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旁人都以为她天生易胖,却不知晓,她特别容易水肿,早起时整张脸都是肿的,要持续半天才褪。
  她按莫玲珑信中说的,在那紫水晶样的轻云冻里,浇上去过脂还有些温热的牛乳。
  也没叫侍琴去拿蜂蜜,她就舀着送进口中。
  是熟悉的口感,唇舌抿着软弹的冻块,便在口中裂开。
  不一样的是,裹在其中的葡萄风味随即和牛□□融在一起,变成另一种更香醇的滋味,顺着牛乳喝了下去。
  比在赏荷宴上吃的更好吃!
  小小一盅,章萱仪吃完也不觉负担。
  为着尽快瘦下去,她今天晚上没吃多少,这一盅吃完,肚饿的感觉便没了。
  她又喝了一口祛湿水,淡淡的米汤,带着一丝谷物天然的焦香。
  不算好喝,但也不难喝。
  莫娘子信笺最后还说,自己给的实在太多,但她很喜欢那支金簪便留下了。作为交换,她附上一份学厨时高人所赠的纤体美容食谱,只要配合着饮食、健体,不出十日便能感觉到明显的变化。
  “侍琴!”章萱仪抄了一份食谱交给婢女,“你去交给厨房……算了,明日起我在小厨房吃,你让云墨在小厨房做!”
  侍琴应下,面带疑虑:“小姐,那莫娘子真的收了夫人给您在舜华阁买的簪子,会不会胃口太大了?”
  章萱仪陡然冷声:“闭嘴!”
  她性子软,平日鲜少用这种语气对下人说话,侍琴一时有些怔愣和难受,快速收拾完退下,走到门口,才忽然想起,“小姐,刚在院子奴婢碰到陆公子,他说有话想对小姐说,在院门外等您。”
  章府规矩森严,但陆如冈和她之间的会面,是父亲默许的。
  章萱仪住的西跨院和正院中间,有一道月亮门,中间镂空,隔着一排竹子可隐约看到对面的人。
  外人只当陆如冈来拜会恩师,这样说话看似规矩,实则亲近。
  “不了。”章萱仪说。
  十日后,她想让他刮目相看。
  碰了一鼻子灰的陆如冈,恹恹地回到东四巷。
  “公子,怎么了?”东伯迎上来,奉上茶水,“跟章大人谈得不顺吗?”
  世人都知道,如今陆如冈是章炳光的得意门生,今晚的清谈,自然也逸趣横生。
  陆如冈摇了摇头。
  “那就是章小姐……”东伯看着自家公子脸色不愉,立刻住嘴。
  陆如冈不是不愉,只是在面无表情地回溯记忆。
  当时侍琴拎着个看起来颇有分量的提篮进了西跨院。那篮子……
  他的眉尖微微皱起。
  当时章府已经点灯,院门处挂着灯笼,照亮提篮的把手,上面隐约刻着的两个字,是玲珑。
  玲珑。
  做出那个决定后,他一直不敢直视这两个字。
  他呼吸微乱,问道:“东
  伯,你知道上京有一家叫玲珑的馆子吗?”
  闻言,东伯嗤笑道:“别的不知,但是咱这转角巷口的茶楼,最近在搭售什么‘玲珑记’的点心,我嫌晦气都是绕道走的。”
  次日休沐。
  陆如冈带着银钱,走进了荷风茶楼。
  今日点心是抹茶松饼和蛋白杏汁,他付300文点了两样坐下来品尝。
  配着微甜而香醇的杏汁,松饼在唇齿间酥松化渣,只留下清甜的淡淡茶味。
  值得300文的高价。
  家道中落,但他儿时也曾享过福,吃过不少好东西。
  这点心和饮子,一定需要多年经验积累才能做出来。
  那也就……不可能跟莫玲珑有关系。
  陆如冈终于放松地笑出来。
  笑自己杯弓蛇影。
  第23章
  第二日去翰林院上值,陆如冈有了新的谈资。
  “诸位,你们去东四巷的荷风茶楼尝尝,她家的点心和饮子,真是一绝!”
  闻言,众同僚纷纷笑他:
  “陆探花怕是在章大人家吃席吃得不食人间烟火了,你才知荷风茶楼的点心好啊?”
  “前几日咱去排队买抹茶松饼,不是还问过你,你说不去的?”
  “……”
  陆如冈面露尴尬。
  外人眼中,他的官路和运气简直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为了不露怯,他很少和同僚下值后来往,自然也不知道,这家日日都会路过的茶楼点心,早已经风行。
  这时,另一个上京本地的同僚幽幽叹了口气:“趁还能买到就去多吃点儿吧,水患害得最近粮食价格涨得忒多,我听说荷风茶楼可能也要停供点心呐。”
  这句话引起了诸多同僚的认同,纷纷表示,月银有些不够花,快消费不起了。
  陆如冈一向不管俗务,日常开销和吃喝拉撒,都是东伯在操心。
  东伯没说钱不够花用,他也就毫无所知。
  莫玲珑囤粮囤得早,粮价日日在涨,巷子里的食摊价格都悄悄上调了,但她一直没有调价。
  但涨价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老百姓拿去买米面粮油的钱多了,剩下能花在零嘴上的,自然就少了。
  茶楼的生意清淡了许多,她开始担心身在金安的林巧。
  也不知道银子什么时候能送到,那边的粮价有没有涨。
  然而茶楼收入没受影响。
  除了给章萱仪每日做轻食零嘴和饮品,范氏还隔三差五替那些豪门贵妇来定点心,打赏就够养活茶楼上下的几张嘴。
  何芷有些戚戚焉:“现在多亏了有你……哎,当时要是我跟着你一起也买点粮就好了。”
  她难免为此神伤。
  前几日李侍郎来过,没有质问她为何抛头露面,却是来问她借钱周转。
  京察在即,即便有岳父作为靠山,他要打点上下关系,求个好的考核。
  若是当时跟着莫玲珑囤粮,她这会儿也好卖出去赚个差价。
  莫玲珑算了这段时间的流水,果断把点心数量减到一种。
  粮价再涨下去,买甜品的人只会更少。
  莫玲珑:“如果粮价继续涨,我们就做点包子馒头卖,存粮没办法敞开了卖,但能卖一点是一点。”
  店小二周大有点愣住:“莫娘子不打算涨价吗?”
  别说东四巷的食摊,什么都在涨,米面涨价,面店,包子铺涨得更多。
  “这种国难财不赚,我只赚该赚的钱。”
  莫玲珑低头计算每天可以拿出多少米面,够持续到年底。
  她当时已经大着胆子定了,真要做面点卖的话,还得想办法添点别的进去。
  “周大,你家去的时候,帮我看看远一点的地方,南瓜和红薯有没有涨价行吗?要是价格合适,哪怕略涨点,帮我多买点。”她给周大拿了2两银子做定金。
  莫玲珑有一种风雨欲来的紧张感。
  这种感觉,在每天去京兆府告状的时候,感受尤其强烈。
  几个轮值的书吏都已经认识她了,她每次来礼数周全,会带些点心。
  先前她来,还有些不太友善的眼神,但这几天,那些人对她忽然殷勤起来,个个双眼都盯着她手里的吃食。
  同样的,也体现在章萱仪给她的信中。
  「听说灾民在涌入上京,南方调拨的救灾粮还在运过来的途中,莫娘子的生意可有影响?每每听到这种消息,对比自己,却还在尽力少吃些好瘦身,就觉好生惭愧……你可不要瞧不起我呀!」
  几番接触后她发现,章萱仪有一种很难得的天真。
  莫玲珑很不理解,为何能稳坐吏部尚书位子,人精一般的章父,会把女儿养得如此天真。
  为人父母,以为给单纯的女儿找寒门婿,就好掌控吗?
  父母会老。
  等到那一天,羽翼丰满的女婿,又会如何对待他们的掌上明珠?
  他会一笔一笔记得,他们对他能力的轻忽、对他自尊的藐视。
  也会迫不及待撕掉“裙带关系”的标记。
  就如同,他有了综合条件更好的对象之后,立刻单方面断崖式取消跟原身的婚约。
  陆如冈就是这样的人。
  莫玲珑给她做完减脂餐的蘸料,铺平了纸写回信。
  「目前存粮还够,准备做一些平价的吃食拿去卖,尽一点绵薄之力,听说七夕那日,崇安观有祈福道场,我去摆摊试试行情。你不必自责,重塑饮食的习惯,减少体脂锻炼,不仅让自己变美,也在变健康。人人皆有自己的难题。然,他人的难题是饱腹,而你的,则是找寻自我。」
  章萱仪看到这封信,有些忍不住鼻酸。
  ——她懂自己的意思,她不会因为自己家世说言不由衷的漂亮话!
  “小姐,可以吃饭了!”
  侍琴摆好碗筷,拿出从茶楼取来的蘸料。
  晚饭是严格按照莫玲珑食谱做的菜,水油焖青菜,和清汤涮肉,没配米饭,只有一块蒸南瓜。
  然后,打开了那小盅蘸料。
  顿时,一股酸辣开胃的香味充满了小小的偏厅,只见油碟里,喷香的红油里拌着绿油油的芫荽和葱花,以及饱满油润的白芝麻花生碎,鲜红嫩绿,惹人食指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