一盆修剪精致的四季海棠上,心思忽地一转。
  “这盆海棠送去书房。”
  “啊?”许继愣了一愣。
  “怎么了?”卫子嫣也是一愣。
  话音刚落,晏启正的声音响起:“愣着干嘛,还不快搬?”
  这话对许继说的,他连忙麻溜儿地捞起海棠往书房去。边走边想,他家公子哪懂得赏花?公子素来懒得花心思在华而不实的物件上面,书房里从不摆这些。
  不止书房,整座院子就两棵枣树能见着花。
  身后远远还能听见大公子的温声细语:“你想放哪儿就放哪儿……若是买的不够,明日再买……”
  许继悄悄吐了吐舌头。
  大公子成亲后,怎么变得与从前不一样了?
  有了一点花花草草,卫子嫣呆在院中的时间更好打发了。种种花、逗逗猫,两天转眼即逝,来到她回门的日子。
  这两日借口她需好生休息,晏启正晚上自觉宿在书房。她一个人确实睡得更加安稳踏实,因而不仅养好了脚,还连带养出了一副好气色。
  回门这日,卫子嫣早早起床,让杜鹃给她梳了一个好看又稳重的发髻。只是浅施脂粉,穿上另一身喜气的新衣,笑起来的时候整个人已经像在发光。
  晏启正瞧在眼里,既被那灿烂的笑容感染,同时又有些……
  说不上来的不是滋味……
  晏夫人让下人备了两部马车,一部载人,一部专门用来装回礼。两部马车一前一后,晏启正与卫子嫣坐在前一部马车里,看她不时喜滋滋地掀开帘子左顾右盼,不禁忆起接亲那日与她坐在车内。
  那时她整个人安静地坐着,不动不闹,像是接受了逃婚不成的结局。
  纵然千般不愿,他也不管不顾,强行将她与自己缚在一起。而此时,她犹如一只破笼而出的小鸟,充满重获自由的喜悦。
  “我可以在家住几天啊?”小鸟忽然问他。
  胡周国的习俗,新人婚后三日回门,新娘可在娘家小住几日。没有明确规定,短则两三日,长则十来日,甚至月来余也听说过。
  但依据传统,新郎是不宜一同留宿的,因而新娘住几日皆由自身状况而定。
  “你想住几日?”晏启正反问。
  “我......”卫子嫣撅了撅嘴,“我还没想好......”
  晏启正想了想道:“你且先住着,什么时候想回了派人来知会一声,我再去接你。”
  “好!”卫子嫣笑起来,雪白的牙齿有些晃眼。
  卫府小姐回门,府里上下早已打点妥当。出嫁时悬挂的大红灯笼、红绸缨缦重新布上,地板上的红毯一直铺到了大门口。
  新人的马车刚停住,热闹的爆竹噼里啪啦地响彻街巷。就近的百姓上前凑热闹,又收到了家丁派发的喜果。
  谁都知道,卫府小姐带着夫婿回门啦!运气好站在前排的,还亲眼目睹了新婚夫妇的风采。
  夫婿一袭赤色,玉树临风。与身前娇艳玲珑的卫小姐前后相贴,各自含笑,犹如一对恩爱璧人。
  卫夫人与老爷站在门口,看见两人和谐的模样,悬了三日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娘——”卫子嫣一头扑进卫夫人怀里,还跟小孩一般,不分场合。
  卫积知笑着摇头,招呼女婿进门。厅堂内丫鬟早已就绪,见主子们进来,连忙开始张罗茶水、软垫。
  新人回门,得向父母敬茶。
  晏启正随卫子嫣跪在软垫上,接过茶杯,奉茶的同时恭恭敬敬叫了声:“岳丈,岳母......请喝茶”。
  卫夫人的眼睛又泛起潮热,不过心里全是高兴。
  走完礼数,待姑爷去净手时,卫夫人抓着女儿低声问她:“启正有没有说让你在家住几日?”
  “他说随我。”
  卫夫人听了愈发高兴,她自是希望女儿多住几日。
  不多时,家宴准备妥当,众人移步厅中。
  卫家人少,席间除了老爷与夫人,只多了一位姨娘。晏启正与其打过招呼,便在卫子嫣身边坐下。
  卫夫人清楚女儿的口味,吩咐厨房做的几乎全是她喜欢的菜式。又是在自家家里,卫子嫣无拘无束,筷子与嘴就没停过。反称得晏启正在一旁,拘谨克制,客人气十足。
  “你别光顾自己吃。”卫夫人轻声提醒女儿。
  卫子嫣品了品娘亲的眼神,回味过来。在晏家的家宴上,晏启正不是给自己盛过一碗汤么装恩爱吗?
  可他碗里已经有了汤,卫子嫣索性直接问他:“你爱吃哪个?”
  晏启正还未反应过来,客气地应了声:“都好。”
  然后便看她夹了一块鱼片放到他的碗碟里,接着又是野鸭、仔鸡、如意卷......很快成了一堆小山。
  “你尝尝,反正我都爱吃。”她咬着筷子对自己说。
  晏启正终于会心一笑,配合着一一品尝她爱吃的菜式。
  姨娘在对面目睹小两口之间和谐的画面,不由感慨:“都说成了亲便长大成人,我们子嫣现在也算是大人,懂得照顾旁人了。”
  “她懂什么?夹给启正的全是她爱吃的。”卫老爷口是心非。
  卫子嫣听了表示不服:“我不知道他喜欢什么,当然选我喜欢的。既是我喜欢的,他便有可能喜欢。我不喜欢的,还指望他喜欢吗?”
  “你与启正成婚三日,还不知他喜欢什么?”果然在朝堂掌议,卫老爷从她的绕口令里抓到关键,可谓一针见血。
  卫子嫣一时哑口无言。
  看她吃瘪,晏启正有些偷着乐。
  还是岳丈大人明鉴,这小妮子离“懂事”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不过,媳妇终归是自个儿的,无论是不是做戏,都还得替她说两句好话。
  “子嫣刚进门,尚在适应与习惯,有顾不及的地方也属正常。”
  “就是嘛!”卫子嫣觉得没错。
  卫积知看女儿大言不惭,无语摇头。
  卫夫人也颇有些无奈,朝启正歉意道:“子嫣被我们从小惯到大,她若是做得不妥的地方,还有劳你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