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他娘做出来发腻的肥肉,玲珑姐炖出来就跟冬瓜塘一样,一抿化开,一点儿也不腻。
  他娘煮出来塞牙的瘦肉,玲珑姐炖出来每一丝儿都酥软酥软的,还饱含了滋味。
  真是……嗐,吃了一口想两口啊。
  林巧扬声:“知道啦,给胖婶定好了!”
  霍娇记账,称重卤味,林巧发契牌,招徕客人试吃,两个人搭配着干活,效率极高。
  一上午功夫,散客定了15份酥肉,加上做完送出去的试吃,定了有20份,足足35份大单就来了!
  莫玲珑告诉她们俩这个菜的净利后,她们看着账本上的数,就跟看到雪花银耀眼的银光一样,动人极了。
  “收工吃饭!”莫玲珑看了眼陶锅里剩下的菜,直接把饭菜端到铺子里吃。
  这样还可以守着摊头,边吃边照顾生意。
  “姑娘今天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莫玲珑把罩子一掀,露出开口的包子:“上回说的叉烧包,我看铺子里调料齐全,做完教霍娇做了馅儿,尝尝吧!”
  另烫了青菜,做了一大碗香喷喷的红烧肉,和高高的米饭。
  这时,里面的匠人师傅也纷纷赞叹起来:“莫娘子这包子做得忒香了,从来没吃过!”
  “还有这红烧肉,比咱上次在香满楼吃的都强啊,香!”
  今天来的师傅实在太多坐不下,只能分开吃。
  莫玲珑都怀疑,那带头的匠人师傅,将整个匠作铺子的匠人都喊来了,今日楼上已开始粉刷墙壁,涂装门窗。
  “大家辛苦,多吃点,包子还有的,管够!”
  里面传出一道不太好意思的声音:“东家,我能买点儿回去吗?我有点儿不好意思吃,这一口一个的……”
  “没事,您喜欢就多吃点。”
  这时又来客人,林巧吃完起身招呼。
  那客人也看中了酥肉,一口气定了三份。
  林巧在账本记下客人地址,给完契牌后,忽然惊呼:“姑娘,咱们店的契牌只有一个了!”
  现在用的契牌是杂货铺里卖的普通竹片,莫玲珑在上面盖了个印而已。
  “我马上出去买……”
  还未说完,刚才那道声音又起:“东家,什么契牌
  ?我瞧瞧。”
  一个中年男人从后面过来,接过这普通的薄薄竹片翻看片刻,“就这?您等着,我上去给您现做!”
  有匠人说:“东家您就别出去买了,买的功夫还不如姜师傅给您做来得快呢!他可是咱四方街上的头牌木匠!”
  另一个匠人:“就是,他一口气儿吃了十个包子,该让他给您做!”
  不一会儿,打磨光滑,镂刻了“玲珑”两字的一把薄薄的木片伸到莫玲珑跟前,姜师傅憨憨一笑:“叫莫记的铺子有好几家,我看东家在契书上留的名儿叫这个,就给您做了这式样的,行不行?不行我再改。”
  “太好了,能帮我在上面刻上数字吗?”
  莫玲珑在上京见过不少铺子的契牌,手里这一把,几乎可以赶上公主府的红木牌子。
  “小事儿一桩,那我再做一把,回头等有空了您拿点儿桐油油上,更好看!”
  “谢谢您!”
  姜师傅搔搔脑袋:“谢就不必了,您把那焖肉的牌子也给我一个,我定两份。”
  “林巧,拿试吃碟子过来,给姜师傅先尝尝。”她解释道,“我听您口音不是本地,这焖肉有些甜口,不一定合口味。”
  姜师傅摆手:“不用尝了,我看这色面,闻这味道就好!再说您做的这叉烧包,我吃着就挺美。”
  “东家不用替老姜操心,他是金安女婿,家里一直吃的是甜口。”
  “那好,林巧记上。”莫玲珑便也笑笑不再推辞。
  “好咧!”
  一顿午饭高高兴兴吃完,匠人们主动帮忙收拾,连午休都没休,就风风火火开始干下午的活。
  莫玲珑则留下霍娇看店,带上林巧去城郊的梅鹤书院。
  到了约定的时间来送卤味,顺便推销一下新品焖肉。
  抬眼看向远处苍翠的山顶,令人心旷神怡,莫玲珑看着乖巧行路的马儿,忽然说:“林巧,看来我们以后也要养一架马车,才好把生意做大!”
  林巧原本心里还在担心,万一书院的人认出自家姑娘,言语之间不客气该怎么反驳回去,听她这般豪迈发言,噗嗤一笑,心里那点担忧好像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行至山门前,莫玲珑报了袁佩佳名字后,有小童将她们领进去。
  门房处烧着炭很暖和,莫玲珑打开层层棉布,露出那只装着焖肉的陶锅,一摸还是温温的。
  不一会儿,门外响起脚步声,隔着厚厚的布帘,那人忽地停步,咦了一声:“这是什么香味儿?”
  第39章
  未见袁佩佳人,先闻其笑:“怪道这么香,原来是莫娘子你送卤味来了!”
  撩开帘子进了屋内,暖气一烘,焖肉的香味愈发明显,他耸了耸鼻尖,看向桌上一大一小两只陶罐,“不对,不是卤味的香!是肉香!”
  说着看向莫玲珑。
  她今日穿了一身月白色裙袄,厚厚的棉衣也无法掩去俏丽身形,唇角含笑,眉眼明媚。头发只简单束起,绑入丝带点缀,少了金安闺秀常见的脂粉气,多了一分难得的清新。
  真是佳人好颜色啊。
  也怪不得那人……
  他无声一笑,掐断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伸手一揖:“莫娘子果然守时。”
  契书约定了今日是第一次送卤味的日子。
  莫玲珑还礼:“除了给袁郎君送卤味,还有一味新菜,送来给书院尝尝。”
  她说完,由林巧捧着小的那只陶罐上前,介绍道,“这是我们铺子新品红焖酥肉,当时契书里有写,如有新菜送书院试吃,新菜在铺子里销路很好,所以我想不妨也带来书院给袁郎君尝尝。”
  好厉害的小娘子!
  袁佩佳心里暗赞一声,契书里一分一毫的价值都不浪费。
  “当然也是来取回我们铺子的那一份契书。”她笑笑。
  “自然。”袁佩佳听闻她来便已有准备,背在身后的手往前一伸,递过来的正是她签过字印过指印的那份契书。
  莫玲珑接过仔细看过一遍,确认无误才交给林巧收好。
  一旁的袁佩佳已经打开了陶罐的盖子。
  这肉隔着盖子闻已经很香,一打开便充满了整个屋子,连门外负责过来添水的小童都在门前停住脚步。
  肉块由棉绳系住,晶莹透着玛瑙般亮泽的肉汁均匀裹在其上,肉皮已然炖得酥软,呈现出半透而软弹的质地。
  下面肥瘦相间的肉层肌理,像美妙的石头纹理一般,透着光泽。
  “袁公子要不要试试?”
  袁佩佳咽了下口水:“要!”
  “林巧帮公子把肉切一下。”
  “是。”
  林巧上前,从带来的一个白色棉布包中抽出一把银色短刃小刀,挑断了棉绳,运刀下肉。
  那肉听话得很,除了切肉皮时略弹了一下,肥的部分切起来仿佛豆腐一样轻松,瘦肉肌理随之分开,丝丝缕缕,裹上了肉汁,看起来分外诱人。
  袁佩佳不顾斯文体面,先用林巧递过来的竹叉叉起一块。
  舌头先品尝到滋味香浓略带粘稠的汤汁,然后才品到酥软的肉皮、润而不腻的肥肉,那酥软化渣的瘦肉。
  最后抿在嘴里,融合为一体,顺着喉咙咽下去。
  绝了啊!
  不知不觉一口下去,他甚至觉得这肉开胃!
  “莫娘子你等等,我送去……”瞥了一眼外面地上积起的一层薄雪,舍不得这肉遭凉,顺手把陶钵搁在碳炉上,改口道,“我把人喊来尝!”
  他离开后,林巧眼里满是期待的雀跃,看着自家姑娘用口型问:应该有戏吧?
  莫玲珑淡淡笑着眨眼:自然是有。
  不多时,他领着几人鱼贯从外入内。
  这些人多半看不出情绪,剩下一小半则面带着被他中途打断工作的不虞。
  袁佩佳反客为主,递给他们一人一把小竹叉:“快尝尝,咱书院要是能偶尔吃上这样的肉,不怕那些兔崽子再出去抹黑咱的膳堂!”
  方大娘黑脸:“哪里就难吃了?山长说了,要苦其心志饿其体肤,有心煮得清淡就怕学子们耽于吃喝享乐!”
  但说归说,看着这肉的色泽和香味,她就知道厨子厉害,能把肉炖得这么软糯却不散型,是功力。
  “是是是,方大娘你都是为学子们好,可我作为兼任斋长,觉得偶尔打个牙祭也算有盼头儿……”
  “净整这些没用的!我来尝尝到底多好吃,害得你这兔崽子上蹿下跳地蹦跶!”一位白发老者上前,率先叉起一块。
  入口先是一愣。
  众人都瞧着他,正要开口询问,却见他裹了裹嘴,很快眼下,接着又叉了一块,这次品得慢,细细咽下后点点头,长长地嗯了一声,随即看着他们说:“你们也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