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他被说得耳根泛红,泛白的指尖抠住了木桶边缘,解释道:“不是……是水有点烫。”
“那再泡会儿。”谢定夷抽开手,把他转过来抱在怀里亲,一只手的指尖顺着他的腰线轻抚,直到他彻底放松下来。
湿衣皱成了一小团,被随意挂在桶壁上,湿润的乌发蜿蜒流动,从上面缓慢地滑过。
只是水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不代表静水深流处也是一样,沈淙想躲,躲不开,最后只能被迫挤在她和桶壁之间,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在朦胧着摇晃,房梁地面起伏如海,无边的浪潮又凶又猛地朝自己扑过来。
要死了……
按着桶壁的手鼓起苍青色的脉络,长长的头发垂散到了浴桶外面,眼里很快涌起一泓清澈见底的琥珀光,在摇晃间重重地砸到地上。
……
沈淙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在情事中求饶的——一开始似乎只是不再压抑声音,逐渐的多了一些肢体动作,最后则变成一种模糊的示弱,颠三倒四的小声低叫,声音含含糊糊,粘腻湿润,像是弄湿后黏在一起的饴糖,根本听不清在说什么,谢定夷伸手摸了摸他湿热潮红的脸,低声去亲他的嘴唇。
沈淙躲无可躲,半睁着那双漂亮到要勾魂的眼睛低低喊了声陛下。
微哑的声音被拉长,字字都带着喘,缠绵得让人心痒,谢定夷喉间涌起一股干涩,突然很想听他叫自己的名字。
叫谢定夷?连名带姓的,在这样的情景中似乎有点破坏气氛,定夷?啧,没人这样叫过她,有点别扭,思索了两息,她先问:“能不能别叫陛下了?”
沈淙的反应还有些迟钝,慢吞吞地看了她一眼,说:“……那叫什么?”
谢定夷说:“叫平乐。”
她伸出一根手指在他背后写,哪个平、哪个乐,水流划过指尖,在两个人相触的那一小块肌肤中迸发出痒意,沈淙难.耐地蜷起脚趾,在这神魂颠倒天昏地暗的情潮间和她缠绵地接吻。
身体和意识都在沦陷,心口却震动不止,平乐——这是她的字,还是小名?总归是很亲昵的称呼了,皮肤上一笔一划写下的字在脑海中缓慢浮现,他在心里默念了一遍,鼻尖却生出了一点酸意。
……每次在他鼓足勇气靠近她的时候推开他,又在他偃旗息鼓的时候给他希望……反复无常,朝令夕改……还皇帝呢,简直就是个混蛋。
他在心里骂,扭头看见谢定夷一脸等着他开口的表情,故意抿紧嘴唇沉默地和她对视,几息过后,对方牵起一边的嘴唇笑了笑,问:“是不敢叫还是不想叫?”
沈淙还是不语,眼里的矜傲因着裸.露的身体和汗湿的头发显得没有任何说服力,谢定夷看得更是忍不住笑,在水下抬了抬腿,硬是将他挤到了自己的怀里。
她没逼他,揽着他的腰和他商量,说:“叫一声吧,我挺想听的。”边说话,长指边在他背上轻抚,宛若无声的安慰,心底的情绪在她含笑的眼神和温柔的动作中越涨越满,最后在水底无声的炸响。
“平乐……”两个字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带着一丝沙哑的哭腔,喊完后,他破罐子破摔地闭上眼睛,把脸贴到她的肩膀上。
“嗯。”她顿了半息才应,灼热的呼吸声和他交缠在一起,在他额间印下轻轻一吻。
那是一个过分短暂的一个吻,在他额头上停留了一息就开始向下掠来,沈淙仰起头被她吻住嘴唇,但半垂的眼睛还是一错不错地望着她的神情。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刚刚有那么一瞬间,他居然觉得他们在相爱。
……
毕竟已经秋日了,水凉得快,谢定夷也没敢在水里待太久,感觉到水温差不多了就将沈淙从浴桶里抱了出来,扯下一旁备好的宽布巾将他裹好,一步步朝屏风后的床上走去。
他的眼里还带着一丝未散的恍惚,安安静静地靠在她怀里,脸上没什么表情,白皙的脚背交错地叠在一起,一连串水珠在移动间从脚尖滴落下来。
“头发擦擦,穿这件。”谢定夷取了一件自己的内衫给他穿,二人个子差不多,甚至沈淙还要更清瘦些,穿上后丝毫不显突兀,但他还是有点不适应,感觉被衣服裹住的每一寸肌肤都在莫名发烫,往床深处坐了坐,默默用被子盖住了自己的身体。
谢定夷没在意,换好衣服后就去把屏风后的炭火提到了床边,看着他有些僵硬的坐姿,好笑地朝他招招手,说:“头发都没干就钻被子里去了,过来,等一下把床都弄湿还要换房间,别人还以为我们把床做塌了。”
“你别乱说……”他真想捂住她的嘴,屈起膝盖往床边挪了几步,抬手把半湿的长发拢到胸前。
谢定夷没上床,直接盘腿坐在了脚踏边,撑着下巴默默地望着那炭笼中被烧得猩红的木炭。
过了一会儿,一只脚从床沿落了下来,沈淙拢好衣服下了床,也屈膝坐在她身边。
察觉到贴着自己手臂的躯体,谢定夷侧头望了他一眼,弯唇笑笑,直接抬手将他揽到了怀里。
沈淙难得没说什么,安静地将脸靠在她的肩膀上,感受到炭火的暖气热热地烤着自己的身体,将所有的萧瑟和冷意都短暂地与他隔绝。
第26章
第二天日晨起,一行人走出梁安,进入了江州地界,桐山围场就位于二者的接壤线上,东望燕山余脉,西控梁安繁城,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群山绵延,水草丰茂,清泉汇流,湖泊星布,既有茫茫林海,又有无垠草甸,是中梁除了凤居草原之外最肥沃的牧养之地,春日百花争妍,夏则草野苍翠,至秋霜初降,群兽出没,天地之间便有风物浩渺。
以往每逢秋狝,皇室就会率王公大臣和宗室至此围猎,一则锻炼骑射,二则体察京畿边情,等到谢定夷登基后,这些节礼仪式愈发从简,大型的秋狝从一年一次改成了三年一次,中间两年她自己出行,几乎只带心腹扈从。
有礼部的官员问及,她也只是说不喜礼数繁琐,失了秋狝趣味,其余的一概不提,但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那部分她捂着没说,自然也不足以为外人道了。
“所以……只是因为费钱吗?”沈淙神色微妙地问了一句,说:“一场秋狝会花费多少?”
“大概三万两吧,”虽说是个皇帝,但谢定夷在沈淙面前穷得坦荡,说:我们自己这样走,能花三百两都算多了。”
沈淙想了想,道:“除此之外也有好处。”
谢定夷问:“什么?”
沈淙道:“以往大张旗鼓的出京,一路上惊动百姓不说,沿途的官员也会得到消息早做准备,可若是轻装简行,反倒出其不意,若是陛下想体察京畿边情,所看到的那一面也会更加真实。”
沈淙向来聪慧,能看出这一点不足为奇,谢定夷笑了笑,并没有觉得意外,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外面的景象,道:“从这条路上去直接就到溪边了,这里的官员估计还没接到我们要来的消息,你若是不想多等,我们可以自己先扎营。”
“啊?”沈淙微微睁大了眼睛,向她确认道:“……我们自己吗?”
谢定夷道:“应该就我和宁荷,其他人不怎么会,能给我搭把手。”
沈淙眼里闪过一丝讶异,问道:“陛下以前扎过营吗?”
谢定夷虽然戍边多年,但扎营这种小事应该不至于要劳动她吧?
谢定夷好笑,说:“以前在军中的时候事务繁杂,什么事都干,扎营修渠,造楼铸械都是最基本的,有时候没有战事,周边城池的旱灾洪涝也是我们去平,没什么稀奇的。”
沈淙道:“我记得昭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岫云城城门失修,落下的砖石砸伤了不少人,似乎也是军中来的人?”
经他提醒,谢定夷也想起了旧事,说:“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那时候还在和东宛僵持,结果后方城楼垮塌,民间还有人借此发挥说天不佑我,此战必败的,未免军心动摇,我亲自抓了几个出头的人提到城楼上去杀,你别说,还真是个好办法,第二天谣言就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沈淙在心
里叹气,说:“谣言是没有了,但陛下自己的名声呢?”
取代战败谣言的是谢定夷的暴戾之名,几乎到了能止小儿夜哭的地步。
谢定夷无所谓地笑笑,说:“那我能有什么办法,比起我的名声,自然还是军心动摇更严重些,我若是不杀他们,说不定东宛那一战根本就赢不了,到时候就不止三两条人命的事情了——再说了,我现在在晋州的名声不是很好吗?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权在手,自有大儒为你辩经。”
她对这些事倒是看得很开,沈淙失笑,说:“陛下自己不在意便罢了。”
谢定夷道:“后面我怕百姓恐慌,还任劳任怨地城楼上铺了几天砖呢,那会儿你也在岫云吧,多大来着,十六?”
沈淙嗯了一声,说:“差不多,修城楼的那段时日我和长姐在城楼下设过粥棚,但没见到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