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负责做水煮菜的云墨咽了口口水,情不自禁:“小姐,这个料碟拌鞋垫子都好吃。可是不会太油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莫娘子说总体的油比炒菜少很多,只是蘸一下能多油?却能让人吃得开心。她说开开心心吃,自己的身体会知道……这叫什么来着,哦,情绪。再说你不觉得就不到十天,小姐的衣裳已经宽松了不少吗?”
  “好像是的哎!”
  章萱仪知道自己在瘦,每日晨起脸上不再浮肿,腰腿也紧致了一些。
  她说不上来是喜欢莫娘子的为人,还是想像她那样,但心里拿定了个主意。
  吃完饭,她去前院找父亲,却听父亲的小厮说他还没下值。
  她便等在父亲书房外的内厅,等着等着,趴在桌上睡了起来。
  章炳光回到家,换完常服便听下人说女儿找他。
  走进书房,便看到女儿趴在外面的桌上。
  朝廷的事纷纷扰扰,诸多麻烦,在看到女儿无忧无虑的侧脸时,烟消云散了。
  “萱萱,回房去睡。”小半个时辰前,还在值房骂人的章大人语气温和。
  章萱仪揉着眼睛,看清了是父亲:“爹,女儿想捐点米面。”
  章大人惊讶:“你怎么忽然想起这事来了?”
  “女儿知道现在有灾情,也想尽点绵薄之力,过几日崇安观的祈福道场,我想去看看。”
  章炳光抚着长须,露出这段时间以来最欢喜的笑容:“好,好!不愧是我的女儿!这有何难?去,给小姐准备20石米面。”
  他吩咐完下人,又说,“刚好你兄嫂都要去,你跟着他们去吧。”
  “谢谢爹!”
  七夕这日,万柳山人头攒动。
  一侧的元福寺烟火鼎盛,诸多学子和上京官员前来拜文昌帝君,摩肩接踵。
  另一侧的崇安观,祈福道场人山人海。
  只需绕行一段山路,即可到达对侧。
  陆如冈随几个同期的同僚一起拜完,破天荒往功德箱里投了几个铜板,虔诚地祈求官路亨通,诸事皆宜。
  同僚们准备下山时,他双手一揖:“某准备去旁边崇安观看看,那里
  有为水灾设的祈福道场,我去随喜。”
  “冈兄真是胸怀苍生啊,那我等先回城了。”
  “听说今天荷风茶楼的流动馒头摊也去道场了,冈兄看到的话,记得给兄弟抢几个啊!”
  陆如冈一一应下,快步往山对侧走去。
  这一路陆续碰到路人,看起来大多衣衫破旧,面有饥色,看样子都是这段时间涌入上京的灾民。
  他和这些人保持距离,快步疾行,直到飞檐翘角的观楼出现在眼前,才停步擦汗,收拾仪容,然后款步走进门去。
  殿内,身穿紫色法衣的道长正在念经,众人神情虔诚。
  他找了一圈没看到想找的人,便走出去外面。
  出了主殿,一路过来碰到的灾民都在往一个方向去,他抬眼顺着方向看去,才发现后山门外,有不少食摊。
  看到那些食摊上方迎风招摇的姓氏,他知道这不是普通卖吃食的摊头,而是各豪门大家在此施粥。
  陆如冈望了一圈,锁定了“金”字旗,抬步走去。
  金家的粥摊前人很多,身强力壮的豪奴维持着排队的秩序,看起来井然有序。
  遥遥望去,旁边供人遮阴歇息的棚里,似站着几位优雅娴静的女子。
  他加快了脚步上前。
  走得近了,目光先落到章萱仪身上。
  半个月未见,她似乎……清减了不少?原先圆润的脸颊,露出了下颌骨,竟显得秀美可人。
  但还未来得及上前,背对着他的那道倩影侧过脸来,先看到他。
  视线一碰,那姑娘对他眨眼一笑,仿佛整个棚子都亮了起来。
  然而那笑容,却吓得陆如冈当即错脚跌倒在地,语无伦次:“玲珑……你怎么在这里?”
  莫玲珑看着他笑容不减,无声地用口型说:“好久不见啊,陆郎。”
  第24章
  陆如冈顾不上姿态狼狈,爬起来踉踉跄跄地疾步跑了,生怕跑得不够快,被章萱仪看到。
  他满脑子翻滚着两句话,为什么莫玲珑会来上京?她准备做什么?
  授官后他入职翰林院,对悔婚被告发会面临什么再清楚不过。
  他的官职,他的婚事,他目之所及锦绣一样的前途,都会毁于一旦!
  他要想办法,他一定要想办法!
  陆如冈心乱如麻地低头一路猛走,抬起眼才发现,自己又走回了元福寺,正站在大殿前。
  看着巍峨的大殿,法相庄严的文昌帝君,他扑通一声跪下来,重重磕了个头。
  求帝君保佑!
  求帝君保佑!
  他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狠狠磕头。
  旁边的人吓了一跳,同友人耳语:“要这么求才有用吗?”
  “跟着跪吧,马上京察了,难道你想外调到穷山恶水的地儿去?”
  那人咬咬牙,跟着跪下来,砰砰地磕头。
  有了一个人,就有第二个人,一时间大殿前磕成一片。
  金家粥棚前,章萱仪往远处张望了下:“我怎么好像听到,刚才有人叫你名字?”
  莫玲珑微微一笑:“哦,是欠我钱的人,乍然见到有些吓着了。”
  “欠钱的人当然心虚,他欠得多吗?多你可要告官。”章萱仪说。
  “一百多两吧,嗯,我告了的。”
  她正持之以恒,想尽办法地告,直到他付出足够代价。
  “居然这么多钱!有需要帮忙的,你可不要客气。”章萱仪面带义愤。
  她一下子觉得,自己从爹那要米面还是要少了。
  莫玲珑手头不那么宽裕,都还能拿出存粮行善。
  只有何芷注意到,刚才那人明显是准备过来打招呼的,但在看到莫玲珑的瞬间,吓得狼狈而逃。
  有人从正殿方向缓缓而来,打断了两人交谈:“小妹,日头太热了,你哥派人过来接我们下山去。”
  来人正是章萱仪的嫂嫂,当朝首辅嫡女金岚心。
  快近午时,日头火辣辣的,来看道场的人也渐渐结伴下山。
  莫玲珑对金氏福了福身:“多谢章夫人,允许我的小摊摆在这里。”
  金岚心摆摆手,笑容端庄得无可挑剔:“莫娘子的胸怀令人敬仰,能帮上忙是我荣幸。”
  又看向自家小姑,对她短短半月的变化暗自心惊,说道,“你还帮萱萱解过围,我这点忙实在不值一提。”
  章萱仪出门一趟不易,嫂嫂亲自过来请,也不敢让兄长多等。
  她恋恋不舍地看着莫玲珑,用手比了个书写的动作,揽着金岚心的胳膊,走到了婢女打起的绸伞下。
  何芷目送姑嫂俩一行人离开,神色一松:“这下好了,有了尚书千金送的这20石米面,你说的这个流动馒头摊也好多支撑一段时间。”
  她们今天过来“测试”馒头的销路。
  一种仍是白馒头,个头小些,另一种则是揉了南瓜进去的南瓜馒头,个头大些。
  如今馒头涨价逾六倍,原先卖三文钱两个,现在已经卖到十文钱,而且看势头还要涨。
  莫玲珑虽有存粮,但佐料涨价,且得平衡茶楼生意受损的亏空,便定了三文钱一个。
  测试的对象也不是灾民,而是来参加道场,拜文昌帝君的上京人。
  何芷带着周大,把摊头摆在金家粥铺旁边,一会儿就售卖一空。
  也万幸摆在金府的粥摊旁,险些被人冲倒。
  “南瓜馒头卖得快,毕竟个头大顶饿,我听那些人说,咱们这馒头带甜味,好吃着呢!”
  莫玲珑听完他们说的,眉头皱了一下,看来这馒头还得找个合适的地方出摊。
  一行人下了万柳山,一路上灾民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山上方向聚集。
  莫玲珑看着,又想起林巧,也不知金安现况如何,她够不够粮食吃。
  她想着,手心慢慢攥起。
  不要紧,哪怕官府先前怕得罪章尚书不管这案子,等他被章府抛弃之后也会管的。
  快了。
  回到茶楼,店里果然没什么客人,只三三两两有唉声叹气的老客,就着新品奶盐芝麻苏打饼喝闷茶。
  刚出炉时,热烘烘的麦香和芝麻香,让人闻着肚饿。
  等凉了吃进嘴,先是香味扑鼻,一咬下去脆而化渣,咸香适口。
  叫人一口接一口舍不得停。
  这款饼干用料简单,成本低廉,30文就有满满一碟子,比市售的馒头贵不了多少。
  故而,在老茶客群里还有不错的销路,这两天都有人买了外带的。
  两人进小茶室盘账。
  其实不用盘也直到,馒头的生意可以做,即使价格跟外面比低了一大截。
  何芷犹犹豫豫地提议:“要不稍微涨点?我们这个价比别人便宜了太多,我怕出事……”
  今天就险些被人挤倒了。